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现阶段民族矛盾凸显,在当前的形势下,研究民族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矛盾。民族问题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研究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对认识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种较符合我国国情,能有效地处理各民族之间存在的问题和较好地解决民族矛盾的一项制度,我们必须坚持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思想并且不断地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满足时代的要求,顺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民族特征,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民族和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它是衡量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政府处理现实问题能力的一个标志。从我们国家来看,解决民族问题最终要靠发展。关键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构建和谐的社会。
民族的概念
讲到民族和民族问题理论的时候,我们首先涉及到民族这个概念。什么是民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社会共同体。那么民族也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斯大林提出民族有几个特征。现在在我们国家的企业界对这样的定义尽管有不同的讨论,但是大家认为这样的定义还是有一定概括力的。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 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
民族的特征
在上述中实际上提出了几个共同,就是把民族这样一个共同体的一些特征,做了一些归纳和概括。总的说来,民族的特征就是:一是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还有一个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另外一个是稳定的共同体。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是基于民族差别、民族矛盾所产生的,和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有关的重大的社会问题。
中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第二个特点:民族团结的相对性;第三个特点:民族互助的有限性,互助与竞争的公升性;第四个特点:共同繁荣的初步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在这样一个平等、互助、团结、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又有一些不完善,发展有待完善,有待发展的一些方面。为什么我们说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平等的、团结的、互助和共同繁荣的,但是还不完善?下面逐条分析一下。
(一)民族平等问题
什么是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目前是不完全的,那么民族平等是指什么呢?民族平等意味着民族不分大小,也不分社会发展程度的高低,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是一律平等的。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有的民族人口多,有的民族人口少,有的民族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有的民族经济文化相对欠发达。但是无论人口多少、民族大小、发展先后,所有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族关系。
由于民族平等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所以目前来说,我国的民族平等还不是不完全,存在缺陷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平等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制度保障;另一个是受民族发展水平的制约。
首先,民族平等必须有制度保证。在我们国家,“民族平等”从建国开始就写到了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所以民族平等在法律上、制度上是得到保障的。第二方面,民族平等还受到民族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现实生活中,民族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是有差距的。有的民族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有的民族经济文化相对欠发达,所以发展不平衡。
民族平等受到制约,一方面受一些结构性不均衡的制约,也就是受发展不均衡的制约。现在各民族在地域语言文化方面还存在差异。实际上不光是不同的民族,就是同样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都会受到生活地域的局限。比如,汉族人口很多,但是生活在北京,生活在中国的大中城市的汉族,和生活在山区、偏僻地区的汉族,所处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出生在农村,发展的基因肯定受到限制。山里的孩子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去上学。师资也受到局限,上完小学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升进初中;有没有机会再升到高中;有没有机会再考上大学,这都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但是如果出生在北京,小孩到了年龄该上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是顺理成章的。上的学校可能有点区别,但是肯定有学上。所以在生活地域、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方面肯定会受到限制。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有很多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生活在比较偏僻的地域。生活的自然条件是很差。比如,生活在高山、荒漠的民族,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肯定受到局限。在语言文化方面、人文环境、经济、历史、人力资源这些方面,也会受到局限。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些人口比较多,历史文化激变比较深厚的民族,它有语言,有文字。这些民族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也会碰到一些不同的问题。比如,在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个双语教育。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那么在那里上学的时候,可能一开始要学习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同时又要学汉语、汉字。那么和汉族的小孩来比,负担会更重一些。汉族的孩子可能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学汉语、学汉字、学英语、学英文。但是少数民族的孩子,要学习本民族的文字、本民族的语言,又多了一个负担。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到了将来求职、求学、继续发展。所以,这样一些自然环境的差异和语言文化的差异,影响到这样一些个体、一些成员,将来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不同机遇。所以结构性的不均衡,或者说,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在目前这个阶段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所以民族平等不是一个抽象的。不是说我们把民族平等写到了宪法,把民族平等定为法律,民族平等就可以完全实现。它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那么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一些结构性的不均衡对民族平等产生了制约。
第二个方面,民族平等还受到制度性的制约,也就是制度的保障。从法律上讲,民族平等是得到保障的,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在分配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些不均衡。从制度的制定到制度的完全落实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制度本身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所以还需要一个发展,还需要一个继续的完善。我们要实现民族平等,但是民族平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完全的,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二)民族团结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团结是相对的。为什么说相对的?在现实生活中,民族团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沟通、交流还是不充分的,民族隔阂、民族壁垒依然存在。举一例子,就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个问题。前些年,一位政府官员跟中央党校的西藏干部班到沿边去考察。沿边是朝鲜族,他们到朝鲜族老乡的家里,看一看他们的生活。朝鲜族老乡的生活特点是非常鲜明的。如:他们的炕、生活起居、家里的基本设置。有一个朝鲜族的老大爷就拉住藏族的一个学员仔细看,看得那个学员发毛,说:“他眼睛看什么啊?为什么这么盯着我看?”朝鲜族的老大爷说:“你是藏族吗?”他说:“是啊,我是藏族。”“你是从西藏来吗?”他说:“对啊,我是从西藏来”“哎,你长得样子跟我们差不多啊,以前我以为你们藏族个子矮矮的,浑身长满了毛。”藏族的学员们就笑了,“我就这样啊,我就是藏族,我就是从西藏来的。”
