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有一个昆明湖?
昆明湖应该在昆明,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但昆明的湖不叫昆明湖,叫滇池。毛泽东和滇池有些瓜葛。先是柳亚子写首诗给他,诗中抱怨没有得到重视。毛泽东回了一首作答。其中有言,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他这里说的昆明湖是北京的昆明湖。但是滇池边上大观楼的长联深得毛泽东喜爱,现在找到毛泽东藏书的影印本,在大观楼长联处他圈圈点点写下很多文字,可见重视。另外我年轻时参加过修筑从昆明到滇池边的道路,据说毛主席要来昆明,指名要抽时间游滇池,所以就兴师动众。不知实情是否如此,无从考究,因为毛主席最后也没来。
滇池这些年很引人关注,先是污染严重。后来是因为这些年治污染有成效,湖水渐转好。
不过,本文的题目是为什么北京有个昆明湖?
简单的解释是:汉武帝时打云南,探子回去报告此地有个天大地大的湖,所以汉武帝就在长安造了个湖,练习水兵。到了清朝乾隆,这个皇帝仰慕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也就是现在的粉丝,所以在皇城边上也人工修个湖,取名就叫昆明湖。
以下是比较罗嗦的考证。
唐人胡曾的《咏史》诗里,有一首《昆明池》:“欲出昆明万里师,汉皇习战穿此池。如何一面图攻取,不念生灵气力疲。”诗文抒写了汉武帝修昆明池的初衷,以及诗人对汉武帝不体恤民力,好大喜功的幽怨之情。
《史记﹒平淮书》记载:“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这就是说,汉武帝为了征伐西南夷诸小国,要展开海战,故而大修昆明池,演习楼船。《汉书•杨雄传》又说:“武帝广开上林……穿昆明池以象天河。”今天,在风景秀美的云南昆明大观楼,高悬一幅闻名遐迩的长联,长联的下联在追溯云南历史时,第一句就是“汉习楼船”的典故,印证了汉武帝开挖昆明池以演习水战的史实。
《三辅黄图》卷四《池沼》篇记述,汉武帝挖掘昆明池时,挖出了黑土,问于东方朔,东方朔回答说,西域胡人知道。再问于胡人,胡人说这是“劫烧之余灰”。这一则史料进一步表明,昆明池位置大体在犬戎攻灭西周时的镐京近旁。黑土即灰土,是建筑物被焚烧后的残迹。丰、镐二京就是在这次战乱中毁于战火,时间约在公元前771年左右。
1963年,《考古》第四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丰镐地区诸水道踏察》一文。文章参照《嘉庆长安县志》的记载,引王森文在长安斗门镇之北见到残碑,碑文记述昆明池的界址是:“北极丰镐村,南极石匣,东极园柳坡,西极斗门。”废池的位置渐次明朗了。
《汉书》的作者班固在其名作《西都赋》里写道:“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他不仅以“云汉之无涯”描绘了昆明池的宏大辽阔,并清楚记述了汉武帝置牵牛织女石像于池畔两岸。张衡的《西京赋》写道:“昆明灵沼,黑水玄址。牵牛立其左,织女居其右”。《关辅古语》一书也说:“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三辅故事》的描述更为生动:“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
班固和张衡是东汉时人,如果说《西都赋》和《西京赋》是关于昆明池的写实之作,“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蒙汜”这样的句子展现了昆明池水域辽阔、日月出入其中的壮丽美景,那么,晋代潘岳的《西征赋》就可以看作是对汉代昆明池浩大规模的追忆:“其池则汤汤汗汗,滉漾弥漫,浩如河汉。日月丽天,出入乎东西,旦似汤谷,夕类虞渊。”
