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心理学电影
1.《秘窗》
《秘窗》是心理学的经典电影,心理学看点是DID多重人格,以主人公所写的小说为线索,是否是主人公的原创,为了证明这点,主人公身边发生了一系列的怪事情。
离开这座伤心的城市,来到自己的湖畔木屋,雷尼想忘记世俗烦人的一切,静心把正在创作的小说写完。可是,雷尼刚开始在自己的破旧木屋写作,又遇到了一个神经质的陌生人的骚扰。这位名叫约翰·休特(约翰·图图罗饰)的陌生人,指责雷尼的新书盗取了他的小说灵感,只是稍微改了一下结尾而已。
面对这个蛮横的陌生人的盗窃指责,雷尼有口难辩,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只好尽可能想办法找出自己小说的手稿。可是,手稿这时不翼而飞,残留的几张稿纸也被人更改过了。
更可怕的是,自从陌生人出现后,湖畔木屋里就接着发生了一连串的怪事。尤其可怕的是,木屋里有扇窗户经常发出些古怪的声音,甚至像是被人猛击一样颤栗。显然,雷尼遭到了神秘人物的袭击,他在湖畔的宁静生活被彻底地打破,雷尼惊觉自己也处在了可怕的危险之中。
在这一切神秘事件的背后,到底是谁操纵者?他是人还是什么怪物?他到底有什么目的?这一切跟前妻的离婚,以及那位神秘的指责自己盗取小说题材的人,又是否有着某种可怕的联系?种种疑问和越来越多的可怕事件,把雷尼彻底地拉进了恐怖的境地,湖畔木屋和那扇神秘的窗户,也越来越令人毛骨悚然。
《秘窗》的剧情与心理分析
一、幻听
一开场男主角坐在车内神情严肃,耳边传来指挥他开车的的说话声,“转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便是幻听。偶尔有幻听现象并不属于精神病,因为常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幻听或幻视的症状;但是如果经常出现幻听的话,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因为某些精神病,幻听是它们的典型临床症状。
一、【病因】引起幻听的原因有哪些?
1、心理因素,如过度精神紧张;
2、身体某部疾病,如听觉中枢障碍或精神病。
二、【分类】幻听有哪些类型?
幻听分为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和思维鸣响。
1、评论性幻听
听到别人在议论自己,议论的内容以负性的批评、讽刺、责骂、诬陷多见。
2、命令性幻听
听到有声音命令自己去做某事,如打人、拒绝进食、自杀或自伤。
3、争论性幻听
听幻觉的内容于患者本人无关,患者听到的是另外两个人的争论,有时舌战的内容可以以患者为中心。
4、思维鸣响
在病人感觉到思维活动的同时,其脑内出现于思维活动一样的言语伴随思维活动而出现。
三、【警惕】幻听的危害有哪些?
1、幻听是精神分裂的初期症状,严重的幻听会导致精神分裂、精神障碍,更为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2、幻听多为冗长,从数月至数十年。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3、当疾病在高峰期,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均适应不良,客观检查发现情感、思维、意志行为的互相不协调。
4、虽然目前没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种遗传病,但是临床大量案例表明它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5、患者有可能因为抑郁情绪、病痛折磨、缺乏关心照顾、幻听等原因而导致自杀。
6、由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长期性,除了患者本人健康受到很大损害以外,还给家属带来了精力上及经济上的负担、精神上的痛苦。
四、【治疗】幻听的疗法有哪些?
遵医嘱服药并且配合心理治疗(心理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和正念内观疗法),是可以治愈的。
二、多重人格
故事讲述了作家莫特·雷尼是一个胆小怯弱的男人,眼见着妻子与别的男人偷情,却没勇气举起手中的枪。于是在妻子的背叛和创作灵感流失的打击下,内心痛苦不已的雷尼将自己放逐到了湖畔的小屋,过着潦倒但平静的生活,祈求忘记世俗的烦恼。然而麻烦并没放过他。一个操着西部口音,戴着牛仔帽的神经质男子闯进了他的木屋。这个自称约翰·休特的男子认定雷尼的小说《秘窗》抄袭了自己的作品,并篡改了自己的结局,他要求雷尼为自己的小说改写一个完美的结局,否则将让雷尼不得安宁。
在雷尼的潜意识里,完美的结局就是“shoother”(射杀她)。这是自我与超我所不允许,而本我所追求的。休特杀死雷尼的狗,是因为那狗是雷尼妻子的爱宠,雷尼在潜意识里不能容忍这个背叛了自己的女人的东西在自己的木屋里乱窜,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休特烧毁雷尼以前的房子,在那之前,雷尼曾去那里看过,“Thisis not my beautiful house. This is not my beautiful wife.Anymore”(这不是我美丽的家,这不是我美丽的妻子,再也不是了。),潜意识里。雷尼憎恶着这里,不再是自己的家了,便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同样的,不再是自己的妻子的女人,也不应再存在于这个世界。影片结局,雷尼或是休特在清醒的状态下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及其情人,完成了最完美的结局……自我状态下的雷尼,将所有的压抑的潜意识都交由本我的休特来为自己发泄,并最终由本我的休特来完成对“快感”的追求。
精神分析学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其中本我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是人的原始本能,以“追求快乐”为原则;自我是出于意识层面的理性结构,遵循“现实”的原则;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秘窗”,一扇通向内在本我的潜意识的窗户。在这里,原本阴暗的本我欲望过于强烈,吞噬了理想自我的存在。自我迷失,本我成为自我的内部关注对象,主体人格分裂为背道而驰多重人格。
产生原因:
多重人格的产生与童年创伤有密切相关,尤其是性侵害。患者的男女比(1:9)可以作为佐证,这或许是女孩比男孩易受到性侵害的缘故。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这对长期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如近亲相奸)来说,或许是必要的。
