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摘要:当今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固体废弃物大量的积累,已经严重的污染了自然环境及人类的生活环境。全面而正确认识这些固体废弃物以便能够研究出有效地处理这些工业废弃物的方法,以及制定相关国家政策和措施迫在眉睫。
关键字:固体废弃物 污染 处理原则 综合利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在迅速提升,曾经震惊国人的白色垃圾填埋场围城就是一例。以世界各国的经验,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会与GDP成正比增长,这就意味着正以“中国速度”高速增长的经济使得我国在未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会面临处理巨量固体废弃物的挑战。
1.固体废弃物概念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且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半固态物质,都属于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质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活动中,所有者多原料,商品和消费品,往往仅利用其中一些有效成分,而对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他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换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利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因此又有“放错地方的原料”之称。
2.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及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是工矿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排放出来的固体废物。如下是主要固体废弃物的种类及来源。主要包括:
2.1冶金废渣
指在各种金属冶炼过程中或冶炼后排出的所有残渣废物。如高炉矿渣、钢渣、各种有色金属渣、铁合金渣、化铁炉渣以及各种粉尘、污泥等。
2.2采矿废渣
在各种矿石、煤的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渣的数量极其庞大,包括的范围很广,有矿山的剥离废石、掘进废石、煤矸石、选矿废石、选洗废渣、各种尾矿等。
2.3燃料废渣
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废物,主要有煤渣、烟道灰、煤粉渣、页岩灰等。
2.4化工废渣
化学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工业废渣,主要包括硫酸矿烧渣、电石渣、碱渣、煤气炉渣、磷渣、汞渣、铬渣、盐泥、污泥、硼渣、废塑料以及橡胶碎屑等。在工业固体废物中,还包括有玻璃废渣、陶瓷废渣、造纸废渣和建筑废材等。
3.严重的危害性
3.1污染土地
固体废物产生以后,须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废物堆置,其中的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地。当污染的土壤中的病源微生物与其他有害物质随天然降水,径流或渗流进入水体后就可能进一步危害人的健康。
工业固体废物还会破坏土壤内的生态平衡。土壤是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能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土壤丧失腐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3.2污染水体
3.2.1大量固体废物排放到江河湖海会造成淤积,从而阻塞河道、侵蚀农田、危害水利工程。有毒有害固体废物进入水体,会使一定的水域成为生物死区。
3.2.2与水(雨水、地表水)接触,废物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必然被浸滤出来,从而使水体发生酸性、碱性、富营养化、矿化、悬浮物增加,甚至毒化等变化,危害生物和人体健康。
3.3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对大气的污染表现为三个方面:1.废物的细粒被风吹起,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加重了大气的尘污染;2.生产过程中由于除尘效率低,使大量粉尘直接从排气筒排放到大气环境中,污染大气;3.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发及化学反应等,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大气的污染。
4.处理原则
4.1减量化
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改革工艺,产品设计或改变社会消耗结构和废物发生机制来减少固体废物发生量;二是通过固体废物处理如压缩,焚烧等处理来减容。
4.2无害化
无害化是指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自然环境的目的。
4.3资源化
资源化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组分和能源,目的是减少资源消耗,加速资源循环,保护环境。综合利用固体废物,可以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对策
5.1加快固体废弃物的法制建设,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尽快完善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5.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固体废弃物管理体系。以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为突破口,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综合运用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广泛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固体废弃物最大程度的资源化。对于区域性危险废弃物的利用、处理、处置,实施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5.3运用经济手段,按照污染者负担的原则,合理征收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污费。
5.4开发适合于我国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和装备,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
5.5推行清洁生产,把固体废弃物尽可能消灭在生产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环境学原理》陈立民吴人坚 戴星翼编著科学出版社
2.《环境保护概论》李定龙常杰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3.《环境科学全球关注》戴树桂主译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