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导演——黄凯 中国80后导演

黄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

采访当天,黄凯的心情不太好,因为他要修改他下部电影的剧本,却没有灵感。整整一天,他在外面晃荡,连寺庙也去了一趟,可是灵感之神就是不降临。他要修改剧本,不是因为制片方不满,而是自己想寻找画龙点睛之笔……

在外人的眼里,黄凯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毕竟作为一位80后新锐导演,长篇处女作——《上海公园》就通过联合院线在全国上映,还入选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华语青年导演论坛、第四届广州先锋光芒影展,绕过了前辈们“沦为地下电影”的弯路;进而进军国际电影节——入围第30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全景竞赛单元,在一代80后青年导演中脱颖而出。

虽然“时间是怎么慢慢爬过我的皮肤,只有我自己知道”,但我们仍然试图通过近距离的、无拘无束的对话,和仔细的打量,呈现另外一个黄凯,揭开《上海公园》标签的、真实的黄凯。

“其实,我不幸福”

这位26岁的年轻人用无奈而低沉的声音说了声“我不幸福”。

2月13日,情人节前一天,天空飘着小雨,南下的寒风有些刺骨,上海影城4楼VIP放映厅《上海公园》的首映式即将开幕。作为导演,黄凯吃好早饭就赶到了上海影城,这对他来讲毕竟是件大事儿,决不可怠慢,这顿早饭也成了他一天的储备。

首映式以一场舞蹈秀开幕,而黄凯要亲自排舞。排舞完毕后,他又要上楼接受记者访问,访问结束后,下楼首映式就要开场了。事无巨细,他都担上了,就连首映式演员的服装也是他亲自挑选的。

即便事事亲力亲为,还是出了问题。早早地到了影城,黄凯却没发现舞台幕帘是自动直线上升的,而他计划好的是舞台幕帘在上升过程中向两侧展开,这样一来幕帘打开的时间比计划中长了一分四十秒,完全打破了原来的方案。黄凯只好又召集人员重新排练首映式的开场表演。

其实,在首映式之前的一段日子,几乎每天都会出乱子,而且每个乱子都十足要命。一会儿说《上海公园》缺了个证,不能上映了,弄清楚之后才知道是个新证,《上海公园》是在之前过审的,还是可以上映。一会儿又说画面有问题,不能转放映拷贝,没过几个小时,又说可以转了。一会儿又是声音出错了,某句话只能在环绕声道放出来……最后第二段的音量大了……有句英文字幕前的小点没去掉……昨晚输出的拷贝视音频不能同步,这样的折腾也难怪把这位年轻的导演搞的身心疲惫了。

不管怎么说,首映式总算顺利开始了,可是现场的气氛或许受到寒潮影响,在几个回合的媒体提问后便出现了冷场。在主持人的催促下,才有人接着提问。几个电视媒体的摄像也纹丝不动地玩着手机,摄影机冷冷地呆在一旁,一个新入行的记者问:“你怎么不拍?”经验老到的摄像说:“待会儿贾樟柯要来,我们是冲着他来的。”这也不能怪媒体,毕竟对于在座的媒体来说,黄凯和《上海公园》都太陌生了。

晚上7点50分,在院方的不断催促下,荧幕上徐徐亮出了“上海公园”四个字。因为后面紧接着还有影城的“情人节两片连映”不能因为《上海公园》耽搁了。

黄凯本来想好13号首映之后会全市推广《上海公园》,他相信《上海公园》能找到一部分年轻的、80后的观众。可是噩耗传来,《上海公园》不会全市推广,即便是上海影城也要在首映后的一个星期再接着放映,而且场次不佳。黄凯的心情已经低落到极点,好像再没什么事情能让他伤心难过了。

现在的黄凯有些遗憾,希望首映礼能做得周到一些,运营过程中能谨慎一些,可是即便让他回到那个时空,他又能改变事实吗?就凭他一个人?

黄凯也许太过面面俱到了,才会出岔子。还好,他想即便是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有它发生的必要,如果没遇到那么多转弯,他也许不会在这里。

浏览黄凯的博客,你也许会注意到,黄凯博客中感性的东西越来越少,生活乐趣与辛酸的记忆已经渐渐消失,代之的是一些官方发布,整个博客似乎变成了《上海公园》的官方网。黄凯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从某一个时间点开始,他会重新点燃博客的“生命力”,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我们期待那个起点,那也许是幸福的起点。

不专业的公映之路

2005年,那个叫黄凯的年轻人从上海大学编导系毕业,带着那个未完成的剧本——《上海公园》走进了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幸运地成为了一位令人艳羡的白领。但夏日的某一天,他在博客中发问:“我出了好多汗,我想拍电影,咋办?”

