发布者: 秦泉金 发布时间:2012-8-7 10:24:30 | |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4、学习课文写法,能够仿写一个战争场面或其他活动场面。教学重难点分析:课文重点是收复台湾的经过,着重描写了郑军官兵与荷兰侵略者作战的情景。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想象战斗场面,了解郑成功的伟大功业。课前准备:1.搜集郑成功的相关资料;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带着你的了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课题。(生齐读)2.回顾收获: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通过两件事来写郑成功的: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总是表述着作者一定的感情。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课文中浓浓的情感:面对荷兰侵略者残酷的奴役,我们_____这伙强盗;聆听郑成功慷慨激昂的表达收复台湾的决心,我们________。那么,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又会引发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继续——(板书:收复台湾建设台湾)(设计意图:1.整体把握文章写作思路,从写法入手阅读课文。在学生初学课文的基础上设计这样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先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收复台湾、建设台湾”;不仅如此,本环节设计还旨在引导学生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来读课文即: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抓住什么来写的。2.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学生初读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情绪体验来展现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引导学生说出初读后的不同感受:气愤、痛快、开心、激动……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调。)二、阅读“收复”段落。1.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介绍郑成功的第一件事:收复台湾。文中哪几小节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4——6节)2.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几小节,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抓住了哪几个场景?(战斗前——战斗中——战斗后)(设计意图:这两个环节能够引导学生迅速了解“收复台湾”段落的写作思路。)3.让我们走近郑成功,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抓住什么来写郑成功的?(战前准备充分或对战斗充满必胜的信心)4.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划出来读一读。交流:(1)纪律严明、军容整肃让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2)出示“郑成功在一群……战旗招展”(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交流后读。从你们的朗读之中老师确实感受到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5.同学们,郑成功战前准备充分,郑军官兵士气高涨,充满必胜的信心,要与荷兰侵略者决一死战。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老师想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把郑军与荷兰侵略者的战斗场面读一读。(思考:1.这段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为了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边读边试着用不同的线条划一划。2.在这些战斗场景中你觉得哪一个场景最精彩,为什么?)自由读后交流。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这段话中哪些句子直接表现了郑军官兵的英勇?谁来读一读?A.第一句教师点拨:冒着炮火、驾着舰船、团团围住敌人,多么英勇的郑军官兵!B.第二句读到这个场面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高兴、痛快。师:是呀,炮弹击中敌舰的弹药库,真是大快人心。C.第三句敌人再也没法逃脱了。那么又有哪些内容从侧面衬托了郑军官兵的英勇呢?交流:A.“负隅顽抗”是什么意思?“隅”本指角落,在这句话中隅指的是什么?敌人企图…………负隅顽抗,他们的阴谋会得逞吗?像“负隅顽抗”这样的含有批评、贬斥之意的词语我们称它为贬义词。B.“惊恐万状”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敌人会有怎样的丑态?这是描写敌人丑态的内容,和表现郑军官兵的英勇有关系吗?敌人的恐惧、无能更加衬托出郑军官兵的英勇。那么在这些战斗场景中你觉得哪一个场景最精彩,为什么?(出示打中弹药库段落,讨论:郑军官兵英勇战斗的场景应该很多很多,那么文中为什么要抓住这样一个场景来写呢?)6.齐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感受一下郑军的英勇善战。生齐读。(设计意图:1.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是抽象的,这些抽象的文字经过有机组合,加上读者的想象,就变成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这段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问学生:读到这两个词语,你能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绵延”问学生有什么体会等都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2.紧扣写法,学习“文理”。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上,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本环节教学紧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点面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揣摩文章的写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3.