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现在信息很发达,交通也很便捷。从北京几个小时就可以飞到拉萨。中国国土面积尽管大,如果乘飞机,我们从这里飞到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几个小时就可以飞到。虽然现在交通很方便,但是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了解还是不够。即使五十六个民族的成员都有在北京生活的,但是大家是不是有很充分的沟通和了解呢?这也不一定。前几年就有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国家部委的领导,给我们国家民委的领导打电话,说:“今天要来一个少数民族的干部,来跟我谈一个项目,我从来没跟少数民族的干部接触过,我心里有点忐忑,你觉得我应该怎么跟他说呢?我应该怎么接待他呢?我有点担心,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办好?”国家民委的干部说:“你不用担心,不用害怕,他们跟我们一样,尤其是这些少数民族的领导干部。在外面沟通交流挺多的,你就像平时接待来谈项目的领导干部一样,该谈什么就谈什么,不必有什么担心,不必有什么顾虑!”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呢?现在尽管信息很方便,交通很便捷,但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之间沟通、交流、互相了解还是不够的。汉族人口多,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是这个社会大多数的人群。所以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了解是很充分的。但是汉族对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了解是不是也很充分呢?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是不是也很充分呢?不是,所以我国民族隔阂、民族壁垒依然存在。有隔阂,有壁垒,难免产生误解。那么这样一种沟通、交流的不充分,导致了隔阂,导致了壁垒,它有可能影响我们的民族团结。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主要的封建王朝是汉族建立的。也有一些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比如,元朝、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建立的中央王朝,一个是蒙古族,一个是满族。除了这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之外,占据全国的其他的中央王朝都是汉族建立的。那么以汉族为主要历史传统的一种历史文化造成了壁垒、隔阂。在某些方面依然是比较明显,比较严重。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团结也是相对的。
(三)民族互助问题
目前这个阶段,民族互助也是有限的,互助与竞争是共生共存的。每个社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一个社会,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过去我国搞的是计划经济,按计划分配。随着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是竞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需要讲互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是要面对竞争。所以互助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互助与竞争它是同时存在的。
(四)各民族共同繁荣问题
在目前这个阶段,差距还是存在的,所以讲共同繁荣是初步的。我们各民族、我们自己的今天和昨天、前天比,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即使在今天,还是存在差距的。地区之间的差距,民族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这个差距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也要通过发展来消除,来逐渐地缩小。但是目前在发展中的差距是在逐渐拉大的。地区之间的差距、同一个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差距、本民族内部的差距、本地区内部的差距目前阶段都在逐渐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比较明显。这个差距问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专家就在呼吁要缩小差距。如果差距拉太大,不利于发展,有可能会给我们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但是总的来看,这个差距还在发展。
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民族之间也有差距;在本民族内部、在一个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大家可以反观一下自己所在的地区,反观一下自己所在地区的各民族,民族内部也出现发展差距,还有本地区内部也有发展差距。省会城市和下面的城市之间的差距、中小城市和乡镇乡村之间的差距,这几年还在发展。既然有差距的存在,我们说共同繁荣就是初步的。
在一些民族地区,一个地区内部也有较大差距。比如,在同一个村子里,有的人头脑比较灵活、家里劳动力比较多的农户就发展得很好,买了车,盖了新房子;但同样一个村,有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由于劳动力缺乏,或者家里有人生了重大的疾病,或者有一些天灾人祸,那么家庭经济就非常困难。所以在内部也出现不同的差距。这些差距是在发展当中出现的,需要在发展中来逐步的解决。由于差距的存在,所以说共同繁荣只是初步的。
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与政策
既然有问题,我们就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民族问题,就要深入分析各民族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再根据我国的国情,最后再经过调查考证。
(一)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繁荣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民族问题。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手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二)解决民族问题的的基本方针
第一、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各类人才的培养。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所在,这个问题要重视,还要把它制度化。各类人才的培养也要关注,过去民族干部队伍比较注重行政管理,但是在技术管理方面,技术干部重视的不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逐渐的加以重视。
第三,加强民族团结, 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有利,对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利,社会稳定对整个社会都有利。所以为国家记、为民族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记,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注意坚持完善。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而且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民族和谐、民族团结才能得到保障。
(三)我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尊重民族自治权的原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我们党和国家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有其必然性的,是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原则,结合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民族情况)决定的;第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马列主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实践和发展;第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还时有发生,有的酿成局部战争,严重影响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这方面,中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于我国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使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固有的灵活性,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能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参与国家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管理的民主平等和平等自治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各民族的积极性,有利于各民族自身及其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于协调各民族间关系,达到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目的。解放前,由于历代统治阶级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民族之间的歧视、隔阂、斗争十分严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疏通改善民族关系,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仅要保障自治民族的自治权利,同时又保障本地区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要帮助本地区其他民族建立相应的自治县、自治乡。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疆。边疆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和统一至关重要。
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形式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有利于打击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从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此外,对于解决民族问题,我们提出三点建议:
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在经济的基础上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不断地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相关的宪法和法律,坚决打击一切企图分裂民族的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势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坚决保障国家与各民族之间的利益;
三、增强国家实力,提高国家影响力。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才能威慑我们的敌人及一切反动势力,更加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不断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把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族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解决好我国的民族问题,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会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李玉玲.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作用.法制与社会,2010,2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