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孙晓云 书法家孙晓云的丈夫

访孙晓云 书法家孙晓云的丈夫

这是五年前的事了。工作中的稿子,过去我一般不保存。现在在网上看到了,觉得还是保存好。存在这里。

孙晓云访谈

时间:2006年1月2日上午

地点:北京常州宾馆

采访人:孟会祥

1月1日,孙晓云书画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当天举办的孙晓云书画艺术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孙晓云的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孙晓云著《书法有法》一书,在书法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受好评。为此,本报记者专程到京采访了孙晓云。现将访谈记录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记者:祝贺您这次展览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展览,自发而来的大量观众证明了展览的魅力。在研讨会上,不少专家评价您为当代女书家第一人。您怎么看待自己目前的创作成就和现状?

孙晓云:不要说什么第一、第二,艺术创作各有风格,各有习惯。古代人,人人会写字,写字也算不了什么。写字时,乐趣是第一位的,我觉得衡量一个书家是否成功,我看还不如衡量他写字时是否高兴,是否投入。

我的书法年龄还不算太老,生理年龄,逐渐老了,再过几年就是当外婆的人了。就书法年龄来说,我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目前我主要写小字,也是顺其自然。展览的作品中,有一段手札写的是我的心里话,大意是书贵自然。自然包括生理的自然和心理的自然,只有自然才可贵。自然不是追求出来的,自然就是自然,是对规律的顺应。我50岁前,眼睛、生理功能还比较到位,就这样去写,讲究细节的到位。至于那些粗犷的、放纵的、潇洒的风格,随着生理条件的变化,自然会向那方面去发展。我只要不放弃,就会自然地发展着。我曾详细地看过古人、今人年轻时和年老时的作品,进行对比,发现随着年龄的推移,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到五六十岁,会有一个转折,产生较大的变化。包括王铎、林散之也是这样。我们现在看到的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流丽的风格,与他们的年龄也有关系。如果王羲之、王献之多活20年,可能作品也就不是这样了。我曾把古代书家的作品和创作年龄列了一张详细的表,他们生于什么时间,死于什么时间,名作是什么时间写的,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比如王宠,只活了30多岁,我们就只能见到王宠秀丽的风格。如果说这就是王宠一生的风格,是不公平的。王献之像我的年龄已经死了,怎么会留下粗犷的作品。当然,也有特例,比如文徵明,80多岁时还能写蝇头小楷,但这是特例,常人是不能比的。古代人写字是以实用为主的,就是通通信呀,写写笔记呀什么的,没有把它当成专门的事情,所以更加自然。

记者:您多次提到“女红”,这是否是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书法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孙晓云:我强调“女红”,就是强调生活方式。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大趋势。老人有老人的生活方式,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有的人早睡早起,就是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很多年轻人晚睡晚起,甚至晚睡早起,这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大趋势。我以前很能熬夜,起得很晚,现在很早就醒了,已经是中年的生活方式了。这是无可回避的。我写了很多日记、笔记、论书小语之类的小帖。我很早就写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大适合展览,其实倒更直接反映了我的生存状态。“帖”不是指字帖、楷模,帖就是指小纸片,如便帖、喜帖等,就是指一尺来高的这种小作品。帖的长度就来于简的长度,简的长度是适合生理的,是根据人的视线确定的。

“女红”指女性的生理状态,过去有《女儿经》呀什么的,是根据女性的特点来写的。不可回避,这里面有些封建的东西,但有些是适合女性特点的。

女性有女性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和生存境界。女性的书法就要适合女性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状态。女性与男性是有区别的,争斗、竞争方面,就不是女性的强项,对权利、政治的角逐,女性就要弱一些。这个社会要求男女平等,但这种平等是政治、权利、人格、名誉意义上的,决非生理、心理意义上的。女性的体力没有男性大,声音没有男性高,这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才“保护妇女儿童”嘛。

记者:这种生活方式会不会削弱作品意气风发的一面?

