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MS的智能变电站设计 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应用

摘要

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标准比较繁杂,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的产品、产品的不同部分能够互通。要求一个基于MMS协议和IEEE(国际电工协会)国际标准IEC61850的数字变电站设计。设计包括:建立模型、智能电子设备(IED)数据采集、客户机和服务器四大部分。建立模型是将变电站内部各设备各参数按照IEC61850国际标准进行命名及建模;智能设备(IED)数据采集端作为数据来源;客户端提供一个变电站内部各设备的监控界面,并接收用户操作与服务器进行p2p网络访问,可对某些设备参数进行修改;服务器端则响应客户机获取或修改数据的请求,传输数据以及实现根据客户机修改数据的要求修改设备数据。本设计能够达到服务器和客户终端界面友好(MFC),操作简单,数据传输的误码率低,实时性较好的要求。最终能够实现客户机对数字变电站内部设备参数的远程访问、修改和监控。

关键词:

MMS、IEC61850、智能电子设备(IED)、p2p、MFC

Abstract

Technicalstandardforpowersystemautomationdiffersmuchfromeachotherindifferentcountriesandevenindifferentcities,forthetimebeing.Forthesakeofcommunicationwithdifferentmanufacturesanddifferentpartsofequipments,outthestandardIEC61850fromIEEEcomes.Thisdesignconsistsoffournecessaryparts.Tosummarize,theyaremodeling,dataacquisitionequipment,clientandserver.ModelingisbasedontheinternationalstandardIEC61850.IEDdataacquisitionequipmentissourceofdatatransferredbetweenclientandserver.Thesystemoffersauserinterfacetomonitoringallsortsofdeviceinthedigitalsubstation.Atlast,serverresponsestothedatatransmissionrequestfromtheclient.Thisdesigncanachieveafriendlyserverandclientterminalinterface,simpleoperation,datatransmissionerrorrate,betterreal-timerequirements.Eventually,ithasthecompetencetoachievetheclientremoteaccessandmonitoringofdigitalsubstationequipmentparameters.

Keywords:

MMS、IEC61850、IED、p2pNetworkaccess、MFC

前言

国内数字变电站建设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落后距离较大。目前,国内尚不具备使用完整意义上的数字化变电站(运用国际标准IEC61850)的市场环境,并且国家电网公司对此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强制性政策和实施规划,各地也只是做一些规模较小的创新类的试点项目。2006年4月国内第一个110kV数字化变电站在西安投入运营,由国电南自研发生产;第二个是由北京四方于6月在西安投运;南瑞继保也已经开发完成基于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并在湖北电网应用;国电南瑞和许继的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正在积极开发。然而,美国和欧洲已经形成强大的研究群体,研究覆盖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环节,通过技术与业务的结合,IEC61850在生产经营中切实发挥了作用,运行绩效大大领先国内。

进行数字变电站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够尽快实现全世界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标准的统一,即在工业控制通信上实现“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的伟大设想,实现不同厂家的产品、产品的不同部分能够互通的目标,努力缩小数字变电站方面与国外技术上的差距。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据IEC61850通信协议草案定义,这三个层次分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

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优点有六个方面:一是各种功能共用统一的信息平台,避免设备重复投入。二是测量精度高、无饱和、无CT二次开路。三是二次接线简单。四是光纤取代电缆,电磁兼容性能优越。五是信息传输通道都可自检,可靠性高。六是管理自动化。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点也是六个方面:一是变电站传输和处理的信息全数字化。二是过程层设备智能化。三是统一的信息模型: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四是统一的通信协议:数据无缝交换。五是高质量信息:可靠性、完整性、实时性。六是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

这些都是传统变电站所不具备的。

通过本次设计,达到深化学习通信网络与系统,熟悉变电站内部各个层次、内部物理装置(PHD)的命名与描述,建立模型、网络访问及MFC图形界面的程序的目的。完成一个基于MMS开发包具有可编辑图形界面的从数据采集(程序内部模拟)、服务器、客户端到网络访问的智能数字变电站系统设计。设计中需要学习国际工业标准IEC61850、MMS通信协议架构(TCP/IP架构)、MFC图形界面的创建、Peer-to-Peer网络数据传输等知识。

第1章数字变电站背景

1.1数字变电站介绍

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智能化变电站。

数字化变电站是应用IEC61850进行建模和通信的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体现在过程层设备的数字化,整个站内信息的网络化,以及开关设备实现智能化。

1.2数字变电站特点

(一)智能化的一次设备

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简化了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导线连接。换言之,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二)网络化的二次设备

变电站内常规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同期操作装置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设备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I/O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其享,常规的功能装置在这里变成了逻辑的功能模块。

