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其人与动力心理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

在精神病或被精神病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不应忘记这么一个犹太人。他就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个犹太人之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另外两个是马克思和爱因斯坦。

下面部分摘引自拙译《心理学的故事》,美国心理学史学家莫顿·亨特著。

弗洛伊德其人

在心理学编年史上,没有哪位人物能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样,其理论既备受吹捧,又惨遭诋毁,其人格既受到尊崇,又遭遇贬毁。他既被视作伟大的科学家、令人尊敬的学派领袖,同时又被斥责为骗子。然而,不管是其崇拜者还是其批评者,有一点认知是相同的,即弗洛伊德对心理学、心理治疗及西方社会看待自己的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比科学史上任一人物都大许多;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社会学家和弗洛伊德研究者菲力普·里夫(Philip Rieff)于1959年发表言论说,“这个人的伟大之处毋容置疑,从而使他的思想更趋伟大”,而他的写作“也许是20世纪汇成著作的、最重要的思想体系”。

然而,几年之后,著名学者兼人文学教授艾里克·海勒(ErichHeller)在《时代文艺副刊》中撰文宣称,弗洛伊德是我们这个时代被吹捧得太过的人物之一;同时,诺贝尔桂冠得主,彼德·梅达沃爵士(Sir PeterMedawar),也将心理分析理论视为“本世纪最瞠目结舌的知识欺诈”。

政治科学家保尔·娄森(PaulRoazen)反过来认为,弗洛伊德“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神学家保尔·蒂利希(PaulTillich)也认为他是“所有精神分析学家中最有深度的一位”。同时,一位名叫索顿(E.M.Thornton)的英国学者却收集一些证据,照她自己的话说,它们足以证明“(弗洛伊德的)重要假说,即‘潜意识’并不存在,他的理论不仅毫无根据,而且荒唐可笑”,并说他的理论体系有可能是在可卡因的毒力影响下编造出来的,因而判定他是一个“虚伪且不忠诚的预言家”。

弗洛伊德的崇拜者,包括其最近的传记作者、历史学家彼德·盖依(PeterGay)在内,都将他视为大无畏的人,称他是真理的勇敢卫士。恶意毁谤他的人却视他为精神病患者和野心勃勃者,称他通过发表耸人听闻的理论哗众取宠。不过,出语不凡的学者杰弗里·梅森(Jeffrey MoussaieffMasson)宣称,弗洛伊德实际上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发现没有直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就将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损害。这个发现是,精神病是成年人(通常是父亲)对孩子进行性虐待而造成的恶果。

心理学史学家大多把一长串富有影响的发现归功于弗洛伊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动力无意识。科学史学家弗兰克·索罗维(FrankSulloway)却指出,弗洛伊德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已经存在于神经学和生物学中的思想的“创造性转述”,学者亨利·埃伦伯格(HenryEllenberger)也颇费心机地提出,弗洛伊德对动力无意识的发现,只不过是将其前辈或同时代人早已提出的概念明确化,并赋予其一个清晰的外壳而已。

弗洛伊德则认为(他的大部分传记作者也这么认为)自己是一个局外人,一个在反闪米特的维也纳被隔离开来的犹太人,一个一生都在勇敢地与保守医学做斗争,并希望自己的发现能够造福于人类的犹太人。贬诋他的人却宣称,他通过夸大自己周围的反闪族氛围,企图使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勇敢战斗的英雄,而且,无论怎么说,他的许多思想皆来自他的朋友威廉·弗莱亚斯(Wilhelm Fliess),只是他将之全部据为已有。

真可谓众说纷纭,我们该相信哪一说呢?