治疗原则:
近年来,作为人格障碍研究的一个成果,有关多重人格患者治疗的若干原则已经问世:
1.催眠分析要比经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疗效。
2.当治疗者与多重人格患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当中任何一个人抱以反感或恶意时,治疗最具动力。
3.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
4.分离人格的产生有些是因为未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对此应考虑需要的功能,不能轻率处置。
5.治疗者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将后继的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后继人格与主体人格的对立立场。
6.坚决不能操纵或离间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因为这种策略通常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7.后继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疗者不能去消除它,而应该注重它与主体人格的同一性,设法整合它们,使之像正常的情绪变化那样操作。
8.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为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由于诱导主体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后继人格的过程,因此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两者的交流得以实现。
三、选择性遗忘
当他是一个无名的小说家,当他只安于自己的小房子里的生活,当他看到妻子红杏出墙,当他企图杀了那个狞笑的奸夫……这种生活的极端跳跃吓坏了当事人的记忆意识,于是他的记忆选择了空白,在自己无法控制下成了特定对象失忆。可是问题没有解决,他需要强力,需要无法无天,需要不惜血本去摧毁那些给他的生活带来的伤痛裂痕,而小说家的自己无法做到。那个人适时的出现了,刚好在他失忆的期间,做了他内心渴望的一切。审视着镜子里的自己,他呢喃着——我在干什么。
在那扇妻子发现的秘窗下,曾是妻子经营的花园里,此刻已种满了玉米,玉米下面则是妻子及其情人的尸体。此时的主人公是雷尼还是休特都已不重要,他啃食着他的玉米,他的结局已是完美的了——“秘密的窗口,秘密的花园,很多年后,一切照旧,甚至连杀人者自己都忘记了曾经有过的事情”。
病情分析:当遇到比较严重刺激的时候,因为心理素质下降和心理防御机制减弱的情况,往往就会出现心理退缩的情况,从而出现对收到刺激时间段或者某些事情出现遗忘。
治疗建议:
1.一般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或者安慰会自动好转的,严重情况可能需要治疗。
2.平时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刺激,多和人交流,增加社会经验,增强心理防御机制。
3.给予镇静药物帮助其缓解内心的焦虑和心理的波动。
2.《火柴人》
火柴人——美国俚语,说的是那种让你掏心掏肺外加掏钱的骗徒……一个厉害的火柴人,即使他手上只有一盒火柴,他都有办法用高超的骗术,夸张火柴的效能,并且让一堆人捧着现金抢着向他买火柴。从这一点上看,与营销案例中关于“如何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颇有些相似之处,因此才有了罗伊的那句话:“我从不使用暴力,人们都是心甘情愿给我钱的!”
罗伊与弗兰克是一对从事小打小闹的骗子生涯的搭档,他们利用人们爱占便宜的心理屡屡得手,因为既不会让受骗者倾家荡产,每次的骗术伎俩又是花样翻新,所以骗子生涯倒也波澜不惊。
对于罗伊来说生活却是一团糟,与妻子离婚近15年,陪伴罗伊的就是一只填满了钞票的雕像狗。因为常常受到精神强迫症的骚扰,他总是会做一些无法控制的动作,比如开门需要数着123开三次,比如室外的光线会引发呼吸急促幻想横生,比如情绪激动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洁僻嗜好者……这样的罗伊,只能依靠着医生所开的药物维持生活,缓解经常高度紧绷神经。
罗伊的一次毛手毛脚打翻了所有的药丸,医生的外出度假使他不得不临时找了一位新的医生兼心理顾问,于是,一张等待罗伊的骗局就此拉开帷幕,我们的主人公却是严严实实的被蒙在了其中。
接受治疗过程中罗伊得知自己和前妻有个名叫安吉拉的女儿,在安吉拉毫无先兆的介入后,罗伊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私有空间被一种陌生的亲情一点一点填满,那些怪癖在这个14岁的女孩面前逐渐得到了妥协。崭新的父女关系让罗伊觉得既新鲜又慰藉,他的生活一下子从黑白跃入了斑斓五色。
安吉拉得知了父亲的“工作”后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近乎威胁的亲情攻势下,罗伊开始教授安吉拉种种骗术,伶俐的安吉拉很快成为罗伊的左右手。
第一次骗人计划成功实施后,罗伊让安吉拉退回已经到手的钱。他只想给予女儿一种骗人得手的喜悦,却不想她成为一个和自己一样的骗子。
安吉拉的闯入让罗伊尝到了正常人的生活,快乐、满足,罗伊萌生了金盆洗手的念头。
在唯一一次由罗伊、弗兰克和安吉拉共同参与的行动中,最后因为弗兰克的失误而出了状况,被骗的胖男人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在飞机中才发现钱被调了包,而是一路追赶了出来,虽然最后惊险脱逃,但终是埋下了伏笔。
就在罗伊决定争取安吉拉的抚养权并永远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的时候,胖子找上门来,混乱之中安吉拉杀死了胖男人,罗伊让弗兰克带着安吉拉远走高飞,自己留下来承担所有的责任。
罗伊在回到家中准备处理尸体时,忽然受到袭击,转醒发现自己躺在医院之中,一旁的警察追问他弗兰克与安吉拉的下落。
在罗伊要求下,警察叫来了他的医生。罗伊悄声告诉了医生他的保险柜密码,那里面是罗伊全部的资产,罗伊请求医生转告安吉拉。
