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升轶事 吴俊升的女儿吴赤芳

吴俊升轶事

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我们村里人站在房顶上就能看到东北不足十里的东嘎镇五间房村五龙岗处有一座很大的坟墓,那灰白色拱圆形的墓地,犹如一座蒙古包耸立在那里。这就是辽北一个从放马倌到东北三省保安代总司令、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成为奉系军阀二号人物的昌图人吴俊升的墓冢。吴俊升是“东北王”张作霖的拜把兄弟,铁马征战的乱世岁月早已成为一段历史,和平年代里这座墓地却因主人身份和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而备受瞩目。吴俊升是昌图历史上的一个名人,在家乡一带,他有许多稗官野史的故事,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趣谈。

黑瞎子转世

吴俊升祖籍山东省历城县,世代务农,清咸丰末年,山东年景欠佳,吴家为生计所迫,只得外出谋食。其祖父吴天福携家人渡海闯关东来到昌图地界,落户昌图府兴隆沟村(今辽宁省昌图县老城镇长青村兴隆沟屯)。清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863年10月11日),吴俊升出生在这里。其父吴玉、母李氏生有三男五女,吴俊升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昆弟之中居长。二弟吴俊武,小弟吴俊卿。吴俊升“幼时近不慧,涕唾盈握,父玉颇不喜”。也就是说吴俊升年幼时看上去不怎么聪明,鼻涕拉瞎的,其父吴玉很不喜欢这个长子。吴俊升五岁时随父迁居昌图府郑家屯,其父在蒙古马市上当马贩子。吴俊升生在贫苦的农家,也不能像富家子弟到学堂里读书,在他七八岁时就开始扬鞭给当地王大店家牧放牛马,一年挣得白银一二两,以补贴家用。每天晨曦微明,他就要驱赶畜群到草原上放牧,夜幕降临时,才能赶着畜群回到主人家。这个穷马倌,衣衫褴褛,鼻涕过河,开饭时,伙计们都不愿意与他同桌共餐。他仅有一条漏肉的裤子遮体,换洗时只好躲在水泡子里遮羞。吴俊升很会殷勤服侍主人,故博得主人的厚爱,把他收为义子。吴俊升发迹后,高兴时常讲起那段穷困潦倒的生活,博得大家一笑。由于他长期放牧而熟悉马性,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马上功夫,使他后来贩马和当骑兵时做得比别人更胜一筹。

吴俊升的牧童生涯一直持续到十三岁,经人介绍,他进入老四平街的“庆丰当铺”学徒。其间,吴俊升常因鸡毛蒜皮小事与人吵个不停,甚至动刀行凶。更有甚者,在一年的旧历正月,当铺里办高跷秧歌队,吴俊升扮作丑角在队伍里横冲直闯,并用小刀乱捅乱划同行的屁股,引起众怒,视他为流氓无赖。吴俊升生性顽劣,桀鹜不驯,经常惹是生非,数月后被主人解雇回家。吴俊升继而来到昌图县兴隆泉村(今昌图县太平乡兴隆泉)李财主家做半拉子,旧社会在东北农村未成年人当长工称为半拉子,出力不少,可挣钱不多,一切脏活累活均须半拉子去做,其苦尤大于长工。夏季的农活很累,吴俊升晚上常常露宿在大车的铺板上,有一次李家财主出外接手,天黑看不清,误以为车上趴着一条大黑熊,吓得李财主拔腿就跑,据说又有一天晚上,吴俊升搬着梯子在屋檐下捉麻雀,又被人发现一个大黑熊瞎子跐着梯子在掏家雀窝,又把看着的人吓了一跳。从此黑瞎子显相的讹传不胫而走,这就是吴俊升发迹后有人附会说他是“黑瞎子转世”。

炮打葛根庙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内蒙古的封建王公面对国内政局的变动和外蒙古独立的形势,无不心怀忐忑。身处困境的科尔沁右翼前旗第十二世郡王兼哲里木盟副盟长的乌泰认为这正是摆脱逆境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他于1912年初,决定响应外蒙的呼唤,宣布独立,公开叛乱。乌泰一方面派人潜赴外蒙联络,请求外蒙和沙俄支持援助,一方面在本旗及周围各旗煽动蛊惑,挑唆民族仇恨,号召蒙民挑起事端,驱逐汉人。为号召更多不明真相的百姓,他还特别唆使本旗地位最高的活佛葛根号召全旗的喇嘛响应起事并鼓动百姓参加。乌泰的阴谋活动很快被洮南知府得知,上报奉天都督赵尔巽,并派官员赴王府劝说,乌泰见事已败露,,遂决定立即发动叛乱,企图“险中求胜”。乌泰将欺骗胁迫而来的三千多人分为左、中、右三路攻打洮南府及北安、白城子等地。