换言之,我们对一个自身原本就矛盾百出的人又能说些什么呢?他就人性所阐发的理论异常激烈,堪称强硬的无神论者,而且,除早年之外,他在政治上一直是保守派。在性欲问题上他一直采取极为自由的学术态度,但自身却是礼仪与节欲的模范。他宣称自己已通过有名的自我精神分析而解除了精神烦恼,可终其一生,他都在遭受精神病的蹂躏,其中包括偏头疼、尿道及大肠疾病等。他对电话有着几乎病态的厌烦,在经历极度紧张的个性压抑时,他总是感到自己要晕倒似的。而且,他对雪茄着迷得近乎病态(一天抽20支,即使在上腭因此而癌变之后)。他不喜欢维也纳,从未加入当地随处可见的咖啡族,可又下不定决心离开这个地方。直到1938年纳粹占领奥地利,他才不得不搬到伦敦。

有时,他是个不顾一切的自我主义者,自比哥白尼和达尔文,并对一位赞扬其晚期作品的人士说:“这是我写得最糟糕的书,一个老朽的书。真正的弗洛伊德是个了不起的人。”而在另一些时候,他又显得极其谦逊。在其晚年的《自传性研究》一文中,他写道:

回顾一生中所做的这些杂碎工作,我可以说的是,我只不过做了许多个开端,也提出过许多个建议。将来有一天,它们中有可能衍生出什么,不过,我自己无法确定衍生出的这个什么是多还是少。然而,我可以表达一个希望,即我打开了一条通道,沿着这条通道,我们的知识将长驱直入。

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周围尽是忠实的信徒,但在许多年中,他都在与几个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追随者进行争斗。在古稀之年,他悲哀地写道:

弗洛伊德其人与动力心理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

我并不指望许多人的爱。我没有逗他们高兴,没有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也没有给他们以熏陶。我也没有在意这些。我只想探索、解开一些谜团,只想揭示一点真相。

照片中的弗洛伊德总是一本正经,表情凝重——穿戴得无可挑剔,梳理得整整齐齐,深思的表情上见不到一丝微笑——然而,他自己的作品及熟悉他的人所写的回忆录却证明,他是一个极其机智的人,喜欢讲好笑的故事,并在故事里不时地穿插一些他的心理学观点。下例选自他对幽默的研究,《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医生)如果询问一个年轻病人,说他是否经验过手淫,得到的回答一定是“O,na,nie!”(德语:“呵,不,绝对没有这回事”——可在德语中,Onanie的意思原本就是“手淫”)

还有一个长一点的幽默,弗洛伊德很喜欢讲,讲得也很不错:

沙申(犹太媒人)站在他推荐的姑娘一边,替她平息那位年轻男子的不满。

——“我不在乎岳母如何,”后者说,“她是个不逗人喜欢的蠢货。”

——“但不管怎么说,你并不是去娶岳母,你要娶的是她的女儿。”

——“是啊,可她已不再年轻了,而且严格来说,她长得也并不美。”

——“没有关系的。如果她既不年轻,也不美,那就正好属于对您忠实的那一类。”

——“再说她也没有多少钱。”

——“谁在谈钱的话? 你是不是要跟钱结婚? 你要娶的毕竟是个老婆啊。”

——“可她还是个驼背。”

——“哎呀,你到底想要什么? 难道她连一点缺点都不能有吗?”

显然,至少来说,真实的弗洛伊德绝不是这么简单。下面就请大家走进他的世界。

动力心理学

作为探索精神生活的一种方法,心理分析疗法以极细微的方法来看待世界。弗洛伊德一生中最伟大、也最大胆的理论都是从极细微的小事上得出的——病人梦中的一个图形或一个名字,说话走嘴,一个玩笑,一个奇怪的病症,儿童时代某个场景的回忆,某种面部表情等。在一次有关“闪失”(小毛病、小过失)的讲座中,弗洛伊德对听众说,他知道听众大都觉得这些东西属于鸡毛蒜皮之类小事,不值得研究,然而,他以无法摹仿的迷人风度解释说,这些都是线索,完全可以追踪至隐藏起来的心理真相:

进行(心理分析)观察的材料,通常都是由不足挂齿的小事提供的。其他科学往往对它们不屑一顾,认为它们不过是现象世界的残渣废铁……(然而,)世界上不总是存在一些只在某些条件下或在某段时间内以极隐晦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重要事情吗?……比方说,如果你是年轻人,难道不是通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判断你是否已经赢得某位少女的芳心吗? 难道你一直傻等着爱的直接表达或热烈的拥抱吗? 一个不为外人察觉的流盼难道不是足够了吗? 轻微的动作、温柔的抚摸就多那么一秒,不已足够了吗?再比如,如果你是一位追捕凶犯的侦探,你会寄希望于在作案现场找到凶手的照片且照片后面贴有他的住址吗? 如果你能在那里发现一点点关于案犯的蛛丝马迹,难道不也很满足吗?