将词语教学与具体的语境结合,避免了枯燥的分析与讲解,实现教学目标,突破了褒义词与贬义词区分这一教学难点。)7.正是由于郑军官兵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他们才勇往直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惊恐万状,最后只好统统举手投降。郑成功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台湾,郑成功率领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了台湾,台湾人民夹道相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成功军队进入台湾的情景吧!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郑成功的军队进入台湾,受到了台湾人民的热情欢迎。文中抓住人们的哪些表现来写的呢?(理解“喜出望外”,褒义词)(理解“载歌载舞”人们多么开心啊!)开心齐读。(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的教学突破教学难点,降低教学难度。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通过读文、想象,感受了文章表达的情感,想象出文章描绘的画面。)三、阅读“建设台湾”。1.当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是怎样建设台湾的?老师想请同学们讨论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课文抓住哪几方面来写郑成功建设台湾的?2.讨论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力、兴办学校)3.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还为建设台湾做了许多贡献,文中为什么只选取了这两方面来写呢?(引导:只有发展生产,人们才能丰衣足食;只有兴办学校,大家才能学到知识。这是郑成功为建设台湾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以抓住了这两点来写。)4.读到这儿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思考一下:郑成功的一生南征北战,有无数的丰功伟绩,而本文为什么只选取了收复台湾和建设台湾来写呢?所以我们在写人物时应该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材料来写。(设计意图:文章内容有详有略,教学安排也收放有度。“建设台湾”相对于“收复台湾”写得比较简略。本段教学既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学,又拓展了教材宽度,再次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方法的教学有机融合到一起。)四、升华,突出中心。1.强化“民族英雄”:【师:假如没有郑成功挺身而出,率领千千万万个郑军官兵去收复台湾,台湾人民还会这么喜出望外吗?生:不会。师:还能这样载歌载舞吗?生:不能。师:还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吗?生:不能。师:还能开办学校,学习文化吗?生:不能。师:是的,没有郑成功,这一切都不可能。郑成功的伟大就在这里,所以人们称他为——生:民族英雄!】2.强化“不会忘记”师:所以我们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生: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师:是的,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谁又怎能忘记呢?面对这样一位36岁抗击荷兰侵略者,多年抗战胜利后,却又与世长辞了的英雄,台湾同胞怎能忘记?每一位中华儿女又怎能忘记?(最后画面定格在“郑成功塑像”。》3.强化“崇敬”:师:面对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你想对他说点什么?生:郑成功!你永远长眠在我们的心中!生:郑成功!你是台湾人民的大救星!生:郑成功!你是我们民族的骄傲!生: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人们都将记住一个永恒的名字——郑成功!(设计意图:适度延伸拓展,注重提升。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注意开发课程资源。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延伸拓展,能丰富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情感,有效提升对话的层次。本环节在回归整体后,老师通过深情描述层层推进:强化“民族英雄”、强化“不会忘记”、强化“崇敬”,随即映示相关网络图文资料,升华学生情感,至此,郑成功这一民族英雄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头脑里就完全建立起来了。)五、作业1、复述课文,把郑成功这个历史故事将给你身边的人听。2.观察校园生活的一些场面,学习课文写法写一段话。板书设计:收复台湾郑成功(民族英雄)建设台湾 |
http://npqy2012.fxl2011.teacher.com.cn/GuoPeiAdmin/TeachingIntrospection/TeachingIntrospectionView.aspx?TiID=7694
推荐理由: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有效的
把“郑成功”读熟
前些日子读了周一贯先生的两篇文章,具体内容记不清了,观点印象深刻——不通则读。周先生的文章道出了当前很多语文老师阅读课上“急功近利”的心态。
道理其实是很明显的,张庆先生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于永正老师说把书读熟是“保底工程”。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训练学生,首先把课文读正确,其次才是读流利,读出一点语气来。张田若先生认为评价一节是不是好课,学生是否读熟了课文要占四成。李伯棠教授说,课堂上要“书声琅琅” 。然而遍观当今语文课堂,把书读熟似乎还是一种奢望。
语文课上,我们不敢让学生“把书读熟”,个中原因不说也罢。先来说说今天自己执教《郑成功》中“把书读熟”的故事。
(一)
布置了学生预习,其中有一项是把课文读熟。我想看看有多少学生能做到“把书读熟”,学生是怎么读课文的,又大概花了多少时间。
上课伊始,我问学生课文都读熟了吗?学生异口同声:读熟了。我跟学生打赌:课文9个小节,我请18个学生来读书,每人一段,保证有一半的人没有读熟,我输了,自愿罚抄课文一遍,你们输了,从此以后老老实实按照要求把书读熟。学生见“有利可图”,又见我如此小觑,有些气愤填膺。有人问:什么样叫读熟?我说:很简单,就是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音,不把句子读破。
为了以示公平,我要求,先报名后读书,报名之后只能在站起来读书时才可以把书打开,其他人等一律倾听,和我一起做评委。
结果遗憾:18个学生,有12个学生读的达不到“读熟”的标准。学生一个个垂头丧气。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强作欢颜:你们以为“把书读熟”就这么简单,看一看,默读一下就行了?你们不知天高地厚,哪敌我老谋深算。学生哄堂大笑。
