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的画像够英武的了。然而,古代秦王画像和现代的雕塑解开了一个历史之谜。看看秦王腰间这把巨型长剑,就清楚为何在“图穷匕首见”之时他竟拔不出剑来。这搁谁谁也有难度一下抽出剑来,就是姚明也有困难。秦王的英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自装饰美化。
整部《史记》最为精彩,也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就是荆轲在秦庭刺秦王的部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访问过当时在现场的侍医夏无且,所以司马迁是根据的第一手资料而写成的,所以非常真实生动,就如同现场转播一样,超越时空,让读者亲历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大格斗。请看原文:
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溢,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如果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的话,荆轲很有可能成功,秦王不是被生擒,就是被刺死。只可惜,几个偶然因素导致荆轲计划未果。
图穷匕首见,秦王狼狈绕柱躲避逃窜,被动挨打。这期间,可以想见荆轲之镇定,步伐之稳健,刀术之有章法。司马迁用“时惶急”,“方急时”,“卒惶急”三个短语描绘出秦王的窘态。秦王的衣服也撕破了,剑也拔不出来,最后已经被逼向死角。而在场的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来抵挡荆轲手里那把徐夫人的毒药匕首。这帮人无知无畏,不知道只要碰到这把匕首,除“立死”外,没别的悬念。
秦王连剑都拔不出来,平时屁股后面挂的那把长剑,也只是一件装饰品,是吓唬六国人民的稻草人。他剑术蹩脚,八剑竟杀不死一个倒在地上的荆轲,最后还是左右两边的武士上来把荆轲杀死。群臣个个张皇失措,丑态百出,没有一个敢挺身而出救秦王。六国人民看到,一个贪生怕死的独夫,领着一帮贪生怕死的群臣,不由对秦王及其群臣产生一种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