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二课:白色污染

五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二课:白色污染


五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二课: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到自然环境中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及“白色污染”的危害,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形成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2、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教学重点:

通过网络,到自然环境中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及“白色污染”的危害,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对所在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或查阅相关书籍、报刊、杂志及环保网站或者向有关专家咨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展示老师搜集的图片,交流,引出活动主题。

师:同学们,近几年,我们祖国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图片(课件播放美丽的祖国风光画面)。

学生观看图片。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你有什么感想?(心情舒畅,心旷神怡觉得在享受生活等。)

师:(课件继续播放在环境优美的景区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一幅幅由“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揭示课题:白色污染。

二、自主实践,汇报交流

探究活动一:什么是白色污染

1、提出问题:什么是白色污染?

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也可举例说明,交谈对“白色污染”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资料中为什么把塑料称为“最糟糕的发明”?我们来读一读资料,说一说,

什么是白色污染?是不是只有白色塑料袋产生的污染才是白色污染?生列举现象说明。

师:是啊!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场所能看见大量的废弃的塑料制品,这些“白色垃圾”被人们制造后,由于最终很难被大自然所消纳,大大影响了生态环境,对此,人们称塑料袋是最糟糕的发明。

2、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

师补充资料: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的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堆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3、探究活动二:白色污染的来源

这些塑料垃圾是从哪里来?想一想,我们家平均每天用多少塑料袋?

(1)、生汇报结果。

师生一起探讨塑料袋的数目,每天,每月,每年使用的塑料袋,那么,全校呢?看到这

么触目惊心的数字,你有什么想法?

(2)、讨论交流。

这仅仅是我们一个学校所有家庭的使用情况,而我们的国家有13亿人,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那该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调查报告,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展示)那人们为什么这么“钟情”于塑料袋呢?(板书:原因)

、塑料袋很容易加工。

、取得塑料袋是免费的,导致过度使用。

师:那塑料袋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为什么还被称为“白色污染”?

生:因为塑料袋的危害也是很多的。

探究活动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板书:危害)

一、师:是啊!那如果我们把这些塑料袋到处乱扔,又将会给我们的环境、生活带来怎的危害呢?

二、师:老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说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

4、学生汇报交流:

(1)、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

(2)、很难降解,埋在地里200年也不烂。

(3)、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4)、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5)、污染水体。河、海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水面上方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会伤及健康,甚至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活活饿死。

(6)、白色垃圾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老师把同学们所说的归纳总结了一下:(课件展示)

①破坏市容环境

②危害人体健康

③危及动物安全

④污染大气环境

⑤影响农业生产

⑥破坏臭氧层

5、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各种方式说明白色污染的种种危害,危害之大真是触目惊心哪!这只是大家已经了解到的,也许,白色污染的其他危害你们还没有了解到。

我国目前,处理这些白色垃圾的方法有两种:焚烧和掩埋。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那掩埋有什么样的危害吗?那到底事实是不是这样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实验:老师把两颗发芽的大蒜瓣,分别种在两个小盆里,其中一颗蒜的根部给包了一张塑料薄膜,每天给它们浇同样的水,晒同样长时间的太阳,对它们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两瓣大蒜生长情况的观察记录

日期:

1号蒜瓣的变化

2号蒜瓣(包塑料袋)的变化

第1天:无变化

第2天:无变化

第5天:芽长2厘米

芽长2厘米

第10天

5厘米,色翠绿

3厘米,色略黄

第15天

9厘米,叶绿肥厚有光泽

5厘米,叶黄

6、师生共同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在相同的管理下,前两天,2号蒜与1号蒜的生长没有明显区别,这是因为2号蒜本身存有的营养还能正常供应它的生长所需。而到了第5天,两株蒜苗的生长发生了变化,而且越来越明显。塑料薄膜隔离了植物与土壤的直接接触,使植物吸收不到养分和水分。补充:如果种庄稼,农田里有这么多被掩埋的塑料袋,那我们的庄稼得损失多少啊!减产多少啊!这只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塑料制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你还知道白色污染对我们的身体会带来的哪些危害吗?

师: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纸杯在遇到65℃以上高温时,还会产生致癌物质,所以人们认为

使用他们既方便又卫生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

1、师:其实,在座的同学中、社会中已经有许多人在为消灭白色污染付出努力了,当我们在这洁净美丽的校园中快乐学习,当我们漫步在整洁的街道,在花园般的小区、公园内嬉戏玩耍时,我们应当心存感激,感谢那些创造美好环境的人们,我们也应该为保护美好环境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那你想为消灭白色污染做点儿什么?生畅所欲言

师:在国家的倡导之下,大家又做了什么努力呐,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展示)

2、同学们,研究到这儿,针对塑料袋的污染,你有什么好的治理方法呐?

3、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

(宣传)

“你们想怎么宣传?”

(指名说)

“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想一句有创意的宣传口号,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4、全课小结:

同学们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用一个塑料餐盒,树立文明风尚,杜绝乱扔现象,用我们的真心和爱心,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共有的环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1541.html

更多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诊断》读后感 综合实践课堂实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总结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时光飞逝,紧张忙碌的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本学期中,我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以开了学生的创造型思维为目的,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地从事自己心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不断

五年级下学期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 学困生转化计划及措施

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2010学年度第2学期)本学期,我继续当任五年级(4)班的班主任,本班共有学生 名,其中女生19人。名学生中,有优等生 名,中等生 名,学困生名。为了做好这 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制定如下计划。一、端正对学困生的态度,转变对学困生

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品社教案

第一课 校园安全第一课时 校园安全警示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2.了解校园的安全隐患的种类以及具体内容。3.观察校园,记录下安全隐患,提出改进建议。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开展“看一看”

五年级下研究性学习教案

五年级下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单元课题 人与自我•我自信,会成功一、学习目标正确认识自我,能够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了解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

声明:《五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二课:白色污染》为网友各自安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