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员工有效的沟通! 如何有效沟通

如何让员工有效的沟通! 如何有效沟通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博文,敬请配合,违者必究!公司里存在沟通的问题,原因不是在“技巧”而已,是在于对“沟通”的态度。大家不愿意沟通,是一种工作的态度,还谈不上技巧,也不必谈技巧,因为横阻在同事与同事之间沟通的障碍是人与人的勾心斗角,将公司的利益抛诸脑后,所以才会没有沟通,或是沟而不通。但是在一般的民营企业里,绝大多数的管理者把沟通当作是大家能用言语“互相讲话,表达自己对某一件事物的看法”,这就叫做沟通?沟通就是讲话?中国的文字之美,来自于它独特的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而其中又以象形,形声,和会意这三种文字在今天的平常用字当中最为多见;经常有一些朋友问我从台湾到中国大陆来,平常使用的文字从繁体字变成了简体字,我是如何学会的?我告诉他们其实百分之九十的繁体字到简体字的变化是用形声的方法,有边读边,没边读中间就是了,例如,惊,运,态,沟,这些字都是一样的形声字;剩余的就属于会意字了,例如尘,笔,艳,等等。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从象形字与会意字的角度来看,沟通这两个字,却与口,也就是嘴巴,一点关系也没有的。因此,我们应该理解,沟通与嘴巴说话没有绝对的关系,不要把沟通当作就是说话。

1. 最好的沟通方法

日本有一家全日本家喻户晓的食品公司叫做森永公司,日文念做Morinaga,这家公司不只在日本有名,全世界的食品行业,特别是乳制品,更是赫赫有名。大约是在五十年前吧,这家公司的老板还只是一个乡下小商人,在自己的家中生产一种小孩子吃的糖果,就叫森永牛奶糖,它也陪伴我度过许多童年的欢乐时光。森永先生每天骑着自行车,到每一家街头巷尾,胡同弄堂里的小杂货铺,一次几盒的卖着。

直到有一天,有一种现代化的零售店在那个小镇上开张了,当时的人称呼它做“超级市场”;森永先生不假思索的骑上自行车,去拜访这家超级市场的老板。不论他是如何的介绍推销,对方就是对他的牛奶糖没啥兴趣,他只好摸摸鼻子回家,明天再去;但是结果仍然一样。下星期再去,还是铩羽而归。不干了?

森永先生在去了第十四次的时候,这家超市的老板终于感到烦死了,于是“拿几盒进来摆着吧!”就这一摆,摆出了今天的森永王国。

我们经常听到某位同事说:这事情已经跟他沟通过了,他死脑筋,没有用。只沟通一次会有用吗?想当年,你追求你的爱人的时候,你第一次告诉她:“我爱你”的时候,她就相信你了吗?你怎麽知道要继续多讲几次?同样的道理,也应该运用到别的地方,一直到成功,一直到对方相信你。

另外一种情境是上对下的沟通。有些老板放不下身段,所以没面子去与下属沟通,依我看,这是与钱过不去,为了公司的发展,成功,为了口袋里的钞票,不必有太多面子,面子一斤多少钱?看看超市里的面纸一盒多少钱?过去美国有一位派驻在波兰华沙的大使史托索先生,为了将一封秘密的外交信函送交给中国当局,完全不顾“外交礼俗”,亲自在南斯拉夫将信拿给了当时中国的外交“代办”雷阳;这段故事在许多年后,仍然为国际外交圈所津津乐道。听说宋楚瑜先生在红果国民党秘书长任内,如果有必要与比自己年长的下属沟通谈话时,从来不喊他们到他的办公室去,都是他自己到下属的办公室去。早年台湾有一位赵跃东先生,赵先生在担任台湾的经济部部长前是台湾公营的中国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后来他升任为经济部长之后,经常提醒接任者要礼贤下士,要经常到那些副总的办公室去与他们多交往,一句又一句的“拜托”,就能使下属没命的干活儿。

管理者必须意识到,沟通是工作上不可缺乏的责任,不能推卸;这还是一种示范,做给其他的主管层学习。这还是一种激励,让下属更愿意拼命的干活儿。

成功的沟通经常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什麽高明的技巧,你同意吗?

