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繁体字——其实很轻松 中国恢复繁体字

「印繁写簡」恢復繁体字 根本不用太「折腾」

(★读过此文您应该不会再反对恢复繁体字了)

刘丰杰

笔者從1996年就以三万餘言拙文《恢復繁體字利弊辩議》上书国家语委,建议政府用“印繁写簡”或“印正书简”的方法恢复繁體字。這里不拟涉及观点的争论,包括笔者之所以建议恢复繁体字的理由等诸多相关拙論,朋友们可在网上搜閲,也欢迎搜索光临“刘丰杰文艺博客”,前往賜讀、賜教、批評或争论。

当然,我们必须依靠国家和政府才能解决問题。笔者並不敢断言國家是否會最終採納恢復繁體字的呼吁,也自知此种妄论只不过是草民的僭越和瞎操心,亦或还有什么人反对、嗤笑或谩駡。但作为匹夫之責,也作為笔者妄而呼吁的—部分,笔者仍想探尋—种代價尽可能小的實施办法,以供政府和关心这個問題的朋友们思考和斟酌。若可拋磚引玉,定会使恢復繁体字的社会代價大大缩小。

反对者的观点暂且不论,但有许多朋友,雖然赞成恢復繁體字,但却顾慮“代价太大”、举国上下又—次“折腾”――这么些年,人们折腾怕了!

笔者妄言,如果能採納笔者“印繁写簡”或叫“印正书簡”的方法,將会使恢復繁體字大大减少成本和阻力。這樣的办法完全可以做到轻松而有秩序,也不会使現行的社会文化生活受到太大的震動或侵扰。若能如此实施,王干先生所说的用五十年、潘庆林先生所説的用十年时間恢復繁体字,我都妄以为太長了。我认为,如果国家真會有此决策,有三两年至多三五年足矣。并且★根本不用怎麽太「折腾」。

何谓“印繁写简”或“印正书简”?

概言之,就是在—切印刷领域和严肃的用字场合,全部使用正體字(繁体字);日常书写,照常仍写简化字。

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过“识繁写简”或“识正书简”的方法,我很赞成。但只這样提,很可能导致争而无果,难以落实,不了了之。因为这个“识”字,属于一种不太具体的要求。只有强调“印”才能將“识”落到实处,最终结束正體字被当作“錯字”的非法地位。

通过“印繁写简”的实施,才能使★繁简字体同等合法,和谐共处。

★筆者妄而设想的实施方法如下:

1、关于認读

笔者曾反復陳述,即使一夜之间突然恢复正體字,人們也不可能像某些人担心的—下子都变成文盲,或都要從頭学起。因为所谓“简化字”,在我们這五十多年出版的书刊報纸等中,也只佔四分之—到三分之一。随着近年改革開放,在书刊报纸、影視作品、商品說明书和各种廣告等繁体字的广泛使用,知识阶層乃至普通民衆、甚至包括小学生,都能基本上认识繁体字,识讀应該没有太大困难。

並且,笔者是建议採取渐進的方式,拉開一定的時间距离,逐渐恢復正体字(详見后文),正體字的識讀就更不会産生太多的問题了,也應該是人们基本都可以接受的。

2、関于日常书写

雖然笔者有多篇拙文用几万字批評简化字的各種缺点,但其书写簡便卻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尽管简化字只佔日常用字的四分之—到三分之—,在—篇1000字的文章中,平均每字也只能莭省不到两笔。但在推行简化字50多年時間里,人們已經習惯了这种书写简便的方式,保留并延续人们这个书写习惯,是大大降低恢复繁体字成本的▲最重要的條件。凭心而论,虽然我主张保留简化字,但并不反对废除简化字,因为它实在的价值并不大,除了省写几笔,其外别无益处。它只是当时在良好用意的前提下走出的一步錯棋。但是,假如我们彻底废除简化字,简化字50多年的现实存在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代价,恢復繁体字就真会造成“大折腾”,甚至根本无法推行。

所以笔者主張,如果恢復繁体字,也只是在书刊報纸、文书挡案、街頭用字等印刷领域。而日常书写,则完全仍按多年习惯照旧写简化字,或写繁写简完全随意。包括手机写字及电脑手写板等,也都仍用简体或繁简随意——手写的文稿、文件如果印刷,可再通过电脑转成繁体。(本文混写,就是为了演示“写簡”的建议)

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化解恢復繁體字的社会成本和阻力。

3、★笔者建议用如下步骤逐渐恢復繁体字:

А、第一步的准备工作:由政府组织相关專家学者,对繁简文字重新審查整理――將繁体常用字中极少量過於繁宂、不简化“不足以平民愤”的字,简化后確认為新的正體规範字;对简化字简化不当的某些字(比如简化后50多年中可能根本没人动用过的几百个类推生僻字,就完全可以从文字史意义上彻底废除),也应当重新审定和整理。最终确立繁简两套文字新的国家規范,让繁简两种文字,从全新的意义上永久合法共存,并將有望從此永遠稳定下去。

●有了这樣的規范,也才更容易和世界上使用汉字的国家,在统一世界汉字规范上的立场分歧更为接近。如果不恢復繁体字,將很难拉近相关國家在這方面的既有分歧。虽然已经有—个汉字统一使用的临时标准《国际标准CJK汉字基本子集》,但它毕竟是临时的,漢字仍然需要—个基本具有国际性共识的、永久性统—的文字符号系统。只有恢复了繁体字,这样的文字系統才有可能産生。

В、以国家确定的新的繁体字规范或字表为依据,重新编辑、修订出版各类辞书(如《辞海》、《大百科全书》等)和字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其中字头和词头均用正體字(繁体字),后面用()注上简体。字和词的注解文字一律用正体字。同时也要解决繁简转换及的对应关系,以避免出现“皇後”“理發”之类的错误。

这个步骤,是使繁体字的使用具备法定规范的先期落实,將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此举先行一步,是为繁体字的正式推行打下基础。

С、一切准备就序后,便可以按照国家的布署,逐步实施恢复使用繁体字。比如,可先于报刊和课本中,将部分文章印成繁体。在出版方面,可先将部分非普及书籍(如考古、文字学、医药、古籍、历史、古典文学之类)出成繁体,然后慢慢推展。一方面试探和征求意见,逐步增加繁体字的比重,最终全面恢复正體字(繁体)印刷,在全国形成“印繁写简”“印正书简”的新秩序。

★最终逐步淡化和捨弃“繁体字”这个概念,只存留“正體”和“简體”两个標准詞汇。

這樣的渐进方法,几乎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推進,并不會感到社会生活有多大“折腾”。

4、根本无需担心“代價太大”:

有人担心恢复繁体字代价太大,其实是过份担忧。

因为我们并没有废除简体字,而是繁简合法共存。所以,身份证、户口本、产权证、驾照……之类的证件等等根本不必重制,只在新发证件時逐步改用繁体;一切既有的文件、书籍当然也无须重印(这五十多年也没把繁体书籍都改印为简体),只逐步將新的出版物印刷为繁体。随着历史时间的延進,正體字出版物自会逐步重佔主流;某些公共场合的标牌,如街头牌匾、馬路标牌、公交站牌及各类指示牌之类,都可以原封不動,只需坏—块更正(繁体)一块,慢慢陆续更换……。

5、与此同时,国家可以发布公告,宣布将正體字作为联合国的工作語言。由此,古今中(包括港澳台)外(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汉字,便可有望重新整合为一体,使整个世界形成统一的标准汉字符号系统。这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事业、外事交往、商品贸易、文化往来,都会是有益无害的。

在这个渐进过程中,一切社会文化生活,基本可以照常平稳运行,将不会产生太大震荡性的感觉。几乎没有什么物质浪费,甚或还会有某些经济效益。如果搞得好,两三年或三五年时间,应该可以完成转型。

我妄以为,如果国家和政府能最终实現恢复繁体字,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汉字將会最终永远稳定下来,而且將是功德无量的千秋功业。

保留原文:

恢复繁体字—其实很轻松

——给《通用规范汉字表》意见收集组的信

读过此文您应该不会再反对恢复繁体字了!

刘丰杰

教育部《通用规范汉字表》意见收集组:

诸先生好!

现冒昧就《通用规范汉字表》说点意见,恕令见笑。原来我曾担心,既不恢复繁体字,又要纠正草书楷化、兼职过多、同音替代等问题,那就只有再造新简化!比如要解决“讠”“氵”两部近百字形近书写混淆,就得再造如“讲”用“訁”加“井”之类的新简化字,新旧简化字之间又形成历史考证……。故而写了《简化字改良应当慎行》一文(发表于《今晚报·副刊》随附)。现在认为,此表虽对原字并未大动,但对44字的调整也以为不太必要。如果不是恢复繁体字,简化字就应尽量少动。这些年来多次对字形、字音的调整,基本都缺乏必要性。简化字的弊病太多了,小修小改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所以还不如不动,因为动就牵动辞书和教育……,有点劳民伤财,亦所以此表征求意见中反对者占多数,还是不动为好。

