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博客天下》第91期—专栏
张佳玮
当一个群体有一个疑似有道理、富有煽动性的口号存在,就能够把群众心理带起来
人有这种本性:喜欢扎堆,愿意扎堆,在扎堆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快感。而且,扎堆还会改变一些人的倾向,做出一些自己平时不会做的事
当一个人自诩为某人某物的脑残粉时,常带自嘲味。说来轻巧,但脑残粉境界,抵达甚为不易:你得熟知其人其事其歌其电影其书其绯闻其吃寿司时是不是喜欢蘸酱油,知道哪张专辑哪个制作人又想尝试新几内亚毛里塔尼亚打击乐器和保定卖火烧歌谣的混搭风……如此这般,单体的脑残粉很容易成为一个书斋隐士。他们像隐士一样温润内敛,但也像隐士一样清高自诩。他们会用一种谦和的口吻拒人于千里之外。比如,一个煎饼的脑残粉会婉转地拒绝我请他吃馒头的邀请,“哎,我是煎饼的脑残粉,而馒头嘛……呵呵,不说了,不说了”。
粉丝团则是另一种存在。
勒庞先生写《乌合之众》时,举过一个例子:法国大革命时,一群革命群众杀进巴士底狱,反客为主捉住了几个狱卒。他们志得意满地自己组了个法庭,然后把那几个狱卒处了死刑。过程轻率,犹如儿戏。勒庞以为,如果只是他们单个行动,大家都是良善百姓,谁能下手杀人呢?——结论是,人一旦扎了堆,一切都不一样了。以此为例,勒庞以为,人有这种本性:喜欢扎堆,愿意扎堆,在扎堆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快感。而且,扎堆还会改变一些人的倾向,做出一些自己平时不会做的事。
人类最怕孤单,所以有时难免从一下众。群体力量是如此伟大,你扎了堆就拥有温暖大家庭,不扎堆就很容易落在对立面。于是你会不由自主,做出一些让大家都喜欢的事。一个群体的口号,越理性越没人理会,越感性或曰越扯淡,越有人影从。历来的口号都有一个原则:煽动性、大量重复、言辞铿锵。管你是不是道理呢,好听、响亮、让大家接受就行。
当一个群体有一个疑似有道理、富有煽动性的口号存在,就能够把群众心理带起来。群众深入群体,出于下意识的媚众心理,不自觉地就跟大家一起玩一起闹,一起叫一起跳,然后获得了极大的快感,进而产生“我就是我们的团队”、“我的团队就是我”的幻觉。
粉丝团有了一个核心,煽人的口号,抱个团,然后才能吸引着搅和着,哄大家一起来。粉丝之所以爱攀比、爱打压人,也是一种心理需求:“我粉的人比你粉的人高级,所以我也比你高级”,这样的话未必需要宣之于口,但多多少少有这个意味。人们都需要优越感,而这就是最方便的优越感来源。人们需要发泄情绪,而一旦有一个公共的痰盂可以发泄和耀武扬威,那是何等的快乐。
因此,任何形式存在的粉丝团,越往后来,粉一个人的成分就越少,延伸成为“群体、团”的成分越多。粉丝团的自闭和非理性倾向,也随之增长。比如说,苏联人民内部可以讨论斯大林是人民救星,拿出去说就会遭到世界人民的嘲笑。如此,粉丝团对外界的意见,总保持一种很紧张的状态:既排斥,又警惕;其实很在意,但又不好意思显得太在意。粉丝团一旦打起架来,很难讲理。就事论事的少,互揪立场的多,而且通常会揭老底。
那位问了,粉丝团心理怎么这么耳熟?的确,有些聪明的人物早就看明白了:重要的是拿个什么题目,把人哄成什么团,然后让人去斗人,其乐无穷。至于那个题目本身是否靠谱并不要紧,只要美化之、神圣之、让人顶礼膜拜之,再辅以整齐划一的装束、宏伟壮观的建筑,使人们纷纷产生“世界宏大,我极渺小;成为团的一员,幸甚至哉”的感觉,一切自然无往不利。当然,聪明到这地步的人,会利用这招去做更大的事,其目的也不仅仅是骗粉丝几个钱了。
作者简介:
张佳玮,网名信陵公子,昵称涨工资。80后专栏作家。着有长篇小说《倾城》、《再见帕里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