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读六十 春日 朱熹 宋 春日 朱熹

古诗词赏读六十 春日 朱熹 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⑴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⑵ 寻芳:游春,踏青。
   ⑶ 滨:水边。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⑷ 光景:景物。无边光景:一眼望不到边的风光景物。

   ⑸ 一时:一下子。

   ⑹ 等闲:平常、轻易。

   ⑺ 识得:认识到。
   ⑻ 东风:春风。

   ⑼ 面:面貌。
   ⑽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灿烂景象。
   ⑾ 总是:都是。

【译文】

  我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汉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

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朱熹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这首春日诗通过描写泗水河边的春天美丽的景象,赞美了春天无限的生命力,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奋发图强的远大志向。其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准确地反映出了春天的特征,成为千古名句,常常被人用来形容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字承首句中的“”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古诗词赏读六十 春日 朱熹 宋 春日 朱熹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

  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怎能去游春呢?他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仅从字面看,也算得上是写景抒情的佳作了。然而这不仅仅是一首春游的诗,更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暗喻孔子倡导的“”。“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当今常用来形容祖国形势一派大好,或者文艺园地百花争妍的情景。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所以说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参考资料:http://www.dhsyxx.com/student/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76

http://www.32ji.com/s/272.html

http://tieba.baidu.com/f?kz=181177754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2375.ht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013494.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3988232.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49992.html

更多阅读

《今古奇观》:第六十七卷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俞丽拿 良宵

第六十七卷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太平时节元宵夜,千里灯球映月轮。多少王孙并士女,绮罗丛里尽怀春。话说东京汴梁,宋天子徽宗放灯买市,十分富盛。且说在京一个贵官公子,姓张名生,年方十八,生得十分聪俊,未取妻室。因元宵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

声明:《古诗词赏读六十 春日 朱熹 宋 春日 朱熹》为网友岛城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