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1-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
一、持续增长率的基本原理
可持续增长率(sustainable growthrate,SGR)最早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资深财务学家罗伯特·C·希金斯(R·C·Higgins)在1981年提出的全新财务概念,后经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银行与财务学领域的著名教授詹姆斯·C·范霍恩(J·C·VanHorne)在1988年发展完善而成。按照他们的思想,可持续增长率是在企业不可能或不愿意发售新股、保持目标经营效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负债比率和股利支付率)的条件下所能够实现的年销售收入的最大增长率。它克服了企业完全依靠内部资金(包括自然负债增加和留存收益增加)或主要依靠外部资金(包括增加负债和增发新股)均无法支持销售增长长期持续下去的两种销售增长方式的缺陷,强调的是在不耗尽财务资源情况下,从而实现企业销售增长与有限财务资源平衡的理念——实际增长过快可能导致“增长性破产”而增长过慢可能被市场所淘汰。按照可持续增长率的基本思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企业销售的增长必然引起资产的增加,而资产的增加必然等于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增加,因此,可持续增长率的表达式为:
SGR=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留存收益比率 ———希金斯的方程式或
SGR=(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留存收益比例)/(1-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留存收益比例) ———范霍恩的方程式
上述两个方程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率方程式是按照期初股东权益计算权益乘数;范霍恩的可持续增长率方程式是按照期末股东权益计算权益乘数。由此看出,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取决于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和留存收益比率四个因素,综合反映企业的投资(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融资(权益乘数)和股利分配(留存收益比率)等各项财务活动效率,可以用来综合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于是可持续增长率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许多知名大企业作为一个财务预测和财务计划工具被推广使用。
二、可持续增长率的思考
按照希金斯的表述,可持续增长率是指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也即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增长所能达到的最大比率。它基于以下假设:(1)企业已经有且打算继续维持一个目标资本结构和目标股利政策;(2)不愿意或不打算增发新股,增加债务是其惟一的外部筹资来源;(3)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将维持在当前水平。在满足以上假设的前提下,我们得到企业的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负债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均相等,且企业股东权益的增加仅表现为本期留存收益。因此,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留存收益/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对上式进行变换:可持续增长率=留存收益/期初股东权益=留存收益/(期末股东权益-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期末股东权益)/(1-留存收益/期末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得到范霍恩(中译本,2000)静态可持续增长模型。
针对企业的特点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可对可持续增长率公式做如下变通:(1)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1+非银行负债/股东权益)]/[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1+非银行负债/股东权益)];(2)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1+自然负债/股东权益)]/[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1+自然负债/股东权益)]。式(1)假定企业保持当前的非银行负债股权比率,不增加银行负债额,只使非银行负债与股权同比增长。式(2)设定企业增加债务只是来自自然负债(即与生产和销售紧密联系的流动负债),自然负债和股权同比增长。以上两式计算出的可持续增长率比较稳妥或保守,适用于融资能力差、外部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积累和供应商商业信用的中小企业。
可持续增长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财务预测和计划指标。它的构成要素涉及到企业的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资产管理效率(总资产周转率)、偿付到期长期债务能力(权益乘数)和股利政策(收益留存率)。在分析时,可利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其中的权益净利率进行分解,这样其财务指标将涵盖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使其与企业的资本结构、销售规模、成本水平、资产和现金流量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可持续增长率的应用
(一)超常增长所需资金从哪里来
超常增长意味着企业必须筹集超额资金,企业高管应预先意识到企业超过可持续增长率增长所导致的财务问题,提前计划和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包括外部融资和内部融资,其中外部融资指增发新股和提高财务杠杆,内部融资指提高收益留存率。
1.增发新股。如果一个公司愿意且有能力通过增发新股来筹集权益资本,则其可持续发展问题迎刃而解。问题在于增发新股对一些公司不可行,而对另一些公司又没有吸引力。其一,大多数公司不能随时增发新股,许多国家对公司增发新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至少要间隔一定年限。其二,增发新股未必能找到买主,许多公司越来越发觉新股难以发售,尤其是对于中小公司,除非它们拥有极具吸引力的投资项目,否则难以保证成功发售新股。其三,许多有能力的公司并不愿意通过增发新股筹集资金。如美国非金融公司在1965-1998年第一季度期间内的资金来源中,增发新股的比例为-7.1%(希金斯,中译本,2003)。其四,股票筹资成本较高,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稀释每股收益。
2.提高财务杠杆。向外借款的好处在于筹资成本低,只要企业的投资项目回报率高于借款筹资成本,负债融资将会给公司带来超额收益。但增加债务会增加公司财务风险,受到现有债权人的反对,财务杠杆提高到一定程度,公司借款能力下降,公司将最终丧失借款能力。
3.提高收益留存率。如果公司拥有好的投资机会,或股东相信留存收益可以投在赚取令人满意的收益率的有效方面,保持一个较高的收益留存率,将会以较低的成本为公司筹集超常增长所需资金且增加股东财富。但收益留存率的上限是100%,而且留存收益额依赖于公司盈余金额。这一策略的局限性在于:首先,按照“一鸟在手”理论,公司股票价格可能因收益留存率的增加而下降;其次,提高收益留存率的关键是要让股东感觉公司找到了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如果公司并没有找到好的投资项目或无法令股东感到满意而提高收益留存率,公司股价将会因股东的不满意而下跌。
筹集超常增长所需资金的其他策略还有剥离劣势项目和兼并“现金牛”等。但上述策略都是改变财务比率的权宜之计,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一个理智的公司应该保持财务政策的稳定,不可在改变财务政策上操之过急,否则会使公司财务陷入危机甚至招致破产。
(二)企业增长潜力分析
企业的增长潜力来源于影响可持续增长率的4个财务比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的可持续水平。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属于财务政策范畴,前文已讨论,下面主要讨论公司如何从经营效率(即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角度分析公司增长潜力。
这里的核心分析指标是资产净利率,公司在分析财务指标潜力时,将目前的财务指标值与历史或同行比较,若所分析指标比历史或同行好,则本指标的分析到此结束,否则需进一步分解指标,如此类推。
总的说来,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潜力最终来源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创新,这对企业来说又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综上所述,企业不可能长久地实现超常增长,可持续增长率的意义在于为企业的增长速度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它时刻提醒企业高管,当企业增长超过可持续增长率时,不要忽视由此所带来的财务问题。公司的发展需要管理层注意保持公司目标与其经营效率和财务资源之间的平衡。单纯的销售增长,是无效的增长,不会增加股东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