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河的希伯来文Yarden的意思是“向下”,约旦河流域可分为上游、加利利湖、中游和死海四部分,全长超过190公里,主要源头位于终年积雪的黑门山的山腰,约海拔500公尺,迅速流至20公里外的呼烈盆地,离开盆地时约旦河已跌至水平线以下。在向南流10公里,便在加利利海北岸跌至水平线下200公尺,最后流入水平线下400公尺的死海。由加利利海至死海,直线距离不过110公里,但约旦河曲折迂回的河道却超过360公里长。
从人的角度看来,约旦河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世界上有很多河流都要比它大、比它清、比它美,但神却选中这河流,成为多个圣经故事的舞台。
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在收割季节、涨水的日子渡约旦河,并在过河之后,令各支派从约旦河中取一块石头,共十二块,在吉甲立石为记(约书亚记3:14-4:24)。先知以利亚及以利沙也多次在约旦河活动:包括以利亚为逃避以色列王亚哈,曾逃到约旦河东的基立溪(列王纪上17:1-5)。在约旦河边,以利亚用外衣打水,河水就左右分开,以利亚带着以利沙从干地横过约旦河后,就被旋风接上天。后来以利沙用以利亚的外衣打水,喝水也左右分开(列王纪下2:1-14)。亚兰王的元帅乃缦按以利沙的吩咐,在约旦河沐浴七次,大麻疯便得洁净(列王纪下5:8-14)。以利沙的门徒曾不小心把斧头掉进水里,以利沙使斧头浮起(列王纪下6:1-7)。主耶稣出来传道前,先在约旦河受施洗约翰的浸礼,给我们留下尽诸般义的榜样(马太3:13-17)。
一直以来,以色列都是在北部约旦河上游加利利地方,设立一处供人参观及受洗的地方,名叫Yardenit,很多团体更会特别安排在此举行浸礼。这里的门口有各国基督徒敬献的壁砖画,引用马可福音1:9-11的话。这句话是三位一体的神(或称三一神)的生动写照:圣子耶稣受洗,圣灵降在他身上,而圣父对圣子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三位一体的神是基督教的一个基本教义,用三句话来概括就是:神有三个位格,包括圣父、圣子、圣灵;每个位格都是完全的神;只有一位神。这是神的奥秘,实在超越人有限的思维所能理解。但是圣经旧约和新约关于这一点都有许多证明的话,旧约隐含些,新约则明确些。历史上的很多异端都源于否认神的某个位格。在以色列的这几天,因着在犹太地的氛围,周围都是不相信耶稣是圣子的人,于是颇费了一些力量,试图使人知道圣经的教导。不过颇感无力,意识到只有神自己能来证明他自己的事。
虽然这里有纪念耶稣受洗的地方,但实际上,考古学家于1996年在约旦找到证据,认为主耶稣应是在约旦河下游南部地区受的浸礼。因此越来越多人会前往约旦参观耶稣受浸之处,不过此处属于军事禁区,需要申请禁区纸才能进入。自从考古学家引证此处才是耶稣受浸之处后,以色列也在此处的河对岸设立另一景点,供人参观,但因较近南部,也属于军事禁区,所以到的人不多。
昔日施洗约翰的浸礼为赦罪悔改的浸礼,而主耶稣乃无罪之身,所以当祂要施洗约翰为他施浸时,施洗约翰也想阻止,但主耶稣回答说,他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
浸礼对基督徒来说,除了是顺服主的吩咐及初期教会使徒的教导外,也是一个在众人、在天使面前表示愿意委身于主的见证。浸礼是为每一个已经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基督徒而设,是得救的结果,而不是因此得救,是基督徒的见证,而不是因此而成为基督徒。
那既然已经成为得救的基督徒,又为何仍然接受浸礼呢?浸礼好比婚礼一样,对于一对真心相爱,互相愿意委身对方的恋人来说,婚礼的意义在于在众人面前愿意见证彼此的爱。同样的,浸礼的意义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就是愿意在众人面前作见证,表明愿意与主同死、同葬、同复活(罗马书6:3-5),也表明愿意披戴基督(加拉太书3:27)。此外浸礼还有许多实际的意义:洗罪,成了一个身体(基督是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活出新生的样式等。浸礼不是许多人所以为的,仅仅是个仪式而已,浸礼和基督徒在今生,魂生命的得救赎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概括的话,就是埋葬旧生命,好活出内住基督的新生命。
有各种肤色的基督徒们敬虔地蹲在约旦河边,用河水敷在脸上,或者用水瓶、白色水罐盛满了约旦河的水带走。我尝了尝河水,不咸也不甜,没有味道。我也学他们,装了半瓶子水,想带回去留念,或给哪个圣徒受洗时用。不过心里觉得带不带都两可,因为水本身并不神圣,唯有神一位才是神圣的。当人离弃神,心里不再敬虔时,神也离弃了圣殿,交给外邦人践踏,从前的圣物在神眼中不再是圣物。神看重的是人的内心,而不是外面的宗教仪文。使徒保罗说,在乎灵,不在乎仪文。
历史上有过许多关于如何受洗的争论。有人说在海里,有人说在池子里,有人说一定要在约旦河里;有人坚持要给婴儿施洗,有人要等清楚得救了以后才受洗,有的非要等人明白了道理,考试合格后才给他施洗…
受洗的方式不过是一种实行,又不是关于“七个一”这样的基要真理,为何人们要紧持住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还彼此责备呢?“你有信心,就当在神面前守着。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罗14:22)我用土话解释这句话就是:你吃着自己碗里的小米饭,觉得香,那就好;别看人家喝粥喝得挺美,就开始动摇信心了,到底自己的小米饭好不好?是不是吃小米饭容易胀肚,人家才喝粥的呀?也别盯着别人碗里的红薯粥,觉得没营养,就去劝说甚至要求人家也吃小米饭;你觉得小米饭香,吃的时候良心也平安,就继续吃嘛。而勉强别人也吃小米饭,可能会伤了人家的良心,因为人家一直觉得喝粥好的,现在你告诉人家不好,人家就以为自己一直以来都错了,良心就受了玷污。
我良心平安,相信几年前受的洗完全合乎主的心意,所以就没有再在这里受一次洗。有人愿意再受一次也好,只要他觉得需要就好。
约旦河受浸处的岸边也有各国敬献的壁画,引用的圣经节和门口的那些一样。
我们到达以色列那天以前,连下了两周雨,所以约旦河水涨溢,没过了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