医生走后,罗伊因为酷热难耐,恳请警察开启空调却无人理睬,待他走出屋子才发现,周围除掉一台监视仪早就空无一人了,原来所谓的“医院”不过是某座大厦顶层的一间空置的房间,所有这一切不过是他的搭档弗兰克布下的一个局,目的自然就是罗伊的密码,至于安吉拉,这个莫须有的“女儿”自然也是整场戏中的一个棋子,于是,罗伊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那些原本不属于他的,钱、女儿、伪装的友情,统统又离开了他。
这原本是一个巨大的骗局,虽然是既被骗钱又被骗情,却看不到被骗后通常会有的咬牙切齿与痛不欲生的悲伤。这倒应了中国古代的两句经典古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以及“不义之财不可取”,同时还要得益于罗伊的精神强迫性病症带来的喜剧效果以及镜头定格与切割在画面上形成轻快的节奏,结果反而成就了皆大欢喜的结局。
【故事线索】
在影片中罗伊有三大转折点,可以说都是他粗心造成的。
第一次,好不容易有个家,由于只是专心工作不好好经营这个家,与怀孕两个月的妻子分手,愧对妻子,不敢与妻子通电话,自己也就逐渐成为了一个“火柴人”;
第二次,在冲洗时,罗伊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药丸,医生外出度假,只得换了个医生,这个医生就是助手弗兰克布好的棋子,自己就开始沦为被骗者,并且开始转行,一年后,成了一家地毯公司的老板;
第三次,老道的罗伊在医生的介绍下,稀里糊涂地认识了自己的女儿,女儿得到了保险箱的密码,自己变为一无所有者,然而,父女亲情感动了罗伊的心灵,因而再次成家并且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心理分析】
在故事发展快要进入高潮的时候,在这里有三个点心理分析要进行说明:
第一,就是心理咨询师克莱恩告诉罗伊怎么样与孩子相处,一句十分经典的话“以诚相见”。其实,人是情感动物,有时候无论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只要彼此坦诚相见,没有欺骗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如果你要和一个人相处的很好,前提这个人是一个想要或者说是懂情的人,就要以诚相见。
第二,是关于一个治疗技术,脱敏疗法。罗伊自己其实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行为正是脱敏疗法。他翻垃圾桶,面对恶心的脏东西,这些都是有助于他克服洁癖的一种方法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还有他为了女儿出去打保龄球,有助于克服户外恐惧症。
第三,安慰剂效应。克莱恩(弗兰克的同伙)开给罗伊的根本不是心理治疗的药而是普通的保健药,但是罗伊不知道,病发时吃这个药就好了。
3.《吮拇指的人》
《吮拇指的人》是关于一个叫做贾斯汀的男孩成长的故事。由于各种困惑,他养成了吮吸拇指的怪习惯。所有的人都试图让贾斯汀改掉这个习惯,包括贾斯汀自己。可是平常的生活却在这个事件中起了多重波澜:父子之间无法进行的沟通,夫妻之间的误会,情人之间的不信任,自我的怀疑与迷失。
(1).对家庭的困惑:
父亲迈克曾经是一名足球运动员,如今是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的经理。他是一个需要儿子称呼自己的名字而不是爸爸来逃避已经年老的事实的人:迈克其实比贾斯汀更不清楚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当贾斯汀问起他不踢足球后的生活时,青春的记忆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他一边模棱两可地回答着儿子,一边起身向门口退去。贾斯汀被他这种下意识的逃避的姿态所激怒,生气的离开了父亲的房间。另一方面,为了改正贾斯汀的坏习惯,他在贾斯汀的两个拇指上写上自己名字的缩写,意在提醒儿子:老爸在看着你呢!
母亲奥黛丽是一名努力想要升值的护士。她几乎去看了儿子的每一次演讲比赛,深为他的改变感到欣喜和骄傲。同时,作为护士她自然会担心到儿子服用的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和依赖性。奥黛丽终于得到了渴望已久的升值,但是带着胜利的疲惫和茫然回到家的贾斯汀却和她发生了冲突,和家人的交流又陷入了困境。贾斯汀又发现母亲奥黛丽可能有可外遇,而且外遇的对象竟然是母亲一直非常迷恋的电视明星马特,这个明星正在母亲的疗养院进行戒毒治疗。起因是他发现母亲有一张这个大明星的签名照,上面写着:“谢谢你那晚对我的屁股所做的一切。”一开始他想瞒着父亲迈克,然而当有一天晚上迈克也发现了这张照片,并且很痛苦地去找贾斯汀倾诉的时候,贾斯汀决定要做些什么。当天夜里他找出很久不骑的自行车,冲向奥黛丽正在值夜班的疗养院。他没有碰到奥黛丽,却碰上了溜出来抽烟的马特。在和马特的聊天中,他才知道,那所谓的“屁股事件”其实只是误会,实际情况是奥黛丽帮助马特取出了他偷藏在肛门中毒品,并和他成了朋友。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插曲,却搞得家里人仰马翻。
(2).对异性的困惑:
贾斯汀是学校辩论队中的一员,喜欢上了同队中的一个叫瑞贝卡的漂亮女孩。在弟弟乔的激将下,他决定对瑞贝卡展开追求行动。刚开始很顺利,可是当瑞贝卡问起拇指上的大写字母(MFC=MichaelForrest Cobb迈克尔·福里斯特·科布/Mother FuckingCocksucker你妈的混蛋)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退缩了。贾斯汀迷惑于为何瑞贝卡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改变。瑞贝卡将毒品介绍给了贾斯汀。贾斯汀又暂时的忘记了烦恼。
对话(1)
贾斯汀:你们怎样爱对方的?
母亲:我真的不知道,贾斯汀。
贾斯汀:在他膝盖受伤时?
母亲:在那之前,他那时像个傻瓜。非常担心他不能再比赛了。我想是那个时候我爱上了他。我喜欢他缺不了我的感觉。太复杂了,别说了!
对话(2)
弟弟乔:你从来没有过女朋友。
贾斯汀:怎么着?
弟弟乔:你不跟女孩子玩?
贾斯汀:不,我跟女生玩的!
弟弟乔:真的?为什么你不带她们到这里来;从没见过你和她们一起走路,你老是一个人走路。
贾斯汀:关你屁事?!
弟弟乔:你们班上的男生都干过了,你还从来没吻过女孩子。
贾斯汀:滚吧!
对话(3)
瑞贝卡:你喜欢这本书?
贾斯汀:是的。绿色和平组织有些东西挺有意思。
瑞贝卡:对的,可以做一个好的开头。绿色和平组织的人真的非常勇敢。
贾斯汀:我希望我也能做到那样。
瑞贝卡:做什么?
贾斯汀:一样勇敢!
瑞贝卡:也许你已经很勇敢了。
贾斯汀:你如何知道这么多环保知识?
瑞贝卡:我父母积极参与环保!
对话(4)
贾斯汀:今天很热?!