对于年轻人的理想,人们即使常认为不靠谱,但也不会怀疑其单纯性。05年初,尚未毕业的黄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策划《上海公园》的剧本,他们想讲述一个发生在一天或一个晚上的故事。其间渗透着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发泄和对电影道路的朦胧期待。06年初,带着完整的《上海公园》剧本,黄凯开始寻觅伯乐,期望有公司愿意给他一笔几万块的投资,让他把剧本的前四分之一拍摄出来。年轻的导演都知道,要拍长片必须先从短片入手,然后用短片再去吸引长篇投资,毕竟“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不常有。然而,也许那是黄凯自己也没料到的幸运,他找的第一家公司——51TV优度网竟然决定投资他的整部长片。当然,他以前的短片《但我知道》和获得的各种国内外奖项为其加了不少分。

上天也许和黄凯开了个玩笑,起初让这位懵懂的年轻人尝了尝甜头,接下来便是对那个单纯理想的一次又一次的鞭笞。

06年5月开拍之后,投资方的资金每期都没有到位,后来由于公司内部问题干脆停止了对《上海公园》的投资。作为一位初出茅庐的导演,黄凯本来就事无巨细都要兼顾,已经很累很苦,这下更是悲惨,连粮也断了。好在后来黄凯找到上大影视学院这跟救命稻草,才解决了源头问题。

也许你很少见到这样的剧组,资金和演员总是凑不齐,演员到了资金没到;资金到了演员没到;演员A到了,B还在路上;等到资金和演员凑齐了,导演自己又不能拍,还想改改剧本,但面对自己一大堆的笔记发呆,心如刀绞。这一幕幕都切切实实地发生在这个拍摄长达两年半的剧组里。由于剧组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拍摄只能放到周末,这个拉锯战式的拍摄方式在导演黄凯看来有利有弊。

“其实每次拍摄时演员的头发和胡子长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仔细一些的话,观众可以看得出来,”黄凯笑道,“当然,我们也会有处理方法,比如每次拍摄前会拿最初拍的剧照与演员进行比对,或是拿上次拍的素材作参考。”

在演员的表演方面,黄凯认为虽然他们在工作日都各忙各的,但都生活在剧组的大环境里,感觉没有消失。其实,周末拍完戏后,接下来的五天是黄凯为下周末做功课的时间,他也会找几个演员从下午开始喝点小酒,聊聊剧情,直到深夜,“最后把他们自己的生活都聊出来了,也可以移植到剧本里,演起来也过瘾”。毕竟,《上海公园》的演员大多都非专业。

其实不只演员非专业,导演也是非专业的。当然,不是指其拍摄技术,而是市场运营经验不够。获得联合院线公映的机会后,黄凯将所有的公映影院名称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光上海就有21家之多,可是最后只有几家电影院守约放映,而且场次还不理想,他该多失望。黄凯本来天真地以为签约就会放映,可是即便签约,只要《上海公园》吸引的观众少,或是他们认为会少,这个片子都有可能被阉割。黄凯没有专业的运营公司,片子的宣传和推广不够;没有知名的演员,不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即使是自己也没有足够的知名度。上海影城2月13日首映当天,当心理和生理已疲惫不堪的黄凯得知首映之后不会接着放《上海公园》,他已经不难过了,因为各方面的事情已经让他低落到极点,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手里抖动一叠票子的黄牛们吆喝道“《海角七号》,《海角七号》……”

黄凯电影的下一步

虽然这条公映之路走得很艰辛,花了很多时间,吃了很多苦,最后的票房不好,也没赚到钱,但是正如黄凯所说,它的意义大于结果。从最直接的层面上看,黄凯的融资渠道可谓开闸了。现在有专业的投资方愿意投资他的电影,融资台阶也高了些,下部片子的部分资金也到位了,总算“粮”不成问题。

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是商业片的天下,2月份宁浩的第二次“疯狂”——《疯狂的赛车》票房破亿,继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之后第四位晋升亿元导演俱乐部。庆功宴上,韩三平喜气洋洋地开出一张50万元的大支票,遥想五年前宁浩还在用自己和妻子邢爱娜的10万元补资金窟窿,那时他正在拍摄他迄今为止最后一部艺术片《绿草地》。

