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音乐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远不会在记忆中褪色;每个人都会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叙述着跌宕起伏的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传奇。——题记土家族民歌是沸沸扬扬的生命大容器,是惊世骇俗的人性审美资源。清新凄艳、幽眇哀怨,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建始民歌《黄四姐》是流行于建始县境内的民间花鼓小调,是一首自娱性很强的群众娱乐歌曲,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歌曲以风趣诙谐的表演腔调和表演动作表现了土家人对恋爱与婚姻的开明态度。恩施州不少地方素称山民歌之乡,其歌有高亢激越的咏叹调,有行云流水的宣泄曲,有迂徐舒缓的通俗唱法,也有狂吼疾呼的摇滚乐。“下里巴人”的遗风、“竹枝词”的流韵、“五句子”的格律、优美衬词的烘托,男女对唱的方式,唱白夹杂、歌舞并举的“路数”,洒脱泼辣的抒怀,爱情婚姻的主题等,构成了恩施民歌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质。
湖北各种晚会和央视春晚上的《黄四姐》
《黄四姐》是一种专门在喜庆场合表演的群众自娱性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建始县三里乡、红岩寺镇、高坪镇一带。在上世纪30年代以前,高坪、三里、红岩一直是恩施地区通往宜昌的门户,早在清雍正七年(1729年),高坪、三里坝和红岩寺就已开始出现市肆,商铺、客栈业曾相当繁荣。清末,一批汉帮客商每年春、秋两季从宜昌、沙市、武汉等地贩来洋布、针线、丝帕、裹腿、头绳等商品,在施南府境内肩扛布匹,手摇铃鼓,走街串巷,四处叫卖,或下乡赶场,深入到各个屋场兜售货物。丝帕子在恩施地区出现大约就在这一个时期。这无疑给民间文艺家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和灵感,也赋予《黄四姐》强烈的地域色彩和深厚的民族底蕴。
三里等地表演喜花鼓时,前面一般有一段“过门儿”,即:“货郎我把鼓摇啊,四姐我把手招啊,买上红线荷包啰……”然后才是《黄四姐》的正式演唱。可见,《黄四姐》所表现的,是外来客商在乡间串街走巷叫卖时与土家族妇女的某一次交往。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一定程度的商业色彩,男方对女方有所追求、有所企图几乎一览无遗。民间艺术家敏锐地抓住这一特定的瞬间,从中获得灵感,结合土家人的婚俗习惯,运用艺术的形式加以再创造,最终产生了《黄四姐》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土家族少女,美艳如花
《黄四姐》的发源地———建始三里老村村,被州政府命名为20个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黄四姐》源于建始县三里乡老村村黄家大屋场,《黄四姐》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原名《货郎歌》。
20世纪30年代,东龙河畔黄家大屋场,住着民户黄聪明。黄聪明养有四个女儿,大的三个女儿先后出嫁,小姑娘黄幺姑,排名第四即称四姐儿,年方二八,长得花容月貌,聪明绝顶。某日,俊俏后生“贺二郎”手摇货郎鼓,担着货郎担走乡叫卖针头麻线等小百货,走进四姐院子里。身着草绿花红布衫的四姐儿走出来买洋火(火柴),贺二郎眼睛一亮,眼珠子定格般地痴看,顿生爱慕之心。贺二郎以低于成本的价钱给四姐儿卖了许多小百货,一来二去,四姐儿也对贺二郎有了好感。
贺二郎隔三差五哼着花鼓小调摇着货郎鼓儿钻进黄家卖货。次数多了,人更熟了。贺二郎接二连三献殷勤,给四姐儿送日用商品小百货。有一次,他走进院子,就拖长声音快活地喊:“黄四姐儿———”四姐儿在屋里也欢快地回应:“你喊啥子儿?”贺二郎唱:“我给你送根丝帕子儿———”四姐儿也唱着问:“你送我丝帕子干啥子儿?”贺二郎唱:“戴在妹头上,行路又好看,坐着有人瞧,四姐好漂亮!我的妹儿啥———”四姐儿回敬他:“你个贺二郎,嘴巴像蜜糖,唱得鸟儿叫,唱得心儿痒!”贺二郎唱:“妹妹心儿跳,哥哥脸发烧,拉着妹妹手,变成比翼鸟。”
经过一年多的热恋,贺二郎走进黄家,当了倒插门女婿,小两口相亲相爱,成就一段爱情佳话。尔后,人们便把货郎哥给四姐儿送情物的情景,自编成喜花鼓《货郎哥》传唱。他们婚后得子整喜酒庆贺,前来贺喜的亲友又将《货郎哥》改编为《黄四姐》,在恩施各地和宜昌长阳自治县等地传唱至今。
不同表演形式的《黄四姐》
