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能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恩尔系数、基尼系数的基本知识,我想大家对这两个指标也定是耳熟能详。再次感谢大家给我这次展示的机会。好了,让我们言归正传。
一、恩格尔系数:
(一)、恩格尔其人:
克里斯蒂安.洛仑兹.恩格尔(1821—1896):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社会统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恩格尔主张统计学应当既包括统计科学又包括统计方法;它既是实质性的统计学,又是统计方法论的社会科学。他的主要著作:《关于统计学是独立科学的方法问题之我见》、《论人口统计学的意义》。
(二)、恩格尔系数诞生及发展:
那么,这个系数又是怎么产生,依据什么产生的呢?这个问题我必须向大家交代清楚。
追溯时光,1857年的时候,恩格尔研究了当时西欧某些居民家庭的收入和食物(食品)消费支出关系后,阐明了这样一个定: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物(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理所当然,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人们称作恩格尔系数。计算这一系数的公式如下:恩格尔系数(%)=食物(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到这里我们才看清了恩格尔系数的“真面目”。
众所周知,事物是向前发展的,恩格尔系数也不例外。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后人的深入探究恩格尔系数也逐步完善,为实践所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赤贫),50%--59%为温饱,40%--50%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一旦我们有了这个标准,衡量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乃至以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三)、简要解读:
古语言:“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收入水平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站主要地位。收入增加,消费的中心开始向穿、用、住及精神等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而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通俗点讲,恩格尔系数就是通过观察人们在满足了生存的基本需要后,还剩下多少“闲钱”,判断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四)、各国概况:
以上是关于格尔系数一些理论上的说明,理论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实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各国实际的恩格系数是什么样子的。
总体而言,西欧、北欧、南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中东石油富国的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大多降到25%以下。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几乎都超过45%,其购买力仍集中于食物消费。
那么,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是什么状况呢?有这样一段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家庭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从这个数字来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以上。
(五)、关于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几点思考:
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令人惊喜的数字时我们是否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1、我国的小康是全国平均的小康而不是每个人的小康。那么不禁要问:中国离真正的小康还有多远?还有多少路要走?值得我们每个炎黄子孙去深思呀.
2、恩格尔系的中国化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仅凭一个指标到底能说明多少现实问题还有待我们深入考察。举一例:山西省2003年格尔系数是33、5%,宁夏的是36.0%,而广州省2005年的恩格尔系数才达到37、1%。这能说山西、宁夏人民不广州人还富裕?
3、被誉为新时代“三座大山”的:教育、医疗、住房,依然压在中国老百姓的身上,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何时才能推翻这新三座大山?采取什么办法推翻这新三座大山?我们要做的还很多很多,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必将大有作为。
二、基尼系数:
(一)、概念及标准: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的指标。其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收入相对合理;0.3--04表示比较合理。同时,把0.4作为收入的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收入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二)、简要解读: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反映了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程度的数量界限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级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普遍采用。另一方面,基尼系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那就是它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充分,人口比较少,地区经济差异比较小,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消除的西方社会。
(三)、各国概况:
基尼系数最好的当属北欧:挪威时0.258,芬兰是0.256,瑞典是0.250;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爱在0.24—0.41之间,平均为0.32。
(四)、中国状况:
世界银行有这样一个统计数字:我国在干革开放之前基尼系数为0.16,2003年达到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到达危险边缘。2004年超过0.465,将在2005年逼近0.47。
(五)、关于基尼系数的几点思考:
看罢以上一些数字不禁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
1、历年国家统计公报中却找不到“基尼系数”四个字,为什么我们的国家统计局部公布这个世界各国、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数字呢?反而要世界银行去、、、、、、这个数值的来源是什么?它的可信度又有几何呢?
2、中国适用基尼系数的局限性不容忽视。我个人认为基尼系数适用于中国这样一个市场发育不完善,人口众多,地域广大且历史差异大,存在广大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中大国时势必要谨慎对待。
3、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亟待解决,如不妥善解决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结语:
最后我想说:“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必将是时代的掌舵者,一同创造,改变贫穷,缩小差距,不虚此生。”
后记:这是我在大二《政治经济学》课上的一篇讲稿,现在想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转眼间,毕业了,似乎很难找从前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