(三)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

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应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

1.3国内外发展状况

目前国内尚不具备使用完整意义上的数字化变电站(运用国际标准IEC61850)的市场环境,并且国家电网公司对此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强制性政策和实施规划,各地也只是做一些创新类的试点项目。

美国和欧洲已经形成强大的研究群体,研究覆盖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环节,通过技术与业务的结合,IEC61850在生产经营中切实发挥了作用,运行绩效大大领先国内。

1.4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为了实现全世界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标准的统一,即在工业控制通信上实现“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的伟大设想,实现不同厂家的产品、产品的不同部分能够互通。最重要的是努力缩小国内数字变电站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标准比较繁杂,不仅电力系统自上而下各个环节不统一,甚至变电站内部各个层次之间也是不统一的。基于MMS的变电站设计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1.5研究目的

实现电力系统自上而下各环节、变电站内部各层次通信标准的统一,逐步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智能变电站上的技术差距。

本设计是一个基于MMS的数字变电站的监控和通信系统,设计工作量庞大。为了简化设计,完整的系统中需要用到的SCL系统配置(XML配置部分的工作由另一位同学承担)和数据库等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设计中不予考虑。

第2章IEC61850数字变电站国际标准分析

2.1IEC61850基本概念

①逻辑节点(LN)

逻辑节点,LogicalNodes,简称LN,是交换数据功能的最小部分,是由的数据和方法所定义的对象。

逻辑节点LN,实际上是将功能分解得到的产物。

如:LNN0—该逻辑节点代表了一个设备。

之所以引入LN是因为某些参数只与物理装置本身的属性有关,并不涉及到任何功能。

②数据对象(DO)

数据对象,DataObject,简称DO,代表特定信息,例如状态或者测量值的逻辑节点对象的一部分。从面向对象的观点来看,数据对象是数据对象类的实例。它们通常作为交换对象。

③智能电子设备(IED)

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ce,简称IED,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协调工作的设备,它具有从或到一个外部源接收和发送数据/控制(例如电子式多功能计、数字继电保护)的能力。

④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SCI)

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bstractCommunicationServiceInterface,简称ASCI,一种虚拟接口,提供抽象通信服务,例如连接、变量访问、数据传输等。

以设计中的断路器为例,模型化成LN后为XCBR,节点里包括两个设备参数:States和Temperature。

图1逻辑节点XCBR

设计中实现了客户机获取逻辑节点XCBR参数States及Temperature的功能,并且实现了客户机端对参数States的修改。

2.2网络通信基本理论

①回路IP

127.0.0.1是回路地址,用于测试,相当于LocalHost本机地址,没有网卡,不设DNS都可以访问。

端口地址在0~65535之间,其中0~1023之间的端口是用于一些知名的网络服务和应用,用户的普通网络应用程序应该使用1024以上的端口。

本设计中,该IP地址用于单独测试服务器和客户机功能使用,测试时使用的测试工具网络调试助手NetAssitVersion3.7。

②TCP和UDP的区别

TCP提供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而UDP提供了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TCP具有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UDP在传输数据前不建立连接,不对数据报进行检查与修改,无须等待对方的应答,所以会出现分组丢失、重复、乱序,应用程序需要负责传输可靠性方面的所有工作;UDP比TCP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和更小的网络开销。

设计使用UDP时即s=::socket(AF_INET,SOCK_DGRAM,0)时网络传输的数据错误率较高,而使用TCP即s=::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则基本无数据错误发生。

所以我们设计中选择TCP。

③服务器设计

服务器的访问要经历三个主要过程:

连接请求的侦听、响应连接请求、发送和接收消息

④客户端设计

客户端的访问要经历的几个过程:

套接字的建立与初始化、接收与发送数据、关闭套接字

⑤套接字

套接字,socket,是一种网络编程接口。字面意思:插座、插口。可以形象地将套接字理解为应用程序与网络协议之间的插口,也就是编程接口;套接字在TCP/IP模型中位于传输层之上,主要针对TCP、UDP协议进行抽象。

⑥IP地址

每台主机的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每个IP地址被分割位两部分:前缀和后缀。前缀用来确定计算机从属的物理网络,后缀用来确定网络上单独的计算机。互联网上每一个物理网络都有一个唯一的值作为网络号,该网络号必须全球一致。

◆IP地址分类:

IP地址分位五类:A类、B类、C类、D类、E类

其中A类、B类和C类为基本类

D类用于多播

E类属于保留类,现在不用。它们的格式如下(其中*代表网络号):

A类: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B类:10**************XXXXXXXXXXXXXXXX

