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德龄公主 德龄公主电视剧

随着电视剧《德龄公主》的热播,清末才女德龄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中国近代史上到底有没有德龄公主其人?真实的德龄究竟是何许人也?

随父游历海外

德龄是清末外交官裕庚的女儿,满州正白旗人,母亲是法国人,早年身位卑贱。德龄兄妹五人,大哥早逝,二哥勋龄唯一一位给慈禧太后照过像的摄影师,德龄行三,四弟馨龄曾在万寿山轮船处工作,后英年早逝,老五容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芭蕾舞演员,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提名任命她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德龄1886年出生于武昌,后随父在荆州、沙市度过了童年及青少年时代,当时裕庚正主持沙市的厘税榷关,兼办洋务、教案。1895年春天,时任广东省惠、潮、嘉道的道员的裕庚以四品京堂衔调任清廷出使日本国大臣,三年后回国,以太仆寺少卿衔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事,第二年出任驻法大臣。

裕庚出使国外后子女均随行,当时的德龄与容龄都还不足二十岁,在日本期间,德龄学习了日文、英文、日本插花和日本舞蹈,到法国后又与妹妹容龄一道受到世界现代舞之母依沙多拉·邓肯的亲授,学习了三年自由派舞蹈,成了邓肯的亲传弟子。此间她还学习了法语、音乐和芭蕾,并曾在巴黎舞台上主演《水仙女》和《奥菲莉亚》,受到巴黎社交界的赞誉。6年的国外生活,使德龄这样一个东方女子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

1902年冬,裕庚任满归国,被赏给太仆寺卿衔,留京养病,17岁的德龄也随父回到北京。此时的慈禧已被外国人的兵舰、大炮吓破了胆,急欲讨好各国使节和他们的夫人,她从庆亲王那里得知裕庚的两个女儿通晓外文及西方礼仪,便下旨召裕庚太太带女入宫觐见。德龄和容龄因其活泼天真的性格、娴熟的社交能力而受到慈禧的青睐,为了进一步了解西方,同时也便于与西方国家驻华使节的夫人们接触交往,慈禧便将姐妹俩一并留在身边做了传译(翻译),德龄和容龄由此成为皇太后身边的紫禁城女官。

紫禁城生活

德龄、容龄这两位“海归派”的到来,给古老的紫禁城带来了一股时尚之风。当时美国公使康格夫人、西班牙公使德卡赛夫人、日本公使内田夫人等外国驻华使节夫人入宫拜见时均由德龄姐妹陪同并担当翻译,德龄还为光绪皇帝讲授英文,并经常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译读国外的报纸,为清宫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德龄姐妹还与美国公使康格夫人和海军提督伊文思夫人接洽,邀请美国艺术家卡尔女士为慈禧太后画像。这是油画艺术第一次进入清宫,画像中的慈禧,身着黄袍,手戴翡翠手镯一对及翡翠护指,头戴玉蝴蝶及鲜花,状颇适然,整幅画作笔法精致细腻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此画原藏于美国斯密桑宁基金会国家美术文物典藏署,现存于台湾。

受德龄姐妹的影响,慈禧对于西方的衣着和化妆品也逐渐接受,从前她的化妆品全是宫中自制,自德龄入宫后,慈禧对西人化妆品有了一些了解,也产生了兴趣,所以当德龄向她推荐法国染发膏时,她欣然同意,使用后赞赏不已,从此国外化妆品进入了古老的中国宫廷。慈禧对于西服也有兴趣,给她画像的卡尔女士就曾这样评论过:“太后极喜西装.谓亭亭玉立,飘飘如仙子之舞,极惹人爱。”正因为慈禧对西服的喜爱,所以德龄入宫后,慈禧特别恩准她可以穿西服,这在大清历史上是罕见的。

至于德龄、容龄在宫中的地位问题,有文章说据清宫老人回忆当年慈禧太后70寿辰万寿节期间,慈禧曾特封她们为郡主,由于西方没有公主郡主之分,传到外国便传成了德龄公主。其实按清代的制度来看,只有皇帝亲生或过继的女儿才能称公主,亲王的女儿称郡主(满语和硕格格),郡王的女儿称县主(多罗格格),贝勒、贝子以下则依次称为郡君、县君、乡君(统称格格)。从德龄父亲的身世和职务来看,德龄不可能是公主,至于是不是曾被特封为郡主,目前也缺乏相关资料证明。对于此事,德龄作品的中文译者秦瘦鸥先生曾撰文指出:“解放之后,容龄也写过一些短文,初在《新观察》杂志发表,后于一九五七年冬集成《清宫琐记》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在这部书中,她写到当年居住宫内的那些女伴时,总是说‘格格和女官们’,而且明确地指出哪些人是格格,如庆亲王的女儿三格格、恭王府的小二格格、醇王府的三格格等,并不包括她自己和德龄在内。照她所记的看,当时宫中不论上下,对她都只称‘五姑娘’,从没有叫过‘五格格’,可见她们的身份还赶不上格格之称。”

