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空城计》是一出经典传统剧目,其中的著名唱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和《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两段分别主要以西皮慢板和西皮二六的板式展示了诸葛亮在经过了马谡失街亭后又遭司马懿兵临城下的危机却指挥若定假戏真做的大智大勇。
我这里要说的是唱词《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现在通常见到、听到唱词是: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平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
算就了汉家的业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
东西征南北剿博古通今。
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
汉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
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
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杨派创始人杨宝森、谭派传人谭富英,以及余叔岩、言菊朋等名家,还有年轻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都是这么唱的。
这一段唱词的内容,是诸葛亮历数自己的身世,说明自己隐居卧龙岗和刘备三顾茅庐出山担当大任的经历,此中虽然有“汉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的自谦,但是在说过“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后就说“周文王访姜尚室周大振”,还是隐约可见他以姜太公自比的自负。但是,他再自负,也不会在“御驾三请”之前说那句事实不存在的话——“平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即使他运“阴阳”熟如反掌,也不可能蛰居卧龙岗“保定乾坤”,否则,刘备也不用请他出来任军师,他也不用“东西战南北剿”了。而那句“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无论是把“东西战南北剿”与“博古通今”的意思看作是并列关系还是因果关系,都难以于文理说得通,要作为与“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相承接的关系,就更说不通了——难道会是官封武乡侯才博古通今的吗?实际上是因为他博古通今才是刘备“御驾三请”封他为武乡侯的前提。如果把唱词中的“博古通今”与“保定乾坤”对调就辞畅意顺了。诸葛亮是通过“东西战南北剿”来“保定乾坤”的。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 马连良先生较早就是这样唱的: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平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
算就了汉家的业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
东西征南北剿保定乾坤。
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
汉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
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
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我没有找到原始剧本,但是我想,原始剧本应当是合乎时间顺序和语义逻辑的。听听马连良先生那种雍容优雅的演唱,我们更能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怀和自信。而听那种把时间与语义关系颠倒了的演唱,就颇有些东一榔锤西一棒的感觉,堆砌唱词而已。我不知谁是颠倒这段唱词的始作俑者,但我想,对唱词的理解、表达,在严格意义上,马连良先生所唱这一段唱词是更有韵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