C类:110*********************XXXXXXXX

D类:111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E类:111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样,A类地址的范围为:0.0.0.0-127.255.255.255

B类地址的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的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

D类地址的范围为: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的范围为:240.0.0.0-247.255.255.266

◆几个特殊IP地址

网络地址:IP地址中主机地址全为0的地址,如128.211.0.0。

广播地址:IP地址中主机地址全为1的地址,如128.211.255.255。

环回地址:127.0.0.1,主要用于测试。

第3章建立模型

3.1逻辑节点的建模见图2、图3、图4

图2断路器逻辑节点模型

方框为断路器逻辑节点,名称为XCBR,该逻辑节点包含2个参数,分别为:断路器状态(1表示合上,0表示断开)States,断路器温度Temperature。

图3电流耦合器逻辑节点模型

方框为电流耦合器逻辑节点,名称为XCCT,该逻辑节点包含2个参数,分别为:流过电流(单位:A)Current,是否需要过流保护(1、0分别表示需要和不需要过流保护)Protection。

图4电压耦合器逻辑节点模型

方框为电压耦合器逻辑节点,名称为XCVT,该逻辑节点包含2个参数,分别为:电压(单位:V)Voltage,是否需要过流保护(1、0分别表示需要和不需要过压保护)Protection。

3.2系统模型见图5

图5系统模型

图5为本设计的流程图,首先信号采集端采集变电站内部设备的参数,其次由于每个设备参数都有一个安全的范围,所以接下来检测设备的参数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超出安全范围的要发出警报,系统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然后,数据传递到服务器,服务器和客户端通过TCP/IP完成P2P网络访问,客户机提供对变电站内部设备参数的监测控制界面,服务器则响应客户机获取和修改参数的请求。实时监控则由定时器实现,刷新间隔1S。

第4章IED设计与实现

4.1设计主要部分

①IED信号模拟;②TCP/IP客户机;③TCP/IP服务器;

图6设计主要部分

设计主体为四大部分,其中IED信号模拟部分内置在服务器内部,监控界面部分内置在客户机内部。TCP/IP服务器和TCP/IP之间则要实现数据和指令的网络传输。

4.2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PC机上使用VisualC++6.0进行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的程序编程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同时,由于TCP面向连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不会产生数据的丢失或乱序现象。

VisualC++6.0中的MFC在图形界面方面有很高的优势,功能强大,操作界面友好,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4.3IED信号模拟

该部分采用VisualC++带有的随机数功能,根据IEC61850标准对变电站内部设备数据进行模拟,在服务器端产生数据源,该数据模拟部分使用定时器每10S一次。客户机可以改变设备参数,10S内数据将维持修改的参数,10S后数据将自动更新。

主要过程如图7所示:

图7IED数据模拟框图

IED信号模拟部分,使用系统定时器SetTimer(1,1000,0)实现周期为10S的刷新,在10S间隔内,服务器使用rand()并行产生断路器、电流耦合器及电压耦合器的数据。产生数据后,服务器将数据打包成固定的帧格式,如图8。

图8数据包帧格式

函数功能列表:

Rand()产生随机数

text.Format()以固定格式将数据打包,方便服务器处理

temp=rand();//产生数据

temperature[i]=50+temp;

states[i]=rand()%2;

text[i].Format("Temperature:%d℃States:%d",temperature[i],states[i]);//打包数据

4.4TCP/IP服务器

该部分使用VisualC++6.0里封装好的CSocket类,过程有建立和初始化套接字、绑定IP地址和Port端口号、侦听连接请求、建立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并能够接受客户机修改参数的指令CHANGED,对模拟的数据进行相应的修改。

CSocket是MFC在CAsyncSocket基础上派生的一个同步阻塞Socket的封装类。

服务器框图如图9:

图9TCP/IP服务器流程图

1、构造一个CSocket对象;

2、使用这个对象的Create()成员函数产生一个socket对象;

3、调用∷connect()函数与服务方套接字连接或调用∷listen()监听来自客户方的连接请求;

4、收到连接请求后,调用∷Accept()函数接受请求,建立连接;

5、建立连接后,调用::send()和::recv()传输数据。

4.5TCP/IP客户机

该部分也是使用VisualC++6.0里封装好的CSocket类,过程有建立和初始化套接字、绑定IP地址和Port端口号、连接服务器、发送和接收数据。

同时需要对某些设备进行相应的参数修改。

主要函数功能如图10:

