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研究 对联的特点

对联研究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千百年来它一直为我国广大人民所关注并使用,其踪迹遍及我国广大城乡。从对联的起源到发展,可以说他走过了一个艰难的历程,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新奇活泼,耐人寻味的成熟的对联。对联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人们在享受对联给我们带来的美感时,也在不停地研究着它,从对联的规律到横批到其功能,以及对联的作者,对联与书法的关系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本篇论文除了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外,更重要的是研究在对联创作过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作一一解答,并提出对联的创作应当从宽、从意、从俗。

关键词:对联博大精深对联创作

什么是对联

古往今来,研究对联的学者可以说是非常的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对对联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些学者们所下的定义都很宽泛,没有抓住对联的实质。李景峰在《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中说: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赞誉为‘诗中之诗’。它作为我国独特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不仅在我国灿烂的文化艺术殿堂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我国为世界文化宝库中增添的文化瑰宝之一,放射着奇异的光彩。”这些话看似下定义,但其实质只不过在讲对联的地位与特点。要给对联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就要牢牢地从对联的实质出发。我们把上下两句相互对称,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音律和谐,对仗工整的这种文体叫对联。这个定义就把对联的内涵完全概括了。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用它来进行对联创作,也可以拿它来评价一副对联的好坏。从这个定义我们还可以知道对联基本的组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对”,再一个是“联”,“对”就是指上下两句的词性要相对,字数要相等,平仄也要相对。“联”指的是上下两句的意思要有一定的联系,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在两个条件合二为一时才能称得上是对联。只对不联的如: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上联讲的是鸡和犬在下过霜的石桥上行走,一路上留下了许多像梅花和竹叶一样的脚印,下联则说,水面上浮出的龟和蛇像两件荷包和玉带一样。这两句之间是没有一定的联系的,即使你说他们都属描写景物的,但“霜桥”和“水面”凑到一起也不妥。我们再从词性上来看一看,“龟蛇”和“鸡犬”都属于动物,“浮”与“过”皆为动词,“两件”对“一路”,“玉带荷包”对“梅花竹叶”都对得很工整,无论从修辞,意境或是平仄上都无可挑剔。所以从严格意义上分,他属于巧对而不能称为对联。

只联不对也并非对联,这样的例子在春联中较为常见。我们在过春节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对仗不工但意思联系非常紧密两行文字如:

“新年新景新气象;

大吉大利大发财。”

我们从这幅对联当中可以知道,它讲的是过新年发大财这样的意思,但“气象”与“发财”是不能相对的,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虽然在对仗上略有不工,但他依旧受到人们的喜爱。

还有一些喜联如: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个“在”字相对,两个“愿”字相对,这犯了对联中的大忌,是不允许的,但由于其意思非常的完美,表达了夫妻之间感情的深厚,有执子之手白头偕老之意。若为了照顾对联的严格性,将“在”字改为“来”,再将“愿”字改为“想”则读来索然无味。明白了“对”与“联”的关系,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春联和喜联中有那么多不符合对联格式的“对联”,在此我想我们不应该去责难这些对联,因为人家就没有说有“对”的这一层意思,只称“春联”或“喜联”,从实用这一方面讲,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我们不应当把只要贴在门的两边的文字都随便的叫做对联。

古往今来,有对有联的对联也不在少数,这些对联相比较而言,对仗工整,意义联系紧密,是对联当中难得的佳作。如有这样一幅贴在观音菩萨庙前的一幅对联:

“中有一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作半点事,朝亦拜暮亦拜,使我为难。”

此幅对联以菩萨自嘲的口吻说明了一个道理:求人不如求己。此幅对联在对仗和平仄上处理得都很好。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有些对联只对不联或只联不对,但我们在习惯上还称其为对联。但对对联研究者来说应当将其分清,这样有利于我们创作出更精妙的对联。

二、对联的起源

从对联的发展史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因为律诗中间的四句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必须用对仗,还必须是为工队,平仄也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要作诗首先得会对对联。

对对联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现在楹联界公认的最早的对联应该是五代的后蜀主孟昶所提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主要的依据是《宋史·蜀世家》中的一段记载:后蜀学士辛寅逊除夕受孟昶之命撰写春联,孟昶认为辛寅逊所撰之联不工,就自提了这副春联。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学士提出了疑问,认为最早的对联还应当再向前推一个时期。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有一定的历程,因此我们不能断然以某副对联的出现为对联的起源。

