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看书,也爱电视剧,尤爱看完好书后找同名电视剧或电影看,看完好电视剧或电影后找原小说或剧本看。前段时间检索频道无意中发现电视剧《百年荣宝斋》,因为在琉璃厂那一片待过一年,很熟悉亲切,就停下来看了看了几分钟,迅速迷上并看完了该剧,然后基于第二个爱好又买了同名小说来看。
整部剧老北京文化韵味十足,从布景到主要演员几乎无可挑剔。在几乎全盘的老北京文化氛围中,有一个重要的南方人物——大家闺秀秋月姑娘,其气质,其神韵,其甜美、温婉、知书达理,简直美不胜收、相得溢彩。最令我感动的是秋月随伊万去美国时,留下了《西陵圣母帖》,给张幼林的信中写道,不知自己出去之后还有没有机会回来,她留下西陵圣母帖是因为她一定不能让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流落海外。无论放在什么时代背景下,能有这见识这胸怀的女子,都足以让人称奇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一件文物的所有权可以属于个人,时光流转,它经过一个又一个人的手、一代又一代人,归根结底它不属于某个人,它属于它的民族和人民。在千千万庸常人珍爱文物的价值连城时,小小女子能放弃其经济价值从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行事,这估计是博古的最高境界与情怀了吧。
《荣宝斋》有几大看点:一是它历史跨度近百年,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的百年巨变,且基本符合史实,对于我这种历史学得一塌糊涂的,对历史知识是一个回顾和补充。比如汪精卫刺杀摄政王那段,故事尊重史实,又巧妙将张幼林等主要人物穿插其中,不仅再现了历史,也塑造了小说人物形象,如此写年代剧真是又巧又省力。二是看中国文人的雅兴,荣宝斋是一家卖文房四宝的店,其中关于笔墨纸砚的知识奇谈散见书中。除战乱,中国历代文人雅士多将精神寄托于笔墨书画,在笔墨纸砚的优中选优、精益求精上不惜重金,如此才有荣宝斋几百年的生意和财源。三是看老北京人的玩兴与爷性。张幼林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新学堂毕业后既不出去工作,也不接手自家生意,和叔叔成天提笼架鸟,下馆子养蛐蛐,但是在关键时刻,既有想方设法搭救勇士霍震西的义气,也有凭什么让洋鬼子在自家地盘上放屁的正义,既有捡起一杆枪就向八国联军开枪的勇气,也有舍传家之宝救素未深交的革命义士汪精卫。当然,他能玩,首先得他有少爷的命。但无论何时,无论什么出身,老北京人骨子里行事做派讲究都是“往哪儿一站,人都说这是一位爷”。四是看荣宝斋屹立琉璃厂二百年不倒的根基——诚信经商。一个小小的文具商店,在汹涌变化的历史潮流之中,历经盛世乱世繁荣萧条,不仅存活下来还发展壮大,凭借的就是诚信经营、货真价实、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东家的宽厚心待人、公平心行事,掌柜和伙计的诚实肯干、踏踏实实是其诚实;洞察形势及时创新业务,发展木板水印技术,是其创新。这就是历史的洪流中的坚守与顺应。
后半部分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一出现我就不爱看。电视剧漏了好多,小说也是快快翻过。没啥。唯独感慨的就是日本一弹丸之地,没啥文化,所以他们表现出对文化的特别的喜爱与尊重,连间谍、武士听中国文人讲书画赏析辨别的技艺、知识时,都是恭恭敬敬虚心学习、悟性极高、进步飞快,可憎他们夺人所爱、不择手段,不是强盗暴徒是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