在乌泰蠢蠢欲动之时,奉天都督赵尔巽就及时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在奉天设军事统帅部,命驻辽源(郑家屯)的奉天后路巡防队统领吴俊升速率所部驰赴洮南前线。经过数天战斗,吴俊升的军队越战越勇,乌泰叛军伤亡惨重,渐渐力不能支,开始后退,最后全部龟缩到葛根庙。1912年9月12日傍晚,吴俊升率所部五营追至葛根庙。葛根庙是科右前旗地位最高的喇嘛葛根的本庙。此庙不仅墙垣高厚,而且集中了叛军的精锐,防守坚固。吴俊升部在附近山顶上架起大炮,向庙内轰击。在我小时候听本村老年人讲,吴俊升部的炮弹开始打进葛根庙时落地不爆炸,有人说神灵保佑,也有人说因吴俊升的炮兵威力过猛,所以蒙叛军在庙内地面上铺很厚一层沙土,炮弹不易爆炸。在这关键时刻,吴俊升脱掉上衣,骑在一个最大的炮筒上,大手一挥大喊:“呜!呜!给我打!”结果这一炮下去,果然灵验,一炮把葛根庙大殿的西南角轰塌。殿上的铜顶也被打落。乌泰见大势已去,只得趁星夜弃庙突围,向北面丛山中的乌泰王府逃去,吴俊升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归流河南岸。与此同时,吉林、黑龙江等其他各部也都取得胜利。黑龙江还派出一支生力军,前赴王府夹击乌泰。在这场战斗中,沙俄及外蒙军队未曾露面。心灰意冷的乌泰不得不放弃王府,逃亡索伦山中。这次战役后,吴俊升晋升为洮辽镇守使。从此,人们又传开了:子弹到吴大帅身上,打不进去。说他打完仗,抖抖衣衫,子弹哗哗落地。

吴俊升之所以说话发出呜!呜!的声音,是他在某一年冬天因天寒而冻伤了嘴,结果落下了后遗症,进而吐字发音不太清楚。说一句话,“呜!呜!”半天也不能成语连句。因此在他发迹后,提起东北“吴大舌头”这一名号而响彻大江南北。

酷爱美女和骏马

吴俊升自诩自己平生就有两大喜好,一个是良马,另一个就是美女。所以他有一句名言,叫做“自古名将爱良马,从来美人属英雄”。首先我们说说他是个好色之徒,还要从他的四姨太曹氏和五姨太李助君说起,二人最后都因为他而遁迹空门。

他的四姨太曹氏年轻时长得太漂亮,花容月貌,被当地人称为“曹西施”,后被奉军一个姓高的军官娶进家中。一次,曹氏在高府门前泼水,一不小心泼在一个骑马人的身上,曹氏被吓得变了脸色,忙施礼道歉。可那人一点儿也没生气,反倒跳下马走到曹氏身前,色眯眯地盯着曹氏,这个人就是当时威名赫赫的洮辽镇守使外号叫“吴大舌头”的吴俊升。吴俊升私下打听得知,曹氏已是名花有主,嫁的就是自己麾下的军官。吴俊升虽心里痒痒,但左思右想也没好意思向自己的部属下手。也是曹氏命里该着,没过多久,丈夫在一次出征中战死沙场。这下子吴俊升没有顾忌了,赶忙把曹氏娶进了吴公馆,曹氏就这样做了吴俊升的四姨太。