再向上追溯,我们还得从“春联”说起,而“春联”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的。桃符,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所谓桃符,就是在两块深红色的桃木板上写“神荼”和“郁垒”二神,或画出二神的图像,宣之于门上,意在镇邪驱鬼,祈福纳祥;之后,随着六朝片纹的出现,桃符的内容也在更新,产生了两句对偶的“桃符诗句”,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对联雏形了。春联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不断地演变,到孟昶这里出现了较为完善的格式。

三、对联的发展

对联从产生之后,它便在一代又一代文人的笔下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逐渐得到完善。到南北朝和唐朝,随着对仗、骈文和律诗的兴起,文人墨客吉祥庆语来代替门神像,使得桃符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对偶的格律向春联的形式过渡。

到了宋代,春节粘贴对联,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意还是当年孟昶所书写的春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用纸张来代替桃木板写春联,这与我们今天所粘贴的春联,已基本上一致了。

在对联的发展史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对联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是朱元璋的一道圣旨让对联走进了千家万户,出现了人人都能出对作对的局面。朱元璋本人还很喜欢做对联。除夕之夜,朱元璋微服出巡,见到五彩缤纷的春联,心中有道不出的愉悦,当其走到一家庶民门口时,见没有贴出春联,很奇怪,但他并不生气。一打听才知道,这家是以“阉猪”为业的,不好意思写对联。朱元璋便亲题联云:“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全联虽未说出“阉猪”二字,但“阉”字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全联工整、贴切、让人赏心悦目。由于朱元璋使对联红遍了全国,所以它有“对联天子”的雅称。

清朝时对联发展的高峰时期,对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日臻完善的地步。可以说上至天子,下达庶民都能出口成对,张口成联。私塾学馆设对课,科举考试也要吟诗作对,考察其才,出现了乾隆、纪晓岚、曹雪芹、李调元等一大批的对联名家。乾隆皇帝特喜对联,而纪昀又善对对联,君臣二人合作引出了许多名联,至今仍被传为佳话。如乾隆初的一个上联:

“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

纪昀对道: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既风趣又幽默,拟人比喻的巧妙运用使对联一下子变活了,耐人寻味。还有一些对联的出句和对句的气势都很大,让人听后只有拍手之音无讲话之声,如乾隆出的一个一个上联:

“玉帝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作阵;”

纪晓岚对道:

“龙王宴客,日火月烛,山肴海酒地为盘。”

从这两副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联确实已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中国大地是一片混乱的,这一时期对联的作用主要用于讽刺那些贪官污吏,它被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武器,被一些爱国者运用,因此这一段时间的对联的发展也是相当可观的。如有一幅讽刺袁世凯的对联讲:

“袁世凯千古;

中华民国万岁。”

这副对联巧妙地运用对联的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的原则,狠狠地骂出了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的声音。如另一幅讽刺广东三水县“公局”的对联:

“八面威风,转个弯私心一点;

大模尸样,勾入去有口难言。”

这副对联运用的是汉字的组合巧妙地将“公局”二字写入联中,以字谜的形式给广东三水县以强有力的讽刺。

新中国成立至今,对联与人们的生活时刻保持着联系,它始终走在人民的心中。中国楹联协会的成立,各地大大小小的楹联协会的发展,使我们的对联事业有了新的起色。一本本对联书的出版,一个个对联名家的出现,都给我们的对联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对联的特色及功能

对联在传统文学的绚丽系列中,别具一格,是我国独特的艺术花朵。它字数不多,但一幅精彩的对联,可以与一幅鸿篇巨著相媲美。它讲究对偶、平仄、并能在这一特定的格律上表现出高超的意境。它风趣生动,联语精巧别致,它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文字简洁,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对联具有删繁就简、创异标新、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特点,可谓凝练活泼,雅俗共赏。对联种类繁多,意趣无穷,妙趣横生,虽然短短的两联,但其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只要你有才华都可以将其写入对联中。另一方面它的字数不受限制,因此我们可以进行长篇大论,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问题,也可以把问题谈得深刻易懂。“长联圣手”钟耘舫一幅在狱之作,全联890字,痛陈经历慷慨悲壮,评论时事,淋漓尽致,有振聋发聩之影响。因此用“博大精深”四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博”指其涉及的内容多。“大”指其涉及的范围广,有微言大义之妙。“精”指其短小精悍。“深”指对联内部蕴含着无穷的深意。

对联的功能主要的有五点:

(一)、讽喻。我们可以借助对联来发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通过我们的巧思妙想,把某个贪官的名字嵌入到联中或暗指模式的撰联方法,以达到讽刺泄恨的目的。如有这样一副对联。解放前夕国统区人民为讽刺政治腐败、官吏贪赃枉法,写了这样一副妙联:

“有条有理;

无法无天。”

从表面上看此联极短,上下比均为一个四字成语,似乎信手拈来,毫无锋芒。此联的最大特色是运用别解的手法,巧妙地隐含批评对象,达到讽刺的目的,上联中的“条”指的是“金条”下联中的“法”指的是“法币”即钞票,这样一来,全联抨击和讽刺力度就十分明显了。

(二)、学习。我们可以从对联当中学到一些知识,对对子不光是为了好玩,我们可以在对对子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受益无穷,因为在对对联时我们的思维是非常活跃,脑中出现的任何一种迹象都有可能被对对者所捕捉,这是发散思维的活跃阶段,是形成发散思维的首要过程,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可能,同时对出一个对联,我们可以从中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因为你在对上联时必须要调动你脑中的素材,把思维形成文字,靠的是组织语言的能力,长期锻炼又注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一些对联可以铭志,常常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等等。

(三)、娱乐。指对联可以让人开怀大笑,放松精神压力。古往今来,能让人看后拍案叫绝,忍俊不禁的对联非常的多。例如有这样一幅雅俗趣对的对联。故事讲的是解放前的事。在解放前,学生背不出诗,私塾先生常以戒尺打手心。一日,塾师命一学生背杜工部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某生背到:“即从巴峡穿巫峡”时,突然卡壳,左思右想难以为继,先生拿起戒尺愈加责罚,该生恐惧之中突发奇句:“不许先生打学生”,顿时哄堂大笑那个先生本来一肚子火气,就在这个学生对出下联时,他笑着放下了戒尺。该联一雅“即从巴峡穿巫峡”一俗“不许先生打学生”,却成巧队,别有风味,让人笑后百怒消。

(四)、展示才华。一个人的才华很难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得到的,特别是智慧它的延伸性比较的大,是内在的,它的展示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而对联具有凝练性、活泼性,特别是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假借、镶嵌、反复、重叠、眏衬、反衬、双关、回文、顶针、排比、自队、隐匿、歇后、拆拼的综合运用,使对联的构思非常的巧妙,呈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图画。因此,一个好的上联本身就隐含着无穷的玄机,此时倘若对对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巧妙地对上一个对子的话,我们可以想象这个人的思维有多么的敏捷。对对子还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比如你要对上“夏布糊窗,个个孔明竹格亮”这个上联,你首先得知道三国时的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的字是什么,同时你的下联当中也必须得找一个与诸葛亮名气相当的人来对,而且还要照顾到上联的格式,同时你所对的下联不仅仅是在词性和名气上对上了,而且还得有意义。可见要对上一个小小的对联,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没有真才实学是做不到的。

(五)、斗智。斗智是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构造出一个完美的上联或下联来难倒对方或对上对方的一个下联或上联让自己摆脱困境的一种活动,分为恶意刁难和无意发难两种。恶意刁难指一方要让对方难堪,大都不怀好意,面对这种情况,对对者应当针锋相对不可示弱。有这样一个例子。名人解缙才思敏捷傲骨铮铮,为某大臣怨恨。一日,该大臣出联云: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能对锯(句);”

用比兴手法,借“锯”与“句”谐音讥解缙为胆大妄为、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子”。解缙“以彼之道,还施彼之身”对道: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同样用“蹄”、“题”谐音,反责大臣为朽而无用、难以自拔的“老畜牲”。可以说解缙的反击是毫不留情的,不但保住了自己的面子,也让对方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境地。倘若解缙默默无语则会被人耻笑。

无意发难时指出对者本无恶意,只是想试探一下对方的才智。面对这一种情况,对对者也应当积极地去应对,实在对不上也无妨,毕竟对联有难易之分,对对者水平有高下之别嘛,虚心请教并不为过。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清朝的纪晓岚幼时善对。有一次,他和其他的六位小朋友在踢球时,无意将球踢进了一个过路的太守的轿中,太守生气地抱着球出轿后,见其他六位小朋友都跑了,唯剩纪晓岚便觉得这个小孩与众不同,于是出对云:

“童子六七人,就尔狡;”

并说如果纪晓岚能对上,他可以将球还给纪晓岚。纪晓岚对道:

“太守两千石,唯公……。”

讲到此纪晓岚故意不讲。太守问他时他才说:“如果大人能将球还给我,我便对‘唯公廉’,若不还,我便对‘唯公贪’”。太守见这小子聪明伶俐且才思敏捷,便把球还给了他。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守的发难毫无恶意,而纪晓岚也凭借自己的智慧要回了自己的球,这便是才智的所在。

