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认知鸿沟下的中印关系

5月14日-16日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中国之行,这是他就任总理以来首次访问中国。对于中印关系发展而言,个中意义虽称不上具有开创性,但是却足以“承前启后”。基于他在印度国内享有良好的民意基础,又有印度人民党在议会中的绝对优势,完全具备在外交上“积极有所作为”的可能。拭目以待两国领导人将如何共同规划中印关系新图景,能够缓解印度“象”对中国“龙”的消极认知。

印度“象”眼中的中国“龙”是什么样子的?2013-2014年,我因工作需要来到新德里。短短一年多时间,深刻感受到中印在认知上的巨大鸿沟。接待初到印度的国内同行,他们都不免向我表示惊讶,惊诧于中国“龙”在印度“象”眼中的形象之差。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Policy)2013年的民意调查也显示,印度民众对中国的喜爱程度仅高于巴基斯坦,却远低于其他大国。

“一百个读者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一百个中国人眼中可能也有一百个印度。有的来到印度后,流连于印度独特的文明、宗教、艺术,“人未离开,却已经思念”。也有到了印度之后,不堪“杂乱差”的卫生状况而“归心似箭”。没有到过印度的中国人中,多半有一种“嫌贫爱富”的情绪,甚至可能夹杂着种族歧视的倾向,称印度为“阿三”。

英媒:认知鸿沟下的中印关系

那么,印度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呢?

遭遇印度版的“政治正确”

由于经常穿梭在新德里的各个研讨会上,偶尔拜访印度的各个智库、高校及专家学者,大抵能够掰着手指头数出新德里的中国问题研究的大咖。虽然他们都有过在华访学、游历的经历,然而极少有过较长时期在华访学的过程。对于印度年轻一代的中国研究者来说,既缺乏长期实地考察的经历,也很少有人能够熟练使用中文。造成的结果是,印度国内对中国的研究依赖的资料来源更多的是西方媒体,甚至主要是国内的激进报纸的英文版。

更大的问题似乎是,印度国内在讨论中国问题时,常常陷入印度版的“政治正确”导向中。当然也不缺乏像谭中等人主张的“中印大同”,但是隐隐之中,印度媒体和社会似乎存在一个非正式的“禁忌”——不可以或者尽量少去积极评价中国,“疑华”、“反华”言论颇能得势,这一点在非官方的战略分析家、退休军官中表现尤甚。这种“政治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不停地自我组织、循环产生。即便一些“知华人士”,在印度媒体和电视辩论中,常常也充满消极评价。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中国方面的过错肯定是存在的,如中国在对外行为中常常显露出的“自我中心”的行为方式。例如,中国学者批评印度对“一带一路”不支持时,印度学者争辩说,中国外交有种“天朝心态”,喜欢作出决定后,“逼迫”他人接受,事前不曾沟通、寻求共识,事后也没有以平等姿态与印度商讨。印度是个大国,而不是随意跟班的小伙伴。

当然,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印度媒体不受官方任何控制,民主制度提供了表达言论的自由,媒体为了获取社会影响力而故意渲染出“另类”中国。以所谓中印边境的“越线”事例为例。边境上的“越线”源于彼此对实控线认知的不一致所致,但是印度媒体普遍使用的是“侵入”一词,已经预设了过错方,中国就得扮演“侵略者”的角色。媒体常常一窝蜂地报料、跟进、炒作,而这种取向的报道(印媒称近些年来中国边防军每年大致有300-500多次的越线)很容易就呼唤起印度普遍的“历史悲情”。当现实的边界问题谈判受阻,掺杂上了复杂的情感因素后,就使得“恨意”难以消解,也使得过去主流的历史叙述不停地被激活。

对于中印复杂的历史,印度有一种经常浮出水面的“悲情版的”叙述:1950年,刚刚成立不久的社会主义中国“入侵”了西藏,尼赫鲁基于良善的友好意愿,默认中国“占领”,同意结束印度在西藏各种特权。为帮助中国早日结束朝鲜战争,印度居间各种费心,各种支持中国加入联合国。尼赫鲁将中国带入了非社会主义国家构成的第三世界“朋友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外交闪亮全赖尼赫鲁的极力引荐。随后近三年的边界问题的口水战中,尼赫鲁只是夸夸其谈要“清除中国军队”时,中国却“早有预谋”,出其不意地“从后背捅了印度一刀”。印度“完败”,然后中国“骄傲地”宣布“完胜”,将印度从第三世界的领袖打入到谷底,随后印度外交出现各种窘局,尼赫鲁身体健康受损,1964年5月逝世。

这种“悲情叙述”最初不过是战争后不少政治家们逃避自身责任的托辞。到1970-80s年代已经受到不少批判,很多学者已经相对客观地去分析二者的过错。2012年印度国内对边界战争60周年的讨论,显示出比较客观而理性地面对历史的态度了。但是“悲情叙述”作为一种叙述结构,却一直渗透在中印关系之中,不停地复活出消极情感。

中印是敌人、朋友还是伙伴?

