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为南宋“中兴四将” 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

北宋灭亡后,抗金的烽火并没有熄灭,李纲、宗泽、张俊、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抗金名将在赵构重建宋室和稳定政权的重要历史关头,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刘松年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宫廷画家,他热爱祖国,拥护抗金,反对投降,曾作画《中兴四将图》,称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为南宋“中兴四将”,彰明这四位将帅在南宋初年抗金功劳最大。

然而,许多史学家并不认可,对张俊和刘光世列入“中兴四将”存有异议。元朝脱脱在执政期间主持修撰的《宋史》云:“南渡诸将以张、韩、刘、岳并称,而俊为之冠。然夷考其行事,则有不然者。俊受心膂爪牙之寄,其平苗、刘,虽有勤王之绩,然既不能守越,又弃四明,负亦不少。矧其附桧主和,谋杀岳飞,保全富贵,取媚人主,其负戾又如何哉?光世自恃宿将,选沮却畏,不用上命,师律不严,卒致郦琼之叛。迎合桧意,首纳军权,虽得善终牖下,君子不贵也。二人方之韩、岳益远矣。”王曾瑜先生认为:“自绍兴元年至四年三月,川陕战场是宋金战争的主要战场,甚至是唯一战场。吴玠军近乎独立地支撑南宋半壁江山,在此期间的抗金战功是独一无二的,其战功和声威最初尚在岳飞之上……。在南宋初的抗金名将中,吴玠的军事成就仅次于岳飞,而在他人之上。吴玠善守不善攻,尚不能组织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这是他不如岳飞之处。”“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在《百家讲坛》栏目的《两宋风云》第十三集中也指出,“‘中兴四将’中应该有吴玠,吴玠的武功要高于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当与岳飞属伯仲之间。祖孙三代镇守四川,然而没列入四将之中确实是件怪事。张俊的武功未见得有多高,只不过他拥兵自重。刘光世是个有名的长腿将军,打仗只会逃跑。所以不知道为什么他也名列其中。吴玠是绝对应该算进去的”。

岳飞在抗金中的突出表现和功绩,世人盛赞,无愧为南宋中兴之将的称号。

岳飞是忠臣、孝子、义士,仁智兼备;善诗文、精骑射、通兵法,文武全器;人品、官德、战功,誉满华夏。南宋初年,在剽悍凶残的金军的沉重打击下,南宋山河破碎,宗室飘摇,恐金情绪弥漫,投降主义、逃跑主义盛行,亡国灭种之日屈指可数。在民族存亡之际,岳飞不悲观,不放弃,不畏缩,以铁肩担道义的伟岸身姿,淋漓尽致地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率领岳家军主动攻击不可一世的金军及其走狗伪齐军队,屡屡获胜,如郾城大捷、颖昌大捷,使金军精锐骑兵主力损失惨重,实现了攻守转换,为南宋军队大举北伐,直捣黄龙府,雪洗靖康耻,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南宋初年,具备光复故地的决心和能力的宋军统帅,惟有岳飞一人。岳飞带兵初期,只辖少量将兵,金军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宋军或一触即溃,或弃城而逃,或龟缩避战,或改旗易帜,惟独岳飞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寻机歼敌,并连连获胜,打破了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抗金军民的士气。在征战中,岳家军不断壮大,至将兵十万,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善于攻坚,岳飞在其他南宋军队滞后、自身兵力不足的不利情况下,敢于正面进攻金军精锐主力,与敌人血战,屡破铁骑,斩杀大量金军,令金将兵胆寒。张其凡教授评价岳飞的军事才能:“指挥大兵团,发动进攻战,战强敌而胜之,威震敌胆,环顾两宋三百年间,唯岳飞一人而已。他的战略战术,他的军事思想,是两宋军事思想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笔珍贵宝藏。”针对南宋军队的现状和宋金战争的态势,岳飞深谋远虑,在率部抗击金军的同时,令梁兴、董荣两军深入河北敌后聚集忠义军,并寻机策反伪齐军,团结起义军,发展抗金武装力量,使之与岳家军互相呼应或配合,夹攻金军,其军事思想和战略眼光在南宋初年诸将中无人可比。梁兴、董荣赴河北后,抗金义军和老百姓纷纷归附,有力地打击了敌后金军,促进了岳飞顺利北伐。岳飞也是文臣武将的楷模,《武穆谥议》云:“呜乎!为将而顾望畏避,保安富贵,养寇以自丰者多矣。公(岳飞)独不然,平居洁廉,不殖货产,虽赐金己俸,散予莫啬,则不知有其家。临阵亲冒矢石,为士卒先,摧精击锐,不胜不止,则不知有其身。忠义殉国,史册所载,何以尚兹!”如果没有投降派的掣肘和压制,让岳飞号令三军,统兵继续北伐,南宋岂会偏居一隅,仰人鼻息,向金人卑躬屈膝,称臣纳贡?即使南宋仅据“半壁江山”,那也是岳飞率部浴血拼杀的结果,如果没有岳飞抗击金军的胜利成果,金人恐怕都不肯在宋廷投降派呈上的丧权辱国的宋金和议上签字,果真如此,别说赵构占据“半壁江山”,就连藏身蜗居也是一种奢望。岳飞,列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实至名归。