昆明池碧波浩荡,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好一派秀丽壮美的奇景!在镐京故址近旁,给汉唐古都提供了优质水源,调节了气候,营造了舒适美丽的水域环境。牛郎织女伫立类似天上银河的池水侧畔,遥遥相望,满目情思,一腔悲愁,期待着七夕相会。延续约950年,唐末五代之初,天灾人祸频发,烽火不息,昆明池逐渐干涸。于是,牛郎织女从皇家池苑蒙尘民间,沦落废池,在民间小庙中栖身,做了“石爷”和“石婆”,享受民间香火。
清朝乾隆皇帝仰慕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把北京西湖更名为“昆明湖”,以志纪念。共和国建国之初,首任国家主席毛泽东,为了勉励社会贤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写了一首七律赠柳亚子先生,其中有两句:“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诗文中的“昆明池”有两个指向,一是指长安废池昆明池,二是指北京昆明湖。柳亚子读完毛泽东的赠诗后,大为感动,连写两律以抒怀,说“昆明池水清如许,未必严光忆富江。”表示接受劝导,从此安居北京,直至谢世。毛泽东写于1958年的《七律二首》之一《送瘟神》有这样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作者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想象遍游地球乃至太空,遇到了关切民间疾苦的牛郎,并告诉他:血吸虫病的危害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过去了。国家元首、伟大诗人将“昆明池”、“牛郎织女”的历史传说写进了诗作,足见这一神话故事深入人心,传播广泛,是民族文化的精品,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对中国文学艺术、民族风俗习惯,产生了悠久而深刻的影响。
2006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二工作队,对汉代昆明池遗址进行了钻探和试掘。6月中旬,记者冯国报道了这次考古勘探的结果。考古研究所刘振东研究员认为,昆明池遗址范围东西约4.25公里,南北约5.69公里,沿岸一周约长17.6公里,方圆内约16.6平方公里。遗址范围内包括普渡、花园、南寨子、下店等28个村庄。遗址周边有南丰村、斗门镇等9个村镇。刘振东说:“在昆明池沿岸还发现了三处建筑遗址。其中一号建筑遗址出土文物主要有瓦当、筒瓦残片、板瓦残片等,具有西汉中期以上特征。说明遗址的时代不晚于西汉中期,这与昆明池修建于汉武帝时期的记载相吻合。”至此,西汉昆明池的清晰“轮廓”,以及伫立于昆明池畔,隔水遥望的牛郎织女巨石雕像,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
东倚华山,西临沣水,南靠终南山,北含渭河,坐落于西周镐京遗址之上的斗门镇,成为牛郎织女名副其实的故乡。走入“石婆庙”的朱漆大门,首先入眼的是过廊东壁上方、悬挂着自号“南常村夫”的当地民间艺人撰写的《织女简介》:“汉武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平南夷。牛郎织女天宫愿,向往尘世鸳鸯缘。王母闻知心恼怒,贬谪凡间遭苦难。莲池沐浴羽裳情,老牛仙言作媒证。人间喜结连理枝,夫妻生育女和男。王母几番设羁绊,驾云执女天宫还。牛皮化云上九霄,儿女箩筐一挑担。王母金簪划天河,河汉碧波恩爱断。牛西女东望两岸,七月初七一相见。喜鹊架桥天宇悬,午夜凝咽情绵绵。柔情似水话七夕,佳期如梦两千年。昆明池水意缱绻,哀哉万古人神恋。立庙刻碑植松柏,古镇募捐乡人建。东篱采菊乐田园,田园气象不一般。汉皇胜景已往年,千载遗迹犹可观。”
这个“南常村夫”的作品,类似乐府诗,于格律不算十分工稳,但富有才情,驰骋想象,将汉代遥望昆明池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废池遗址近状及牛、女故里的乡愁情结,巧妙地融合在音韵声律之中,长诗当歌,堪称一曲优美的“下里巴人”。也许,这就是牛郎织女的“乡音”吧?