中国到底是印度的朋友、伙伴还是敌人呢?印度政府文件或者官员表态,都持温和看法,普遍的表述是,“中印是合作伙伴,不是竞争对手,双方的共识远多于分歧,共同利益远大于矛盾冲突,世界有足够空间供中印同时发展”。双方关系的官方定位是“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印时,更称双方要“夯实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

这种关系定位得到很多印度学者、官员的支持,他们认为“朋友可以选择,但是邻居却是无法选择的,要世代相处下去”的思路。

然而,在印度战略分析圈内,特别是报纸的专栏作家群里,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也大有人在,经常听到的是“中国是印度的头号威胁”,“中国对印度进行战略包围”。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切拉尼可能是这一极端派的典型。他常常喜欢给中国贴上各自形容标签,如“背信弃义的”、“咄咄逼人的”中国,称中国是一个“缺乏透明度的专制主义国家”。过去这种极端言论在印度的市场并不大,但是现在切拉尼却能够经常活跃在各类媒体,足以显示出他在印度受欢迎的程度。

“中国到底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印关系?”,这也是很多温和的印度观察家们期待中方给出答案的问题。他们也经常认为,中国没有足够真诚地把印度当作平等的“伙伴”或“朋友”来看待。

例如,中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多极化,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但是,在印度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的问题上,中国却没有公开支持。印度试图加入东盟峰会中国也试图从中阻拦。俄罗斯一直支持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却由于中国的犹豫而迟迟不得入内。另外,让印度怀疑中国不够平等真诚的原因是,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全天候伙伴关系”。中巴看似对印度发挥构成了严重制约,总是试图把印度限制在南亚地区大国的角色上。尤其是中国的很多做法总试图将巴基斯坦与印度平衡对待,这就进一步坐实了中国试图“以巴制印”的“企图”。

显然,这种差异是由于双方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所致。印度一直“高看”自己,尼赫鲁以来就孜孜以求大国梦,将自己看作南亚责无旁贷的唯一领导者。而中国则“小看”印度,二者之间自然形成比较大的落差。另一方面,中国在外交上为了能够满足印度的大国追求,看似高调地拔高印度的全球地位,拔高中印关系,然而一旦要这些言辞落到实处,却又无法兑现。这就形成了二者模糊不清的关系定位,到底中印是敌人、伙伴,还是朋友?谁也不敢确定。

中国是印度国家身份构建的“他者”

中国是印度构建自我认同的某种标杆。举凡印度在某一领域取得成绩,例如,“烈火”导弹试射、航母下水、组建山地师等,用来参照的对象常常是中国。虽然被印度视为参照系并没有不好,但是印度媒体常常喜欢使用自大的言辞。过去,印度的比较常流露出某种优越心态。而现在的比较则明显趋于理性,但是偶尔却可能转向另一种情绪的流露,即中国应该多帮助印度,中国有“义务”帮助印度,这显然又与中国“伤害”的历史情节挂钩在一起。

热衷中印不同体制的比较是全世界不少学者引导所致。对于印度民主,印度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这个“不可思议的”国家能够存在的基础,成为印度的国家身份。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对印度做的一项民调显示,70%印度人认为民主是最好的政治体制,95%以上的印度民众支持“选举投票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对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民主国家的高度认同,已经融入到印度的外交之中,在美日欧积极鼓励推动下,印度也乐于以共同价值观搞“民主自由菱形”等联盟。正由于印度对民主的这种情感,导致中国“践踏人权”的事例常常也受印度媒体喜爱。但是,当很多印度精英谈到印度经济发展的效率时,却又羡慕中国的制度,指责印度权力过于分散的政治制度阻碍了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印度早已开始学习中国的各项经济改革,如经济特区等,但是固有的制度阻力仍旧发挥着重要影响。

给现实问题制造障碍

消极认知给彼此的现实问题设置了障碍:一是互信程度低,特别是在边界问题上。印度认为中国没有诚意要解决边界问题。中方不愿继续核实实控线,目的是保持对印度的压力,作为敲打印度的大棒。新德里的部分专家给出的理由是,中国为什么和所有周边国家都解决了边界问题,却不与印度解决?为什么中国在领土边界问题上对其他国家“慷慨大方”,对印度却强硬地斤斤计较?这样的解读显然脱离了对问题本身的分析,带上了严重的情感色彩。