瑞贝卡:是的。
贾斯汀:我想脱掉衬衫。
瑞贝卡:随你。
贾斯汀:你也要脱掉你的。
瑞贝卡:你要干嘛?
贾斯汀:真的,没有,只是觉得我们为衣服所束缚。就像在海滩上穿泳装一样。
瑞贝卡:不,我会中暑的,我妈妈会生气的。
贾斯汀:你妈妈会看你赤身裸体吗?
瑞贝卡:是啊,你父母不看你的裸体?
贾斯汀:现在你脱衬衫吗?
瑞贝卡:你呢?
贾斯汀:是的。
对话(5)
贾斯汀:你好!
瑞贝卡:你是辩论明星了!
贾斯汀:过去的是了。
瑞贝卡:你没变!
贾斯汀:你变了?
瑞贝卡:并没真的变。
贾斯汀:怎么说?变一变。
瑞贝卡:可能吧,为什么问我这个?
贾斯汀:你有大麻吗?别人告诉我说你在吸!
瑞贝卡:都是大舌头。
贾斯汀:但是是真的,对吧?
瑞贝卡:你想爽一把吗?
贾斯汀:嗯,也许!
对话(6)
贾斯汀:我爱你。
瑞贝卡:你太认真了,这只是一次青春期的实验而已。
贾斯汀:实验?
瑞贝卡:我需要长点经验,然后决定选择你。
贾斯汀:选择我?
瑞贝卡:你这样的人不会伤害我。
贾斯汀:真恶心!
瑞贝卡:我真的很对不起。你还是走吧。
(3).对学校的困惑:
在辩论赛上,当瑞贝卡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贾斯汀不仅没有进行反驳相反还表示同意她的观点,很被老师盖瑞所看不上。
一个所谓的专家询问贾斯汀:你平时会觉得自己和同龄人有些不同吗?没有耐性,有始无终,身在人群中却感觉孤独害怕,是这样吗?贾斯汀的回答是有一点。盖瑞还在一旁煽风点火说认为贾斯汀有些轻微的暴力倾向。于是诊断就是:典型的抑郁幻想症。此类病患的症状就是注意力紊乱,很难集中。专家的建议是服用药物治疗。
贾斯汀开始服药了,对此他似乎并不是太担心,而且还有一些期待。很快他就发现,药物见效了,他可以很容易的就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看书学习,而且不再吮吸拇指了。在辩论队中的表现也让盖瑞刮目相看,甚至邀请他参加比赛,更是夸赞他“对文字有很棒的直觉”,而且自己还“早就发现了这点”等等。贾斯汀在辩论会中表现神勇,频频胜利。他的眼神再也不是之前的不安和黯淡,在台上侃侃而谈的贾斯汀周身透着一股新生的光芒和自信。他似乎找到了自己应该的样子。盖瑞更是对他表现出了亲热,在外地参赛时甚至允许他和辩论队的女孩子们住在一个房间里喝酒胡闹。不过当然了,因为贾斯汀第二天会为他带来胜利,因为现在贾斯汀是他的得意弟子,因为贾斯汀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总是思想开小差的学生。
很快贾斯汀就对自己的胜利感到茫然和厌倦。在拿着冠军的奖杯回程的路上,盖瑞做出一副好老师的样子问他:“你学到了什么?”贾斯汀带着服药前常见的眼神看着窗外说:“我学会了如何去赢。”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这真的是自己应该的样子吗?
在比赛前,贾斯汀被对手发现服药,并被鄙视为“只能靠药物集中注意力的家伙”。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贾斯汀失败了。此时的盖瑞又开始见风使舵了,他对贾斯汀表示失望,对他整个人表示失望,甚至称他根本就是原来的那个废物。像盖瑞这样的人,不能称其为老师,充其量也只是个教书匠罢了。他眼中的学生,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有个性的人,他只关注他们的成绩。成绩就是一切,代表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4).对治疗的困惑:
在学校时贾斯汀总是很小心的躲在厕所中吮吸拇指。所以知道他这个秘密的人并不是很多。特瑞是贾斯汀的牙医,他发现贾斯汀的怪癖后跟他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守护动物,希望贾斯汀向守护动物寻找力量克服压力,而不是靠吮吸拇指来逃避压力。这是唯一一个知道吮吸拇指只是问题的表现而并非问题的本身的人。但是牙医的方法显然对贾斯汀没有用。他的生活还是有很大的问题,无法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在心仪的女孩子面前窘迫不已。直到偶然一次,贾斯汀被诊断患上了强迫症。这倒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劈开重重乌云,指出一条明路。贾斯汀开始吃药控制他的“病情”。一颗白色小药片让贾斯汀焕发无限活力和自信,同时也让他失去了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州演讲决赛时上洗手间被对手发现在吃安非他明(Amphetamine苯丙胺是一种中枢兴奋药及抗抑郁症药。因静脉注射具有成瘾性,而被列为毒品),在决赛的时候他答非所问,结果输了比赛。
贾斯汀迷惑于为何瑞贝卡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改变。瑞贝卡将毒品(大麻)介绍给了贾斯汀。贾斯汀又暂时的忘记了烦恼。
贾斯汀拿到了纽约大学通知书。在飞机上,特瑞的话回响了: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谁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在试了各种方法后,他又开始吮吸拇指了。
《吮拇指的人》中的催眠:
放松
你越放松催眠效果就越好
集中精力注意画上的那个月亮
一种平静的感觉
象白色的光线,笼罩了你的身体
想象一下白色光线照到你的脚
然后你的腿
胸膛
最后照到头
想象一下你在森林中心一条路上
一只野生动物包围在一片光彩中
这就是你的力量动物
看着它
研究它
当你想吮指时
召唤你的力量动物
现在就召唤它
来吧
用意念召唤就可以了
当你害怕时,当你孤独时
召唤你的力量动物
你不再孤独,不再害怕
你不再需要吮指
你的手指也不再需要你
从现在开始你的手指吮起来象烂肉了
多动症状:1、手或脚常常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2、在课堂上或其他应该做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3、在不恰当的场合常常过多的走来走去或爬上爬下。
注意缺陷(attention deficitdisorder,ADD)在美国,大约百分之三至五的儿童患注意力缺失/过动症。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他们可能太过活跃。又称儿童多动症。本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重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4.《失眠症》