曹氏在吴府住了多长时间没有记载,但应该是时日不短,起码是过了“新鲜期”。若不然,吴俊升也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就把她送进庙里。那是在吴俊升自家门前的一天下午,吴俊升带着曹氏迎接时任吉林省督军孙烈臣,吴俊升笑着说:“四太太说了,今儿个要陪督军打八圈!”吴孙二人有说有笑地走上台阶。可就在这时,吴俊升突然一回头,勃然大怒,冲着四姨太骂道:“贱货!我看你活腻歪了,我毙了你!”说着就掏出手枪。原来孙烈臣下车后,司机关上车门,回过头来正好与曹氏打了个照面,曹氏发现那个司机的脸上有一块痣,很像话本里的梁山好汉青面兽杨志,不由得噗嗤一笑,而这一笑刚好被吴俊升看在眼里。孙烈臣知道原因后,忙劝说暴跳如雷的吴俊升:“大哥息怒,来,把枪收起来。毙了她谁来陪咱打八圈儿啊,给老弟个面子,啊?”气头上的吴俊升骂道:“跟车夫都眉来眼去,你他妈都贱到什么份上了,明天我就把你送寺院当尼姑去,我让你贱!”无故挨了一顿骂,曹氏满肚子委屈,麻将也没打,把自己锁在房子里哭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曹氏收拾了一个简单的包裹就要出家。吴俊升说:“你敢!”曹氏说:“这不是我敢,而是你赶,是你赶我出家的”。一句话说得吴俊升没了词,嘴里嘟囔了几句,一挥手,便走了。四姨太曹氏就这样来到沈阳大北城门外的光林寺出家做了尼姑,取法名印承。一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她在解放军当了干部的侄子接走,从此后再也没有回到沈阳,高寿九十多岁去世。

吴俊升的五姨太李助君,奉天府开原城人,曾是齐齐哈尔“嫩江班”的领班小旦,艺名“嫩江红”。嫩江红因风韵逸群,唱念作打无一不精,一颦一笑,万种风情,当时是东北名气最大的艺人之一。色艺双全的嫩江红,深得洮辽镇守使吴大人的喜爱,并为之倾倒。吴一次观戏时被嫩江红弄得神魂颠倒,从此就越来越爱听嫩江红唱的曲儿,后来吴吴俊升就干脆把嫩江红请到府中唱堂会。尽管吴大舌头年过花甲,妻妾成群,但他是情场上偷香猎色的老手,且“谁扼美人腕,醒掌天下权”,于是便出一万块“袁大头”银元对班主软硬兼施,赎嫩江红为妾,从此成他十分喜爱的五姨太。

1926年春,日本著名诗人于谢野和和佐藤吻三郎来卜奎(齐齐哈尔),李助君会同警备处长夫人和早川夫人陪同日本诗人浏览嫩江,于谢野和立在船头为李助君赋诗一首:“傍晚嫩江畔,月照游江船。漠北风沙住,苍苍江水天。”佐藤也赋诗赠李助君:“中国贵妇情,邀我观寺容。逍遥船中坐,探身月下影。”随之,李助君回赠二位诗人一首:“昨日富士山,今坐嫩江船。初识胜知己,把酒向蓝天。”从嫩江浏览回来,吴大帅听说游江赋诗之事,也胡诌一首:“春天可真好,暖乎脱棉袄。要不脱棉袄,热得不得了。”晚上,李助君说着大帅的歪诗,与大帅调笑着进了卧室,卧室双人床上方挂着大帅的书法条幅:自古名将爱良马,从来美人属英雄。吴本不会写几个字,这几个字是他练熟了的。他虽没读过书,但写得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张作霖挥师入关后,吴大帅就常常因公务奔走在奉天和黑龙江之间,很少有时间回来。吴大帅对自己妻妾管教很严,但五姨太正值妙龄难耐冷漠雌守,一天又作一诗:“秋风枯叶空飘沙,月光铺霜苦菊花。扶栏凭眺断秋水,冷泪落在哪个他。”于是在吴帅府里寂寞的五姨太遂于一个副官偷情。不料不久被大帅发现,为此,吴大舌头十分恼火,却不便张扬,毕竟吴大帅是一代枭雄,深知张扬出去无疑自戴绿帽,只作无事人似的。吴大帅于是便以兴慈善事业为名,在洮南城西南郊外修一尼姑庵。落成之日带妻妾前往,并故意征求五姨太意见。五姨太嫩江红不知其用意,说:“此处清静幽雅,易于修行”。吴说:“那就遂了你的心愿,你有仙风道骨,静修后必成正果”。从此,五姨太李助君在这里孤伴青灯古佛终老。

吴俊升对待女人的态度历来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女人呀就是墙皮,揭下来一层还有一层”。