正是因为他对病人和无数细微琐事的高度重视,弗洛伊德才得以将自己所创立的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些主要因素串连起来。

他对自己的早期发现所做出的主要扩展和修正简介如下:

儿童期性欲

弗洛伊德早已将性欲视作儿童期的重要力量,但真正将之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却是1905年以后的事。这一年,他在《性学三论》里强调,性的驱动力甚至存在于婴儿期。他在这个方向的努力可能受到了弗里士的影响,因为后者在儿童期性欲上所持的观点要比他极端得多。不过,使弗洛伊德信服这一点的却是他亲自临床时积累下来的证据及医学文献中对此的确认性观察。他的结论是:“儿童自小就具有性本能和性活动;性与生俱来。”

然而,弗洛伊德在此所指的婴儿期和儿童期性欲,在概念上要远比成人性欲宽泛,应为广义的冲动。尽管弗洛伊德将之称作性欲或利必多,但他在实际上指的却是追求任何意义上的肉体快感的普遍欲望。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婴儿是多重倒错的。刚开始,嘴唇是其主要的快感带,最初通过吮吸,然后通过衔咬和进食以获取快感。在长到1岁半和3岁之间时,肛门区成为主要的快感来源,因为他或她已开始控制并意识到粪便的排泄或保留。而在3岁至6岁期间,他们往往通过生殖器的自我刺激来获取快感。

然而,对于这些原始的快感满足,父母往往施加影响以对之进行压抑,影响手段通常是排泄训练,或对手淫行为进行严禁与惩罚。就这样,这种原始的多重性欲本能变得越来越窄,逐渐被导向成年期与性伙伴的生殖器性欲之上。

不适当的育儿方式——过分强调进食或排泄训练,或对禁忌性的冲动不加禁止——将阻碍儿童在生殖器性欲方向的发展。孩子会在成长的早期固结起来,表现为成年生活中的性偏离(例如,喜欢口交或肛交),但更常见的是,它会形成性格特征。例如,在口唇期过度沉溺的孩子,可能会在成年期喜欢吃、喝和抽烟。在口唇期没有得到满足,或满足度不够的孩子,则可能成长得非常消极,往往在依靠别人中产生自我价值感。同样,在肛门期内没有能够调节过来的儿童,可能会在成年生活中形成“肛门特征”——强迫性洁癖、吝啬(守物)和倔犟。

性欲发展的后期阶段

儿童期最关键的心理学事件,发生于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阴茎”期(弗洛伊德用该词指代两个性别),也即3——6岁期间。儿童性欲主要靠自淫满足,对两种性别的幼儿都能产生相当的影响。但在阴茎期内,儿童已通过许多线索得知哪种人可能提供更为合适的性满足。他们的最理想模型——最近、最容易得手的——当是异性父母。

这一点,弗洛伊德早年曾经说过,将直接导致俄狄浦斯情节的出现。他将之描述为一个关键的阶段。现在,再往前一步,他推想,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对于性格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与父亲的对抗使男孩开始担心起来,他担心强大的父亲为了战胜他而将他阉割(而不是杀害)。出于对这一恐惧的反应,他不仅压抑住自己对母亲的性感觉,代之以亲情,而且慢慢地将针对父亲的敌意和反叛转变成对他的认同,并承认他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就女孩子而言,情况稍有不同。按照弗洛伊德在女性成长这一问题上所持的观点,在意识到自己没有阻茎时,她便想像自己的阴茎已被阉割掉了。她遭受到“阴茎嫉妒”的痛苦,并由此而对母亲产生敌意(在她的想像中,母亲允许自己在出生时没有阴茎或阴茎被阉割掉)。同时,她梦想通过与父亲生一个孩子来弥补这个缺失。可这个梦想经证明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她只好放弃,转而认同母亲,并解除引起自己焦虑感的敌意。

