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说现在还有人偷捕在卖的,不过很少了。我记得刚到青海时,那时候湟鱼都有30多公分长的,2斤多重的。以前就听父母朋友们在一起讲述刚到青海的情形,我就对湟鱼印象特别深刻。那时候青海湖里的湟鱼很多,由于藏民是不吃鱼的,所以上百年以来,湟鱼就没有被捕捞过,也就被青海湖鸟岛上的鱼欧们捕食而已。所以父辈们刚到青海时,据说湖里的鱼很多,多到怎么的程度呢,拿根棍子使劲往水中打,就有湟鱼被打死的程度。后来遇到3年自然灾害,青海湖里的湟鱼就成为救命鱼,被大量捕捞,使鱼的密度激剧减少。以前的“骑马涉水踩死鱼”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由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而且是个咸水湖。湖里除了湟鱼就没有其它生物了。所以湟鱼长的很慢。“一年长一两,十年长一斤。”鱼儿长十岁也才筷子那么长。想想湟鱼也真是个苦命的鱼,就吃湖里的泥巴,水藻张大。我也很喜欢吃湟鱼的,在青海时对牦牛肉、羊肉是一点都不吃的,但是对湟鱼却一点不拒绝的,鱼很肥美,肉质细腻,哈哈,想着就流哈喇子。
下面是一些资料,来更深入了解湟鱼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湟鱼是冷水性无鳞鱼,它身体肥硕,肉质肥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都很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一种稀有鱼类,只产在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些湖泊和河流中。它同泰山的赤鳞鱼、富春江的鲥鱼、洱海的弓鱼和油鱼,并称我国五大名鱼。
湟鱼的学名叫青海裸鲤,原产于黄河流域,所以酷似黄河鲤鱼。它的祖先是有鳞的,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几乎全身裸露的鱼类。青海湖盛产惶鱼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1746年的《西宁府新志》。1938年,孙健初记述青海湖地区地质时写道:“水中绕有鱼类,色黄无鳞,……湟源一带居民,乘暇前往,以手捕获,干之以待出售。”每年3月下旬,湖面的坚冰刚刚消融,几乎清一色的湟鱼,就开始成群结队地游向与青海湖连通的淡水河。它们溯河而上,排卵受精,繁衍后代。6月正是产卵盛季,在湖西北的布哈河口附近,密集的湟鱼,大都1尺左右长,争着进入河道,堵塞在那里,真是多到“牦牛喝水踩死鱼”的程度。鱼儿相互追逐,通过浅滩时,背鳍露出水面,恰似千帆竞发。
这洄游的特性和大马哈鱼一样哦。
下面的照片是网上找到的。
洄游的湟鱼
这么点就已经十几岁了
![青海湖湟鱼 青海湖湟鱼有什么营养](http://img.aihuau.com/images/02111102/02034749t01bcf37a82089bbb04.jpg)
好肥的鱼噢
游往出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