五、对联的创作

根据对联的定义可知,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这上下两联的词性要相对。其要求是: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即实对实,虚对虚,活对活,死对死。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活,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也。实词如天、地、鸟、兽。半实如文、武、气、力。虚字(活)如吹、腾、奔。虚字(死)如高、长、竖、柔。半虚如上、下、里、外。助字如之、乎、者、也。实字指名词。半实指抽象名词。虚字(活)指动词。虚字(死)指形容词。根据词性的这种分法,我们可以知道,对联的词性相对也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必须是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才可,这是一个宽式对的要求。宽式对把对联从死的牢笼中给拉了出来,并出现了无数的妙联如:

“华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贴翰林书。”

这副对联当中的“上”是方位词,而“临”是动词,若按严式来看,它并不能叫对上,但我们不应当否认这副对联遣词的精心,构思的独创,给我们以一种奇妙无比,令人叫绝的感觉。不过,从这种对词性的划分上看,我们可以知道“上”属半虚的范围,而“临”是虚字(活)的范畴,据“虚对虚”可知,这是允许的。但对联的“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虽然从宽式上讲得通,到超出宽对的范围,不能算对联,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败作。但在巧练妙队中,我以为应当“网开一面”,不能要求过高。如果因律而害意,则许多谐联就失去了趣味。有不少佳作,奇妙无比,只是在平仄方面差些,就比比强求了吧?毕竟我们是在欣赏文学作品,而不是在挑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人人尽知的,何况是对联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对上的对联是没有的。不管你的对联对得如何地好,它总有破绽。因此,严也有一个度,这个度指的是从古到今在人们心中所形成的一个无形标准。在严式对得思维指引下,也确实使我们的对联事业一步步走向了完美。过去有这样一副对联:

“得一文,天诛地灭;

贪一钱,男盗女娼。”

一直流传在民间,但由于此联当中有两个“以”字重复,显得不完美,因此大多数文人墨客在编书或写文章时,就将其中的任一“一”字改成了“半”,是这副对联更加地完善了。还有这样一幅,在民间流传很广,并深深扎根于老百姓心中的名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署鼠凉梁客咳惊。“

有人对这副对联的下联提出了疑问,说鼠常闻有“灰鼠”、“白鼠”之别,未闻有“署鼠”、“寒鼠”之分;硬要用“署鼠”就显得牵强,令人诧异莫名了。另外,以“客咳”对“童筒”亦欠佳。因此易如浩对了一联“暴豹擒禽丈杖驱”,改变了下联的不足。还有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这一副对联当中的下联除了对上五行外,无论从意境还是从平仄上看都欠佳,因此这一联“烟锁池塘柳”仍为绝对。可见,人们是在不断的追求完美的,因此,宽有宽的道理,严有严的好处,不能一概而论,我认为对联的创作应当从宽、从意、从俗。“从宽”指在要求上要放宽,对对是不要为形式所左右。“从意”要求对联在内容上和语义上都要合乎逻辑,意思要积极向上。“从俗”要求对联应该为广大人民所理解,太深奥便会失去它的意义。

做对时还应当照顾到对联的平仄,一般要求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相对,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声字”指上声与去声,“平声字”指平声与阳声。对联的最后一个字要求较严,上联的最末一子必须为仄声字,下联的最末一子必须为平声字。一般上联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对联除上下联之外,一般还有横批,是贴在上下联中间上面的横帘,一般是四个字。好的横批具有总结或补充对联内容的作用,它与对联浑然一体,使已经更加深远优美。因此横批一定要与上下联联系。

对联的创作除了按照以上的原则外,还必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润色你的对联。对联的创作一定要大胆地创新。古往今来一些巧联妙队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奇”字上,可以说是“奇思妙想,出奇制胜”。

(一)、从中国的汉字入手。中国的文字是对联的载体,可以说没有中国的文字,也就无所谓对联了。任何一国的文字都不能用来写对联,因此对联是中国它有的文学样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

古往今来从汉字的结构出发创作出来的让文拍手叫绝的对联数不胜数如: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此幅对联巧妙地将“坐”与“明”字拆开,并将拆的方法蕴含到联句当中,让人觉得此幅对联平中有奇,奇中有苗,妙不可言。像这样的对联还有很多,如“少水沙即露;是土堤方成。”“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等等。

(二)、想象要奇。就是要打破常规,要有想他人之不敢想的勇气,唯有如此才能创出上乘之作。如有这样一幅对联故意打破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规则,闯出了一幅讽刺力极强的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强有力地揭示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卑劣行径,骂出了“袁世凯对不起中中华民国”的声音。