图10TCP/IP客户机流程图

//建立初始化套接字

s=::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WSAAsyncSelect(s,this->m_hWnd,WM_SOCKET,FD_READ);

port=atoi(str1.GetBuffer(1));

addr.sin_family=AF_INET;

addr.sin_addr.S_un.S_addr=inet_addr(str.GetBuffer(1));

addr.sin_port=ntohs(port);

//连接服务器

::connect(s,(sockaddr*)&addr,sizeof(addr))

//发送接收数据

::send(s,send_str.GetBuffer(1),sizeof(send_str),0);

recv(s,cs,100,0);

4.6设计结果及结论

NetAssitV3.7介绍

本工具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根据实际的普遍的需求而开发的网络调试工具。
界面精致美观,实用性也强。
支持UDP,TCP协议,支持单播/广播,集成TCP服务器和客户端。
支持ASCII/Hex发送,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可以在16进制和AscII码之间任意转换。
可以自动发送校验位,支持多种校验格式。
基于MMS的智能变电站设计 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应用
支持间隔发送,循环发送,批处理发送,输入数据可以从外部文件导入。

是一款良好的网络编程调试助手软件。可充当TCP/UDP协议的Server/Client,对于网络编程的分步调试具有极大帮助。本设计在调试时,利用了它TCPServer和TCPClient的功能。

1、测试服务器功能 见图11

图11测试服务器功能

首先,网络调试助手NetAssit作为客户端,与TCP服务器程序建立连接,测试所编写的服务器是否能够正确的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由图10的调试结果可以看出,客户机要发送的数据:“http://www.cmsoft.cn”正确传输到了服务器,即服务器功能实现。

2、测试客户机功能 见图12,图13

图12测试客户机功能客户端

图13测试客户机功能NetAssit端

首先,设计中为每个设备分配了一个独有的id号,用以标识每个设备。调试时,将网络调试助手当做TCP/IP服务器和编写的TCP客户端程序建立网络连接,用户选择需要查看的设备,如图中选择查看了“2号电压耦合器”的设备,服务器则发送id号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id号后再将该id号转发给客户端,客户机接收到服务器传递过来的id号,并与自身的id比较,相等则表示客户机程序发送,接收功能完整且正确。由上图可以看出,客户机的功能实现。

3、本机网络配置见图14

图14本机网络配置

4、服务器、客户机功能联合调试(不修改参数)见图15,图16

图15服务器、客户机功能联合调试服务器(不修改参数)

左下角系统时间刷新周期10s,表明数据的模拟周期为10s,联调时,端口程序指定了为80。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的客户端的IP地址为:192.168.189.162。由图12看出,客户机向服务器请求了1号断路器的数据,服务器将1号断路器逻辑节点的数据包“Temperature:51℃States:0”发送给客户端。

图16服务器、客户机功能联合调试客户机(不修改参数)

客户机、服务器联调时,客户机向服务器请求了1号断路器的数据,由聊天记录看出,客户机也正确地接收到了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Temperature:51℃States:0”,并且将数据包的内容提出出来显示在文本框里。

5、服务器、客户机功能联合调试(修改设备参数)见图17,图18,图19

图17服务器、客户机功能联合调试客户机(修改参数)

调试时,用户选择0号断路器,服务器传送过来的数据包为:Temperature:58℃States:1。用户将状态修改为0。

图18服务器、客户机功能联合调试服务器(修改设备参数)

图19修改后再次访问

由图18,用户将0号断路器的状态参数States由1修改为0,服务器收到了客户机向自己发送的数据包:0CHANGEDTemperature:58℃States:0。响应该请求在数据库中将0号断路器的States参数修改为0。由图19,修改参数后,再次访问服务器,此时0号断路器的States参数已经变成0。说明修改成功。

结论

界面设计一直是我的硬伤,平时学习C语言时绝大部分都是使用DOS窗口,选择的这个课题也希望在大学最后的一段时间里解决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设计的主要目的不是界面,但对所有的应用而言,人机界面却又的确占去很多代码。

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标准比较繁杂,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的产品、产品的不同部分能够互通。要求一个基于MMS协议和国际电工协会IEC61850国际标准的智能变电站设计。设计包括:模型建立、智能电子设备(IED)数据采集端、监控客户机和服务器四大部分。建立模型是将变电站内部各设备各参数按照IEC61850国际标准进行命名及建模;智能设备(IED)数据采集;客户端提供各设备的监控界面,并根据用户操作向服务器请求数据访问;服务器端则提供响应客户机连接及数据访问的请求,传输数据。本设计能够达到服务器和客户终端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数据传输的误码率低,实时性较好的要求。最终能够实现客户机对数字变电站内部设备参数的远程访问和监控。