二是对中国的安全担忧与防范。越来越大的实力差距,导致经济合作容易“政治化”,小米、华为手机等常常受到所谓“安全审查”。中方诚意的合作项目,印度担心是“烫手的山芋”。以最坏的未来可能猜度中方的意图,得出消极的答案。就像“一带一路”在很多印度分析家看来是中国侵入印度“南亚后院”的策略,逐步将印度边缘化的大战略一样。

概言之,印度“象”眼中的中国“龙”现在也许并不美妙。未来可能发展成欧美理解的那种会吐火的dragon,也可能是中国语境下的祥兽。未来如何发展,除了印度因素,也许中国也要检讨外交中的“喜怒无常”,冷热变化之大常令印度“象”伤透脑筋。强者不任性,设定一以贯之的对印外交目标,搞好人文交流,应能逐步实现龙象共舞。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林民旺

相关阅读:

新媒:莫迪访华—— 当瑜伽遇见太极

联合早报记者霍月伟2015年05月16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是瑜伽发烧友,每天早上起身后据说都要练半小时,过后还要静坐。他当选上台后,专门在内阁里委任了个瑜伽部长,负责推广这项古老的健身养生法;去年,还向联合国提议设立“国际瑜伽日”。

莫迪本周四(14日)抵达西安,开始三天的中国行,就被印度媒体形容是开展“瑜伽外交”。他昨天在北京的行程中,包括了和中国总理李克强一起到天坛,观看民众练瑜伽、打太极拳。

所谓的“瑜伽外交”,更准确的说法其实是“软外交”,指的是莫迪此行放软身段,大秀印度文化软实力,希望借此扩大印度政治影响力。

莫迪此行“软外交”的内容除了瑜伽,还有微博和佛教。他在出发前就入乡随俗,特地开了个微博账号,跟中国网民打招呼热热身,抵步后也勤发微博,和网民搏感情。

至于佛教,则主要体现在访华首日,莫迪在西安参观了千年古寺大兴善寺,和保存了唐代法师玄奘从天竺(印度)带回长安的经卷的大雁塔,莫迪送给主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礼物也跟印度佛教文物有关,强调的是印度数千年前的宗教中心地位和文化传播力。

莫迪平民出身,在民主选举中打败了出身显赫政治家族的对手,执政风格充满个性,被外界视为领导印度走出颓势的不二人选。

有评论指出,他和习近平都是两国近几十年来罕见的政治强人,两人出身不同,政治抱负和身上的民族主义色彩却惊人地相似。

中、印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加起来逾26亿,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也正在成为新兴政治经济大国,中国总理李克强说过,只要中、印一起发声,世界会聆听。不过,因为边境领土争端及区域战略安全疑虑,两国关系迟迟无法真正起飞。

有人甚至调侃说,兵马俑可说是秦朝强大军事实力的象征,让莫迪去参观,自有震慑的作用;而西安以仿古入城式欢迎莫迪,则有使者来“朝圣”的意味,莫迪其实是给吃了豆腐。

实际上,习近平这次把莫迪请到家乡陕西的省会,还亲自飞去接待贵客,打破了中国外交常规,一方面算是回报了莫迪去年在故乡古吉拉特的招待,另一方面,却也同时展现了中国的辉煌历史——西安并非一般的中国城市,而是当年开放、繁盛一时的古都,是中印交往史上的重要亮点,但西安并不只含有历史意义,它也是联系中国与南亚和欧洲新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政府目前力推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大战略中的一环,象征着未来的各种可能愿景。

亚洲两个文明古国这次对莫迪的行程安排下足心思,有如在比拼软实力,一来一往,你有瑜伽,我有太极,但也希望从中找到共同共通的力量之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1279.html

更多阅读

中印关系的“瑜亮情结” 瑜亮情结

2013年5月19日至22日,李克强总理对印度进行了国事访问,这也是他就任总理后首次出访的第一站,显示出中国政府对中印关系的空前重视和对印度崛起历史性的肯定。由于前不久中印边境刚刚发生了“帐篷对峙”,李克强总理此行格外引人注目。201

《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

《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文/阿麦我不言语。我站在大橡树下,看枣红马啃着鲜嫩的青草,马驹吮吸着乳汁……这一刻,世界是静谧的。我想起了母亲,那个微笑的小女人她生育了六个孩子。和她一起啃过树皮的大哥去了五姐也走了。她给毛主

中印关系现状·趋势·应对 中美关系的现状和趋势

中印关系现状·趋势·应对出版社时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2月简介本书系作者长期从事印度问题与中印关系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集中讨论中印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当前正在迅速发展变化的中印关系做深入的学理分析,并着重探讨该双边

声明:《英媒:认知鸿沟下的中印关系》为网友南风入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