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前几日发生在香港旺角的内地幼童当街便溺,引起其父母与路人冲突的事件。
事情远未结束,根据《环球时报》4月29日报道,4月27日,大约30名香港人带着“粪便”道具进入尖沙咀海港城,高喊口号,不满内地游客来港购物,并在商场内蹲下,在地上放置“大便”道具,模仿幼童街上便溺。这样的行为引起内地游客的不满,双方互骂,附近名店纷纷落闸不做生意。
局面发展到这一步,再观察网民的热烈留言,与以往我们对内地游客在香港的不文明行为单纯的谴责相比,事情已经发展到大陆和香港地域式的对立。
因为这一次涉及到的是一个小婴孩,而且这个婴孩的父母是在苦等上厕所而不得的情况下,用纸尿布给小孩子接尿。不少人觉得内地游客的这一行为也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情有可原”,不值得香港人拿来大做文章。而30名香港人在27日的这一行为,更是让内地网民的态度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认为一些香港人这一次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香港这几年的发展很多原因是大陆在后边作支撑,香港的好多淡水和蔬菜都需要大陆供应,而且内地人到香港旅游,也的确是养活了不少香港人,如果香港人这么排斥内地游客,那么大陆人以后干脆就不要到香港旅游了,最后受打击的还是香港经济。
这种对立,也是香港和大陆长期以来处于不同环境之下的两种社会文明熏陶的一次集中爆发。香港似乎更注重法治,认为既然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公共场合随意便溺,那么内地游客的这一行为显然就是违法的,就要受到抵制。内地游客涌入香港,长期以来带给香港人的负面印象,也加深了这次矛盾的爆发。而大陆的文明,从骨子里似乎更注重“人治”,看重“人情味儿”,认为小孩子在那种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行为,差不多就行了,香港人抓住这个小辫子不放,已经有点不可理喻的意思。
这一次看似不大的事情,其实透露出很多问题。对大陆人而言,我们似乎也应该再一次反思自己的文明旅游素质。国际交流越来越多,祖国大陆的同胞走进港澳台以及国外的机会越来越多,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文明旅游这一方面,我们的确做得还不够好,诸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丢垃圾这些行为屡屡被人拿来诟病。不过好的方面是,我们这几年在这方面已经注意了很多,经过一个过程,让大部分人、甚至是所有的人注意到这些细节,也并不是难事。
对香港人来说,也要摘下已经被着色的眼镜,客观友好地去对待内地游客。毕竟,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是少数人所为,不能因为这个,就把内地游客统统打为负分儿。而且真的引发地域之争的话,引起内地人对港澳游的抵制,相信很多香港商家都不会同意的。大陆和香港毕竟都是亲兄弟,虽然曾经在不同的家庭长大,但是那种骨子里流的可都是同胞血脉。或许,陈道明的评价还是比较到位:文明的意义除了不当街便溺,还有善意与宽容,前者是表象,后者才是根本。真正的文明,是碰到这样的情况,走过去善意咨询那位母亲是否需要帮忙,或者指引她找到厕所,而不是冷漠地拍照当成渲染大陆人素质低下的又一个证据。
对于地域歧视,以前流传个事情。说是以前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带着两岁的孩子在香港逛街,孩子没忍住在大街上尿了,港人争先恐后表示同情夸赞孩子可爱,指责港府缺少公共厕所,第二天新闻的标题是《缺少移动厕所令港人颜面尽失》。不过这个后来被说是谣言。谁造的?对存在于香港人和大陆人之间的这种心理冲突,把握得倒挺准确。
五一马上就到了,这一次小事件,也算是给所有的人上了一堂提前预演的文明旅游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