威尔·多莫是一个老练的洛杉矶警察局探员。他受命与搭档哈普到一个偏远的阿拉尔斯加小镇,去调查一个关于17岁少女被谋杀的案件。
这是个地理环境很特殊的地区。这里永远是白昼,太阳永远不落,没有黑夜。多莫和哈普找到了本案的第一嫌疑人。隐居小说家沃特·芬茨。他们跟踪芬茨来到了礁石林立、雾气弥漫的海滩,而芬茨却突然消失在了迷雾中。正当芬茨逃离多莫的视线时,一声枪响,哈普到在了血泊中。
怀着对同伴遇害的内疚以及对案件的责任感,多莫被迫加入了与老谋深算的芬茨之间的猫捉老鼠的心理游戏中。随着案情的深入,多莫不得不和一个当地警察合作调查,这个人虽身份不明但机敏过人。然而他不知道,这一切都在芬茨的操作之中。
也许是由于无法摆脱这种在黑夜出太阳的异常环境的困扰,又或是因为多莫自己的错误判断,这名患有严重失眠症的探员的精神状态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心理分析:威尔·多莫失眠的原因:
①主要起因:多莫其实已经麻烦缠身,他在洛杉矶抓获了一个案件嫌疑人,因为要将其定罪,不得不捏造了假证据,此事已被内务部调查。哈普想向内务部坦诚真相并认为对多莫也是好事,不过多莫不这样想。在阿拉斯加的一小镇引诱真凶的围捕中,多莫在大雾中失误打死了哈普。哈普在临死前认为多莫是故意打死自己的。在陈述事件时多莫本能性地说那枪是逃犯开的。在捡到了逃犯的枪后,他拿枪打狗。他不是为了实验,而是为了拿到弹头,然后把弹头换掉,以证明杀死同事的不是自己。
②对手狡猾:多莫因此不得不与重要嫌犯沃特·芬茨保持着近似和解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步步将多莫带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而芬茨也借此机会暗中破坏多莫的判断标准,采用心理战术威胁他,还差一点毁了他的事业。在关键时刻,多莫理智地回想了一切,决定放弃个人利益,而是去尽一个警察应尽的职责。
③工作环境:从洛杉矶到阿拉斯加一个小镇,每天都过着没有黑夜的生活。探员们对于多默在侦查过程中敏锐沉静又过于霸道的办案手法而变得瞠目结舌、迷惑不解至心生叹服的脸部表情,以及女警员艾丽带有对于多莫崇拜与笃信的眼神。
④工作任务: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个被害女孩儿的笑容,浮现出凶手作案后的冷静和已经逃脱罪责后的得意。连续六天六夜失眠!
⑤人格特质:人之所以失眠,多是出于焦虑、忧心、自责和各种各样的压力聚集在一起。失眠的时候,想到的总是负面、阴暗、烦躁和恐怖的东西。
以下五类人容易患失眠症:
好胜型:所谓“操心命”的人好胜心强,自我要求太高。做事过于执著,有强烈的责任心,大小事一定要追求尽善尽美,并且事必躬亲,不放心别人去做。
严谨型:所谓“太认真”的人。生活、工作太过严谨。处世认真,易固执已见,碰到不和规律的事情,便会强烈抗拒,钻牛角尖,以致严重影响情绪和睡眠。
内向型:沉默寡言,不善表达,不善与人交往沟通,把不顺利的事藏在心理,容易产生低沉忧郁情绪。内心忧虑的事情增多,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早醒。
急躁型:所谓“急脾气”的人。人性、专断,暴躁易怒,遇事冲动,不善于控制情绪,不计后果,人际关系容易紧张。事后烦躁、自责、后悔,难以悠然入睡。
胸窄型: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对周围的人,对熟悉的人,如果强于自己,便容易产生嫉妒情绪,心理常常不能平衡。妒火中烧,内心不能平静,怎能安然入睡?
5.《记忆碎片》
原来,若干时日以前,正值新婚的谢尔比夫妇遭到了一名歹徒的袭击,凶犯残忍地杀害了莱昂纳多的妻子,莱昂纳多自己虽然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却因为脑部的严重损伤而得了一种奇怪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从此他只能记住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尽管在警方看来,这是一起每天都会发生的普通抢劫案件,但是莱昂纳多的生活却从此彻底改变了,不满于警方草草结案,莱昂纳多发誓要追查到凶手,替惨死的爱妻报仇。可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却令莱昂纳多举步维艰,他只能凭借一些零碎的小东西诸如纹身、宝丽来快照等才能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且,每当他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时,他必须要使用一切方法立即将之记录下来,因为很可能十几分钟后,他就根本无法记得自己在什么地方、来做什么。调查艰难地进行着,莱昂纳多遇上一个粗俗的酒吧女招待娜塔莉娅(凯瑞·安妮·莫斯),她似乎知道一些莱昂纳多感兴趣的事,还有一个自称是他以前好朋友的叫泰迪(乔·潘托利亚诺)的家伙,但是他看上去鬼鬼祟祟的,好象不怀好意,到底谁才可以信任,娜塔莉娅?泰迪?还是他自己?那些不断显现出的记忆到底会把自己引向哪里?莱昂纳多陷入了困惑中……
莱昂纳多谢尔比(盖·皮尔斯饰)的生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向杀害他妻子的凶手复仇。在若干时日以前,正值新婚的谢尔比夫妇遭到了一名歹徒的袭击,凶犯残忍地杀害了莱昂纳多的妻子,莱昂纳多也收到重创,虽然他凭着坚强的意志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却因为脑部的严重损伤而得了一种奇怪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从此他只能记住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可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却令莱昂纳多举步维艰,他只能凭借一些零碎的小东西诸如纹身、宝丽来快照等才能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且,每当他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时,必须要使用一切方法立即将之记录下来,因为可能在十几分钟后,他就无法记住自己在什么地方,或做过什么事,在好朋友妮坦莉(凯瑞·安妮·莫斯饰)的帮助下,对凶案真相的调查在艰难地进行着,那些不断显现出的记忆会将莱昂纳多引向哪里?