利用VisualC++6.0开发的本设计能够达到基于TCP/IP协议的MMS标准,能够有效地对智能变电站内部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参数实施监控及参数修改。且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准确率高、实时性效能好的几大特点,达到了设计之初期望的效果。

设计还存在的问题:

①设计假设数字变电站的配置文件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因此,本设计并没有考虑XML文件的系统配置;

②设计中缺少数据库的支持,当智能电站内部IED急剧增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

③设计中只考虑了网络正常的情况,忽略了网络极度拥堵时系统的实时性问题。

综上所述,数字变电站是我国未来变电站发展方向和趋势。虽然,目前国内数字变电站技术相对国外还落后不少,但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我们能够发现问题,认识到不足,同样,经过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未来国内变电站必将覆盖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等各个环节,运行绩效得到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梁伟等VisualC++网络编程经典案例详解2010年6月第1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刘振安Windows可视化程序设计2007年1月第1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3〗张岳新VisualC++程序设计2002年1月第1版

苏州大学出版社

〖4〗王艳平张铮Windows程序设计2008年2月第5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5〗CharlesPetzoldWindowsProgramming2010年9月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6〗BjarneStroustrupC++程序设计原理与实践2010年7月

机械工业出版社

〖7〗IEEEIEC.DraftIEC61850[FinalDraft]2002年

〖8〗李勃电力设备:IEC61850电力自动化行业未来标准2006年

10月

〖9〗张学志等VisualC++开发经典模式与实例2007年11月第1版

中国铁道出版社

〖10〗袁晓洁MFC_SOCKET(PPT)

致谢

通过很长时间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接近尾声,作为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在这里衷心感谢我此次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徐清源老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的同学们的支持,让我按时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

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在此我要再次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徐清源老师给我悉心的帮助和对我耐心而细致的指导,我的毕业论文较为复杂烦琐,现成的材料和技术都比较稀少,所以工作量相对较大。但是徐清源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设计中的错误。与不足。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正是由于他的悉心指导和建设性意见的提出,我才得以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同时感谢我院即电子信息学院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和关注;感谢大学四年传授我专业知识的所有老师。谢谢你们呕心沥血的教导。还有谢谢我周围的同窗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此次毕业论文的完成将变得困难。他们在我设计中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感谢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是找到了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毕业设计,帮助我总结大学四年收获、认清自我。同时,还帮助我改变一些处理事情时心急的习惯。从最开始时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到方案比选,确定方案,再到着手开始进行框图确定,到程序编写,再到程序调试。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其中任何一个步骤产生遗漏或者疏忽,就会对以后的设计带来很多的不便。

我的动手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在设计中也得到提升。毕业设计中很多封装类、类成员以及类方法都需要我们去耐心地查阅MSDN以确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合理正确地使用它们。设计中程序的调试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任务,调试需要一颗不厌其烦的心,一颗安静的心,通过这一两个月的磨砺,我心急的毛病得到了改正。

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意志和品格上磨砺我们,我想这是此次毕业设计带给我最大的感触。

附录

附录A符号说明

MMS

ManufacturingMessageService

IEC61850

基于通用网络通信平台的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唯一国际标准

MFC

MicrosoftFoundationClasses

以C++类的形式封装了Windows的API

MSDN

MicrosoftDeveloperNetwork

联机帮助文件和技术文献

IED

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ce

智能电子设备

PHD

PhysicalDevice

物理设备

LN

LogicalNode

逻辑节点

DO

DataObject

逻辑节点

ASCI

AbstractCommunicationServiceInterface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附录B

IEEEIEC61850的关于数字变电站的模型

图20IEC61850数字变电站模型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

图21TCP三次握手连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7078.html

更多阅读

性价比高的智能手机有哪些 小辣椒

性价比高的智能手机有哪些——简介小米。魅族。LG。华为。还有小米旗下的红米手机,这几款手机都属于性价比 比较高的手机了,他们具有高端手机的智能性能,价位比高端手机要便宜很多。下面小编具体介绍下他们各自的优点缺点,仅供大家参考

告诉你招聘常用的人才测评方法 人才测评方法与应用

人才测评方法是测试者个体自我、发掘潜能的有效途径。我国企业在招聘时都要进行人才测评。招聘常用的人才测评方法也是相对比较固定的,有规律可循。具体的方法下面一起来看一下。人才测评方法是以现代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运用现

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开发表现性评价

朱伟强* 崔允漷**摘 要: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作为一种政策力量,规范着课程的实践。新课程提出了建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要求用评价来促进学习,评价设计先于教学实施。本文主要讨论设计基于标准的课程需要思考的第二个问

声明:《基于MMS的智能变电站设计 智能变电站设计与应用》为网友逆风草的故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