由于没有阴茎,她对伤害的恐惧也远比男孩子的少。她对父亲的俄狄浦斯感觉也没有像男孩子对母亲的感觉那样完全彻底地得到压抑,这就限制了她的性格成长。在她的整个一生中,自己已被割除阴茎的感觉,对她的性格形成、人生目标、道德感和自我价值观等,都将产生强大的负面影响。一切如盖依所言:“到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弗洛伊德好像已经采纳了这个观点,即女孩是没有成功的男孩,成人妇女是遭到阉割的男人。”

(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弗洛伊德女性心理学理论的狭隘性和文化约束性。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女性性格和妇女地位也已发生很大变化,他的理论基本上被证明是错误的。即使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他对女性心理学的理解是“不完全和片断的”,并说:“一个从未搞清楚的问题,一个即使对女性心灵已探究30年的我自己也未能回答的问题是,‘女人需要什么?’”)

男孩子和女孩子在约5岁时,大都经历过性欲的压抑过程,而后进入人生的“潜伏期”。在此期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性本能引起的担心和焦虑,并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转入上学和成长之中。然而,受到压抑的性冲动只是被封锁起来,并没有得到根除。它们一直尝试冲出封锁,并以梦的形式找到间接和隐蔽的出口。在某些没有完全解决好俄狄浦斯情结的儿童身上,它们则以病态的形式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最后,在孩子12岁时,青春期的荷尔蒙变化再一次唤醒了沉睡的性冲动,被压抑下来的感情开始以社会可以容忍的形式向外宣泄,宣泻对象通常是家庭之外的异性。在儿童成长期的最后阶段,也即“生殖器”阶段,性渴望转变成“目标之爱”——性欲和感情欲望以可以接受的方式在对另一个人的爱中得到满足,这个人通常是与受禁的性爱对象相类似的人,也即父母当中与自己的性别相异的那个。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通常被狭隘地局限在性欲望和性行为方面。但在实际上,它要解决的却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孩子气与成熟之间、本能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愿望与现实之间基本和不可避免的冲突。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无论对性格发展还是对社会生活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精神的结构

弗洛伊德初时认为,精神是由无意识、潜意识和意识组成的一幅图画。然而,随着心理性欲发展理论的出现,他发现,这一图画作为一套理论也委实简单了点。于是,他开始以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重精神状态对之进行重新描述。这些东西不是任何物质上或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概念,只是一组或一串实现不同功能的精神过程。

在新生婴儿中,所有的精神过程都是本我过程,全部处于无意识和原初状态。本我是不可以任何类似逻辑推理之类东西来理喻的。它是一只大锅,装满了满足原初欲望的一切本能要求,而这些原初欲望大都与自我保存(饥饿、渴望之类)、性欲和进取有关。本我的要求按快乐原则进行,追求的是紧张感的释放,对社会规则或寻找释放行为的现实后果置之不理。

在本我控制行动的情况下,社会生活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培养孩子和社会生活旨在控制本我的力量,将其导向可接受的行为。其中的一部分可通过对有意识的思维进行培训和教育加以实现,因为它可以理解,推理,并按第二思维的原则发挥作用。这就是自我,或是自身,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与本我区别开来(自我的很大一部分是无意识的,我们以后会看到这一点)。自我并没有与本我绝然隔离,而是以某种方式重合或融合。本我往往进入自我,并形成诸如俄狄浦斯情结之类焦虑中的思想和感情,但总是被自我的压抑推回去,推至本我的最遥远角落,并被牢牢地封锁,使其再也无法回到意识之中。

其他很多冲动,对比而言都是由自我有意识地控制起来的。孩子慢慢懂得,他有许多事情不能做。他不可以取走他人的财物,不可以没有正当理由就打击别人,也不可以当众手淫。我们教育孩子们懂得,这样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并可能招致恶果。在培训他们时,我们部分地通过奖惩手段进行,就像训练动物一般,但更多的部分是,我们在抚育他们成长时往往告诉他们哪一些是正确的行为,为什么等。于是,接受教训的自我慢慢学会了自我批评和自我控制。