1、昆明池的由来
汉昆明池遗址,位于距西安市西南15公里的长安区斗门镇沣西一带,是汉代上林苑的一部分。其大致范围南界石匣口,北抵丰镐村,东达园柳坡,西至斗门镇,周回约20余公里。悠悠千古,沧海桑田,今依稀可辨的唐昆明池故址,是斗门镇东的一片洼地,其地势比四周低2~4米,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经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在今石匣口村东0.5公里处,有一个深约4米,宽200米的低漕,当地人称深道,又称龙口道。相传于此曾发现石闸,"石匣"即"石闸"的转音。据推测此水道应是昆明池的南入水口。水道从西南向北延伸,即入昆明池。
汉代上林苑是长安城外湖泊最为集中的地区。《三辅黄图》卷4"池沼"条载:上林苑中除昆明池外,其北有滴池、西陂池、东陂池等十个池沼。同书还记载,"汉武穿昆明池得黑土",表明这里先前就是一片面积很大的沼泽或洼地。昆明池是在西周灵池的基础上挖凿和扩大的,这可从张衡《西京赋》中"昆明灵沼"和《三秦记》中有"昆明灵沼"的文字记载得到证实。
昆明池的得名与云南第一大湖滇池有关。《史记•西南夷传》对此有所记载:汉武帝派使者想开通天竺国(即今印度)的竹制品贸易,却被昆明国所阻隔。于是,汉武帝决定讨伐昆明国。为了使将士习惯于水战,便于元狩六年(前117)开凿了类似昆明国滇池的昆明池,以训练士兵水上作战能力,后来逐渐兼具旅游、蓄洪、养鱼、航运等多种功能。有关昆明池与滇池的历史渊源,西汉辞赋家扬雄在《羽猎赋序》中曾有描述:"穿昆明池,象滇河。"据史书记载,当时水面上有楼船、戈船几百艘,兵器林立,云帆蔽日。其中的"艨艟"是一种军用战船,能隐蔽军卒,出奇制胜,具有良好的水战性能。至唐开元年间(713~741),昆明池依旧烟波浩淼,成为京城长安著名的游览胜地。至晚唐时,昆明池已基本干涸。
2、石爷、石婆雕像
昆明池因时代更替而有所变化,至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因堤堰崩溃而渐趋干涸。但昆明池东、西所立之巨大石雕像牛郎、织女却屹然不动,成为昆明池曾经繁华兴盛的历史见证。这两尊石像至今仍保存完好,当地群众尊称这两位神话人物为"石爷"、"石婆"。
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诗经•小雅•大东》已叙述了这一神话的雏形。秦国将都城从渭水北扩展至渭水南岸时,"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附会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使都城蒙上一种神秘色彩。汉武帝在昆明池东、西树立牛郎、织女雕像,就是为了展示汉王朝的国威神圣。织女雕像原在常家庄村北,后移至一寺庙内,乡人称"石婆庙";牛郎雕像原在斗门镇棉绒加工厂内,两石像东、西相距约3公里。牛郎雕像下身埋于地下,上身露出地面约l.9米,保存比较完好。石像五官清晰j发丝雕痕缕缕可见,身穿中国传统的交襟式上衣,腰间束带,短发、宽额、浓眉、硕颌,男性特征十分明显。织女雕像,高约2.3米,身着右衽交襟式长衣,双手环垂腹背,整体作跽坐状,口鼻部分曾经过后人重刻,颈部有断裂痕,左臂及后背风化剥蚀较严重。后垂的发辫和丰腴的脸庞都具有明显的女性特征。二石像均系圆雕,刀法简洁,造型古朴,线条粗犷,整体风格壮美、朴拙,是研究我国西汉石雕艺术的珍贵资料。这两座火成岩石雕像,凿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比兴平茂陵霍去病墓前的石雕(前117)还要早,是至今长安区16件石雕作品中年代最久的,也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大型石雕艺术品之一。
"石婆庙"前,有一扁平巨石。正中有一凹陷,传为织女的支机石。