2. 沟通的道路和工具

经常会有许多的公司,在他们的高层主管参加了培训课程之后,觉的有一些领悟,于是会与老板交换心得,提出建议,是不是请老师来为我们全公司的管理干部们也上上课;当然,授课内容是根据主人的需要而定的,通常他们主动提出来的,最多的课程主题就是“沟通”。如果我有机会在课程进行之前与主办人员或老板简单的谈一谈,为什麽他们会挑这样一个主题?那他们大多会告诉我,团队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不顺畅,能不能请老师来教大家如何沟通?

各位可以在书店里买到许多教你如何与人沟通的“技巧”,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但是,就我个人有限的工作经验而言,我的体会并不在于这里。沟通,它可以是一种制度的执行,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

我必须再一次强调,我们不是生活在桃花园,也不是生活在天使的国度,我们都是平凡人,与另一群平凡人一起工作。于是,大家就会有许多平凡的弱点。在一个团队中,开玩笑的讲,有人先天八字不和,风水相克;在现实的工作中,利益和观念的不同,甚至因为彼此上司派系的不同,实在很难沟通,有时候,即使彼此想沟通,但是有几十只眼睛看着你,你也不敢随便与他们沟通,因为他门是另一派的人马。这是团队中普偏存在的现象,做老板的不能假装不知道。

来,我们把问题最深处的原因挖出来。什麽叫做沟通?用一般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是,两个以上的人,就某些事物的不同看法,互相交换,表述自己的看法,以期彼此了解对方。如果是这样,那,似乎其中的一个关键是“双方见面”?相信大家知道其实不然,打电话也可以沟通啊!只要有一种可以让讯息,意见交换的渠道,提供双方表达,那就可以沟通了,对吧?不要以为见面才可以沟通。

解决的方法

现代化的电子科技带给人类的生活剧烈的变化,特别是在沟通的工具上,只要随便问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他就可以告诉你,他和朋友们如何方便快速的沟通。电脑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只要将公司的管理部门人员和各部门管理层,都提供他们能进行管理工作和沟通的电脑,并且将这些电脑形成公司内部的局部网路,这样的工作就可以展开了。也许你会担心,许多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因为电脑而滥用电脑,不是上班时间打QQ,谈朋友,要不就是打游戏,浪费时间;请你放心,这些工作都可以很容易的解决,只要你一声令下,这些专业的电脑人员都可以让员工不能随意上网,也无法随意装上游戏的软件。

这麽做有什麽好处呢?好处大了。

如果你和某一位经理关于下个月业绩的讨论,是否也希望财务长知道呢?是否也希望生产厂长知道呢?管运输和仓储的主任应该也知道一下;怎麽办?召集大家,开个会?通常是大家都不知道老板和销售经理讨论了什麽,具体的说,大家根本不知道你们曾经讨论过这回事儿。如果利用电脑,如果不是急事,销售经理可以利用不忙的时间,在电脑中告诉你他的想法,你可以一样的进行反馈,同时,你们的每一次讯息交换都可以抄送一份给前面提到的所有主管,他们只需要知道,不需要表达意见。

别小看这见事的功能;人与人的相处,最怕莫名其妙,隐形的冲突;团队沟通最主要的死结也来自这里。人要面子,人讲尊严,特别是咱中国人,所以许多资料,讯息,必须去向主管某件事的部门才可以拿的到,假如这是固定的工作模式,那也就罢了,假如不是,那就麻烦了。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推三倒四,原本昨天可以办好的事,拖到了明天才行;好,既然你对我如此,这次你整我,下次走着瞧!这种“内耗”式的隐形冲突,你做为老板不一定容易察觉出来。

所以,我经常大声疾呼,希望老板们要学息如何运用电脑,千万不要被一时有限的财富冲昏了头,不敢学习新东西,拿着脑袋里的龙泉宝剑要和西方新世界的洋枪大炮干到底,别取笑清朝的慈禧太后用义和团打洋人,现代这样的人还多着呢!通常他们会说:我是老板,我扮演决策的角色,电脑我不必会,只要我的部属会就行了?真的还是假的?想一想!如果真是如此,那你不知道电脑的用途,如何利用它呢?你又如何和竞争对手比赛低成本,高效率呢?结果,你的公司可能从“老板的能力”开始输起,一路输到底。千万不要让您自己成为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的慈禧太后。