《黄四姐》歌词歌曲质朴,演唱形式简单,为当地人喜闻乐见,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只要通过简单的化妆,演唱双方就各拿蒲扇或扫把作道具,在堂屋中间以明快欢乐的节奏唱跳即可。这些花鼓调大多是他们自己创作,虽词句简单,但却反映了土家儿女们的情和爱。歌词与曲调容易学会,也可即席发挥。
据了解,《黄四姐》的歌词曲调有很多种,人们称《黄四姐》为喜花鼓,是男女对唱对跳的情歌之一。建国后,《黄四姐》曾几次改编创作,由单一的男女对唱对跳,改编成有序曲、舞曲、领唱对唱曲和结束曲的情歌表演唱。从此,歌词也更加贴进抒发男女间的情爱,同时保留了男女间打情骂俏的原汁原味和欢乐激情的场面。演出阵容由两男两女对唱对跳,改编成有10多人参加。
建始县三里乡,《黄四姐》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黄四姐》久唱不衰。《黄四姐》唱响省内外,1994年被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选中演唱;2002年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成民族风情片,在西部频道的“黄金旅游线”播出;2004年春节期间,湖北选送24首民歌参加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大赛”,唯有《黄四姐》有幸入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黄四姐》流传于世久唱不衰,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风采,散发出浓浓的民族艺术芳香。在恩施自治州八县(市)中,建始县属于汉化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建始县从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建县之日起,境内一直实行的是封建地主经济,没有经历过羁縻州郡和土司制度,农业、手工业生产都与其他汉族地区无异。
湖北恩施农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黄四姐》自然也不例外。我们完全可以说,这首民歌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准确地反映了土家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风土人情,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恩施土家族介绍到了全中国和全世界。《黄四姐》之所以多年来久唱不衰,人唱人爱,是因为它优美、激情、动听、情感充沛,反映了土家人生活、婚姻、爱情、风俗和劳动状况,展现了土家族儿女丰富的想象力、朴实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土家人以歌为媒,自由恋爱。生活在黄四姐故乡的青年男女,具有豁达、坦荡、诙谐、幽默的性格和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对感情的表露与传达,往往用对歌来实现。贺郎和黄四姐的对歌就是典型代表。
青年歌唱家汤子星、王丽达夫妇深情演唱《黄四姐》
优美的山民歌题材,边唱边跳边创作的表演形式,土家特色的虚词活用,都展现了《黄四姐》无与比拟的独特艺术价值和具有厚重的社会价值。
首先是杰出的文化价值。《黄四姐》具有广阔的艺术拓展空间,其艺术风格在不断变化发展中体现出鲜活的社会活力,这一艺术奇葩是土家人的母语和精神家园的体现,更是土家文化的精粹,对于发掘和发展土家族音乐遗产起到了独特作用。
作为土家族民歌的优秀代表《黄四姐》还是弘扬土家族精神、传播土家族文化的良好载体。2005年,恩施州政府正式将“黄四姐”的家乡老村村定为全州20个“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2006年建始县政府正式开展《黄四姐》的申遗保护工作,并每年举办“黄四姐文化节”。前不久,湖北省已将《黄四姐》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挖掘整理的同时,地方政府十分注重民族文化的宣传推介和保护工作,《黄四姐》已经成为建始展示文化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如今,建始县致力于实施“文化建始”的战略,以《黄四姐》系列民歌的传承演唱,打造以“建始直立人”为品牌的野三河生态旅游和以《黄四姐》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并将隆重举办“黄四姐国际文化旅游节”。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代,《黄四姐》必将展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