孙晓云:不对。心境的静,与作品的静是两回事。运动员心就不静了?写草书就不静了?这是两回事。写楷书需要静,写草书也需要静。你讲的是一个物理状态。举重这样瞬间爆发力量的运动,你说运动员的的心不静吗?我们见到公园里有的人一会唱歌、一会打太极拳,一会又做别的事,忙得不亦乐乎,其实他的心是静的。

记者:“女红”似乎精神因素就少一些。

孙晓云:恰恰相反。少林寺和尚武功好,心就不静了?这样讲你就明白了。

“女红”是要静一些,要心静。但心静是境界的心静,不一定是状态的安静。心静指的是达到专注、愉悦,不是指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不能理解为“女红”就是精神因素少一些,它是指一种进入宗教感的方式。

记者:朱复戡先生是您的外公,传笔法于您的母亲和舅父,您作为外孙女,实际是再传弟子。您现在所用的笔法,是完全与被传授的一样吗?

孙晓云:有变化。我们说字有颜体、柳体,其实就是笔法的不同,手的不同动作造成了字形的不同。现在很多人认为字形是由眼睛控制的,实际上是手的不同动作对字的形状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可能今人体会不多。每个人的生理、心理状态不同,写法会有所不同。

有变化的前提,是人的手的结构是不一样的,是与生理有关的,书法的个性与生理有关。天下没有人生理是完全一样的。

昨天郎绍君(指在孙晓云书画展研讨会上的发言)说得很有道理。个性不能作为一个优点来看。你姓孟,我姓孙,这是个性。有的人强调个性,其实姓王的、姓张的,每个人都有个性,非用你的个性压倒别人,实际上是扭曲的。

记者:写帖的人一般把晋人当成理想,你是否也把晋人当成理想?

孙晓云:从书法历史来看,碑学的历史很短。碑帖之分自清中期开始。如果从实物考察,那么从大篆开始就是帖学的历史,但过去没有帖学的说法。

中国书法就是一种帖学。这是倒过来讲。

记者:您说过,篆书也是用转笔的方法写的,《书法有法》中举了八大山人的篆书作品,说明写篆书与写行草书用的一样的笔法。但是,先秦的篆书,汉代的简帛书,看起来有的像是转笔写的,有的似乎不是。像比较质朴的《秦律简》,横竖好像都直来直去,平铺直叙,还是转笔写出的吗?

孙晓云:是转的。一横就是转的。你看,是这样(徒手示范),很快的,还是转的。往上叫使,往下叫转。孙过庭《书谱》里、米芾行草中,有很多特殊的点画,很多人临写时把它“做”出来,实际上他们书写时是自然的,是转笔写出来的。

记者:看了《书法有法》,知道了转笔的作用,但还是很难弄清楚具体的动作和要领。

孙晓云:很多人提过这样的问题。通过语言叙述,你只能说懂了,但还不会写,因为没有见过操作。所以古人强调“口诀手授”。我在首师大等大学里做过讲座,同学们看了示范才清楚。具体的动作很难去说清楚,我们这里还是不谈技术方面的问题吧。如果学校里有需要,我都会尽量去讲。

记者:您怎么评价晋代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晋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风度”和 “境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群鸿戏海,众鹤游天”、“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您想让人看您的作品后感受到什么?

孙晓云:为什么历代称晋为高峰,这不是别人给的,是人的心理生理各方面发展到晋代达到巅峰才形成的。像欧洲文艺复兴,也是一个高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好像铆足一股劲,最后释放,或者像火山最后实现喷发,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时代高峰。很多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上都有急剧变改的时期,或者叫革命的时代,中国有戊戌变法,法国有法国大革命,日本有明治维新,等等。这些时代是黄金时期,往往形成后代不可逾越的巅峰。

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奇怪,在一定的时期,形成巨大的潮流。如抗日战争时期,抗击非典时期,人心很齐,这样的时期,就会产生奇迹。一旦这样的时期过去了,就很难再现那样的状态。巅峰时期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就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遇而不可求。中国历史上,到晋代,就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峰。在古今中外的人类奇迹面前,你只有惊叹的可能,只有感到自己的渺小。