扑朔迷离的案情使他陷入了困惑之中……莱昂纳多谢尔比(盖·皮尔斯饰)的生活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向杀害他妻子的凶手复仇。在若干时日以前,正值新婚的谢尔比夫妇遭到了一名歹徒的袭击,凶犯残忍地杀害了莱昂纳多的妻子,莱昂纳多也收到重创,虽然他凭着坚强的意志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却因为脑部的严重损伤而得了一种奇怪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从此他只能记住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可是,支离破碎的记忆却令莱昂纳多举步维艰,他只能凭借一些零碎的小东西诸如纹身、宝丽来快照等才能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且,每当他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时,必须要使用一切方法立即将之记录下来,因为可能在十几分钟后,他就无法记住自己在什么地方,或做过什么事,在好朋友妮坦莉(凯瑞·安妮·莫斯饰)的帮助下,对凶案真相的调查在艰难地进行着,那些不断显现出的记忆会将莱昂纳多引向哪里?扑朔迷离的案情使他陷入了困惑之中……
莱尼·谢尔比原是一个保险公司的调查员,他的工作是阻止那些弄虚作假、骗取保险金的骗术得逞。当他的爱妻被人强奸并杀害时,他击毙了凶手,但不幸被凶手的同谋猛击大脑。从此,他得了一种罕见的健忘症:凡是该事件以前的事他全记得,而此后的事他最多只能在记忆中保留几分钟,跟以前电影中的健忘症刚好相反。“不能因为我记不住,就说我的行为没有意义。”他如此解释自己坚持不懈查找凶手的努力。莱尼的寻寻觅觅,仿佛彷徨在一个存在主义的迷宫,时间非但不能治愈创伤,反而使得丧妻的痛楚永远记忆犹新。他无法忘掉那一刻,如同他无法记住新的事物,惟有那刻满文字的躯体试图弥补记忆的流逝,诉说着他的悲伤和复仇之心。
6.拉尔斯和真实女孩
一个自闭倾向严重的大龄男青年拉尔斯,长期孤僻的生活使得他对于和其他人沟通感到十分的恐惧与不适应,即使在自己兄长(吉斯)和嫂子(凯瑞)面前也是如此。而哥哥吉斯对于弟弟的性情似乎十分了解,面对自己妻子针对拉尔斯行为的疑虑颇有些不以为然,直到拉尔斯有一天兴奋的将自己的女伴碧芮卡(一个仿真充气娃娃)介绍给他们时,兄长吉斯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自己的弟弟因为长期的自闭生活已经出现了精神障碍,吉斯面对着弟弟每天与充气娃娃犹如活人般的倾心交谈、悉心呵护,他感到一筹莫展,甚至有些抓狂。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把拉尔斯送到精神病院去接受治疗,而妻子凯瑞却强烈的反对这样做,理由是她的叔叔进了精神病院后就再也没能出来,他们没有理由放弃拉尔斯。
于是他们以给碧芮卡(充气娃娃)看病为名,哄着拉尔斯去见了心理医生。达格玛医生对于拉尔斯的病情诊断为妄想症,这一切都是拉尔斯主观上创造出来的错觉,而错觉产生的原因还有待调查,但是为避免情况恶化所有人都得先顺着弟弟的意思来,假戏真做。于是,为了拯救拉尔斯,兄长夫妇积极配合着医生的嘱咐,与拉尔斯和碧芮卡一起踏上了一段心灵之旅。
兄嫂二人为此先行去和小镇的人们进行沟通,希望镇上的人们能够试着和拉尔斯与碧芮卡交流,至少表面上装作如此。小镇的人们开始议论纷纷,尤其是当拉尔斯推着娃娃碧芮卡公开露面的时候。以老头埃尼为代表的人认为这是一种荒唐可笑的行为,根本没办法和一个玩偶交流,而以古拉太太为代表的女性们对于拉尔斯的境遇却十分同情,最终说服了小镇的人们接受了这种行为。
在古拉太太与老头埃尼的争辩中,埃尼义正辞严的指责年青人的意志轻浮与道德败坏,古拉太太这时列举了小镇人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其中也包括埃尼的前任妻子。古拉太太说:“看在上帝的份上这种行为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我认为拉尔斯是个好孩子。”是啊,这时评论道德对于拉尔斯的病情有什么作用呢,每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用道德说教去替代技术改进其结果往往与希望南辕北辙。这时问题的关键是人们能否接纳拉尔斯的行为,进而试着去帮助他。看到这里,让人不禁为古拉太太们的宽容以及其所展现的人文关怀而感动。
拉尔斯对于碧芮卡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且用情颇深。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散步、甚至一起去教堂做礼拜。此时小镇的人们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去配合着演这场戏,和他们交流、陪碧芮卡购物甚至美发、邀请拉尔斯和碧芮卡一起参加家庭聚会、在拉尔斯上班时安排碧芮卡去做担任社区义工等等,已经完全做到了将碧芮卡当做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一样对待。而渐渐的拉尔斯对于这种安排感到了厌烦,尤其是当他想和碧芮卡单独聊天的时候,碧芮卡身边总是人流不断,为此他第一次和碧芮卡有了争吵(当然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臆想)。拉尔斯感到了自己爱情的不完美,他说“做我的女朋友就不用按照她的安排行事”。古拉太太批评拉尔斯“你要知道碧芮卡有她自己的人生,仍何懂得自重的女人都不会被你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你经常要上班而碧芮卡可以做什么?等你吗?换了是你,你会吗?她有试过这样粗鲁的语气问你吗?她能为社区那些不幸的人做事你应该为她感到自豪!”在这里,一个玩偶被古拉太太赋予了完全的生命,不仅仅是拉尔斯主观上臆想的存在,而是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社会属性的人。不仅有自己人生选择的自由,而且还能为他人服务的完整人性被展现在拉尔斯面前。
