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桥墩月饼才是真正的月饼。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我孤陋寡闻,另一方面也因为桥墩月饼是一种很固执、从外到里都不易改变的月饼。
浙南的中秋习俗是外婆给外孙送月饼。那时候一般都叫做大饼。大饼确实挺大,最大的要赛过土灶的锅盖,重达十斤。不过一般人家送往来去,大多是直径一尺左右,重量一两斤的月饼。如果嘴馋了,自己去买,那大多买的是一掌见方的小月饼。不过大月饼有大月饼的好处,就是因为大了,所以更厚,里面的瓤肉更丰富,味道更好。
桥墩月饼不知道属于哪一系列的月饼,非苏非广,非京非秦。有一度我觉得应该是属于潮式月饼系列,但其实也不是。潮式月饼是酥皮饼,一咬碎末会撒一地。而且它的馅儿多用豆沙酥糖,吃多了甜腻腻的。桥墩月饼的外形像是一个洒满了芝麻的“大圆月”,里头的攘馅儿则是脊膘肉、冬瓜条、花生之类,和上猪油,在炉中烘烤成熟,外皮酥脆,里馅顺滑。因为它的皮其实不薄,又洒满了芝麻,所以吃起来也不至于肥腻。
中秋之夜,一般人家会用一个大月饼祭月。在月下摆出,中间插一根香烛,孩子们就眼巴巴地等着香烛燃尽,可以一饱口福。只是忘记了当年蜡烛油滴到月饼上,是不是也一块吃了下去。
后来才吃到苏式月饼、广式月饼,小小的,厚厚的,包裹着蛋黄、莲蓉和豆沙,软,糯,细,腻。现在则有更多式样的月饼,连哈根达斯、星巴克这类外来者也做起了自家的月饼来应景。尝鲜还不错,但说到真正的中秋之味,嘴里泛起的还是那股混合着芝麻香、冬瓜糖甜的味道。
桥墩其实不是那个桥墩,桥墩是个小镇。虽然小,在我们当地却是出美食的地方。桥墩有个水库,因为水质清冽,酿出的桥墩烧酒颇有名气。水库里的鱼肥大,绝无土腥气,炖煮的鱼头汤醇厚鲜美。当然,它最出名的就是这种无门无派的月饼了。几年前最有名的一家店是“丁源兴”,今年据说应该吃“林淑盛”的。因为丁家生产规模扩大了,很多工序都用机器完成,口味自然比不上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