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习惯将文化划分为很多类别,因为文化的范畴实在是太大了,也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定义。但毋庸置疑,文化是存在于精神层面的,只是通常都会有物理的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有形的物体,也可以是某个群体。当一种情绪、情结在大部分人群中蔓延的时候,就形成了大众文化。比如说流行文化,包括流行歌曲、流行服装、流行娱乐、流行生活方式等,广大人民能接受并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文化现象。以流行歌曲文化为例,这绝对可以称之为大众文化。70、80年代的邓丽君、罗大佑、齐秦都是人们最初崇拜的偶像,到现在的周杰伦、王菲、陈奕迅,流行的大众文化总是日新月异地在变化着,吸引着无数追求新奇娱乐的人们。因为要满足大多数人的喜好、口味,因此很多所谓大众文化中不能免“俗”,因为只有淡化个性才能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因此,有人说,大众文化永远都是过剩的,人们来不及品尝仔细,可能潮流就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波新的文化浪潮。这的使得大众文化会让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感到焦虑,因此,为抵制大众文化的诱惑以及由此导致的焦虑,也为了摆脱那种因长期的轮番新奇刺激而产生的倦怠,人们迟早会纷纷逃回一个较为狭小的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自我欣赏或自我陶醉,或是一小群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亲密圈子,这就是小众文化产生的动因和基础。大众文化和小众文化的首要区别一定是适应人群的差异,它们之间的价值取向是有明显区分的:是普罗大众还是曲高和寡。
大众文化似乎更趋于激进,因为它要保持变化和竞争的常态,且拥有强大的同化力,人们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通常都是被潮流推着走,丧失了个性,但是收获了轻松,成为宣泄的方式,在一片嘈杂中不需要有太多深入的思考。但是在这里可能需要大众社会的互相协作、互相引导和影响,在互动中衍生、变化出新的大众文化。而小众文化通常是从大众性向个人范围退缩,即由“向心转”转为“离心转”。脱离了大众的核心,转而投向或形成一个新的小核心,在这里体现出更多的公平性、自主性,其实就是一小群人的兴趣和嗜好成为维系的纽带,这使其更容易体现本真的初衷,不受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暗示。这样的小众文化,也许更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为变量比较少,不易被外力所扭曲,自然其持久性就长。例如,一些传统文化以民间小众形式的广泛散布已使它们本身成为城市大众生活的一个保守主义的新现实。尽管小众文化是游离在外,不服从各种外部指示和诱惑的,但难得的是那份传承和坚守。正因为如此,小众文化领域才具有大师修炼的土壤,因为只有潜心做研究,隔离了尘世的纷扰,才能真正成就“大师”。所以,我非常认同一个说法——“小众的大师,大众的流行”。
但很多人将大众文化等同于流行文化、市井文化、通俗文化,甚至直接简称“俗文化”。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概况有失偏颇。而小众文化,也不是单纯的就与高雅的、冷僻的、精英的文化划等号,只能说它一定是某个小群体的偏好而演化出来的一种精神和物质存在形式。其实,即便两者有这样的差别,也无所谓好坏之分。谁能说大众文化就一定庸俗?来自民间的《水浒传》、《西游记》不也成为经典了吗?小众文化也不一定高雅,那些服务于权贵阶层的宫廷文化,现代互联网兴起导致的快餐式信息传播文化,以及怪异另类、以己之乐凌驾于众人痛苦之上的低级趣味嗜好,往往因为其丧失了公益心、真实性、准确性而变得狭隘。
毋庸置疑,正面的大众文化经历时间的锤炼,也能逐渐形成精致的、严肃的、核心的文化形态,成为可以吸附和影响新兴大众文化的吸引核。大众文化和小众文化之间存在相互转换的可能,在历史中也不断实践和演变着。任何人都不能历尽所有的流行元素,何以传承。唯有文化之根本。所以,从大众文化中不断寻找精华,从小众文化中仔细甄别糟粕,让文化内核不断地健康发展和升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而亘古存在的。
现在到处都在讲“文化”,文化名词层出不穷,如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地域文化、江河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传媒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饮食文化,乃至马文化、酒文化等等。概念各有各的界定,内涵各有各的阐释。仔细捉摸,就目前所见到的、听到的各种文化概念来看,综合起来的感觉,是一种广义的,甚至是泛义的文化概念。其内涵涉及到人类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几乎包含了有史以来,迄今为止所有的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和富于精神内涵的物质遗存。这种对文化概念的新理解和对文化内涵的多角度、多层面阐发,有意识地发掘自身所处的领域中古往今来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化内容,为今天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立意是好的,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各种文化都是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现实的创新,二者是不可分的。讲文化就离不开历史,讲历史又有助于对文化的理解与阐释。因此,在探讨文化时,有必要对相关历史做一点简要的回顾。所以,要求自己多读历史,广读到深度,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