在我小时候,听外祖父讲,吴大舌头和他部下一个叫阚旅的妻子有染,阚旅可能是奉军第二混成旅旅长阚朝玺,人们称他为“阚旅”。据说阚旅的夫人长得一幅如花似玉的面孔,风情万种,而且能言善辩,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交际花。吴大帅看在眼里,喜欢在心上,恨不得一把弄到手。吴大帅对待女人方面却有一套办法,最后两人勾搭成奸。第一次两人宽衣解带,吴大帅正想苟合,阚夫人马上叫停。然后提出一条要求,那就是必须把阚旅提拔起来,如果能做到,可任其交欢,如果做不到,就到此结束。看来,阚夫人不愧为交际花,在关键时刻并没有忘记自己丈夫的前途。对于奉军实际二号人物的吴俊升来说,这点小事不成问题,便爽快地答应了阚夫人,由此二人一拍即合而成交,阚旅随即步步提升。阚朝玺虽文书出身,但具有一定能力,手段狠毒,凶残嗜杀,绰号为阚铡刀、阚屠户。在吴大帅的努力栽培下,阚旅得到张作霖的信任,且步步提升。最后被封为陆军中将。1924年9月15日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时,阚朝玺任第五军(军长吴俊升)副军长。同年12月11日,段祺瑞的北京政府任命阚朝玺为热河特别行政区都统,成为一方封疆大吏,阚夫人此时也成了一方风韵十足的阔太太。阚朝玺在任上大力种植鸦片,以肥自己,又派人到日本购买武器,扩编军队,以求势大。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起兵反奉,张作霖命阚朝玺火速率部增援。可他心怀二志,为保存实力,与郭鬼子(郭松龄)秘密联系,被郭鬼子部袭击受到重大损失。冯玉祥乘机派宋哲元率部占领了热河,阚朝玺只好退回奉天,失去了张作霖的信任,12月张作霖免去他热河都统职务。“九一八”事变后,他甘当汉奸,做了伪满洲国中央银行的总裁。1951年4月,阚朝玺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铺,1952年8月11日病死在狱中,年六十八岁。

吴俊升的嗜好确实很多,如爱钱财、爱武器、爱女人、爱珍禽和猴子,最突出的是爱马。据称他在洮南和齐齐哈尔郊外养了良马三千多匹,其中有很多纯洋马、纯中国马、纯蒙古马及杂种马。在督军署后院的马厩里也养着二百多匹。每日清晨,他必到马厩里看马。有客人来,在谈话中只要提到马,他便勃然兴起,与来人大谈《相马经》。末了,总要邀请客人一同去看马,有时还召来精于骑术的差弁当场表演一番。他自己有时也搬鞍跨马骑一趟,这是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他的这种乐趣与他从小给富人放马,长大后随其父贩马,后又自备马匹当上骑兵有关。

民传轶事

关于吴大舌头民传的轶事很多,这里不妨说上几段,供读者茶余饭后谈天的资料。吴俊升从小家计贫寒,读不起书,到了不惑之年才开始读《三字经》,所以因不识几个大字,而常常闹成笑话。

一次,张大帅召开军事会议,事先告诉吴督军,让他准备在会上发言。吴大舌头一听大帅叫他发言,十分高兴,就叫秘书给好好写上几句。秘书写完交给他,吴大舌头咋看都不明白,就让秘书念给他听,秘书念了好几遍,他才听明白,就用心背了下来。这天会议开始了,大帅叫他上台讲讲。吴大舌头当时穿的是呢子军服,一副军人姿态上了台。上台后,他想找发言稿,假装照着念念。可找了上衣兜没有,找了马裤兜也没有,嘴里嘀咕着:“呜——秘书给我写了,咋唬巴没了?”吴大舌头越找越急,越急越找不到。急得把实话都说出来了:“妈啦巴子的,我照那单子还背了呢!这整哪去了呢?”台下的军官不敢笑。吴大舌头找了三遍,也没找到秘书给他写的稿,就冲大伙说:“秘书他妈个巴子的给我写个单,也不知整哪疙瘩去了,我就这么说几句吧!”他拽了拽衣服大襟,咳嗽了一声说:“妈拉个巴子大帅把咱找来开个会,叫我说说。我说个啥,妈拉个巴子的咱当兵的就是要不拍死,这是好兵。咱当官的枪一响就冲到前头去,妈拉个巴子的这才是好官。子母子(子弹)打不死不拍死的。你们看我在战场上一下来,抖落抖落衣服,子母子噼里啪啦掉!妈拉巴子的就是打不死我。咱们当官的就得冲在前头带兵,才能打胜仗”。军官们听吴大舌头发言,都拍起巴掌,张大帅也说他讲的好。