然而,自我当中有相当部分并不属于有意识。它的很多过程是潜意识的——没有压抑下去,也不处在意识的光环之中。例如,我们常常在意识之外完成许多活动,继续考虑收集到的信息,考虑实现目标的方式,但并没有对这些东西有意识地加以思考。当主意在脑海里油然而生时,就好像来自虚无中似的,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一直在寻找这个主意。同样,潜意识会操纵我们早已娴熟的技巧,让有意识的思维在其他地方自由地使用其有限的注意力。训练有素的音乐家的手指,在他读乐谱时便能自动弹奏出正确的音键,他不需要就此思考。

与之相反,负责监视和督促自我的超我却是无意识的,且对管理社会行为至关重要。它在自我之中作为俄狄浦斯情结的后果继续发展,而在此时,已与同一性别的父母产生认同的孩子会接受父母的训谕和信仰,并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通过认同,诸如“你不能”、“你应该”等命令很快转变为“我不能”与“我应该”。第一道命令与俄狄浦斯情结直接相关,但同一机制也把所有的道德价值转变成内在化和自我谨记的信条。这些东西集合形成“自我理想”,或超我,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良心。道德话题是由自我在意识范围内进行比量的,超我则唤起一种强烈的“应该”和“不应该”感觉。一个在救生艇上漂浮的人,他的自我可能认为,将食物和水递给一个行将死去的同伴是浪费,甚至可能导致两人同时死亡。超我则可能胜过自我,坚持与同伴分享剩下的东西。

弗洛伊德在较早前坚持认为,超我在女孩子身上的发展与在男孩子身上的非常接近。后来,如前所述,他慢慢认识到,女孩子没有阉割焦虑,她的俄狄浦斯危机感也没有男孩子那么强烈,因此,在她们的一生中,超我和道德感也因此少于男孩。(奇怪的是,表达这篇家长式观点的论文,却是在他的要求下,由他最喜欢的女儿,心理分析师安娜·弗洛伊德,在1925年的国际心理分析大会上宣读的。)

个人行为就是这样由精神里面的三个层面互相作用的结果。本我寻找最直接的欲望满足,自我使用现实原则的思维以压抑这种冲动,并寻找可接受的方式满足这些欲望,而超我则通过已经溶入无意识之中的父辈的教诲来对自我施加控制。当本我的力量强大到自我和超我均无法控制时,此人的行为要么呈现病态,要么就去犯罪。当超我太强,超出自我时,此人就会充满负罪感、挫折感,表现得道貌岸然或乐于迫害他人。而在健康人身上,自我会控制整个系统,寻找让本我得到充分满足的各种方法,且并不招惹从愤怒的超我那里汹汹而来的负罪感。

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心目中的“本能”,与生物学家的概念并不一样。后者指以代码形式编入基因之中的具体行为形式,如蜘蛛结网,鸟儿筑巢等。他所指的是他用德语词汇Instinkt所表达的形式,而这个德语词汇在标准版中往往被译成“本能”意义的是Trieb,它有“冲动”、“变动的力量”或“驱动力”之意。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他曾假定,与嘴唇、肛门和性器官相关的性本能构成精神力量的总和。但他后来对“重复的强迫性冲动”(重复自我打击或痛苦行为的趋向)的研究,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可怕的事件,大大地扩展了他的思路。他逐渐相信,在人的意识里还有一种毁灭本能。当这种本能向外导出时,它就以侵略的形式出现。如果受阻,它则被锁在内心,向纵深发展,如在重复的强迫性冲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他由此逐渐形成自己的二重本能理论:一是生存本能,或依洛斯,由所有的生存保护冲动构成,其中包含性驱力;二是死亡本能,或坦那托斯,由所有导向敌意、虐待狂和侵略的冲动构成——他甚至小心翼翼地提出,还有一种导向自我死亡的神秘冲动。一般来说,最后一种本能的冲动在表现中要比生存冲动弱得多,也难得多。但在弗洛伊德看来,对于受虐狂现象和其他一些与快乐原则相左的行为来说,这也许是惟一可能提供的解释方法。