各位老板,看了这段话,千万别难过,别伤心,别生气,即使我是一个现代的知识份子,都在洋人的公司里任职,我也曾经有一样的心理历程;干吗要会电脑?我有助理嘛!要做什麽只要一声令下,报表就来了。所以我在国内的许多公司都会看见,办公室里有一种工作职称叫做“内勤”,“销售助理”,我从来不知道为什麽我们的工作是如此的伟大而复杂,需要如此被伺候?喔!原来这是大多数人逃避电脑能力不好的最主要藉口;如果老板也不懂电脑,那这件事是很自然不过了,如果老板懂得如何利用电脑,我可以保证,他会要求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要会用。

假如我给你一项工程,共有两万个八位数字,必须在一天内由大到小,依序排出,假设报酬是合理的,你为了承揽这见生意,你会怎麽做?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清楚的告诉你,这件工作在电脑上只要用三秒种,你可以想象吗?

沟通,有许多行为学上的原则与技巧,我相信大家可以买到很多这一类的书,但是我在这里提出这个大家比较不容易听见的声音;一个团队要有好的沟通合作,现代科技,特别是电脑,可以扮演很突出的角色;其次是由于人云亦云,积非成是的观念所误导,许多中小企业的老板以为自己不会使用电脑是没有关系的,于是,硬件(设备)和软件(制度,文化)都没有,才是团队沟通的死角。并不是当老板的人只需要负责“策略,谋略”的思考,电脑可以交给秘书或助理,您见过战场上不会用枪的将军吗?将军可以在敌军来临的时候叫传令兵帮他用枪与敌人做战吗?再请教您,一位不懂得如何使用电脑的老板会重视公司里的讯息化管理吗?在浙江温州,就有一位老板曾经问我,他的工厂与办公室距离六公里远,电脑联线?这么远的距离,电线怎么拉?

中国大,距离远,各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一定要做得到你的对手不容易做到的,买设备,添机器,再圈一块地?再来呢?这些你会嬴吗?做一些看不见的,让你的敌人怎麽输的都不知道,这才叫做高招。

让沟通的效率成为你的团队的一项秘密竞争武器,因为大家都做不好,如果你的公司做好了,管理的效率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提升,而且你的竞争对手无法轻易的模仿。

3. 沟通?需要一个模范!

老板们都告诉我公司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有问题。有些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好笑,不知道是不是只要经过我到他们的公司里讲授“大家要合作,要沟通,要以团队的目标为目标”的课程之后,这些员工就突然会领悟到团结合作的道理,从此以后公司就步上沟通密切的道路了?相信看完这段话,你也会笑一笑,因为你知道事情没那麽简单,要改变人的态度并不容易,必须藉助某种方法,制度,或工具。

前面我已经将推动一家公司的沟通工作执行的工具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硬件指的是电脑等电子工具,软件指的则是公司里沟通的文化和制度。我还提到,老板必须能正视电脑能带给团队里沟通效率的帮助,所以我鼓励老板们都应该要练习使用这一个工具。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一种文化是如何往前推动的。

大多数的员工会模仿,更精明一点的会看风向,老板干什麽,他也开始干什麽。如果有老板做模范,那他们一定会努力的跟上来。

我们试着想想看,老板将一封他和销售经理沟通的邮件,也抄送一份给工厂厂长,一份给财务长,一份给仓库的主任。我们来想想接下来的几个问题。

假设仓库的主任可能是文化水平比较低,但是他能不能不会使用电脑呢?

其他的主管,一定看到了老板将邮件抄送给其他主管的做法,他们会不会有什麽学习呢?

当一位主管发一份邮件给老板的时候,如果老板发现他并没有同时分享讯息给其他的主管,那老板就应该立刻在回复的邮件上告诉他,以后这样的邮件应该要抄送给其他部门主管,并且将这份回邮发给其他主管。

有了这种上行下效的模式之后,老板就可以从电子邮件的来往当中,看出来下属之间,哪一个人尽了沟通的责任,哪些人只看,却没有反馈,再加以纠正。

其实,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学校里,没有人会教你这些团队的沟通技巧,只有当你进了一家管理上轨道的公司,它有好的文化,有好的团队合作,才会将你教好,你才会知道团队是如何沟通的。

这样的沟通,可以形成一种文化,从上到下,促使每一个人都学习电脑,并且学习经过电脑沟通。这麽做,还会带来两个管理上的效率。

同样是沟通,比起用传真,时间更快,而且不必浪费纸张;如果透过Excel 做格式化的表格处理,计算,那节省的时间更是难以估计。

如果你真的与公司里某一个人互相看不顺眼(这种例子太多了),你利用电子邮件的传输,需要碰面的机会可以降低许多,可以克服“不想看到那个人“的心理障碍,该给什麽资料就给什麽资料。

所以,老板必须是整个公司沟通文化的前锋,做一个模范

再来看另一种有趣的老板必须做模范的沟通。

老板最近参加了EMBA班,好好提升自己;那下面的人怎麽办呢?