还有一个故事,吴俊升率部打了胜仗,可是手下干将死了好几个。在追悼会上,吴俊升拿起悼文来半天不出声,最后却哭着说话了:“呜……,跟我一起过来的弟兄,怎么一个个都死了呢?”主持人见此连忙宣布追悼会结束。事后大家劝他不必过于悲伤,谁知吴俊升却乐了:“那纸上的字我一个也不认识,不哭怎的?”吴俊升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识字不多,但不至于大字不识,只不过悼文上全是文言句子,他肯定念不下来。吴俊升虽然是一介武夫,但他官居要职,毕竟要同上层人物打交道,所以四十岁之后才开始读《三字经》,并广为收集字画,喜欢画虎,还学会写草书“虎”字。虎虽然画得不好,但虎字他却写得别具一格,并常常以此馈赠别人。

吴俊升为人粗鲁,貌似憨庸,而心实狡黠,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闹出笑话。据说吴俊升任洮辽镇守使时,有一天,他纵马从“天恩地局“衙门前经过,突然一声:“豆!……腐!”这声吆喝竟如此震耳,不但把镇守使吴大舌头吓了一大跳,还惊了镇守使大人胯下的坐骑,把他狠狠摔了一跤。吴大舌头从地上爬起来,掏出手枪喝令随从将卖豆腐的按在街上,吴俊升子弹上膛,“叭”的一声,却是朝天放枪,吓得那个卖豆腐的顿时尿了裤子。此时吴大舌头看着豆腐匠哈哈大笑:“妈拉个巴子的,你吓老子一大跳,老子也吓你一大跳!”

传说吴俊升在奉天应几位官场朋友之邀,赴日本站松梅轩晚宴,席上有香蕉。当时香蕉是稀罕物,在东北地区并不多见。吴俊升不假思索地拿起一支连皮吃下。过一会儿,他见同座客人都是先剥皮然后再吃,颇感尴尬,便自我解嘲,却十分认真地说:“诸位文人,无事别文质彬彬的,我向来吃香蕉就是连皮吃下去的!”现场众人虽然忍俊不禁,却也只能陪笑,这时有人应和道:“香蕉皮败火,督军所为还是有道理的”。

1926年年底,张作霖就任安国军总司令进驻北京紫禁城,想过一过总统、皇帝瘾。张作霖野心勃勃,却孤立无援,在困境中想到了吴俊升。吴俊升受到张作霖的“即刻赴京”的电报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张作霖亲自到车站迎接。张作霖陪吴俊升游遍了古都的名胜古迹,草莽出身的吴俊升真是大饱眼福,高兴地连声“呜!呜!”更加说不清一句完整的话。在这期间又闹出了很多笑话。一次,吴大舌头应邀向北京人讲话,虽然他事先做了准备,可一到台上讲话却又忘了,他面向众人讲:“呜!呜!大人吴俊升,初次到北京,人生地也生,呜!没他妈拉个巴子什么可讲的,散会!”弄得台下哄堂大笑。

又有一次,吴大舌头在众属下的陪同下于北京城遛弯,他们边走边聊边欣赏周围的环境,好大个北京城,不愧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走着走着,他们突然看见一伙打篮球的年轻人,在球场上奔波,抢球、投篮,弄的每个人满头大汗。吴大舌头看了后感觉到很奇怪,一帮人抢一个球,还累个够呛。并告诉随从人员说:“呜……,别让谈们抢了!还他妈拉个巴子累个够呛的,告诉他们,一人我给他们买一个”。

吴大舌头是清末民初东北的一员虎将,他虽然文化不高,但作战勇敢,他从一个普通士兵到奉军的二号人物,全凭自己的战绩而步步提升的,他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流传于民间,不管这些故事是真是假,都会带给人们的好奇和愉悦,成为茶余饭后休闲时谈话的笑料,特别是在我的家乡一带更是如此。