昆明池的石刻中,除了牛郎、织女外,池中还放有石刻鲸鱼以象征东海(石鲸实物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中)。鲸鱼长约三丈。传说每逢雷雨交加,石鲸就大吼大叫,摇头摆尾。这其实反映了华夏民族一种偶像崇拜心理。
3、昆明观
在昆明池遗址中,还有因昆明池而命名的昆明观,又叫豫章观、豫章台、昆明台。之所以得名豫章观,据说是因台上建筑物用豫章(豫樟)木构建而成。南朝任防《述异记》卷下云:"汉武帝元鼎二年,立豫章观于昆明池中,作豫樟水殿。"西安高窑村出土的第九号铜鉴上的铭文日:"上林豫章观铜鉴,容五石,重九十九斤,元初三年受东郡。"析其文义,铜鉴应为豫章观器物。豫章台是昆明池中耸峙的高台,上有殿阁,藏有珍宝。从观上俯视,昆明池区域的风景尽收眼底。这在古人诗赋中屡有反映。东汉班固《西都赋》云:"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东汉张衡《西京赋》云:"周以金堤,树又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西晋潘岳《西征赋》云:"昔豫章之名宇,披玄流而特起。"《水经注》中记载:"沉水(即今滴河)又北经长安城西与昆明池合,水上承池与昆明台。"今人推断,豫章观遗址是今万村西北约一公里处的一个孤岛,处汉昆明池中,通向沉水的昆明池之东,故而又有昆明东观或东馆之称。西汉后期,皇太后曾数次驾临此地。《汉书》卷98《元后传》载,王太后"秋历东馆,望昆明"。《汉书》卷26《天文志》日:成帝"河平二年十二月壬申,太皇太后避时昆明东观"。昆明池的建筑中,遗址尚存的还有位于孟家寨东南的白杨观、石匣口村西约100米处的细柳观、地处沣河西岸(今客省庄一带)的宣曲宫以及地址不明的灵波殿。史籍记载:殿中柱子全是桂木,风来自香。
在前人的记载中,昆明观与道教文化也颇有关系。在桓谭《新论》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那位把王昭君远嫁塞外的汉元帝,偶然患病,便下诏征召方士。汉中进献的道士名王仲都,皇帝召见后问他有什么奇异功能,王仲都说能忍受寒冷。皇帝听了,有点不太相信,于是在隆冬严寒的日子,让他脱去上衣,坐着马车来到昆明观上,身体四周围着冰而随着车奔驰,驾车的人穿着厚重的衣服并且套着狐皮大衣,仍然冻得瑟瑟发抖,而仲都却面不改色。后来卧于池台上,像喝醉了酒一样,神色自若,其耐寒如是,因此成为御前待诏。后来又到了夏季酷热难耐的日子,皇帝让王仲都坐在太阳底下暴晒,并在其周围环绕着十个熊熊燃烧的火炉,然而王仲都始终不言其热。
4、昆明池的功用
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的初衷是为操练水军,以便征讨西南诸国。然而,由于昆明池地处上林苑风景区内,因此也就自然地成为游乐场所。湖中水波碧绿,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景色优美。内中建有龙首游船。武帝常令宫女在池内泛舟,张凤盖,建华旗,并有鼓乐吹手伴奏,舵手唱着船歌随驾降临豫章观(即昆明观),观赏风景,歌舞取乐,深为昆明池秀丽多姿的美景陶醉。
昆明池在西汉的另外一个用途是养鱼。《三辅故事》云:"武帝作昆明池以习水战,后昭帝时,于池中养鱼以给诸陵祠,余付长安市,鱼乃贱。"《西京赋》日:"昆明灵沼,黑水玄5止,周以金堤,树以柳杞。"其中还列举了形态各异、名目繁多的许多鱼类品种。池中所养之鱼,一部分供应皇家的祭祀诸陵,另一部分投放市场,遂使长安市场鱼价降低,足见其产量之大。有关昆明池鱼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三秦记》载:"昆明池中有灵沼,名神池,云尧时治水停船此池,池通白鹿原,原人钓鱼,纶(即鱼线)绝而去。
(鱼)遂通梦于武帝,求去其钩,帝明日游戏于池,见大鱼衔钩,帝日:'岂非昨所梦乎?'帝取鱼去其钩而放之。间(间隔)三天,帝复游,池滨得明月珠一双,帝日:'岂鱼之报耶?"'
