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研究
一、美国白蛾简介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
1、美国白蛾的分布
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洲,广泛分布在美国各地、加拿大南部以及墨西哥的部分地区。上世纪40年代,随军用物资传播到欧洲和亚洲。我国于1979年首次在辽宁省丹东发现。此后,美国白蛾开始在我国北方地区传播蔓延。目前,辽宁、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和北京等6个省市均有分布,极大地威胁着农、林业生产安全。
2、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
近年来,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1年可发生3代,以蛹越冬。其生活史为: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和产卵期,每只一次平均产卵500~800粒,最多可达2000粒,年平均繁殖后代3000万头,最多可达2亿头以上,卵孵化率95%以上,其种群数量以几何级数激增。第一代幼虫5月上旬开始为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其中,1~4龄幼虫多结网为害,5龄后的幼虫开始脱离网幕,分散为害,进入暴食阶段,6龄幼虫开始成群转移。7月为第1代成虫期。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8月中旬第2代成虫开始出现。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为害直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
美国白蛾的自然传播主要靠成虫飞翔和老熟幼虫的爬行;人为传播主要靠各虫态经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进行,如5龄以后幼虫和蛹可随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进行远距离的传播。
二、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研究
目前,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扩散蔓延极大地威胁着农、林业生产安全,因此,其防治工作的研究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又由于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外来入侵物种美国白蛾逐渐产生适应性改变,如性化改变、滞育、越冬适应等,因此防治工作应在对其生物学、生态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理,将检疫工作、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相结合,建立起树木、害虫、天敌三者的良性制约关系,最终实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以下就美国白蛾的主要防治方法分别进行介绍。
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目前国内外防治美国白蛾的基本措施之一。具有价廉、速效、易操作等优点。但传统的化学农药往往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且对美国白蛾的天敌亦具有杀伤性,在破坏生态平衡的同时还可能会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给今后的防治工作造成更大的困难。因此,开发和选择高效、速效、低毒、环保的新型杀虫剂是化学防治工作的重点。目前,抗生素类农药、植物源杀虫剂、仿生制剂等新型化学防治药剂正逐渐取代传统农药。(注:以上三种新型药剂也可划分为生物防治范畴。)
化学防治通常在美国白蛾的幼虫期进行,每代2~3次,可采用人工喷洒、飞机喷洒、树干涂刷药环等方式。
(1)、传统化学农药
常选用胃毒(喷叶喂养)、触杀(直接喷药)型的化学农药,如速灭杀丁、来福灵、溴氰菊酯等。为减少害虫耐药性的产生,应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
目前,对传统化学农药的改进除研发高效低毒的新制剂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药剂学上的新方法和新剂型。如8%绿色威雷触破式微胶囊剂即是将高效氯氰菊酯放入微胶囊内,用于杀灭下树化蛹的美国白蛾老熟幼虫。当害虫爬过微胶囊将其踏破后释放出药物,发挥杀虫作用。使用时,将微胶囊剂稀释后用喷雾器在树干1.5m处环状喷雾。若使用得当,其防治率可达100%。
(2)、抗生素类新型农药
该类新型农药以1.8%阿维菌素乳油杀虫剂为代表,稀释后用动力喷雾器进行喷洒。阿维菌素是链酶菌经发酵后提取的抗生素,其杀虫机理为阻断害虫运动神经信号的传递,使害虫麻痹而死。具有速效、高效、环保的特点。
(3)、植物源杀虫剂
该类药剂是以植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环保等特点。
目前,可选用1.2%烟参碱乳油和0.36%苦参碱水杀虫剂等。稀释后用动力喷雾器进行喷雾,防治龄期为2~3龄幼虫。在合适的使用剂量和浓度下,幼虫死亡率可达99%以上。此外,有研究发现美国白蛾幼虫对药用植物鲜黄连根的甲醇提取物十分敏感,表现出强烈的拒食行为,可研发为杀虫剂。
(4)、仿生制剂
仿生制剂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优点。其杀虫机理主要是药物与虫体内分解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抑制昆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在使用仿生药剂时应注意选择科学的时机和使用剂量以达到最好的杀虫效果。目前,常用的仿生制剂主要有灭幼脲Ⅰ、灭幼脲Ⅲ、米满、卡死因、除虫脲、杀铃脲等。