历代文人都是大聪明人。阮藉、嵇康,王谢家族也入这个流,创造了他们的灿烂。

我们这个时代背景是横向的不是纵向的。我们可以看到历代的文化,同时可以看到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纵向的历史,横向的地域,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下子铺展到了面前,成为四面八方,所以现在不是一个纵向的继承时代,而是一个横向的选择时代。我们横向接受的,比纵向了解历史的东西要广泛得多。

古人的信息来源极其有限,只能是老师怎么教,我怎么做。古人看不到宫廷、博物馆的作品,老师教得好就学得好。我们现在的人什么都可以看到,纵向、横向得到的信息都比古人多,现在是信息时代。浩入烟海的信息往往使人眼花缭乱,使你常常遇到十字路口,但没有人有权利告诉你一定要怎么样,你只能学这个不能学那个,所以现代人常常遇到选择的考量。

我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选择。我不要求别人像我这样,每个人都有他的位置,应该做他应该做的事。

记者:您的作品中,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的东西多一些,是吗?

孙晓云:有可能吧。有的人这样说,有的人那样说。

记者:颜真卿与“二王”是什么关系?

孙晓云:正常的。一样的。

记者:历代都说颜真卿融会篆隶什么的,您怎么看?

孙晓云:随便怎么说嘛。

颜真卿的作品,与他用的纸和毛笔有关。他用的笔不是很尖,像《祭侄稿》,所用的纸毛一点。他的楷书与行书好像不是一个人写的一样,原因就是使用的工具不同。不要从一件作品去评价一个书家,一件作品很难概括一个人的艺术面貌。

《祭侄稿》确实好,在经典面前,我们只能越来越敬畏、越来越震撼。这样的奇迹是“人”做出来的。我们只能觉得自己渺小。在发展了几千年的文明面前,我们能评判什么呢?在二千年来的大家面前,我们能评判什么?

过去的大聪明人,几乎没有不会写字的,现在的人从事不同的职业,分流到不同的行业去了。就现在从事书法的人来说,质量、数量不及古人,再加上文化环境不同,所以,水平没法与古人相比。

清代的女人穿高底的靴子,现在的人穿运动鞋,感受是两回事。我们不能以这个时代与那个时代强行相比。

记者:很多人,很长时间以来,都说您小字好,大字稍逊。说大字不是这样的写法,笔法不一样。您觉得大小字的笔法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

孙晓云:古代除了实用的需要,不写大字。大字如用于碑刻,如《金刚经》,另外用于题榜等。现在我们看《圣教序》的放大本,把原字放大数倍、十数倍,你说它与小字的笔法一样吗?应该是一样的,不一样的话怎么理解?

记者:《金刚经》是怎么写的,当时没有大笔吧?
孙晓云: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是大笔写的;另一种说是直接双钩的;还有人说是其他工具写的。其实把小字放大之后制作是很容易的,在古代也很容易,现在用科学手段做得会更好。

古代很少用到大字。署书、榜书是实用的,也就一两个字。告示什么的,需要让大家围着一起看,字就不能不写大一点。一般的书信什么的,是拿在手中是个人看的,有必要写那么大吗?所谓章程书、行狎书、榜书等,是根据实用划分的。行狎书是匆匆不遐时所写,又要别人认识,所以成为最实用的书体。

记者:展览过后您有何打算?

孙晓云:我感到压力很大。我不认为我做得很好,我现在做出的离的还差得很远,我以后还会继续做下去。这次展览是做个总结。我五十而天命,暂时做一总结。过去的50年,我写了47年,从幼稚到成熟,现在是回顾一下过去的履程。

我对展出作品,很多不满意。当然,即使是古代的大家,也不是每件都好,但我是对大部分作品都不满,所以感到有压力。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为什么说“五十”,其实就需要50岁的积累。

记者:那时候人的寿命短。

孙晓云:我并不觉得寿命长有什么好。宋庆龄、巴金都是非常高寿的,但晚年他们甚至都要求结束生命。宋庆龄曾说:“我为什么还要活着?”到一定时间,生命成了负担,生活起居也有困难。生命不在乎长短,愉快充实就好。要健健康康地生活,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要平衡。

记者:您近期有什么写作上的准备?