我把脸一沉:这堂课废话不说了,现在给我们把郑成功读熟。
此言一出,学生又是一阵大笑。
笑归笑,但孩子们却捧起书认真地放声朗读起来。
这一节课,我什么事都没干成,除了——也许还尚未“把书读熟”。
(二)
我其实也很困惑:怎么把书读熟?有没有一点什么策略?难道就这样让孩子翻来覆去一遍遍读?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这和古代私塾先生有什么两样?再说了,现在的孩子也没有那个定性,一遍读完,你再让他读,总有些孩子读的心不在焉,神游八方。更何况,我也做不到私塾先生那样的“端然稳坐”,看到学生读的敷衍,我既不能走上前去训斥:把手张开,打手心,以示惩戒,也学不来走到孩子跟前“摸摸头”或是送个“微波”含蓄一番。
我只能干着急,我比学生还急。不能这样机械地读了,我得让学生找点什么事做,譬如思考个什么问题,讨论一下文章讲了什么,再或是说说读文的感受?
我急的在学生中走来走去,这“走来走去”不知道的,也许给我美其名曰:巡视指导。
我发现,首先是我,是我“定不下来”让学生读书,是我“狠不下来”让学生读书。你说我干嘛这么急呢,我为啥急呢?
且做一回懒教师,懒就懒到家——把郑成功给我读熟!说罢,我“端然稳坐”!
(三)
学生的书大致是读熟了,该我讲了。
我讲什么?有时候,我真的很困惑的,到底要讲什么?没有一个目标是不行的,这一点做教师的都知道。只是这个目标是由老师来定,话题也大都是由老师提出来,这似乎天经地义。但长此以来,我总是有些心虚:话题再怎么精妙,问题再怎么有效,语言再怎么优美,引导再怎么机智,骨子里的还是“我要你学什么”、“这个你不懂”。为什么不能是学生说:“我想学这个”,“这个我读懂了”?我不知道我们的语文课教了多少我们津津乐道、自以为是,孩子其实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不知道,我们的语文课上,孩子们经历了多少次不会成功的探究,多少次超出孩子阅历的体验。
孩子你想学什么,我不能满足你,你现在只能学教材,学课文。
但是,孩子,我可以让你说:这个我读懂了。
(四)
“读熟了?”“读熟了。”
“很好,你们把书读熟了,那现在该我讲了,我要讲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听好了,就是——你能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有学生笑的前仰后合,但见我一丝不苟的样子,便认真思考起来。
少顷,学生举手发言,回忆一些学生精彩发言:
生:课文主要讲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事情。
(我补充:“事情”这个词用的对,但不够准确,请学习课文用词。生补充说是“伟大功业”。)
生:课文最后一段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我问:何以看出是“总结全文”,何以看出“点明中心”?生补充“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是总结全文,“民族英雄、伟大功业、永远不会忘记”这几个词是点明中心。)
生:因为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台湾人民,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所以郑成功要收复台湾。(我提示:是否有补充?另一生补充说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小结:补充的好,如果台湾本来就是荷兰的领土,人家再怎么奴役百姓是人家的事,当然你非要去的话,也行,不过那不叫收复,说的好听点是解救。)
生:郑成功不可能不知道大海那边是台湾,他临风眺望说的那番话肯定是作者编的。(我鼓掌。问:你们认为作者为什么这么编?请细读第三段。)
生:这样写是为了引出郑成功的话,为了鼓舞战士们收复台湾的决心。(我板书“眺望——收复的决心”,请孩子朗读。
生:还有一处也写到了郑成功的“望”,这里“瞭望”的是自己的军队,郑成功心里肯定很自豪,对收复台湾充满了信心。(我引导:何以见得自豪?生朗读。)
生:说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不仅因为他收复台湾,我认为建设台湾更重要。郑成功收复台湾,不是自己来占领台湾,他把当时汉族先进的东西带到了台湾,兴办学校,鼓励台湾人民读书,这样台湾才会富强起来。他是为了发展台湾,为了台湾的老百姓。(点评: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所以人民不会忘记他。朗读最后一段。反思:真应该让学生讨论一下: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
……
熟读方能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诚然如此。
《郑成功》教学设计
上传: 林玲 更新时间:2012-5-22 10:08:07苏教版语文11册 第2课《郑成功》
上饶市第七小学 林玲
教材分析:
赤嵌之战发生在公元1661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战役。《郑成功》这一篇课文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故事,是一个爱国的故事,是一个让学生在故事的学习中领悟到爱国,向往祖国的统一。
学情分析:
我认为要和学生好好地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民族英雄?其实这也很好地可以作为这篇课文的导入。因为,学生还不能准确地知晓民族英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根据文本,好好地研读文本,根据文本能回答出郑成功称为民族英雄的主要原因:他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为台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板书课题:郑成功)
2、听说过郑成功吗?学生交流。
3、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4、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团举手投降)
5.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
6.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仿写第五小节。
二、教学重点: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
自读、利用资料拓展,形成个人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揭题。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将领、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板书课题:郑成功)
2、听说过郑成功吗?学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
残酷 奴役 慷慨 激昂允许 铁甲舰 街头巷尾融洽 酋长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街头巷尾”的“巷”,“融洽”的“融”。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台湾的历史事件。
