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清明,苏州民间习俗糕团——“青团子”又上市了。
说起青团子,首推是苏州昆山的正仪镇最为有名,看着天好,也想去看一看那里青团子的制作。
在网上看到苏州市区和昆山有几条公交车对接了,其中就有一条是经过正仪镇的。这几天大家都在忙着扫墓,而那些玩家都赶去探梅了,虽然是周末,车上一点也不拥挤。
在欧尚超市门口搭上106公交,从头乘到底,那里有昆山的126公交无缝交接,再花1元钱乘坐几站路就到了昆山市的正仪镇了。
因为那里不是旅游景点,那条老街还没有大规模的改造,基本上还是那种旧时的模样,有点破旧,有点温馨。
整条老街上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这是江南一带最具民间习俗特色的清香。那就一路上看过来吧,那里的青团子基本上都是现做现销的,故在店家门口就能看到青团子的制作。
来之前先做了一点功课,知道那里最为有名的是一家名为“文魁斋”的老字号。
前街后坊的文魁斋所在的“正仪老街”的上塘街148号,上下两层楼。底层门面房大约40平方米,加一个后院,那里河街相邻,有着江南水乡古镇的特有韵味。
如今文魁斋已经成为闻名一方的老字号了。据老板吴定元看来,这家店字号响亮,一是来自父亲取名,二是母亲一手继承、发扬光大的青团制作工艺。“我的母亲是一个本地的劳动妇女,糕团店起初就是母亲操持的。”
当年每年到正月十五之后,吴定元的母亲就请了家里的几个亲戚帮忙,开始做青团子。但早年小本生意的糕团店没有任何字号。1945年,听了苏州城里一个名中医的建议,吴定元的父亲就用自己名字“文魁”,给店取名“文魁斋”。
在店堂北面,靠着窗户,一群女人坐在靠窗的桌前,正在包青团子,桌子上摆放着绿色的米粉,一边放着盆子,中间一个大盆子里是豆沙,盆边上是糖猪油。
文魁斋的青团子有两种馅:一为百果,主要配料为红枣、核桃仁、糖和猪油;一为豆沙,主要配料为红豆、糖、油等。
那些女人熟练地从米粉块上,拧了一块下来,放在手中,两手搓圆,用手指顶着米粉团按进去,沿着凹处捏成窝状。然后,一手托着米粉窝,一手先用勺子抄起豆沙填进凹窝,再用勺子抄起一些糖猪油,之后把馅包进去,把米粉团子捏圆。
蒸青团子的锅子。
听老板和家人介绍:2月份一过,文魁斋老板吴定元就动员起所有的亲戚去割麦草。为确保浆麦草纯正,这些事都是文魁斋吴定元的侄子负责带领员工把浆麦草从田里割来,运回店,加工成“青水”。因而打出来的青汁也特别清香。
吴家在浆麦草的汁水里加上石灰,就成了青水。按照吴定元的说法,加石灰是“最核心的技术”,文魁斋青团子的最独特之处,就在于配制青水的家传绝技。
通过秘传的技艺处理后,青汁可以存放2个月不变质。每年青团上市季节,文魁斋要割回上万斤的浆麦草。根据祖传的配方,用浆麦草汁点染上好的糯米粉,做出的青团子色泽青翠、香味醇正、口感独特,令人叫绝。
那店家倒也很热情客气,任凭我里里外外的拍照。老板吴定元,1945年出生的(比我年纪还大呢)。只见他不断的应付着前来拿预定好青团子的客户,还不停地接听预订电话,在本子上做着记录。
不少人在边上和老板商议想买一些,都被老板回绝了。我也想买一些回家,但老板再三抱歉,说是客户定好的不能失信于人,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但看我里外忙了半天,说是:“要么不要钱,拿两只尝尝”。
哈哈,那就算了,我自己也不大要吃的(容易粘住牙齿),本想买一点回家让家人尝尝,既然这样,我也不能勉强了。
我翻阅了一下他们的订单,每天都有明细,连4月份已经预订出了不少,特别是清明节那几天已经不能再接受新订单了。
据说文魁斋的青团子出名,早在解放前。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上海市长钱大钧回故乡正仪祭祖,在文魁斋带了许多青团子回上海分赠同僚;当时幽居在苏州蔡贞坊“蒋公馆”的姚冶诚,也曾多次派专人到文魁斋定制素馅青团子。“名人”的“广告效应”,让文魁斋青团子在江浙沪一带声名远扬。
隔壁的龙凤祥的青团子也很好,价格是8角一只(比文魁斋便宜2角钱一只),虽不要预定,但也要排个队才能买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