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秀辉
(日本东京皇居广场上矗立的楠木正成像)
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树立臣民学习的榜样,把关羽立为武圣人,把孔丘立为文圣人。其中,武圣人关羽备受历朝统治者的尊崇,拥有“武帝”、“关圣帝君”、“关帝君”、“关帝”等头衔。文圣人孔丘在近代却遭遇大起大落,从神级的“孔圣人”变成人人唾骂的“孔老二”,近年又突然东山再起,孔子像更一度被搬进天安门,后又被迁出。孔丘在近现代中国地位的大起大落,恐怕他泉下有知也会大了眼。在日本,也有一位圣人级的人物死后际遇和孔子相若。他就是日本的武神——楠木正成。
武神的生平
被日本人尊为“武神”的楠木正成是镰仓末年的一位名将。楠木是苗字,出自日本五大姓氏之一的橘氏。楠木正成出生于河内国石川郡赤坂村,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也是个大阪人。1331年,后醍醐天皇眼见镰仓幕府衰微,便密谋消灭镰仓幕府。岂料天子家的儿子谋事不周导致计划泄露,后醍醐天皇巧妙地化妆成女人逃出了幕府控制下的京都。后醍醐逃离京都后马上号召天下起兵勤王,这时,楠木正成作为义军中的一支加入勤王的队伍。后世常把楠木正成的赤坂城起义放在突出的位置,但实际上,楠木正成的义军只是当时力量很小的一支,如非后来足利高氏倒戈反击幕府,后醍醐未必能逆转局势。
但正因为楠木正成的军队不多,但其用兵如神,能以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的兵力成功拖住了幕府的讨伐军,这一点倒是楠木义军的亮点。楠木的义军力量虽小,但由于楠木军距离京都很近,所以楠木正成驻守的千早城吸引了幕府驻守京都的六波罗探题主力大军。面对幕府在近畿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楠木正成巧妙地运用游击战术死死拖住了六波罗探题的大军,并多次击退敌人。1333年,后醍醐逃离隐岐岛,镰仓幕府派遣的平乱军司令足利高氏倒戈消灭了六波罗探题军,新田义贞的义军也攻破了幕府的总部镰仓,镰仓幕府灭亡。
后醍醐天皇如愿以偿地推翻了镰仓幕府实行亲政,史称“建武新政”。楠木正成因功被封为国办的正处级干部、最高法院的法官,更兼任河内、和泉两省的省长,但级别只有正处级(晕……)。而另一位在倒幕战争中功劳最大的军头足利高氏,后醍醐则采取了赐名(把自己姓名中的“尊”字赐给足利高氏,高氏从此改名足利尊氏)的方式予以褒奖,官职则只给了一个关东集团军司令(镇守府将军)。后醍醐的做法令足利尊氏很不满,因为尊氏倒戈的目的是推翻旧军委主席,自己来做新的军委主席(征夷大将军)。结果后醍醐不但不给自己军委主席的职务,甚至连军委也不让进,只给一个集团军司令的头衔,足利尊氏由此产生了反对后醍醐天皇的念头。
1335年,前军委主席北条氏的后人北条时行发动“中先代之乱”,足利尊氏借口平叛率领大军离开京都,在平定了“中先代之乱”后宣布反对后醍醐天皇。足利尊氏的叛军很快就攻进了京都,后醍醐策划反扑。楠木正成在北畠显家的支援下再次以弱胜强,击败了足利尊氏的大军。
然而,由于后醍醐的新政沉重地打击了当时握有“枪杆子”的武士阶级,导致各地武士纷纷支持以足利尊氏为首的军头代表,足利尊氏很快就从九州集结了数量庞大的军队,再次向京都进兵。
此时,楠木正成洞悉了当前形势,认为以少数兵力与足利大军硬干必败无疑,故建议后醍醐迁都避其锋芒,再作图谋。但后醍醐当时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的真命天子,否则为什么能多次以弱胜强呢?可笑的是,后醍醐太迷信自己的天命,也太迷信楠木正成的军事能力,无视了楠木正成的正确建议,拍拍楠木肩膀说:“你办事我放心,去打吧,一定会赢的。我看好你哦!”