⑸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业是什么吗?(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第七至八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是怎么建设台湾的。)
三、学习课文第1-3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3小节主要写什么?(台湾人民痛恨侵略者,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2、默读,思考:那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强占、残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绝不允许)
3、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了,想象一下郑成功“慷慨激昂”说话的样子,有感情朗读郑成功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第1-3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
2、有感情朗读读第1-3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4-6小节。
过渡: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
1、自由读课文第4-6小节,找找他们胜利的原因,划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后板书。
准备工作充分: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
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庞大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日战旗招展纪律严明军容整肃
官兵的勇猛善战:冒着驾着团团围住钩住敌舰跳了上去
3、胜利属于正义之师,侵略者的下场只能是失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侵略者的狼狈相和可耻下场的?(负隅顽抗惊恐万状乱作一团举手投降)
4、地朗读第第4-5小节,要读出郑军的威武气势。
5、指名读课文第6小节。
①郑成功的军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找出描写台湾同胞的喜悦心情词句。(喜出望外送来慰劳也送来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②生自由练读。
③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7-8小节。
1、默读,思考:郑成功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学生交流后概括:大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2、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9小节。
1、齐读。
2、说说人们为什么永远也不会忘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五、总结全文。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台湾永远属于中华民族,台湾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像李登辉、陈水扁这些民族的败类,想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我们决不答应。
第三课时
一、练习复述课文。
1、根据段意,抓住重点词语,练习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
3、教师小结。
二、仿写。
1、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得特别精彩,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哪儿写得好?
出示句子: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团团围住敌舰,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了十几丈高的水注。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总的来说,写战斗场面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写好场面中的各个人物。写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第二,既要勾画出场面的整体情况,又要着力描写其中一些最精彩的镜头,以突出场面的激烈。
第三,还要穿插描写战斗时所处的环境,以烘托出战斗的气氛。
4、选择一部电影或电视片,播放有战斗场面的片段。当堂把其中的一个战斗的场面描写下来。
教学后记: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中会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学习。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距离应该去寻找例点,与学生真正有距离的例点。这还要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文本之前进行必要的分析,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抓住了这个冲突,学生可以对文本实现真正的解读,真正有所获,真正能得其滋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郑成功》这篇课文,它的主题是非常简单的,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英勇顽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五节描写的战斗场面非常精彩,而课后也有一个描写场面的练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场面描写也许不算难,但要他们描写一个战争的场面,这似乎是第一次接触,也许这就是文章的例点。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之后,我并没有让学生一节节的诵读课文,而是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的哪一节写得最精彩。学生的回答当然带有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第五节写得最精彩。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这一节,来研读这一节中最为精妙之处
在例子中引导学生寻找与文本的距离,阅读就会走向深入,逐渐深化。学生在尝试运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学力,文本的阅读变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