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邻居家见到过旧式的老铜锁,当时很好奇,可是因为不是自家的,也不好借来研究,因此一直就不太清楚这个锁是什么原理,什么样子的钥匙能打开这样的锁。
这次春节去老丈人家,老丈人找出来一只旧式的铜锁,送给我研究,我如获至宝。从锁的式样上看,应该是清末民国无意,这只锁和前面博文中的柜子是成套的。
这只锁成长方体行,比较瘦长,比一般常见的肥又胖的锁要好看很多,锁上方是一道横梁,右侧是钥匙孔。将细长的钥匙从缩孔中深入,将钥匙前端开出的孔眼对准锁芯中的槽位,继续向前推动,锁芯就可以从左边退出来,锁就打开了。
从下面的第四副图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锁的原理:先说说上锁的原理:锁芯下部有三个弹片,弹片右边固定在锁芯下面一个横梁的右侧,左边向外伸展出来,上锁时,将锁芯从锁的左侧沿着槽孔插入,弹片在插入的过程中压紧,顺利插入锁芯之后,弹片自然弹出,由于槽孔的大小刚好够弹片压紧时插入,当弹片张开时,刚好顶住左侧的锁内壁,这样铜锁就顺利锁上了,铜锁的上方横梁也插入右侧的槽孔中,这样就可以把穿在其上的东西锁住了。
再说说开锁的原理,其实明白了上锁的原理,开锁的原理就很简单了。开锁时,将顶端开有相同槽孔的钥匙从右侧插入,在钥匙的槽孔对好锁芯的槽位之后,继续向前推动钥匙,钥匙沿着槽位向前走动,钥匙的槽孔在前进的过程中,正好将弹起的弹片压紧,这样锁芯没有了阻力,一下子就从左侧推出来了。钥匙上槽孔的深度,可以保证钥匙将锁芯推出去之后,自己不会掉入到锁壳中。
在把玩这把锁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为古代人民的智慧所折服。他们使用了非常基本的机械原理,早出了这样既简单,又坚固耐用的实用器具,在使用了一百多年之后,还是跟新的一样使用,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试想一下,现代的一把锁,如果放着不使用,过不了几年必然就废掉了,而古代的一把锁,在经历一百多年之后,还照样使用如新,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
总结一下铜锁能长时间使用的原因:其一,使用铜作为材质,防止锈蚀。其二,使用最简单的物理原理,没有任何复杂的构造,这样保证其功能经过再长的时间也不会失效。其三,钥匙使用简单的物理原理,对锁没有任何损伤。
突然想到,中国固有的先人崇拜,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先人拥有无比的智慧,我们的确需要崇拜,但是在崇拜的同事,我们更有责任将先人的智慧发扬光大,这样才能对得起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智慧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