灭幼脲Ⅰ可湿性粉剂是一种可以长期保存的仿生药剂,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使害虫不能正常蜕皮、变态而死亡。主要用于美国白蛾2~3龄幼虫的防治。稀释后用动力喷雾器进行喷洒。灭幼脲Ⅲ具有药效较长的特点,一般可达23天。其杀虫机理和使用方法与灭幼脲Ⅰ相似。一般喷药后5~7天为幼虫死亡高峰期。
米满(Mimic)是美国罗门哈斯公司(Rohm&HassCo.)生产的新一代仿生杀虫剂。该药物是一种昆虫蜕皮促进剂,能够使鳞翅目幼虫在未进入蜕皮阶段前产生蜕皮反应。一般喷药后6~8小时幼虫停止取食,2~3天后幼虫蜕皮,引起虫体脱水和饥饿而死。防治对象为美国白蛾2~3龄幼虫。一般喷药后3~5天为幼虫死亡高峰期,具有击倒力强,致死速度快等特点。
目前,对于美国白蛾虫口密度大于597头/株的情况下,一般先选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仿生制剂将其发生势头压下去后,再利用生物防治的措施进行控制。
2、物理防治
美国白蛾物理防治的措施包括剪除网幕、围草诱蛹、人工挖蛹、诱杀成蛾等。物理防治方法可以避免喷洒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并能取得及时的防治效果。
(1)、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2~3龄网幕盛期,每隔23d仔细寻查并连同小枝一起剪除幼虫网幕。剪网时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及散落在地上的幼虫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
(2)、围草诱蛹:主要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m处,用谷草、稻草把紧紧围绑树干1圈,诱集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隔7~9d换1次草把,解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或深埋。
(3)、人工挖蛹:晚秋、初春季节在树洞、树皮缝、枯枝落叶、树周围建筑物缝隙、砖石瓦块及屋檐下挖越冬蛹;4月中旬及7月中下旬,挖第一代蛹并集中消灭。
(4)、诱杀成蛾:利用美国白蛾的趋光性,在上一年美国白蛾发生比较严重、四周空旷的地区,用诱捕电击灭蛾灯、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在成虫发生期诱杀成蛾。该方法还可以为虫情测报提供依据,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害虫的羽化情况。
3、生物防治
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是基于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利用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来抑制其种群增长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强、对生态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并且有利于无资金防治能力,人为活动频繁,林内饲养动物不能喷药以及树高林密、喷药困难地区的防治工作。
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主要是基于对其天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美国白蛾的天敌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2种,包括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鸟类;无脊椎动物中的蜘蛛、蜈蚣、昆虫;以及细菌和病毒等。研究美国白蛾的天敌对于建立起相互克制的生物链种群,保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美国白蛾在我国尚未有专食性的捕食天敌,因此其生物防治主要基于寄生性天敌的研究。美国白蛾卵期天敌较少,主要原因是其卵块上覆盖着一层鳞毛,使卵寄生蜂等天敌难以接近。目前,国外资料报道的卵寄生蜂主要有赤眼蜂,而我国的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美国白蛾幼虫期的天敌主要有白蛾孤独长绒茧蜂和白蛾聚集盘绒茧蜂,前者寄生于美国白蛾低龄幼虫,为单性内寄生,在2~3龄网幕期时杀死寄主,钻出寄主幼虫,结茧化蛹;后者寄生于美国白蛾大龄幼虫,为群集内寄生,在寄主6龄下树爬行、准备化蛹和化蛹之前杀死寄主幼虫钻出,结茧化蛹。这2种寄生蜂的自然寄生率均为6%左右,在生物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美国白蛾蛹期天敌较多,如白蛾周氏啮小蜂、山东白蛾啮小蜂、白蛾黑基啮小蜂、柞蚕、赤松毛虫等。
以下将几种较为成熟的生物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白蛾周氏啮小蜂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本土天敌中的优势种,不具有重寄生性天敌、寄生率高、易繁殖、出蜂量大,是目前我国控制美国白蛾最重要的天敌种类,现已掌握了大量繁殖和野外释放技术,且已实现了产业化培育。
①简介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属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姬小蜂科(Eulophidae)啮小蜂亚科(Tetras提chinae)周氏啮小蜂属(Chouioia),是1985年发现、1989年命名发表的一个新属新种。它是美国白蛾蛹期重要的寄生蜂之一,群集寄生于美国白蛾蛹内,以寄主蛹中的血淋巴和器官以及营养物质为食。其卵、幼虫、蛹期均在寄主蛹体内度过,在发育至老熟幼虫期时将寄主杀死,在寄主的空蛹壳中化蛹,成蜂羽化后咬破寄主蛹壳飞出。
②野外释放技术
防治时可采用淹没式释放法。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分别放蜂1次,放蜂量为美国白蛾幼虫数量的3~5倍,小蜂雌雄比约为45~96:1,每年放蜂两代4次。采用科学合理的放蜂技术后,该小蜂能迅速控制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并发挥持续防控作用。
③人工繁殖技术