孙晓云:想把《书法有法》写精细一些,扩展一下,现在的样子,你如果留心就会发现像大纲一样,其实每个部分还可以展开。

记者:《书法有法》在《书法导报》连载的过程中,不断有读者写信称赞这本书的价值,打电话来的也特别多,很多人要您的联系方式,要拜师,还有些人让代买这本书。考虑到您要有大量的时间创作和研究,我们一般都没有转达。

孙晓云:当然我非常感谢读者的支持和鼓励。不过,要做点事情,也确实需要健康安定的生活,需要相对独立的环境。

有些东西,叙述出来太复杂了。孙过庭的竖,写出来是这样角度,不是做出来的,不是直来直去按下来。不掌握一定的法度,自然的东西出不来。自然涵盖的东西太多了,“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不是自然界、大自然,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我以前喜欢读古希腊的哲学著作,像苏格拉底的话,讲的也是自然。这一点东西方是相通的。希腊智者普罗太戈拉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衡量一切存在的尺度,也是衡量一切不存在的尺度。”没有比人的自然生理状态最能说明一切的,牢牢把握住这一点,就能寻找出事情的真谛。这可以说是《书法有法》的核心观点。

记者:《书法有法》再版时,可否配上光盘,使读者一目了然?

孙晓云:有这个打算。

记者:您女儿是不是继承家学?

孙晓云:没有。她“看不起”我,她觉得这个东西没什么意思。她没有以为我是一个“什么家”,她眼中我就是一个母亲。她对书画的态度很不积极。在家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母亲,管她吃管她穿什么的,唠唠叨叨的。实际上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将来可以是外婆。我过着一个正常人正常的生活。我觉得做人是最重要的,艺术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欢我所有的生活,我喜欢体验生活的细节,我非常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w+ J' E0 C9 L中国书法社区

记者:您被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确定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为全国书画界唯一获此殊荣者,您有何感想?

孙晓云:我喜欢老老实实去做,不太注意别人说什么。当然喜欢别人夸奖,但我自己更了解自己。书法的路子还是漫长,我仅是走了一部分而已。

别人骂我,我也会认真地听,其实心里该怎么做我都知道。这不是说“宠辱不惊”,说得直接些,50岁了还不知道怎么做不是白活了。

政府、社会给你的荣誉,其实也需要你有所承担,但我做得并不好。不过,我总要做到善良、正直、感恩。前面我说过有压力,压力就是不安,不安就是感恩带来的。

50岁是过去了,现在已经是新年,我51岁了,知天命了。我希望我能成为所有书法爱好者的知心朋友,我把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我并不强求别人认为我是对的,但如果说我有一点成功,我会把为什么成功告诉你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2587.html

更多阅读

国乒小花遭佟大为追问:你是黄晓明的表妹?

白皙的皮肤,萝莉推荐几款宝宝易消化的奶粉的面孔,每次见到熟人最好的羊奶粉品牌都会露出甜甜的微笑,过敏体质宝宝奶粉这就是陈梦,首次参加有机奶粉推荐将。而她被外界熟知还羊奶粉价格表。而她被外界熟知还因为她是影星黄晓明的表妹。世

孙犁作品的故事来源(段华 孙犁作品风格

2010年7月11日,是著名作家孙犁先生逝世八周年纪念日。《天津文学》2010年七月号特别发表段华先生的《孙犁作品的故事来源》以兹纪念感谢段华先生赐稿。感谢《天津文学》两位正副主编张映勤吕舒怀对此稿的大力支持向孙犁先生学习、

刘芳菲对话孙丹林的节目,好看! 刘芳菲主持过英语节目

刘芳菲对话孙丹林的节目,好看!央视《文明之旅》栏目2月16日播出的刘芳菲对话孙丹林《喜迎佳节话对联》。靓女主持人、节目录制现场观众和孙丹林问答相间,知识丰富,趣味横生,值得看。这里录其几联供没有看此节目的博友共赏。

声明:《访孙晓云 书法家孙晓云的丈夫》为网友回味不差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