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秧 歌》
教学内容:《看秧歌》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聆听女声合唱《看秧歌》,感受、体验歌曲欢快、活泼、风趣幽默的音乐情绪以及山西民歌的地方特点。
3、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表现看秧歌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
教材分析:
《看秧歌》是一首根据山系祁太秧歌改变的女声合唱曲,歌曲以叙事的口吻及风趣幽默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山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
教学重点:在生活中引导学生“听”歌曲《看秧歌》,在分析掌握歌曲风格特点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看秧歌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好歌曲的风格特点,能够学会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句。
教学方法: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以“听”为切入点,这是一节欣赏课,在课上学生以“听”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学习相关人文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模仿、表演、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调动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广泛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准备:《看秧歌》的课件,包括秧歌图片,秧歌舞欣赏,歌曲欣赏,八角巾、舞蹈扇子、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做客,你们想去吗?
学生:想。
教师:但是那个地方的人们能歌善舞,她们给大家出了个难题,难题解决我们才能登上旅途,大家有信心吗?
学生:有。
教师:让我们来闯关吧!
二、欣赏歌曲
1、老师出示课件节奏
老师给学生十秒钟时间可以拍手打,也可以小声念出来,合着老师的鼓点节奏完整地打一遍。
2、聆听《看秧歌》
教师:同学们真实太棒了,那么快就创关成功了,让我们登上旅途吧,老师播放《看秧歌》。
教师:听听,他们在干嘛呢?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待会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两姐妹看秧歌……
3、跟着歌词唱《看秧歌》
教师:让我们来跟着音乐小声唱一唱,刚才听的这首歌,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特点。
学生:看歌词小声跟唱。
教师:大家唱完以后又是什么感觉呢?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
学生:分析,总结。
老师可以稍做提示,让学生着重谈方言性和歌曲中的衬词。
4、出示课件,重点句学唱。
5、出示课件,总结分析山西民歌《看秧歌》的风格特点。
6、欣赏舞蹈《看秧歌》
教师:我们刚才感觉到了山西人民的热情奔放,现在她们要邀请我们和她们一块儿去看秧歌呢(欣赏片段)。
教师:同学们,她们最美的是什么?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学生:动作夸张,表情丰富。
教师:你们发现了哪些表情呢?
学生:高兴、害羞、惊讶、发呆。
教师:请同学们互相做做这几个表情,看看谁做的最好,请几个同学分别做做这几个表情,为大家展示表演。
7、老师教授几个秧歌舞动作,请同学们拿起扇子和八角巾跟着老师一块儿跳。
8、学生展示表演。
教师:同学们,好看吗?让我们也加入到看秧歌的队伍中去吧!(请二到三组同学上台表演)
9、学生表演完,学生互评。
10、老师跟学生们一起舞蹈,全员参与。
教师:同学们的秧歌真好看,老师也想跟你们一块儿看秧歌,让我们一块儿去感受快乐的秧歌世界吧!
学生积极参与,所有同学都动起来。
三、总结下课
同学们,我们这次旅行多快乐啊,不仅听了好听的歌曲,又看了好看的舞蹈,我们都感受到了看秧歌的乐趣,希望同学门下去再搜集一些关于秧歌的歌曲或舞蹈,我们下次课再一起来分享!
四、放着《看秧歌》的音乐,学生扭着秧歌出教室。
课后反思:
“秧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范畴,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也具有传统性,学生不是很能接受,所以我在上这节课前认真思考,找寻最佳的方式方法来设计教学,让整个课堂能活跃起来,让学生爱学、乐学,并能掌握知识,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在游戏中欣赏歌曲,在欣赏中学会模仿,早表演中感受文化。
一、在游戏中欣赏歌曲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这种“听”不能走过场,要让学生听清、听懂,要让学生反复听这首歌,在听的过程中卧室这样设计的:首先,是视听结合感受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找到《看秧歌》的舞蹈给学生欣赏,学生们的感官同时受到鲜货生动的动态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刺激,沉浸在秧歌的喜庆气氛中;第二步,重点听歌曲的旋律,在这个环节上我注重了活动的多样性,学生有的舞扇子,有的表演“扭秧歌”,在这些活动中始终伴随着《看秧歌》这首歌曲的旋律,这样既达到了反复欣赏加深对歌曲旋律记忆的目的,又避免了单调重复。
二、在实践中学习
新课标的基本历年之一就是:重视音乐时间,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过程,每个环节我都有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实践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新颖的形式下不断地接近学习目标,提高自身的歌曲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模仿和表演能力。
云南师大学附属小学段欣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