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园安全教育问题案例
一、问题的发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2章第70条的规定:“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当前,溺水、踩踏等校园安全事故仍在某些地方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专门到一些农村中小学进行了“校园安全问题”专项督导,来了解校园安全教育现状和造成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督导,我们发现在一些学校中,有些教师还存在着安全责任意识缺失,对学校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应付心理,认为校园安全是学校领导和安全保卫人员的责任,教师只要把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就行了,缺乏安全管理“一岗双责”的意识;学校对师生的安全教育照本宣科,安全教育课流于形式,缺乏新意,课堂气氛沉闷,讲授的安全知识与实践演练脱节,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内容不理解,导致在应急演练中出现动作不规范,疏散不及时等问题,更缺少真实情况下的应急处变能力,从而造成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师生对安全知识的疏忽和麻痹心理。
二、督导与评价: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识到部分学校在重视安全教育,创新安全教育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我们建议要以学校牵头,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共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一)革新安全授课,加强日常教育。
1.教育内容新整合。学校应坚持以安全教育课为主阵地,对安全课的教育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间周固定一节安全教育课,安排专门的安全课教师任教,除讲授省编的地方课程《安全教育》外,还要搜集与校园安全有关的媒体素材,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组织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年龄、地域特点的校本教材,内容要涵盖交通、消防、饮食、防疫、防自然灾害、防意外伤害等各个方面,作为省编教材的辅助用书。既能拓展和丰富授课内容,又使安全教育形成了一个系统整体。
2.授课方式新变革。安全课的授课方式上也要进行变革,改变传统的讲授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每节课要事先展示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一些安全事故、案例,用鲜活的案例警示和教育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再让学生就案例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展开讨论,分析出案例发生的主客观因素,提出避免和化解事故的相关措施,更重要的是要随后进行现场的情景模拟和实际演练,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和应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由被动的听变成主动地讨论参与,增加了课堂授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也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对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得到更大的收获,在真正面临类似危险时做到临危不乱、冷静镇定、机智应对。
(二)发挥网络优势,提升安全教育。
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信息的有力而又便捷的载体。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及时传送安全信息,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提升安全教育。学校可以利用飞信对教师和学生日常在校行为进行安全教育。比如要求学生规范请假手续,严格出入登记;教育学生就餐注意防滑,防止热水烫伤;提醒学生定期开窗通风,防止疾病传染;要求学生在楼道有序上下,防止出现楼道踩踏事故;严禁学生私自外出就餐,对学生加强饮食安全教育;要求教师做好学校校园值班,注意防火防盗等等。
2.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学校利用校园飞信和公示栏及时对各地发生在校园内的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进行预警。对其他地方发生的踩踏、火灾、溺水等校园安全事故及时向师生进行通报,内容涵盖校园安全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季节,做出不同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时提醒全体师生,天气炎热了,提醒学生不得下河下湾,严防溺水事故;雨雪天气,提醒师生减速慢行,注意交通安全,防止楼道湿滑摔伤等等。在通报案例的同时,结合学校情况提出预防措施,警示师生,防患于未然。
3.家校协同教育。利用家校通及时与学生家长交流安全信息,要求家长配合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及时对请假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就节假日期间学生的安全管理向家长提出一些要求,对学校的安全举措及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向家长进行通报。邀请家长驻校值班,请家长对学校平安校园建设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配合学校做好涉及安全的教育和防范工作,构建起家校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教育网络机构。
(三)征集安全金点子,促进安全教育。
为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工作,学校要引导和鼓励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积极为“建设平安校园”献计献策,进一步增强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总结交流校园安全管理好的经验和做法,锻炼和发现校园安全管理人才,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可在每学年开展一次“校园安全金点子”征集活动。
“安全金点子”面对全体学生、教师、家长。内容围绕学校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平安校园建设主题,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创造性和政策性、实效性和规范性相统一,能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操作性、可借鉴性强。这种活动的开展可以调动师生和家长参与安全校园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又消除了安全隐患死角,对全体师生和家长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开展专题活动,完善安全教育
1.邀请名家进校园。学校要定期召开安全专题教育讲座和报告会,为学校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法规知识教育、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预防传染病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教育。通过讲解发生在师生身边的安全案例和小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各种安全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规守纪,从细节入手,争做安全小卫士。
2.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学校每周的班会必须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同时还针对不同的季节组织专题安全班会。春季注重护林防火知识教育,夏季注重预防溺水教育,秋季加强饮食卫生教育,冬季加强溜冰滑雪教育,另外要结合节假日进行假期安全教育。春节期间加强烟花爆竹的燃放安全教育,清明节加强防火教育,暑假加强防中暑和防溺水教育,寒假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出行教育等等,做到周周有侧重,月月有主题。
3.安全检测、竞赛。为贯彻落实“安全优先、一岗双责”的指导方针,在广大教职工中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学校要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和贯彻《校园安全建设标准》、《学生安全全员目标责任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并每学年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安全知识达标测试。对不及格者,进行补考;补考不及格者,离岗学习,待考核合格后上岗。以此来提高全体教职工自觉学习、应用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4.活动育人丰富多彩。结合安全教育日、安全月活动等时机,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应急演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并可利用学校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安全板报、展板等宣传工具及通过举办手抄报、安全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安全教育中来。组织学生走进警营,感受公安干警的生活,了解和体验警营生活工作情况,增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受到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安全教育。
(五)做好心防工程,注重心理教育。
育人先育心。为此学校要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良好人格。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利用讲座对教师加强心理辅导技能培训,让每位教师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辅导技能。对学生深化心理咨询,开展积极心理健康辅导,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个别师生的心理疏导;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墙报、手抄板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三、督导效果:
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通过创新安全教育的课堂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师生预防、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增强了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学校牵头,家长社会共同协力,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的安全教育大氛围,构建三位一体的平安校园管理网络体系。
促进学校平安健康发展。教师明确了安全职责,同时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构建起了严密的安全预警机制,及时解决了校园安全隐患,有效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了全校安全形势的稳定,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