韩世忠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具有坚定的抗金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不畏强敌,率部英勇奋战,赢得了“武功第一”的称誉。史家皆认可韩世忠为南宋中兴之将。

韩世忠,出身贫寒,勇力过人,胸怀韬略,能征善战,且信守忠义,为官正派,在抗击西夏、金的战争和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脱脱《宋史》:“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宋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勇略忠义如韩世忠而为将,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方兀术渡江,惟世忠与之对阵,以闲暇示之。及刘豫废,中原人心动摇,世忠请乘时进兵,此机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桧之言是听,使世忠不得尽展其才,和议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旧将,不与相见,盖惩岳飞之事也。昔汉文帝思颇、牧于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充分肯定了韩世忠在国家危难之际勇于担当的柱石作用和复兴宋室的功绩;对韩世忠面对强敌,处变不惊,敢于亮剑的英雄气概和善谋大势、把握时机的能力,极为赞赏;对韩世忠受投降派掣肘、压制,不得尽其才,深感痛惜。

韩世忠有着坚定的抗金意志和必胜信念,虽领兵不多,但善于用兵,每遇紧要关头,又不惧生死,率极少数精兵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实施斩首行动,数次击败强大的对手,尤其是黄天荡一战,以掣长鲸于碧海的阔大气魄,困十万敌兵四十八天,打得金军晕头转向,仓惶北逃,虽其抗金的功绩和影响不及岳飞,但其韬略和神勇与岳飞难分轩轾,堪称南宋中兴之将。

有人在谈到南宋“中兴四将”有多个版本时说:“无论哪个版本,岳飞都是中兴四将之首,而韩世忠也是将功赫赫,然而,刘光世和张俊则多有滥竽充数之嫌。其中,刘光世在抗金时,大多是不战而逃,不奉诏而设法退避,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部属,称为“逃跑将军”;张俊更不用多言,人品差,无信仰,贪财好色,治军不严,抗诏避敌,逃跑自保,贪功揽赏,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案,造成岳飞被冤杀。”

实事求是讲,张俊抗击金军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为人诟病之处也不少。张俊系土匪出身,治军不严,纵暴祸害百姓现象多有发生,老百姓讽刺其军队是“自在军”“花腿军”;聚敛钱财,大肆兼并土地,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诸将莫能比;好色枉杀,为抢夺一个周姓妓女,杀害宗室赵叔近,又将此妓女转送韩世忠。张俊虽然也有战功,却从来没有过像岳飞那样坚定的抗金意念。在具体的战事中间,他有很严重的避战情绪,即使跟金军决战,他也是躲在后头的统帅部里,美其名曰“持重”。而部将取得的战功,最后都统统算在自己身上。金天会八年(1130),金军进攻明州,右军都统制兼浙东制置使与知明州刘洪道先是击退了金军进攻,但当金军再次进攻时,张俊却假名扈从宋帝领兵撤退,浙东副总管张思政及刘洪道见守城无望也临阵脱逃,致使明州陷落。金天会十二年(1134年)九月,伪齐帝刘豫出兵伐宋,扬言要“直捣僭垒,务使六合混一”。张俊主张划长江而守,以“坠马伤臂”为借口,拒不出兵渡长江攻击金军和伪齐军。宋丞相赵鼎派人监督张俊发兵,并奏请严惩张俊,无果。绍兴十一年二月,“淮西宣抚使张俊、淮北宣抚使杨沂中、宣抚判官刘锜,大败乌珠(宗弼)十万众于柘皋”。张俊未直接参战,因王德为张俊部将,故只列张俊而未列王德;刘锜虽有战功,但因与张俊有隙,独未被擢赏。同年四月,以赏柘皋之功为名,张俊与韩世忠升枢密使、岳飞升枢密副使。张俊最不可饶恕之罪,是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由此可见,张俊有大功亦有大过大罪,而其大过大罪对战局和抗金形势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他很难算得上是南宋中兴之将。

刘光世一贯畏惧金军,每逢诏令移驻前线,大多不奉诏而设法退避,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部属,成为当时人数最多的军队之一。

朱熹《朱子语类》:“光世在当时贪财好色,无与为比,军政极是弛坏,罢之未为不是………”钱士升《二十五别史》:“光世在诸将中最先进,驭军无法,不肯为国任事。”一个贪财好色,败坏军政,驭军无法,不肯为国任事的逃跑将军,一个不中绳墨的樗栎庸材,岂能入南宋“中兴四将”之列?

