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1919年6月15日,艾丽丝•默多克生于英格兰的都柏林。一岁时因父亲工作需要,全家迁至伦敦。1931年中学期间开始尝试写作,作品常见于校报。后来考入牛津大学并于1942年顺利毕业,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西方哲学和历史。曾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并加入英国的共产主义组织,但于一年后退出。
二战期间,艾丽丝•默多克成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部的一员,为伤员提供服务。在因工作需要去比利时期间,结识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家萨特和小说家雷蒙.格诺。他们的思想对艾丽斯早期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1948年,默多克在牛津大学任职,教授哲学课程。1953年出版《萨特,浪漫的理性主义家》,对萨特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究,指出哲学以文学的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并将该观点运用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1954年发表首部小说《在网下》(Underthe Net),该作品在1998年当选为“20世纪100部最佳小说”之一。
1956年,她和同事著名莎翁研究专家约翰.贝里结婚。晚年的默多克患有早老性痴呆症,约翰在家陪伴她的同时,动笔写作回忆录《献给艾丽斯的挽歌》,在艾丽丝去世前出版,感动了许多读者。
1963年从牛津退休,但仍在别的院校任职。
1967年全身心的投入写作,以平均18个月一部作品的速度进行创作,并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获多项殊荣。
1995年发表最后一部小说《杰克逊的困境》(Jackson`s Delimma)
1998年2月8日卒于牛津。
早期代表作品(约1953-1965):
Under the Net《在网下》 1954
The Bell《大钟》1958
A Several Head 《砍断的头颅》1961
The Unicorn《独角兽》 1963
成熟期代表作品(约1970s-1985)
The Nice and the Good 《好与善》
An Accidential Man 《偶然的人》1971
The Black Prince 《黑王子》
The Sea, the Sea 《大海啊,大海》
作品风格和在国内外的批评接受
艾丽丝•默多克共创作26部小说,小说情节错综复杂、人物关系多变、充满丰富想象力和细致的描写并多涉及道德主题,酷似19世纪乔治.艾略特和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风格。
她的作品同时将神话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多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但也混杂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如戏仿,元小说等。因此围绕艾丽丝的文学作家产生了一系列争议。显然,默多克不属于传统小说家,现在多认为她为二战后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兼哲学家,并称她为有力的思想者、优秀的故事家。
对默多克的早期评论多关注其有关爱与善、权利和自由、宗教和哲学的主题。中期有评论家批判起作品没有将神话和现实融合,并认为人类的经历和真理不可能被语言记录也不可能并统一的哲学思想记录。后期的批评又重返对其早期主题的关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默多克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研究领域大体分为:默多克的小说观、默多克小说的艺术特色、默多克的哲学观、女性主义思想和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