(三)、我们还可以巧妙地运用隐字的方法来使对联推陈出新,达到欲显其名而故隐其字的效果。如有这样一幅讽刺庸医吉生的对联: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上下联中故意不言“吉生”,而人们一看此联便知“吉生”,加强了讽刺的力度。

我们还可以将在隐含的字上做文章,将其放在联中不同的位置上,如:

“甲乙丙□;

口丑寅卯。”

上联中隐去了“丁”,下联中隐去了“子”,我们很容易知道这幅对联的含义是指此家无子缺丁。我们还可以将同一个字放在不同的位置或同样的位置上,这样的对联常用于嵌字对联当中入围某个名字是两个相同的字的人写对联时,如嵌其字则显不工,不显其字,则很难表现出对联的意思,如:

“悬灯结□,豪华街市常明;

点炮迎新,精□好戏不断。“

上下联中故意隐去了“彩彩”二字,但人一看便知,具有强调的作用。在同一位置的如:

“瑶佳作,风行五湖四海;

 浆玉露,名扬万国九洲。“

此联在同一位置省略了“琼琼”二字,但更加重了二字的份量。

(四)、我们还可以以谜语的形式将一个人的名字嵌入到对联当中。如“陈莹”二字,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要将这二字嵌入到联中,确实不易,但若以谜语的形式来撰联则非常的方便。我们可以这样写:

“阵中无车,双脚摆开八字步;

草间有宝,一头摇掉半截身。“

这样的字谜并不难猜,其本人一见便知答案,即使是旁人也能猜中。谜联时避开嵌字对联中所嵌之字必须在同一位置的一种方法。

(五)、想象奇特是一些佳作诞生的前提,如两个字的对联:“日圆;风扁。”上联出句平平,,而对句“风扁”却让人震惊。人们肯定要问“风怎么是扁的呢?”可是我们细想:“如果风不是扁的怎么能从门缝钻进来呢?”这样的妙对巧解非像戴大宾这样敢想敢说的人是创不出来的。

(六)、对联的创作还应当与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对联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古往今来,大部分的巧联妙对都与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创出佳联还必须从生活入手。如有这样一幅对联:

“云间大雁,前退后进书‘一’字;

水中长蛇,头伸尾缩卷‘之’形。”

如果你没有见过大雁南飞的情景,不知道蛇在水中游泳的状况,你是很难创出这样的妙联的。

参考书目:

(1)黄荣章:《古今楹联拾趣》 花城出版社1982年7月第一版

(2) 梁章钜白话文 李鼎霞:《<楹联丛话>全编》1996年9月第一版

(3)蒋伯潜 蒋祖怡:《骈文与散文》上海书店出版社

对联研究 对联的特点

(4)王军云: 《中国对联精粹》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5)梁石梁栋:《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 2003年1月山东第一次印刷

(6)李文郑朱恪超:《中国古今奇联鉴赏》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7)王宪忠:《对联法则与旧连拾零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4140.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区分对联的上下联 对联上下联与横批

如何区分对联的上下联——简介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有称为:楹联、对子、对偶、门对、春贴、春联、桃符等等等等。在古代对联撰写张贴均有严格要求,而如今变的随意性很强,无法分辨对联的上下联,下面介绍几个识别上下联的方法如何区分

转载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博客里转载的真实历史

原文地址: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作者:尚律师的博客第一部分:研究篇  中国历史人物对联的研究  一、关于对联  1、作为国粹的对联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所以说其是国粹,系因为它仅仅为中国文化

对联的起源和种类--讲师紫雪 对联有哪些种类

讲师---紫雪(990943006) 19:59:51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上节课我因有事由拂尘老师给大家说了浅析【联律通则】。我今天就从对联的起源说起。有的朋友的联对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既然来到这里就再听一次吧。只当复习了。这节课主要是给大

浅谈数学教学案例的特点与其研究作用 浅谈广告语言的特点

浅谈数学教学案例的特点与其研究作用数学教学案例是对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具体数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我们所研究的数学案例应同时具备以下几大特点,才具有研究价值。 第一、真实性。案例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真实记录。案例

对联“领字”平仄规律初探 对联的平仄格式

对联“领字”平仄规律初探文/钟胜天所谓“领字”,就是对联中在句前具有统领作用的文字。对联领字的数目一般为一至三个,偶有四个,它在联语间不仅具有统领的作用,而且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对联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关于对联中领

声明:《对联研究 对联的特点》为网友大众欧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