碧芮卡与其他人的工作生活使拉尔斯感觉到自己不被人所关心,并且表露了这种情绪。嫂子凯瑞告诉拉尔斯正是因为大家都关心他才会为他做这么多事情,才会竭力让碧芮卡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大家接受她、爱她、帮助她这一切都是为了拉尔斯,因为大家都爱他才会这样做。长期的自闭使得拉尔斯自己既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也不明白如何去接受别人的爱。开始的不耐烦正是因为自我意识没有完全得到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还没明白爱一个人是怎么回事,在他的潜意识里还没有把碧芮卡当做真人,只是当做他所占有的某种物品,只是后来在古拉太太引导下对于碧芮卡的人性特征意识开始觉醒,于是其后他所臆想的向碧芮卡求婚失败的情节才成为可能。同时在达格玛医生的帮助下,对于与他人接触的恐惧感逐渐减轻,他也开始尝试去帮助别人,比如同事那个叫玛轲的女孩,拉尔斯学会了试着去安慰别人。
其后的情节展开主要围绕着拉尔斯对于碧芮卡感情的困扰,他越是将碧芮卡当做真人,就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分歧愈大,于是争吵不可避免。关于婚姻和家庭的问题,思考愈加深入,开始涉及到性以及男人的责任,达格玛医生建议拉尔斯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问他的哥哥,哥哥吉斯的解答主要放在责任上:“关心自己的家庭、学会承认错误、不要对自己的女人撒谎”,哥哥列举了他们的父亲虽中年丧偶却独力照顾两个孩子的例子,以此来强调责任,并就自己后来的离家出走造成弟弟孤僻的个性向拉尔斯道歉。
而拉尔斯对于碧芮卡的责任又在哪呢?他为碧芮卡设计了开始,一个坐着轮椅来的异国姑娘,然后在这场造人的戏剧中他学会了爱人,也学会了被爱。但现在他对于碧芮卡那种被爱的感觉却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那种被爱的感觉实际就是来源于完全的占有性上,他现在知道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如何去爱别人,那么自然这种占有性就不存在了。于是现在的拉尔斯只剩下那种单向的爱,他对于碧芮卡的爱,而他已经不能像开始那样完全确认碧芮卡的感觉了,否则何以拒绝他的求婚呢。于是乎如何结束这一切成了拉尔斯思考的重点,但这还是基于他自己的选择。正如同达格玛医生所说“一切都由拉尔斯来决定的”。是拉尔斯发现碧芮卡“昏迷”,而后又是拉尔斯说碧芮卡快要“死”了。而小镇的居民们还在继续他们的承诺,对于碧芮卡这样一个充气娃娃,他们给予了一个真正人的感情,从碧芮卡“病危”时屋前的花篮,到那一张张与碧芮卡合影的生活照片,无不寄托着人们真挚的情感。同时古拉太太们依照小镇的风俗,此时也围坐在拉尔斯家安慰舒缓他的情绪,“这就是人生,一切突如其来”,饱含哲理而又透出那种柔和、细腻的情怀。对于拉尔斯来说碧芮卡就是他所深爱的人,这种感情是真实的,而古拉太太们对于拉尔斯失去这份感情的同情也是真实的。始于荒诞而最后归于真实的情节设置,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勾勒的入木三分。
7.《禁闭岛》
《禁闭岛》是一个很好看的电影,典型的美国叙事,流畅自然,悬念迭声,夹杂着浓厚的心理学问题,马丁·斯科西斯俨然继承了希区柯克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一如既往区别于欧洲的电影传统。
故事的内容完全不必叙述,自己去看看就会明白,关键是这样的故事很难得,以一种意外而又自然的结局打动你。所谓,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但是作为一个叙述者,真正难以做到的就是这一点。希区柯克的电影也有大半电影没做到吧。但我想到了一个更接近的例子,有兴趣的不妨去看看福克纳的《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短小精悍,而回味悠长。
禁闭岛最引人的看点就是它的循环,无限循环,伴随着男主角的清醒与疯狂,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无限往复——哪个是清醒,哪个是疯狂?这样的结构并非没有,但以外的电影往往以精神患者的外在生活为主,臆想或者说狂想为辅助。典型的来说,就是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外在的恐怖,最后用简短有力的精神分析了解。而《禁闭岛》却以男主角的精神臆想为整个电影的主线,以清醒之后为辅助,最后揭开整个谜底。有人可能想这没什么,但能反过来这么干,而且一直瞒到导演想告诉你为止,这是很不容易的。观众作为一个被动的故事欣赏者漫游于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假想里,并且思维严谨,环环相扣。你曾经为警长的睿智而赞叹吗?曾经为他的恐怖处境而担心吗?曾经为他死里逃生,揭开谜底而喟叹吗?如果有,你是否陷入了导演所预设的圈套呢?清醒与迷狂之间的界限被导演悄无声息地摸平了。整个医院在从事非人类的实验,努力迫害男主角还是医院在拯救他,哪个是真的。谁编造的故事更加完美?是男主角还是医生。
肯定有人努力去寻找两个故事中的漏洞。假如医院是拯救者,那么男主人公在船上的一幕是怎么回事?在山洞中遇到的女人又是谁?为何他置于险地而医院却弃之不顾?女病人为何写字让他离开?男病人为什么又暗示他?这一切可解又不可解,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这些都是男主角的臆想。因为他是精神病,而精神病的世界是正常人无法理解的。假如作者是正义的一方,医生已经驳斥了很多。女病人的名字是男主角死去的女儿,灯塔里空无一无,更无所谓的惨无人道的医疗器械。同时,他的同伙正好是外出的医生。
这个故事的漏洞并不重要。我起初也是想男主角冲破阻碍,揭发阴谋,为正义而战。但真正刺激你的其实还是男主角的精神臆想。纳粹集中营的回响,纳粹军官的临死挣扎,女儿的血腥面孔,甚至包括医院在研制非人道的武器。这一切都指向了真正一个立场——反对非正义。这也许正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它虽然没有走向艺术的精神领域,但是他以艺术的方式使人类更加坚定地站在人道的立场。反对暴力,反对血腥,反对邪恶。这是人类生命中永远追求的真正核心。
同样,故事也正面的反应了精神心理问题。人类在非正常情况下的癫狂,犯罪,对人类心理造成的伤害、刺激。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男主角的妻子为什么溺死了三个孩子?这本身就是一个精神问题,男主角的精神疾病虽然依稀找到了源头,但每一个源头都是需要不同的刺激的。但每一个刺激的源头——他的妻子脑子里为什么有个虫子呢?精神,或者说心理学问题,日益占据整个艺术的重心,而整个人类社会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人类脆弱的心里在巨大犀利的社会中不堪一击。你是否也在担心自己有一天会癫狂?思考越多,还是思考越少?