张俊和刘光世没有资格进入“中兴四将”,那么,最佳人选应该是吴玠和刘锜。

吴玠,宋朝著名抗金将领。少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在宋夏战争中初露头角,成为副将。他和弟弟吴璘长期保卫四川,击退金兵侵略,又曾在和尚原、仙人关大败不可一世的金军,战功赫赫,声名远播。

吴玠保卫四川十年,注意裁汰冗员,任用贤能,他修复水堰,提倡屯田,使乱世百姓安居乐业,把四川变成经济文化十分发达的重镇,为朝廷提供的收入帮助南宋稳定了局势,为后来宋朝长期抵御金朝和蒙古的侵略奠定了基础。他喜欢读历史书,每看到书上有可注意的地方就在桌上和墙上作笔记,以致墙上写满了格言。元人脱脱评价他说,“用兵本孙吴,务远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胜。御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虽身为大将,卒伍至下者得以情达,故士乐为之死。选用将佐,视劳能为高下先后,不以亲故、权贵挠之。”

吴玠有勇有谋,无数次与金军兵戈交锋,历经彭原店战役、富平之战、和尚原战役、饶风关之战、仙人关之战,用毕生精力保卫川陕,战功卓著,与岳飞、韩世忠一样,是赫赫有名的抗金英雄。

刘锜,箭法精绝,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

绍兴十年五月,金国易主,兀术升任都元帅,掌握军政大权,遂废止与宋合议,再度出兵南下,欲夺回割让之地。顺昌保卫战,刘锜投入的兵力不足两万,而实际出战进击金军的兵士仅五千人,金军则投入数十万人,仅营帐就长达十五里。刘锜以逸待劳,以少胜多,金军主力损失十之八九,弃尸毙马,血肉枕藉,车旗器甲,积如山阜,使“金人震恐丧魄,燕之重宝珍器,悉徒而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主战派主张趁势收复汴京,而以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令宋军撤退,再次放弃有利的战机。

绍兴十一年,金兀术再次率大军南侵江淮地区,宋廷也再次命令刘锜率军迎战。刘锜仍然运用顺昌战役的打法,首先大破金军的铁骑兵,一经接触,金兵们就惊呼“此顺昌旗帜也”,便抱头鼠窜。

究竟谁为南宋“中兴四将” 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

由此可见,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是名副其实的南宋“中兴四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4853.html

更多阅读

美国为何封杀华为和中兴? 美国制裁中兴 华为

美国为何封杀华为和中兴?余胜海/文2012年10月8日,美国国会发布报告称,“华为、中兴为中国情报部门提供了干预美国通信网络的机会。并建议相关美国公司尽量避免同华为中兴合作,以避免造成知识产权方面的损失。”一边是来自中国的电信

刺杀安禄山时究竟谁在放哨 放哨

刺杀安禄山时究竟谁在放哨知白守黑安禄山之死,似乎没有什么疑团。多部正史记载:他当皇帝后眼瞎患疽,性情暴躁,经常打人,亲信严庄和宦官李猪儿挨打最多。安禄山宠段氏及她生的庆恩,常想以庆恩代长子庆绪。安庆绪怕被废,严庄怕宫中事变于己不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宝玉口角津液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一这一讲讲《红楼梦》。我一直认为,中国美学的精华有一半在《红楼梦》里,还有一半在鲁迅的作品里。因此,不论是讲美学还是讲中国美学,都不能不讲红楼梦。具体来说,选择《红楼梦》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理由,《红楼梦》是中

谁为谁狂:时事综述

作者:谁为谁狂 回复日期:2012-03-27 07:55:03  回复  2012年IT领袖峰会高端对话环节,现场主持人爆料了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与数字中国主席吴鹰的私下“赌局”:3年后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谁的出货量大?杨元庆认为,3年后笔记本电

声明:《究竟谁为南宋“中兴四将” 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为网友静若繁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