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自己的选择-新竹园中学 民办新竹园中学

女儿自己的选择-新竹园中学 民办新竹园中学

前年年底卖掉龙居路房子的时候,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此期间搬了两次家(为了女儿升初中做准备),最终却没有如我们所愿,女儿并没有选择我们新家一路之隔的这所目前浦东最牛的中学。

其实,早在女儿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这所民办中学刚刚开了两年,但是由于其作为上海中学的管理班底,注定从开办的那天开始就声名远播。

更早的年份,一近春天,就有说不清的客户、相熟的或者并不相熟的人,经过朋友的介绍,或者直接打了公司的总机接分机,开始打听当时的浦外,那是当年浦东算是最好的学校之一。看着父母急切的眼神,因着体谅这种爱子的拳拳之心,我总是尽着自己以及自己所能影响到或联系到的所有这个领域的朋友、领导以及种种相熟的或并不相熟的关系,总想着能为他人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

大约五年前,随着张江中学的开办,很多父母为了未来孩子能上这所梦寐以求的中学,都纷纷在学校的附近购置起了学区房,也使得学校周边在还没有任何商业设施的情况下,房价和租金都毫不受外界任何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稳稳当当地开盘、售罄。每年的四月开始,看着领导为协调这样的事儿整天愁眉苦脸。想着到时女儿上学不要再给领导们添乱了,于是狠狠心也买了房子。因着地段生这个保底的要素,于是,整个小学阶段,女儿是自由的。没有让女儿去参加任何的补习,也没有去参加奥数啊,竞赛什么的,女儿的整个小学阶段都在自己喜爱的课外书中度过。也因为这样,女儿的成绩虽然不怎么拔尖,偶而考个全校前三,常常就是班级里的前五前十,中不溜秋地晃晃,但是知识面却极其地广,也致使“小才女”的称号跟随了她五年,她也自得其乐地优哉游哉地混完了她的童年时代。

我们去年刚搬来张江的时候,常常听到这个学校的作业多,试题多,学习苦之类的说法,可是,有一天晚饭时,女儿却跟我们说,这个学校的作业还可以。我们问她,何以见得。她说,因为她观察过,哥哥姐姐们一般放学后吃好晚饭,六点半再进校园,八点半就出来,就两个小时,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作业。女儿还说,她上了学校的学生吧,看到很多男生在讨论的游戏都是目前最新的游戏,他们有心情关注最新的游戏,那应该也还轻松的。

真正发生转变的是那天去考试。在参加张江中学考试之前,女儿参加了复旦兰生的入学考,那是因为我原来的导师介绍的,说是去试试看。估计复旦兰生的数学就把女儿考怕了,所以当女儿听到第二个周末又要去参加张江中学的考试时,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清晨她是非常的不开心的。我记得她一路就没有舒展过笑脸,那么美丽的上海中学,她根本就不想多看一眼,充满了抗拒和敌意。虽然校长的演讲很精彩,但是想着在考场里饱受煎熬的女儿,我也觉得这样的方式对待才十岁的女孩,真的有些残忍。当两个小时后再见到女儿,她已经有些放松,估计想着反正考完了,就算了。问她考得怎样,她说,烤焦了,烤糊了。说的时候,满眼的得意和诡异的表情。她还告诉我,她在数学卷子后面画了一个晕了的天使,旁边附注了:去死吧!听女儿戏虐地这般说,看看她愉悦的表情,想着,考完就算了。反正是地段生。不强求了。

直到女儿参加完浦外的考试,我就知道她大概不会选择张江中学了。她说,浦外的教室全在树荫下,很凉快;浦外的操场很大,比张江中学的大多了。女儿从小都不直接表达她要的还是不要的,但是,她总会达到她自己的目的。她很机灵,机灵得就象一只小松鼠。

在最后面临决策的那天,还是请朋友帮忙约见了校长。去见校长前,我在办公室开口祷告,虽然我还非常陌生于这样的祷告形式,但是,我想,神一定会听到也一定会应许我。我为女儿祷告,希望女儿能进一所真正适合她的学校。

校长一如上次在台上一样,精干而智慧,理性而坚决。校长比我想象的要亲和得多,我们就那样促膝坐下,校长对朋友赞赏有加,朋友的确也是教育界非常特别的一颗新星。他甚至一直对我说,你不要让女儿参加任何的考试,直接上一所公办的中学就是了。但是,五年来一直坚持的我,在最终所谓名校的诱惑下,在选择名校的焦虑中,也最终没有免俗,而可怜的女儿,也最终成了一直不参加任何补习却最终参与残酷的竞争的牺牲品。校长开门见山,她说这个学校适合那些能吃苦并且自我要求高的孩子,她说,孩子就是不学习,时间也是浪费掉的。从老师的表述中,我明白自己的教育理念还有孩子的学习状况的确和学校有着显著的差异。

最后决定放弃是因为那天晚上跟女儿正式谈这个问题,女儿哭了,哭得很伤心。我想,这几次考试一定挫伤了她的自尊,也给了她很大的压力。我告诉了她所有的实况,她最终自己作了决定,她说,她要去上新竹园中学,因为只有这个学校语文、数学、英语都考了,而且学校有40项课外活动,其中生命科学和历史是强项。她说她喜欢这个学校,她喜欢生命科学和历史。选择放弃后,我也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倘若做了那样的选择,想象着今后四年女儿渐渐步入青春期的日子只和试题打交道,不再有什么假期,也不会有什么旅游,女儿的笑脸估计再也不会舒展成一朵花,那样的对价,也实在是太大了。放弃吧,名校未必适合这个个性凸显的女孩。

只是,怎么也没有料到,若干年后,女儿真的面临选择时,我们竟真的没有选择我们为之付出了多年期待的这个张江中学。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无论如何,女儿真的长大了,她开始思考为自己的未来作决策。我相信她,在她自己喜爱的学校,她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和位置。回想起来,新竹园中学一定是女儿早已心有所属的学校,因为报名也是女儿自己决定去报的,考试也是女儿自己决定去考的。在我们的选择项中,原本除了张江中学,就只有浦外。

在女儿的选择中,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4581.html

更多阅读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的选择

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的选择(1835年,马克思时年17岁)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

声明:《女儿自己的选择-新竹园中学 民办新竹园中学》为网友痛快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