8.《沉默的羔羊》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至今尚无确切定义,因为有的学者认为,它研究的问题不只是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之间的差距,而应该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来研究,所以应叫做病理心理。
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变态心理学的则个定义,明确地指出了它是以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年轻的联邦调查局官员克拉丽斯·斯达林(ClariceStarling)接受了一项任务:帮助寻找一个失踪的妇女,而这拼个妇女正受到一个把受害者的皮剥下岁来的外号叫“野牛比尔”变态系列杀手的威胁。刚刚受训结束被分配到联邦调查局工作的克拉丽斯接受了一项的艰巨的任务,为了了解凶犯的特殊心理,她必须前往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访问一位曾经写名噪一时的精神病专家汉尼拔博士。汉尼伯·莱克特(HannibalLecter)以前是位受人尊敬的精神病医生,现在却成了精神变态者。他,一个智商极高,廉思维敏捷并有些精神变态的中年男子。他有着食人肉的恐怖嗜好。他沉着、冷静、知识渊博而又足智多谋。克拉丽斯想通过与汉尼伯谈话来了解心理变态杀手的扭曲的心灵。联邦调查局警官雷杰克·克劳福特(JackCrowford)认为汉尼伯非常聪明机智,通过与他谈话有助于发现案犯。克拉丽斯必须在汉尼伯透露任何情况之前努曰力赢得他的信任。而汉尼则要求克拉丽斯说出个人经历以换取他的协助。克拉丽斯为博士的智慧所折服,不由得对他产生了一种即同情又憎恨的奇妙感情。在多次项接触中,他断断续续地给克拉丽斯提镜供了一些线索。
汉尼巴尔博士:变态的精神病专家。这是个象征阴影的角色,他具有救世的情结。至少在最后他逃离时将一个警察象耶酥一样扎在那里可以反映出某些。所说他的吃人可能和一种原始的力量感有关,在南太平洋上以前所流传的曼纳信仰象征一类意思。当一个人试图去获得力量时,那些原始人就去杀另一个强壮的人。这样他可以获得那个强壮的人身上的力量和智慧,这种力量在宗教学上就称为曼纳。
这位精神病专家汉尼巴尔以前或许是有很强烈治疗病人冲动的人。作为一个太有愿望希望治疗别人的心理医生,可能是需要反省的。因为这是具有两面性的。治疗者的背面可能正站着一个魔鬼。
9.《心灵捕手》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威尔(马特·戴蒙饰)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本·阿弗莱特饰)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为威尔做辅导,但是威尔十分抗拒,专家们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之下,蓝波求助于他大学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罗宾·威廉姆斯饰),希望能够帮助威尔打开心房。
经过蓝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尔渐渐敞开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话,更是让他豁然开朗。
10.《美丽心灵》
心理学看点:爱在精分治疗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影片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的真实生平改编,巧妙地展现了偏执型精分患者的幻觉世界。一个独一无二的天才,一个传奇的精分患者。
《美丽心灵》是一部关于一个真实天才的极富人性的剧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Jr.JohnForbesNash)。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作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一个真人真事的传奇故事,今天纳什继续在他的领域中耕耘着。
1947年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罗素-克洛饰,RussellCrowe)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并研究数学。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并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IvyLeague)----但普林斯顿最具声誉的奖学金证明他确实属于普林斯顿这个团队。
这对纳什或是对普林斯顿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优雅的社会交际他根本不屑一顾,上课也提不起什么兴致。他整天沉迷着的只是一件事:寻找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他深信这才是他应该从事的事情。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十分激烈,纳什的一些同学也十分乐于看到纳什的失败。但是,他们仍然十分容忍他,有意无意地怂恿他当个伟人。一个晚上他与一些同学在当地洒吧娱乐,当时他们对一个热情的金发碧眼女人的反应引发了他的灵感。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奕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理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突然变得陈旧过时了,纳什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纳什后来获得了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这可是一个众人觊觎的工作,但是他对这些并不满意。科学曾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获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冷战盛行,纳什渴望在这场新的冲突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神秘兮兮的威廉-帕彻(WilliamParcher,埃德-哈里斯饰,EdHarris)招募他参加一个绝密的任务,破解敌人的密码。
纳什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耗神的工作中。在这里,纳什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挑战,但是这次的挑战却是来自光彩照人的艾丽西亚-拉迪(AliciaLarde,珍妮弗-康奈利饰,JenniferConnelly),一个物理系学生,她向纳什引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观念----爱情。
不久,纳什和艾丽西亚结婚了,但是他不能告诉她他正在为帕彻所从事的危险项目。这项工作稍有不慎泄了密,后果将不堪设想。纳什一直是悄悄地在干,他被这项工作深深地迷住了,并最终迷失在这些无法抵御的错觉中。经诊断,他得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纳什的遭遇让艾丽西亚吓坏了,她挣扎在被毁天才爱的重压下。随着每一天都似乎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恐怖,这对令人羡慕的伴侣已失去了当初让人羡慕的份儿。但是艾丽西亚仍然在她爱着的男人身上发现了他的超凡魅力,这也是支撑她对他承诺的源泉所在。受到她那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忠诚的感动,纳什最终决定与这场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
谦卑的纳什目标很简单,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却是难上加难。处在病魔的重压之下,他仍然被那令人兴奋的数学理论所驱使着,他决心寻找自己的恢复常态的方法。绝对是通过意志的力量,他才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着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与此同时,他在博奕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