吴俊升的子女

吴俊升虽然妻妾成群,但他只有一儿一女,都为后娶的石氏所生。儿子吴泰勋,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少将军衔,是戴笠手下国民党军统的高级特务,是坚决反共反人民的顽固分子。吴俊升在世时北京某人送给他两个十一岁的女孩当佣人,吴泰勋与其中一个叫吴文淑的发生两性关系,吴文淑十六岁生下男孩吴铁键,因铁键为丫头所生,不体面,所以不向外发表,把吴文淑母子当成黑人,不列入吴家正宗。吴泰勋对外声称无妻无子,追求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之九女朱九。但朱九知其隐私,百般不允亲事,于是吴家托出四大媒人。吴泰勋挥金如土,送给每个媒人现大洋十万,终于达到和朱九成婚的目的,婚后生有两子。解放前国民党败逃台湾时,朱九携带珠宝财产乘飞机去香港,不幸中途飞机失事遇难。北京解放前一年,吴泰勋逃亡香港,因珠宝财产、银行存款等物全都在他妻子朱九手中,朱九遇难,吴泰勋一无所有,最后在香港饥饿病倒而死。他的两个儿子生活在加拿大。解放后,丫头吴文淑在北京做会计工作,儿子吴铁键参了军,后转到地方工作。

吴泰勋一生中也给人民做了一件有益的事,他于1928年末在沈阳小河沿南自己的土地上盖起教学楼,成立兴权中学。办学经费全由吴泰勋出,学校不收学生学费、宿费和其它杂费,还免费发给学生制服。订有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兴权中学共十二个班,学生六百多名,“九.一八”事变后停办。学生一部分进关继续学习,其中有不少参加了革命,成为共产主义者。

吴俊升还有一个嗣子(干儿子)叫吴泰来,吴泰来面容长相和吴俊升很相似。当吴俊升同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因当时日本人虎视眈眈,局势非常紧张,吴张死讯不能向外发表。吴泰来就伪装吴俊升的样子,头部面部包满了绷带,卧于病榻上。瞒过了日本人的眼目,因此缓和了当时的紧张局势。吴俊升中年盼子心切,过继吴泰来为子,吴泰来是个典型的庸人纨绔子弟。它既不懂军事,也谈不上什么建树,依靠吴俊升的权势,居然当上了骑兵军长,群众送他一个绰号“吴大死孩子”。吴俊升过继吴泰来不久,再娶石氏生子吴泰勋,吴俊升晚年得子如掌上明珠,由此对吴泰来逐渐疏远。

据有关资料记载,张作霖二女张怀英嫁给蒙古达尔罕亲王长子包晓峰为妻,吴俊升之女吴彬卿许配给达尔罕亲王二子包明远,因包明远白痴,未能成婚。以后吴彬卿在哈尔滨马迭尔饭店的舞会上结识了上海的“拆白党”(即骗子手)吴福来,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住在上海。二人生有一子居住在台湾。

吴俊升轶事 吴俊升的女儿吴赤芳

吴俊升的陵墓

吴俊升于1928年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与张作霖同时被日本人炸死,卒年六十五岁。吴死后并非埋在他的出生地,而是葬于东嘎镇五间房村的五龙岗。这里有一道从东北至西南走向的慢坡高冈,因这道高冈中有自然凸起的五个山头,形似巨龙,俗称“五龙岗”。有关吴俊升葬在这里的原因,民间有很多传说。一说是吴俊升生前自己坐飞机为自己选的墓地,另一说墓地选址是吴俊升死后张学良亲自乘飞机选定的。五龙冈当时还有两个泉眼,为风水宝地,故葬于此。

据说“文革”中,吴大帅的陵墓由某领导指使被炸开,吴帅面色犹生,体有弹性,乡人及造反派异而恐之,复掩。吴门后人找到当地革委会,于理力争,将这位惹事的领导削职为民。

戎马生涯战沙场,一心辅佐东北王。

酷爱骏马和美女,殂谢葬于五龙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5680.html

更多阅读

歌唱家邓玉华,为舞台我失去女儿 歌唱家雷佳的女儿

四十年前,《东方红》中一曲《情深谊长》曲惊四座,而此歌的演唱者邓玉华,亦因声如“金丝鸟”婉转嘹亮,一唱天下闻。那年,她才22岁。世人眼里的邓玉华,真的是韶华胜极,然而,她此后的生活,并非像她歌中唱的那样“五彩云霞天上飘”。她的因名气而百

演员杜俊泽的两部曲上 杜俊泽老婆叫什么

演员杜俊泽的两部曲(上)《杜俊泽 - 为了“母亲”亡命天涯》部分内容写于2007年9月不知道是先认识了杜俊泽,还是杜永义,反正眼前这个叫阳光、灿烂的山东小子杜俊择,怎么也和叛逆、跛脚、杀人、越货、江湖联系不到一起。但翻开他的博客

声明:《吴俊升轶事 吴俊升的女儿吴赤芳》为网友梦与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