昆明池在汉唐时是都城长安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汉长安城规模宏大,人口众多,比同时代西方最大的古罗马城还大三倍,因此城市供水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西汉统治者在修建长安城的时候,就考虑到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河流,用纵横交错的渠道和人工开掘的池塘把周边河流连结为一个完整而有机的供水系统,使沣河、渡河、清河、泸河、灞河相互连通,保证了长安城正常的水源供应。在长安城所有的供水系统中,昆明池不仅容量极大,其水质清澈也是极其有名的。隋诗人虞世基在《长安秋》中曾咏道:"寒露台前晓露清,昆明池水秋色明。"可见,至隋代,昆明池水还是很洁净的,因而其作用也就显得至为重要,起着总蓄水库的作用。昆明池的水源来自滚水,每当水位过高时,它可把多余的水排到沣河。其供水渠道分为两支,第一支流向长安城南面和东面,同漕渠相接,通向灞桥,供应城南地区的用水,并起着调节漕渠水量大小的作用。第二支由长安城的西南角流入沧池和太液池。未央宫和长乐宫的用水依靠沧池,而太液池供应建章宫的用水。昆明池同时具备调节水量和控制水流的作用,为后代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好的经验和范例。宋代著名地理学家程大昌首先注意到昆明池和都城用水有关,他在《雍录》一书中写道:"昆明甚高,故其下流尚可壅激为都城之用,于是并城疏别三派,城内外皆赖之。"清代北京修建的昆明池,作用就与汉昆明池的作用完全相同。今天在现代化的城市规模建设中,这种修建供水水库的方法还被广泛地使用着。由于昆明池水源丰沛,来往船只出入自如。另外,昆明池所在地的斗门镇,因地处昆明池与沣水相通的调节斗渠闸口处,而得名斗门镇。
昆明池还具备航运之利。西汉时,从石闼堰入昆明池的故渠中段在秦时已经存在,为秦代漆渠的一段。昆明池南沿渠(石匣口、普贤寺等村)百姓称之为"秦渠河",当时修筑的目的是运输从子午古道挑来的山货。汉武帝修建昆明池后,从池东开口引水,东北流经今西安市西北汉长安城遗址南,至今西安市区北分为两支,一支北注渭水,一支东流横绝灞河注入通向黄河的漕渠,为漕渠上源。昆明渠遗址在今西安市郊区还隐约可辨。唐大和年间,昆明池干涸后,其航运功能遂告终止。从昆明池引出的水进入长安城周围的漕渠、王渠,而且流进城内的明渠,明渠在城内作为排水沟也是有效的。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口的激增以及森林的过度砍伐,致使水上航运常受泥沙淤泥阻困。为了保证京城粮食、燃料、铁器和其他物资的顺利运送,汉武帝在元光三年(前131)开凿漕渠,三年后成,漕运大便。其后昆明池的开凿,使长安城的航运从八水、临潼、渭南、二华夹槽,经潼关县的三河口直接与黄河相连,极大地便利了长安城附近物资的运输贸易。今咸阳附近为渭河中下游的分界,下游水量比较平缓,河道宽阔,因昆明池的调节.加卜灞、泾、沪等大河的流入.水量大增.为航运提供了天然的便捷。
5、文人墨客与昆明池
昆明池的堤岸上柳树成荫,廊房环绕,每至夏季,荷香阵阵,池中鱼虾肥美鲜嫩,景色如画,无异于江南水乡,可以称得上北国大地的人间仙境。西汉以后,从东汉安帝延光三年(125)至唐大历二年(768),历代皇帝多次驾临昆明池。至于文人墨客于此送亲访友,游池观景,抒发怀抱,更是不胜枚举。
北周著名诗人庾信《和春日晚景宴昆明池》诗云:"春馀足光景,赵李旧经过。上林柳腰细,新丰酒经多。小船行钓鲤,新盘徒摘荷。蓝皋徒说驾,何处有凌波。"