我现在仍然呼吁政府实行我在1997年便向国家语委建议的“印繁写简”的方法——即印刷品全部恢复使用重新整理规范过的繁体;日常书写,包括手机写字及电脑手写板等,仍用简体或繁简随意——若印刷可从电脑转成繁体,以根本解决我国目前的文字混乱局面,恢复中国文字的历史贯一。1997年我便将三万余字拙文《简化字利弊辩议》(同年全文发表于《编辑之友》第二期,现增写后改名《恢复繁体字利弊辩议》,文随附,全文或请览“刘丰杰文艺博客”)经组织递交语委主任许嘉璐先生提出印繁写简的建议,并妄认为这是最为两全其美的办法。对于具体实施办法,简言如下:

确定正式恢复使用繁体字的具体规范后,国家可以发布公告,同时宣布将其作为联合国的工作語言。由此,古今中(包括港澳台)外(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的汉字,可重新整合为一体,使整个世界形成统一的标准汉字符号系统。这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事业、外事交往、商品贸易、文化往来,都会是有益无害的。

继而以国家确定的新的繁体字规范或字表为依据,重新编辑、修订出版各类辞书(如《辞海》、《大百科全书》等)和字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其中字头和词头用繁体,后面用()注上简体。字和词的注解文字一律用繁体。同时解决规范繁简转换及对应关系,以避免出现“皇後”之类的错误。这个步骤,是使繁体字的使用具备法定规范,为繁体字的正式推行打下基础。

一切准备就序后,按照国家的布署,分批公布并逐步实施恢复使用繁体字。比如,可先于报刊和课本中,将部分文章印成繁体。在出版方面,可先将部分非普及书籍(如考古、文字学、医药、古籍、历史、古典文学之类)出成繁体,然后慢慢推展。一方面试探和征求意见,逐步增加繁体字的比重,最终全面恢复繁体印刷,在全国形成“印繁写简”的新秩序。

有人担心恢复繁体字代价太大,其实是过份担忧。因为我们并没有废除简体字,身份证驾照之类的证件等等根本不必重制,一些既有文件书籍也无须马上重印,某些标牌之类只需慢慢陆续更换……。在这个渐进过程中,一切文化生活状态基本可以照常平稳进行,几乎不会产生太大震荡性的感觉,基本无任何障碍。如果搞得好,两三年或三五年时间,应该可以完成转型。

恢复繁体字——其实很轻松 中国恢复繁体字

我妄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文字最终永远稳定下来,而且是千秋功业。

我还认为,文字问题很专业,不能看民众呼声,所以写了《繁简取舍不能看民意支持率》一文(刊发于敝博),一并随呈请鉴

乞谅打扰及妄言!

此致

敬礼

刘丰杰

2009-8-1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3689.html

更多阅读

英语语法其实很简单 gre词汇真的有用

英语语法其实很简单——简介很多人学英语一辈子,语法并没有真正搞懂。其实学好语法很简单。我自己就是学了10年英语没搞懂语法,甚至我在培训机构教了6年英语后,都没学明白语法。后来有一天,我找对了方法,只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就把语法都

李逵其实很有思想 李逵劈鱼游戏机

刘建武李逵给人的印象是头脑简单,说话粗鲁,脾气火爆,纯一个蛮汉。其实,他不仅于日常小事中自有一套逻辑思维,而且在他的心底,还有着更大、更坚持的打算。初见乍识,他从宋江那里得了十两银子就急忙去赌,一心想赢得更多。想赢的后面,是这样的

清朝其实很有趣:和珅为什么没玩过嘉庆?图

节选自《清朝其实很有趣儿》,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大清王朝到了嘉庆出任大清帝国皇帝的时候,洋人也跑来了,乱民也开始闹事了,官员们也开始狂捞特捞,有恃无恐了。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嘉庆倒霉就倒霉在没赶上一个好时候,在他这个时代,即使是

女人其实很简单 一句话的简单心情说说

女人其实很简单----------转自天涯,作者南海风沙 前言:  写这篇文章要冒一定风险,因为无论学识深浅相貌研媸的所有女人和一些为数不少且队伍日渐壮大的天生犯贱还自以海纳百川心胸为荣耀的男人都会在阅览不到三行之后,便对本人的心理

太重感情的人;其实很辛苦 重感情的人没有好下场

太重感情的人;其实很辛苦。容易满足,更容易受伤;付出的远远超过得到的很固执,不懂得放弃,想要离开,却一再为自己找不离开的理由;在别人面前笑得很开心,一个人的时候却很漠落;心情不好的时候,却喜欢听悲歌。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

声明:《恢复繁体字——其实很轻松 中国恢复繁体字》为网友拿稳自己再说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