自知此战必败的楠木正成选择了愚忠到底,抱着必死的觉悟率军前往凑川决战。结果,胳膊怎能多次扭胜大腿呢,弱小的朝廷军在强大的足利军面前彻底溃败。楠木正成战斗到最后才与弟弟互刺身亡。足利尊氏重新占领京都,废黜了后醍醐天皇另立新君,自己也如愿以偿地出任军委主席(征夷大将军),开创了室町幕府。
(楠木正成像守护着东京皇居)
死后被指为“朝敌”
足利尊氏进入京都后,被废黜的后醍醐逃离京都,到吉野建立新的朝廷,史称“南朝”。后醍醐的南朝和光明天皇的北朝对峙,史称“南北朝时代”。在南北朝时代,北朝方面已经把楠木正成等将领列入黑名单,称为“朝敌”,相当于今天的“反革命”了。到了室町幕府三代目将军足利义满(一休哥里面的将军)时,南朝正式降伏于北朝,故楠木正成的“反革命”定性被一直延续下去。
战国时代的平反
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室町幕府的权威扫地。楠木家的后人终于有了为先人平反的机会。楠木正成的子孙楠木正虎重金贿赂朝廷,终于博得朝廷对楠木正成的平反。这是日本历史上很讽刺的一刻——为天皇家尽忠至死、明知必死仍坚决执行天皇命令的忠臣(或者说愚忠者),死后却被打为“反革命”,后世要为他平反还得子孙重金贿赂。我想,楠木正成在天之灵定会郁闷无比。历史再一次告诉我们:愚忠是没有出路的。
后世的推崇备至
足利家主政的室町幕府灭亡后,新政权对前朝的一些禁忌纷纷解禁。楠木正成等前朝的“朝敌”不再受到当权者的歧视。江户时代,著名的“水户黄门”德川光圀对楠木正成推崇备至,认为楠木正成是忠臣的典范。由于德川光圀的水户藩是德川幕府的“御三家”之一,光圀更是身兼军委常委、水户大军区司令员的鬼族,因此楠木正成一下子从“反革命”变成了“劳动模范”、军事学家,楠木流军学更成为当时军学的主流,是各大军校的必修科目。
到了明治维新,楠木正成的地位更被当权者无限拔高了。因为楠木正成是为天皇尽忠战死的,而且他是反对幕府势力而战死的,十分贴合明治天皇的倒幕需要。结果,楠木正成被作为当时政治宣传的头号标杆人物、军人的绝对模范,尊皇攘夷者都视楠木正成为精神偶像,参拜楠木正成墓成为当时尊皇攘夷派人的朝圣目标。
明治维新成功后,明治政府为楠木正成尽忠天皇、捍卫皇室的功劳,在楠木正成战死地凑川建立了凑川神社供奉楠木正成及其一族。明治政府迁都东京后更在皇居广场前树立了楠木正成的铜像,楠木俨然成为了日本天皇家的守护神。明治政府也尊称楠木正成为“大楠公”,追赠正一位——楠木正成生前才是一位正处级的干部,想不到死后一番折腾,居然还被追封一个国家级正职了,这在日本历史上实属罕见。
二战时期,由于皇军宣传的需要,楠木正成的地位被再一次拔高,正成临死前说的“七生报国”誓言成为了日本侵略军的精神格言。尤其是二战后期的神风突击队,他们为了给队员洗脑而灌输“七生报国”的思想,煽动队员为天皇尽忠而死。这股力量是相当恐怖的。
二战结束后,由于“和平宪法”宣传的需要,楠木正成的地位终于有所回落。这时期的宣传突出了楠木正成的“恶党”(反幕府的人和势力)背景,楠木正成重新由“神”变回了“人”。
随着二战的远去,楠木正成的“武神”地位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现在的日本人称楠木正成为“武神”已非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了,纯粹是对楠木正成这个历史人物的钦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