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如是·记鸠摩罗什作词:择荇原曲:朱子岩《那一世》作曲:郭梵丁演唱:HITA
岩层下,细腻的壁画,千夜风砂,愈粗粝线条愈温雅,高城外,枯坐着舍利塔,所有牵挂,封入一切有为法。
迷惘的,破译了心经,幡然入定,还默负着相的罪名;顿悟的,乱世中一意孤行,谬赞诟病,洞悉如梦幻泡影。
最无常,是笔下须弥都应验,苏幕遮灯,只绚烂昙花一现;最如一,是清软研成浓酽,重逢再见,本来如露亦如电。
这一程,从龟兹辗转到长安,空寂伽蓝,曾追随徒众几千万;这一场涅盘,劫灰从未腐烂,支离的圆满,方应作如是观。
盛年时,曾踏过遍野骆驼刺,凉州观日,晨昏莫辨望朱成紫;残年时,读懂所有深邃文字,岁月修饰的,不外一梦如是。
因为一本书,发现了一首歌;因为一首歌,记住了一个人。看过小春《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本小说的人,如果没有听过这首歌,一定会非常的遗憾,所以我迫切的想要把这首歌分享给大家。
![一梦如是·记鸠摩罗什 春日宴天下三](http://img.aihuau.com/images/02111102/02021723t01720a6babccd30d36.jpg)
在写这篇文的时候,我的背景音乐一遍遍的放着这首歌,脑海中,充斥着一个人的背影,鸠摩罗什。翻阅了很多资料,看着他的生平,如小说般,“波折”不够描述他经历过的种种磨难。他不仅是位伟大的高僧、国师、大翻译家,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三次穿越到后秦与鸠摩罗什发生的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被吕光、姚兴强逼破戒后,名誉渐毁、众人唾骂之时,鸠摩罗什仍然忍辱负重,追寻着自己的大道。每到讲学时,总先语重心长:“好比臭泥中开莲花,只采莲花,莫取臭泥”。他的隐忍,他与女主人公在磨难中的相濡以沫,他仁厚,待人诚恳,空虚我见,循循善诱,他的佛行事业,终日不倦。他背负着沉重的罪名,怀揣着远在天涯的爱情,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佛学事业,在自己的心底埋下了一个情深意重的名字。
自惭多情汙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世间哪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不去想小说与现实的差距,只看一个人,只看一段情。这首歌,没有华丽的爱情,只有一个高如山直如松的背影,和着对一个人的缱绻。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献上这首《一梦如是》,感叹一段如雾亦如梦的爱情,无谓虚幻,只当是内心情感的宣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