1905年3月,裕庚因病到上海就医,电召德龄姐妹赴沪照料。德龄姐妹向慈禧请求去上海,从此离开了生活了两年的紫禁城。

旅美女作家

德龄姐妹出宫不久裕庚便去世,后来德龄结识了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撤迪厄斯·怀特,两人于1907年5月21日在上海结婚。后来德龄随怀特赴美,开始用英文撰写反映清宫旧事的作品,署名“德龄公主”,成为当时美国著名的华人女作家。德龄用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是《清宫二年记》,这本书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了1903年至1904年清廷宫禁内苑的生活实情,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慈禧太后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言行举止和习性品格,随后德龄又先后用英文撰写了《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作品,在西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于作者曾在慈禧太后身边生活过,自己又是女性,了解得比一般人真切,故对晚清清宫生活的描写比较生动和细致,受到读者的欢迎。德龄的作品后被顾秋心、秦瘦鸥等人译成中文,流传到国内,并在《申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上连载,影响甚大。

历史上真实的德龄公主 德龄公主电视剧

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兼之德龄本人长期侨居国外,不熟悉国内情况,对晚清时期的历史了解得也不多,以致在作品中出现了一些不足及疏漏之处,她作品中的一些描写都是不符合史实经不起推敲的,如她在《御香缥缈录》中所描写的慈禧太后由北京乘坐火车前往沈阳之事,据史料记载,从北京经天津到沈阳的京沈铁路1911年才全线通车,而书中所记录是1902至1906年间的事情,那时铁路还没修好,慈禧的“御用列车”怎么去得成呢?秦瘦鸥先生对此也曾在文章中评论说:“例如对于慈禧那样一个思想顽固、反动透顶的封建统治头子,德龄从个人感情出发,竟在书中多处加以美化,把她写得很象一个富于人情味的老太太;即使对她的紊乱朝政、擅作威福等等,也解释为由于慈禧早年饱经忧患、情绪恶劣所致,或者看作老年人的怪脾气,大大减轻了她的罪责。这也是容易在青年读者思想中造成混乱的。”虽然如此,但由于其作品中的文学魅力和文学价值,,她笔下的“清宫生活”和“清宫人物”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其作品也久销不衰。

中年后的德龄因爱子萨都斯早夭而与丈夫离异,她曾两次回国探亲搜集装作素材,还在国内演出了英语清宫戏,并亲自主演了慈禧。抗战爆发后,她多次在美参加“中国之夜”及“一碗饭运动”等活动,支持祖国的抗战事业,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爱国热情。1944年11月22日,德龄在加拿大不幸遭遇车祸而亡,当时重庆中央通讯社还专门为此发过一条电讯,其标题即为“德龄公主撞车身死”。

德龄(左1)、容龄(右1)与慈禧太后在一起

中年德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39269.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上真实的秦桧及岳飞之死 岳飞后代与秦桧后代

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江宁人(今江苏南京),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多次任相。秦桧是南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汉奸或卖国贼。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

历史上真正的建宁公主 鹿鼎记建宁公主

其实建宁公主她是康熙的姑姑,而并非鹿鼎记里所说的康熙的妹妹. 建宁是清代历史上惟一嫁给汉人的格格,从她指婚那一天起,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因为谁都知道,吴应熊,天下第一大汉奸吴三桂之子,他被招为额附,软禁于北京城里,根本是个傀儡,更是

历史上真正的铁道游击队下 铁道游击队mp4下载

历史上真正的铁道游击队(下) 1940年8月,鲁南军区成立,鲁南铁道大队的隶属关系也由苏鲁支队移交给了鲁南军区。由于铁道队频频出击,使驻枣庄和临城的日军损失惨重,他们受了上级主子的训斥之后,便集结大批兵力对铁道队活动地区进行“扫荡”

历史上真实的双枪老太婆 历史上真实的美人盂

满门忠烈:曾和蒋介石结拜,历史上真实的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1881——1950),女,满族,夫姓赵,本名洪文国,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抗日英雄赵侗之母,人称“赵老太”,无党无派。抗日战争时期她屡挫屡战,参与组织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河

聊聊历史上真实的苏麻喇姑 宜昌保卫战的真实历史

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

声明:《历史上真实的德龄公主 德龄公主电视剧》为网友羊羊丶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