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灭绝的食鱼蝠——大足鼠耳蝠
蝙蝠为哺乳纲、翼手目,蝙蝠科具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极为常见。蝙蝠又有檐蝙蝠、崖壁蝠之称。
生活在中国的蝙蝠种类有长翼蝠、白腹管鼻蝠、菊头蝠、马铁菊头蝠、大耳蝠、大足鼠耳蝠等。
蝙蝠白天成群隐居在洞穴、阴暗潮湿的地方、屋檐下缝隙中、树洞中,将身体倒挂着栖息,傍晚或夜间飞行觅食。冬天倒挂在山洞中冬眠。在房山区的河北、霞云岭、佛子庄、蒲洼等乡镇的十几个石灰岩山洞内,因长年有蝙蝠栖息而被称为蝙蝠洞。20世纪50年代,房山区上方山云水洞中曾有几千只蝙蝠栖息。
蝙蝠食性多样,有的以捕食蚊子、蛾类等为主要食物,有的以植物果实为食,有的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为食,有的捕食鱼类。
在亚洲第一次发现捕食鱼类的蝙蝠是栖息在房山区的霞云岭乡四合村山洞中的大足鼠耳蝠,在全世界这是第三次发现。
2001年~200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考察小组在霞云岭乡四合村发现了世界濒临灭绝的大足鼠耳蝠。经过日夜观察,在此地首次发现该蝙蝠为食鱼蝠,并拍下了珍贵的照片。
大足鼠耳蝠是全世界4种捕食鱼类的蝙蝠之一,在北京西南山区发现大足鼠耳蝠捕食鱼类,再一次证实了动物某一类特殊的生活习性,可以在不同地区各自独立起源。
为了保护濒危的食鱼蝠,2004年,霞云岭乡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四合村共同兴建了蝙蝠研究保护区和蝙蝠研究与保护基地,保护区内设工作研究室、蝙蝠观察放养厅、蝙蝠科普知识展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