焦虑、症状和自卫

弗洛伊德的原初想法是,精神性焦虑及其症状——相对于人们面对现实危险时所产生的真实的焦虑感——是从压抑下去的性本能中受阻的力量中产生的:没有释放出去的性紧张会产生焦虑。

但在收集大量的临床数据之后,他开始做出更复杂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俄狄浦斯情结及其解决办法的理论,再进一步将这一理论扩展开来,用以解释其他的精神性焦虑形式。作为幻想或大胆行动而进入意识的本能欲望会形成对伤害的预见,它将导致儿童产生不可忍受的焦虑感,而自我为了保护自己,往往压抑这种本能欲望,使这种焦虑消失。

然而,精神怎样才能渲泄这种憋足了劲的能量,怎样才能消解没有得到满足的本能需要所制造出来的令人不快的紧张感呢? 它又怎样阻止这种紧张感突破重围进入意识之中呢?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弗洛伊德在精神病人身上看到的有缺陷和病源性的办法——这就是病症的形成:

受到压抑的不利影响会从本能冲动中产生一个病症……本能冲动于是冲破压抑,找到了替代物,可这是一个逊色不少、转移并受到禁止的替代物,已无法将其识别为一种满足。当替代性的冲动实现时,绝没有快感可言,反过来,它的实现却有某种强迫性冲动的性质。

他举出最为著名的一个病案,即小汉斯病案。这个孩子在俄狄浦斯阶段产生一种使他不能上街的恐惧感。他害怕马(当时街上到处是马),认为马会咬他。弗洛伊德认为,他不能够外出的原因,是因为“自我施加的一道限制,以避免激起焦虑的病症”。但害怕被马咬的恐惧从何而来呢?经过分析,他追踪到了小汉斯的俄狄浦斯欲望,即自己想干掉父亲的愿望及害怕父亲伤害他的相应结果。他未能找到健康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将其转移至马身上(有意义的是,他的父亲以前总是扮马让他骑),并将这种阉割恐惧转移成害怕被马咬。

简单地说,不能允许的愿望,如果被压抑下来,又以不当的方式加以处理,就会变成精神病症。这个病症对患者来说是沉重的,但其代价并没有它所释放出来的焦虑大:

广场恐惧症可能是患者在大街上受到焦虑袭击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在他行走在大街上可能反复发作。而后,他会进一步发展广场恐惧症的病症;这也可能被描述为一种禁忌,一种自我功能的限制。通过这种限制,他就可避开焦虑的袭击。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对病症的原因加以干扰,譬如使用迷恋,就可能看到它的转化。如果我们阻止一位病人,不让他完成自己的洗涤仪式,他就会陷入无法忍受的焦虑之中,显然,他一直就是依靠这种症状来使自己得到保护的。

因此,压抑是针对所有容易产生焦虑的愿望、记忆或感觉的基本防卫方法,也是心理结构的基石。它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一个孩子可能压抑了希望自己的弟妹死去的愿望而不自知。如果有人暗示出这点,他就会做出嘲笑或愤怒的反应。(压抑是不同的精神动作,是对一个不能得到许可的欲望的有意识控制,一个人可能希望自己避开这个欲望的实现,但这种做法无法去除焦虑)

在俄狄浦斯冲突中,压抑可能导致精神病的发作,但通常它并不发作,因为精神找到了替代方式以处理受压抑的材料。它通过其他一系列防卫措施来实现这一点——在这里,一切又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并将不能接受的东西变成可以接受的东西。

弗洛伊德说道,有“很多办法(或如我们所说的机制)可让自我发挥其防卫性作用”,他列举出一些例子,并建议读者察看其女儿安娜·弗洛伊德针对防卫机制所做出的更为详尽的处理办法。在他所列举的和安娜所讨论过的常见防卫办法中,以下这些最为常见:

否认——这是相对原始的防卫办法,一个人只是简单地不接受或不承认容易产生焦虑的现实。一位伺候行将过世的丈夫的女人,可能会告诉自己(尽管所有的证据都不是如此),他很快会恢复过来,或她也可能说,“我希望让他尽量多活一些日子”,可实际上,她在无意识里却希望这一切早点过去。一位吸烟的人可能相信,所有证明抽烟与癌症有关的证据都可能是错误的,或者,他会想,自己的家族中还没有哪个人因抽烟殒命。

合理化——这是更复杂的否认版本。一个人本来出于某种动机从事某事,却找到另一动机以说明它的公正性。一位小气的人可能会说,时势未定,我只不过是在小心行事而已。一位受尽折磨的女人自信心很差,依赖性太强,无法独立生活,但却认为,之所以与辱没她的情人或丈夫生活在一起,是因为她爱他。

反应形成——这一步走得较远,通过夸大与展示,让所有人都看见与压抑下去的特征相反的另一特征。一个压抑同性恋愿望的人可能会以异常的形式表现自己,如对同性恋者实施人身攻击等。没有变成声色犬马之徒的人可能会洗心革面,或成为性爱艺术和性爱文学的死敌。

转移——把压抑起来的感情导向某种可接受的替代物。一位对父亲过分依恋的女人可能选择一个与父亲年龄差不多的男人做丈夫。一个掩藏对专权父亲的深刻仇恨的男人可能会成为长期的反叛者,一生与任何形式的专权者争斗不息。

智慧化——通过选择一门对某个不允许的欲望,某种痛苦的失落,或类似学科的极大兴趣,从而达到排谴焦虑的目的。一个压抑了施虐狂冲动的人可能会成为专事施虐狂或迫害者研究的社会科学家。弗洛伊德的同代人哈弗洛克·埃利斯虽然一辈子不能从事性生活,但却写出一大批有关正常及异常性行为的学术作品。

投射——常见的一种防卫机制,指一个人将自己不可接受的冲动转向该冲动的变向目标。感觉有种族仇恨的人相信,其他种族的人非常仇恨他们,或者把自己否认有的某种冲动转移到别人身上去,如三K党的情况。三K党徒认为黑人是邪恶的,在性行为上就像动物一样。

升华——防卫机制中最有社会效果的一种。通过升华,超我和自我可以把本能的需要转变成某种有社会价值的活动。绘画是儿童时期希望糊屎或用手玩屎的冲动的升华;写作或表演是表现自我冲动的升华;外科是希望伤害别人的冲动的升华;而大多数运动项目(包括像国际象棋这类非运动型智力游戏)则是侵略性冲动的可接受且富有乐趣的升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1913.html

更多阅读

留美博士翟田田其人其事 留美博士被父砍死

留美博士翟田田其人其事 “翟田田事件”引发国人热切关,翟甜甜的父母更是忧心如焚。据报道,5月25日,翟田田的父亲翟泰山找到外交部寻求帮助,希望通过官方途径了解翟田田目前的情况。5月24日到北京求助的,25日向外交部领事司提交书面材料

从'博熙来'案看其偶然与必然!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从''博熙来''案看其偶然与必然! 博熙来,这名字对于所有中国人而言都不会陌生,他曾经的形象正面而光辉,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各个岗位的政绩都不错,特别是在大连的民众中有很好的口碑。我在好多年前就曾几次去大连,目睹了那城市在短短时间里所

苏丹总统------巴希尔其人其事 苏丹 巴希尔

苏丹总统------巴希尔其人其事(中文最全介绍)侯福斗现任苏丹总统巴希尔,全名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他的英文名字是Omar Hassan Ahmad al-Bashir,阿拉伯语名字为:عمر حسن اح

德信无线董德福其人其事 北京德信无线

德信无线董德福其人其事董德福可谓是中国手机业的一大奇人!一个技术门外汉缔造中国数一数二的手机设计公司,并能迅速登陆纳斯达克,不可谓是个奇迹…… 董德福于1971年生于东北,家境一般,

声明:《弗洛伊德其人与动力心理学 弗洛伊德心理学》为网友奋斗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