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之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仇立运原创/执教时间:2011.6.8)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⑴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⑵在品词析句中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欣赏水平。

⒉过程与方法

初读古诗,初步感知;再读古诗,理解诗意;赏析悟情,体会写法;课外研读,提高积累。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的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

教学难点

品词析句,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

教学方法

以读促悟,悟中品读。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揭示课题

⒈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侍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

⒉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消息后写了这首诗。

⒊解题: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收:收复。

  意思是: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

⒋简介背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763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⒈自己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⒉指名读一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请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地倾听。听后请同学们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师强调“即”不要读成“既”,“裳”是轻声字。“妻子”是指夫人和孩子,则“子”读为“zǐ”。)

⒊齐读。

⒋交流初读后的感受,提出疑问。

⑴通过反复地读诗,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⑵质疑。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⒈指名再读,读出诗人高兴、喜悦的心情来。

⒉借助注释,自主弄懂字词之意和诗句之意。

⒊交流字词理解情况。

闻:听说。收:收复。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指诗人当时所在的四川。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刚听说。涕泪:鼻涕和眼泪。这里指因喜极而泪下。却看:再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随意地,胡乱地。漫卷:胡乱卷起。(唐朝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欲:将要,简直要。放歌:放声歌唱。须:须要。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即:就。巴峡:地名,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巫峡:地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襄阳:地名,在今湖北省襄樊市。洛阳:在河南省。(杜甫有田园在洛阳。)

⒋交流诗句之意:

剑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我的涕泪就洒满了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我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白天放声高歌还要痛饮美酒,趁着这明媚的春光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于是,就放舟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就一直奔回洛阳。

四、赏析悟情,体会写法

⒈第一、二句是写诗人听到收复蓟北的消息时的心情。“忽”字写出了喜讯来得突然。“涕泪”写出了什么?(惊喜的程度。从这泪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多么渴望国家的统一啊!)

⒉第三、四句中告诉我们诗人和家人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情绪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杜甫“喜若狂”的心情?(从“涕泪满衣裳”“放歌”“ 纵酒”“ 青春作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等词句可以看出。)这抒发诗人怎样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无比欢快的心情。)

⒊第五、六句是把诗人内心的狂喜之情进一步渲染和升华。“放歌”“ 纵酒”能让你体会到什么?(写出了诗人当时如痴如狂的情态。不仅因为诗人自己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表达了作者深厚的爱国忧民之情)

⒋第七、八句“即从……穿……”“便下……向……”写出诗人同到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急切返乡的异常欢快的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这里用了哪些地名?(剑巴峡、巫峡、襄阳、洛阳)有何作用?(因为贯穿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并不使人感到丝毫的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格外真切。这是诗人爱国热情的自然流露。)

⒌师小节:“放歌”“纵酒”写“喜若狂”的“狂”态;“还乡”则写“喜若狂”的狂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穿起来,就出现了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从眼前一闪而过。诗人闻讯而喜,盼归急切的心情跃然纸上。

⒋归纳中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忽闻叛军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⒌补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七律诗,其中第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讲究对仗。这里,“却看妻子愁何在”与“慢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与“青春作伴好还乡”对仗十分严谨工整,又极其贴切自然。

五、课外研读,提高积累

同学们学诗的兴致这样高,老师为大家再推荐杜甫写的另外一首诗歌《春望》,希望同学们运用刚才的学诗方法,好好研读一下,作为课外积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6481.html

更多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复习要点 1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

黄冈小状元答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答案全册 六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

·黄冈小状元六年级下册语文答案期末检测(二)·黄冈小状元六下答案期末检测(一)·黄冈小状元六年级下册语文答案期末复习(五)阅读·黄冈小状元六下答案期末复习(四)句子·黄冈小状元六下答案期末复习(三)词语·黄冈小状元六年级下册语文答案期

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2 冀人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设计1.常见的建筑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课围绕着建筑物,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按照分析、观察和实验的顺序,设计了3个活动,利用图文形式交代了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时,教师要调动学生

声明:《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之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网友盛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