目前,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生理学、行为学等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确定了培育小蜂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并通过对雌性成虫生殖系统的解剖,研究了雌虫的怀卵量和繁殖潜能。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小蜂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包括繁蜂替代寄主的筛选、替代寄主的常年保存技术、人工接蜂、温湿度控制技术等,使繁蜂实现了规模化。目前我国已在天津、秦皇岛、大连、烟台、青岛等地建起了7个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育基地,年生产能力均在10亿头左右。
④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自然界中的种群延续
在我国北方美国白蛾发生区,有多种常见的林木食叶害虫,如柳毒蛾、榆毒蛾、杨扇舟蛾、国槐尺蛾、大袋蛾、桃剑纹夜蛾等是周氏啮小蜂的转主寄主。小蜂一年发生7代,而美国白蛾一年只发生2~3代,因此小蜂除寄生美国白蛾蛹外,其余世代在其他寄主的蛹中寄生,这些寄主的蛹期在一年中的生长发育阶段相互衔接,从而保持小蜂的世代延续和各代的种群数量,达到对美国白蛾的长效控制。
(2)、病毒和细菌类生物制剂
该类生物制剂主要是基于对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中的病毒和细菌的深入研究而开发的。该类制剂对美国白蛾高效、对环境和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不仅能有效降低当代虫口密度,还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自然传染能力,可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递等多种途径进行扩散,达到持续控害的目的。但该类制剂在使用时对防治对象的虫龄要求较高,需要掌握好使用时机。
①病毒类生物制剂
美国白蛾的病毒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
目前,我国对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CNPV)的研究较多,包括病毒的分离和制剂技术、增殖技术等。经室内生物测定,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的生物活性相近,对美国白蛾幼虫都有较强的致病力,且为专性寄生。从防治效果看,2~3龄幼虫的死亡高峰通常为第8天至第9天,3龄为第12天,4龄为第10~12天,防止效果在93.7%~99%以上。由于病毒制剂显效相对较慢,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幼虫2~3龄期。
目前,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制剂的中试基地,年生产能力可喷洒30万亩,其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现已部分完成。
②细菌类生物制剂
美国白蛾细菌类生物制剂主要以唐海1号(Bt,苏云金杆菌)专用型美国白蛾生物杀虫剂为代表。该菌株是由库斯塔克亚菌种变异株经驯化、诱变、提纯分离的高敏感株,对美国白蛾各龄幼虫均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且无公害。此外,研究发现轮状镰刀菌对美国白蛾的寄生率在40%以上,其菌落分泌物触杀性较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其在防治美国白蛾中的应用。
(3)、性信息素诱捕器
欧美及日本学者于60年代末即开始对美国白蛾的性信息素生物学、化学结构鉴定、人工合成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我国于80年代开始研究,起步较晚,但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与应用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性信息素的诱蛾量与当代成虫数量、下代虫口密度及幼虫危害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利用性信息素可较为准确地预测美国白蛾幼虫期的种群密度、发生趋势以及危害程度。此外,对美国白蛾在新疫区的扩散蔓延速度、范围也可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监测。成虫羽化期间在有关的国际港口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可有效的监测和控制由境外再次传入。
目前,人工合成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已用于成虫发生期监测、种群动态监测、疫区扩散蔓延监测及诱杀防治等方面。但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美国白蛾的效果往往受到诱捕器设置高度、密度、虫口密度及气象因素等因子的影响,因此该技术主要使用于虫口密度较低的地点和年份。
4、监测与检疫
加强美国白蛾的监测与检疫是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从美国白蛾发生区调出的苗木、原木、木材、果品、包装材料、交通工具、花卉及其他繁殖材料等均应实施严格检疫,发现疫情立即采取除害处理。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对于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美国白蛾在我国的入侵传播机制、暴发机理、在疫区和其它物种的关系及其不同生活史对策之间是否存在权衡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这也预示着遏制美国白蛾进一步传播、蔓延及对其长期有效的防治等诸多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者: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