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操作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据说,针法所用的金属针,以纯金、纯银制做的为最好。
相传,真正汉唐时期的制针古法,所用的金属是‘马嚼铁’!就是马嚼子上的那块纯铁!
古时,针灸用的针,全是这马嚼铁硬生生打出来的。因为,马为午火,地支中的一缕阳,主克金。马嚼铁用了多年后,铁中的金伤锐气,相应就会减少,乃至全无。因午火克金呐。所以,这样一来,针灸针,在气上,就不会伤人了。
古法做这个针灸针,取来马嚼铁后,烧红了,然后不断地煅打。也就是将两块铁,打成一块!甚至三块打成一块,取的就是质地密实,韧性高。
如此之后,再来拉丝,拉过了丝,再剪切成段。
完成了前面几步后,还需要用蟾酥来涂抹针身。
针身淬过这个蟾酥后,就会对神经产生极轻微的麻醉作用。然后让人感觉不到疼,只能感知到经络舒活时产生的针感。
淬过蟾酥后,还要用腊肉中的油来养这个针。
养过几天,还得把插满了针的这块腊肉,跟几十种药材在一口锅里一起慢火熬。
这个熬的时候,基本上得一天一夜,直至将锅中水完全熬干净。之后,再把这腊肉浸入冷水中,此时,肉一入水,即刻分解。然后再取针出来。
到了这一步,还得给针开锋。
这个针锋,不是磨石磨出来的。
先用一只木箱,箱子里装满了细密的黄土。再把针,反复朝这个黄土里插,利用摩擦力通过黄土砂把来针锋磨出来。
这样磨出来的针锋,极为圆润,破肤不痛,并且由于针头圆润,在遇到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时候,这个针还能够自行地避开,不会伤及神经和这些组织。
而在磨出针锋后,还要用十几味药材来煮,这些药材的配伍极为讲究,一为去火毒,二为高温水煮去杂毒,三为养针,即利用药材,将针养的光洁明亮。
这样,经过一层层复杂的工序后,一根真正意义上的针具才算完成。当然了,还要用上等的纯铜来缠丝,末了,整装入盒。
如此古老的工艺,据说,民国时候就已经不多了。到了解放,历经几次运动,老手艺人,死的死,绝的绝。新人都追求现代化生产,有些即便知道这些古法,也仅仅是知道而已,再无人用心,认真去做这样一套针了。
现在市面上的针具,大多都是工业批量生产打磨出来的所谓不锈钢针。
《针灸大成》记载:
制针法
《本草》云:『马衔铁无毒。』《日华子》云:『古旧铤者好,或作医工针。』
按:本草柔铁即熟铁,有毒,故用马衔则无毒。以马属午,属火,火克金,解铁毒,故用以作针。古曰:『金针者,贵之也。』又金为总名,铜、铁、金银之属皆是也。若用金针更佳。
煮针法
先将铁丝于火中煅红,次截之,或二寸,或三寸,或五寸,长短不拘。次以蟾酥涂针上,仍入火中微煅,不可令红,取起,照前涂酥煅二次,至第三次,乘热插入腊肉皮之里、肉之外,将后药先以水三碗煎沸,次入针肉在内,煮至水干,倾于水中,待冷,将针取出。于黄土中插百余下,色明方佳,以去火毒,次以铜丝缠上,其针尖要磨圆,不可用尖刃。
麝香(五分),胆矾、石斛(各一钱),穿山甲、当归尾、朱砂、没药、郁金、川芎、细辛(各三钱),甘草节、沉香(各五钱),磁石(一两能引诸药入铁内)。
又法:用乌头、巴豆各一两,硫黄、麻黄各五钱,木鳖子、乌梅各十个,同针入水,用瓷罐内煮一日,洗择之,再用止痛没药、乳香、当归、花乳石各半两,又如前水煮一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净端直,用松子油涂之,常近人气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