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在执掌蜀汉政权后,先后与曹魏进行了六次战争,史称“六出祁山”。对这件事的评价,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为实现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政治理想的具体实践,并对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大加赞赏;多数人则认为诸葛亮这是不顾蜀汉实际,滥用民力、穷兵黩武的表现,对其大加批判;还有人根据说六出祁山战争的结果,把诸葛亮说成是“常败将军”;甚至还有人把六出祁山看成是诸葛亮清除政敌(比如李严),企图长期控制蜀汉政权的手段。
我认为上面的这些看法有的比较片面,有的不太准确,有的更是主观臆断。下面我把自己对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分析和评价说一说。
第一,六出祁山是执行“兴复汉室”这一国策的具体实践。“兴复汉室”是蜀汉立国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蜀汉政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我们知道,刘备是利用汉朝宗室的身份,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将诸葛亮这样深受忠君思想影响的人召集到自己身边,经过千辛万苦,先后占据了荆州大部和益州,并在曹丕废汉称帝后不久立即称帝,重建汉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刘备称帝开始一直到后主向司马昭投降为止,这四十多年当中(221年—263年),刘备、诸葛亮或刘禅都自称是东汉王朝的合法继承者,把自己看做是“正统”,把曹魏看成是叛逆。反复强调自己是全国性政权,从未说自己的国家名叫蜀或蜀汉。这和蒋介石退到台湾时的情况一样,仍坚持自己的政权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号就是中华民国,而绝不能自称为台湾或其它的名称。政府迁到台湾的目的是为反攻大陆,有了这一条,就可以用“戡乱”尚未完成的为借口,实行严密的控制措施,如实施戒严、管制舆论,禁止反对派活动等,从而强化统治。但时间一长,大家看不到你有什么“反攻大陆”的具体动作,这个借口就吓不住人了,人们就会对国民党政权产生怀疑,你口口声声说代表全中国,但这么多年看你也只是统治台湾,就会认为你说“反攻大陆”是骗人的,没有资格继续统治下去。果然蒋经国结束“戡乱”后仅十几年,国民党政权就垮台了,取代它的是完全本土化、主张台湾彻底独立的民进党。相比之下,诸葛亮对自己“偏安”的处境理解更深,他懂得长期偏安只能使内部矛盾激化,换来政权的灭亡。所谓“贼汉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反映出了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能否存续有深刻的危机感,这是其它人体会不到的。所以他必须“六出祁山”,隔三岔五制造出点“动静”,向曹魏宣示他才是中国的主人,曹魏是叛逆,北伐是“居正道而临有罪”的正义行为;更主要的是向蜀汉的官绅、百姓表明,他无意长期呆在益州,回到故都洛阳,恢复汉朝、统治全国才是他的目标。
第二,六出祁山是实现诸葛亮政治理想的需要。没有人会否认,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政治家和政客的最大区别是政治家有明确的政治理想,并具有为实现理想献出一切的思想准备和百折不回的斗争决心,政客则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只是为自己或特定利益集团服务,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妥协或做交易,包括原则。诸葛亮受忠君报国思想影响极深,“匡扶汉室”是他青年时代就已确定的理想,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这一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刘备去世后,他执掌蜀汉政权,更是竭尽全力去实现这一理想,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先稳定内部、发展生产,再“科教严明,厉行法治”,而后又远征南中,深入不毛,终于使蜀军粮草齐备,兵甲充足。内部条件具备之后,诸葛亮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在魏强蜀弱的不利形势下,北伐之难是可想而知的,但他确实做到了不屈不挠,百折不回了,他从未指望能“毕其功于一役”,有坚持持久战的准备,甚至还让士兵在汉中就地屯田,打算同曹魏周旋到底。为了“兴复汉室”,诸葛亮真的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第三,六出祁山是确保蜀汉不被曹魏所灭的战术需要。我们知道,诸葛亮北伐的对象是曹魏,而曹魏也把蜀汉当成主要对手,以灭亡蜀汉为目标。诸葛亮头脑十分清醒,他知道:在“贼强汉弱”的的战略环境下,保全蜀汉是他的第一目标,北伐中原是建立在蜀汉存在的基础上的,和保全蜀汉相比是第二位的。面对这一现实,诸葛亮实行的是以攻为守的战略,即把战争引向曹魏境内,一方面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把压力甩给对方,更重要的是避免战争对蜀汉的经济和生产带来直接破坏。事实也证明这一战术是可行的,诸葛亮在世时,曹魏一直疲于应付就是证明。
第四,六出祁山确有成功的可能。应该说诸葛亮主政蜀汉的那个时代,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为魏蜀两国的实力差距太悬殊了。早在刘备时期,蜀汉就失去了荆州这一翼,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的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击,分兵配合夺取中原战略失去了物质基础。但恢复中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首先,益州易守难攻,是个很好根据地,再加上诸葛亮治理有方,蜀汉内部相比曹魏和孙吴要稳定得多;可以说北伐的内部条件还是基本具备的,所缺的是外部条件,也就诸葛亮一生苦苦等待,但始终没有出现的“天下有变”,即曹魏政权内部出现大的混乱、政变、叛乱或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这种可能性在当时确实存在,在诸葛亮执政的那个时候,魏国的曹氏和司马氏之间为控制政权就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只是曹氏很快失败,没有引起大的混乱。
第五,六出祁山也取得一定成果。许多人认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得不偿失;而姜维继承他的衣钵,“九伐中原”,更是劳民伤财,加速了蜀汉的灭亡。但我的看法正好相反,诸葛亮的以攻为守的战略延缓了蜀汉的灭亡,其中的原因在第三条里讲得很清楚了,这里只强调一个事实:在后主听信馋言,姜维避祸沓中,停止北伐不久,曹魏就立刻兵分两路,只几个月就灭亡了蜀汉。可见,在曹魏占绝对优势的形势下,被动防守只能加速灭亡。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认为六出祁山出于诸葛亮个人私利的说法是没有没有事实依据的。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找不到这方面的确凿证据,反倒是被诸葛亮废为庶人的李严在得知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也痛哭流涕,这就足以证明诸葛亮做事出于公心,不仅让多数人赞成,就连当事人也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