隋虞世基《赋昆明池一物得织女石诗》:"隔河图列宿,清汉象昭回。支机就鲸石,拂镜取池灰。"隋初诗人薛道衡、江总分别作有《秋日游昆明池诗》,前者云:"灞陵因静退,灵沼暂徘徊。新船木兰楫,旧宇豫章材。荷心宜露泫,竹径重风来。鱼潜疑刻石,沙暗似沉灰。琴逢鹤欲舞,酒遇菊花开。羁心与秋兴,陶然寄一杯。"后者云:"灵沼望萧条,游人意绪多。终南云影落,渭北雨声过。蝉噪金堤柳,鹭饮石鲸波。珠来照似日,织处写成河。此时临水叹,非复采莲歌。"同时代人元行恭有《秋游昆明池》诗:"旅客伤羁远,樽酒慰登临。池鲸隐旧石,岸菊聚新金。阵低云色近,行高雁影深。欹荷泻圆露,卧柳横清阴。衣共秋风冷,心学古灰沉。还似无人处,幽阑人雅琴。"从诗中描写的景物及反映出的思想感情看,三诗极有可能为三人同游时作。
唐景龙三年(709),中宗游幸昆明池,赋诗联兴,群臣唱和者达百人之多。帐殿前高结彩楼,命上官婉儿衡卷,从中选择上乘者为"新翻御制曲"。侍臣们都聚集在楼下,等待评选结果。须臾纸落女飞,众人各认其名而揣之怀中,惟剩沈宋二笺。列了很长时间,沈笺又落下,宋之问遂拔头筹,荣膪"新翻御制曲"之选。一代才女上官婉儿评之日:"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衰朽质,羞咤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夜,自有夜珠来。'犹陟健举。沈乃伏,不敢复争。"真司谓一次别开生面的赛诗会。沈、宋之间的诗赛,期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段风流佳话,也为昆明池涝上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沈、宋二人诗题皆为《奉雨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沈诗云:"法驾垂青转,神湖象汉回。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战鹚逢时去恩鱼望幸来。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思逸横洌唱,欢留宴镐怀,微臣衰朽质,羞睹豫章材。"宋诗云:"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节晦萁全落,春迟柳岸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昆明池系汉武征南操练水师所凿,宋诗由此生想,一笔写两面,赋中宗晦在游池的同时,通篇用汉武故事以切合奉和颂圣之体制。详全诗寄意,其醒明"文治"以为婉讽之意为其主旨。宋诗能于诸作中脱颖而出,可谓名副其实。迨至晚唐,昆明池已接近干涸,但游人仍不减泛舟池上的兴致。贾岛《昆明池泛舟》诗云:"一枝青竹榜,泛泛绿萍里。不见钓鱼人,渐见秋塘水',"不见钓鱼人,渐见秋塘水",反映了当时昆明池水的实际状况。尽管如此,昆明池内仍旧荷花似锦,鱼翔水底,鸭眠沙草,风光宜人。无怪乎中唐诗人韩愈有诗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渡云锦。"就是在干涸以后,昆明池的流风余韵还依然迷人。
在吟咏昆明池的诗篇中,诗圣杜甫的作品可谓独步千秋。他在著名的《秋兴八首》的第七首中,专门写昆明池:"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诗人置身于长江三峡的崇山峻岭之中,思绪遥接千载之上,情感又郁结于对大唐帝国衰落的忧患,既写了昆明池辉煌的过去,又描绘了"今日"昆明池凄凉衰败的秋景,堪称历代吟咏昆明池的压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