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官僚资本主义,不禁让人想起了旧社会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一般定义应该是,企业属于个人,而这个人却是个政府官僚,而且是位高权重的高官。官僚资本企业借助政府的权力,排挤和并吞竞争对手,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当时最典型的官僚资本就是“四大家族”即蒋、宋、孔、陈,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将接收的日伪资产据为己有,并借机污蔑民企为汉奸,大量没收民营资本。这就是当年的官僚资本主义,受到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猛烈抨击。
中国是一个官僚社会,一直存在一个庞大的官僚阶层。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把握中国社会的性质。因此,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企业,即官营企业,也应当划入官僚资本主义的范畴。和上述官僚资本不同的是,企业的资本属于政府,企业的经营者为政府官僚。官营企业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政策,与民争利,而且实行“算缗”“告缗”,使商人和中产阶层破产。近代,清朝实行“洋务运动”,朝廷创办钢铁、造船等新式的工业,修建铁路公路,一开始也不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因此,官营企业和官僚资本在市场垄断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当今中国的社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迅猛,GDP在世界上名列第二,却也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国进民退”。国有企业实质上还是官营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经营者为政府官僚,今天是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明天就是政府的副市长或部长,这是哪一家的市场经济?同时,政府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基础建设投资过热,政府债务早已超过临界线,靠卖地和推高房价生存。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经济应该决定政治,到了中国则倒过来,是政治决定经济,政府直接插手各项经济建设,管理国企和民企,不知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民营企业也存在问题,名义上属于某人,其实这个人很可能原来是政府的官员,或者其亲属朋友在政府中有实权,或者以政府的官员做靠山,或者政府的官员参股,或者贿赂政府官员以强化彼此的联系等等。企业缺乏独立性,是政府官员的奴仆,甚至充当提款机的角色。民营企业很大部分与政府脱离不了干系,官僚资本的色彩浓厚。
结论是,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官僚资本都占据很大的比重,由此决定了中国的经济状况,是典型的官僚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是否比资本主义先进呢?当然不是。当年毛泽东就批判过官僚资本,将其列在封建主义之后,可见它是介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过渡阶段,没办法将其归入先进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