最近我应邀请到一家专门以早餐为核心定位的小型餐饮连锁公司,先做了一次的诊断,再做后续的处方与辅导。我总共与该公司的十位一级主管访谈,这些人都是直接向总经理报告的。这位总经理年轻有为,继承家业,但是一点儿不含糊,他告诉我,他发现公司上下层对决策执行的落差相当大,但是在全面检讨原因之前,他认为他应该先反省原因是不是出在他自己的身上?在中小企业的公司当中,可以遇见这等气度的老板是很难得的。

当我结束了访谈之后,我从这几位主管的反馈当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而这个现象,正代表着相当比例的民营中小企业老板目前的困境,但是他们却没有知觉,因为下属绝对不会直接而坦白的向老板说出这件事。我们来看看是什麽事情。

似乎整个中国都弥漫在一股企业老板学习EMBA的风潮当中,从知识的层面上看,这自然是好事,不但可以多少增加了学理的探讨,也可以同时打开社会的人际关系圈;可是问题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下属清楚的感受到,自从老板到外头学习回来之后,似乎自我感觉不一样了,文化水平提升了,人的价值是不是也跟着改变了,对我们讲话的时候,口气也不同了,颇有专家的心态,似乎是我们与他的距离越来越远,他说的东西我们也就难以理解了。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团队沟通的问题,而且是领导的沟通。我们尝试从三方面来看。

一级主管感受到老板说话的口气不同以往,沟通的方式和感觉都变了,似乎让他们以为老板是上了一个不一样的层次了,我们跟不上他的脚步了。这可能是一件事实,经过学习,这位老板的经营观念,管理的知识都获得了提升;但是,你的团队并没有获得提升,也许这个产业并不需要那样的提升,可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职业经理人又不适合这个产业和这家公司;这包括工作的内容,工资待遇,知识层次,事业规划等。所以我们经常说,不是找最好的人,是找最合适的人。

如果你不能够将头脑里的学习转换成让他们听懂的知识,那他们可能就糊涂了,也可能就产生距离感了。这些你学习来的知识不是不好,而是对公司的管理派不上用场,甚至反而造成反效果。

心态的调整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否认,经过学习,人的气质和修养,会透过知识的浸润而有所改变;就好象同样是两个乡下的好女孩,小学同班同学,如果其中一位上了北大,另一位则初中毕业后留在家乡发展,那日后再碰面的时候,感情肯定是没办法如同小时侯那样融洽了。并不是不珍惜,是人的心智发展的方向有所不同。担任老板,我们必须留意这样的小失误会造成管理上的真空。这是你学习的目的吗?

必须调整一下心态,将你认为对公司的管理提升有价值的观念,用他们熟悉的肢体语言,用熟悉的工作语言,引导他们聆听,相信,然后练习。

节选本人撰写的《挣扎——中国民营中小企业为生存而挣扎的60个管理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020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让员工有效的沟通! 如何有效沟通

*未经本人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博文,敬请配合,违者必究!公司里存在沟通的问题,原因不是在“技巧”而已,是在于对“沟通”的态度。大家不愿意沟通,是一种工作的态度,还谈不上技巧,也不必谈技巧,因为横阻在同事与同事之间沟通的障碍

如何让员工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工作心态修炼

几乎每次去到企业开展管理心理学类培训课程时,总会有一些学员跑来问我,如何才能提升员工的士气?如何才能激发员工的激情?如何才能让员工更加积极的工作,如何才能让员工做到自动自发?我想,这大概是所有的组织和组织管理者们最关心的管理命题

2016年 三大关键词 老板让员工跟随的三大关键词

 一个老板想让员工跟随,可是很多老板却始终没有搞明白。常常被以下问题困扰。   为什么给这么高的提成比例还要离开?你能够帮助他拿到吗?   为什么每月提成比同行高这么多还要辞职?你帮他成长了吗?   为什么干得好好却去到其他

声明:《如何让员工有效的沟通! 如何有效沟通》为网友守心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