电影被完全商业化处理与观众的口味分不开,现在的观众是浮躁的。电影想要有市场必须在第一场就抓住他们;然后每几分钟让他们笑一下;5分钟一个高潮,30分钟一个大高潮,90分钟一个翻转,折腾几圈之后,笑笑散场。

黄凯不希望他的电影在热闹之后什么也没留下,他把他下一部电影定调为雅俗共赏,既不失掉观众,又可以引领一种情趣。剧情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在平衡艺术和市场方面的努力是显见的。第二部长片《罗晶杰》讲述的是1987年的故事,带有魔幻的色彩,参杂着青春期的渴望,但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会请有名气的明星出演;在运营方面,他也会请专业的电影公司运作。

80后导演——黄凯 中国80后导演

当然,黄凯的电影不会永远是《上海公园》,或是下部片子《罗晶杰》,他拒绝给自己定位,以免被框死。或许定位是那些被观众定格的大导演的事,黄凯还是个“孩子”,就像他现在的脾气飘忽不定一样,他的电影也是非线性的。他的关注点在漂移,再下一部电影讲民国的事也说不准。

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生活,许多第五代导演凭借的是丰富的人生阅历在拍电影,他们往往不是学电影出身。当记者问到从读书道路进入电影、阅历的不足会不会制约你的视野时,黄凯不屑这种看法。他觉得比导演有经历的人太多了,随便拉个坐牢的、叫花子,也比导演有经历,他们都能做导演吗?如果都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那不到60岁都不要拍电影了,况且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是导演在20几岁的时候拍的。黄凯并不把经历当作是包袱。

《上海公园》的介绍中说道“80后电影工作者正式浮出水面”,对此,黄凯自己也深知那只是一个宣传口径,80后,或者说第七代导演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在黄凯看来,这与电影的教育和整个电影工业环境有关。中国的电影教育与欧洲有些相似,追求独特,往往曲高和寡;而美国的教育则比较务实,他们对观众普遍的心里机制摸得比较透,就形成了一种基本的套路,也就是所谓的好莱坞主流价值观的输出。

在整个电影工业环境方面,我们缺少清楚的定规,没有很好的运行机制。我们通常依赖于政府制定规则,但是随着许多民营电影机构越做越大,商业和资金起的作用渐渐大过政府,行业规则应该更多的靠电影公司和环境来制定。

在中国的电影环境中,作为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黄凯并不认为自己的公映之路值得复制。“进入电影行业没有一条必由之路,必须要自己闯进去。”整个电影工业的环境仍然在不断的变化,这或许也给了青年一代更多的机会,“我们自己闯出的道路,即使不是一条最顺的路,至少最后见到了彼岸的光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8126.html

更多阅读

黄凯良36小时能量流培训课 打篮球1小时消耗能量

瑜伽的修习过程中,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下面几个问题:瑜伽动作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的?每个瑜伽体式背后的设计原理是什么?每个动作能给某个身体部位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所带来的这些改变能保持多长时间?我们应该怎样科学的安排习练的时间和频

2011年电视剧《铁血使命》完全演员表及片花 铁血红安演员表

2011年摄制的36集电视剧《铁血使命》又名:《女子炸弹部队》、《女子拆弹部队》、《暗刺》,由彭鹏华、郭媛媛编剧,林建中(中国台湾)导演,这部抗日题材剧被称为“中国版的霹雳娇娃”,主要剧情分为“爆裂之城”、“毒弹危机”、“火线逃亡”

玫琳凯中国第五首席经销商——陆宁 玫琳凯经销商每月任务

陆宁的个人资料  生日 5月13日  最棒的玫琳凯回忆:受亚太区邀请为澳洲、新西兰的美容顾问和来宾作演讲,在14天里10次飞信更穿越4个国家,工作过6个城市,并且是个怀孕6个月的妈妈  最使人惊讶的是:这么年轻  我最大的长处:善于学

玫琳凯中国第九位首席经销商张欣的故事 玫琳凯经销商真实收入

在大学里,张欣学的是对外经济贸易专业,毕业后,她怀着满腔抱负,希望在事业上大展鸿图,但无奈没有什么社会关系和背景,她被分到国营企业,原以为从此可以自食其立,却没有想到每月二百多元的收入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难道要父母资助一辈子吗?

声明:《80后导演——黄凯 中国80后导演》为网友迷失的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