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浙江卫视一档名叫“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席卷全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呼啸而来一炮走红。紧接着,各大报章、网络媒体、街头巷尾的娱乐话题几乎被“好声音”占满。四位导师、盲选、椅子、华少、参选歌手、还有加多宝凉茶,眨眼间成为热词。历时几个月的好声音第一季在嘈杂声中结束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还没开锣,听说刘欢和那英已经决定离开这个舞台,不禁唏嘘。让我忍不住回顾,吐槽一下关于第一季这四位导师的表现,以此对这档节目留个念想吧。
杨坤
以前对杨坤的印象很表面,几乎就是他那沙哑而特别的声音和他那几首熟悉的歌曲:无所谓,兄弟,空城。通过好声音的舞台,让我眼前一亮,看到一个率真、感性、直言、拥有一颗经常感动的小心脏的杨坤。32场演唱会,32场,32,最初是他为了将喜欢的歌手拉入自己阵营的一张牌,最后成为场内场外皆调侃的话题,干脆送他个外号:杨32郎!杨坤,你太可爱了!真像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他总是最早转身的一个,最彻底告白的一个,却也习惯性交出了底牌后再与歌手失之交臂的那个。
好声音的舞台,因为杨坤,让我们晓得做音乐需要一往直前的真性情,需要从冰点到沸点的极速爆发力!
那英
那姐是正宗东北“傻大姐”,从她的经历她的举止言谈,不难发现。丰富的人生阅历、充满挫折的感情与事业,丝毫没有改变那姐敢说敢当、豪爽而张扬的个性,这得需要一颗多么强大与豁达的心。听她唱《征服》,《白天不懂夜的黑》,总是别有一番韵味,别人唱得再好她的专属味道也无法模仿。盲选阶段,她的率性、和杨坤的遥相呼应,堪称一个充满幽默让人喜爱的看点。尽管有些时候,话没说到点子上,甚至有些词穷,但她的真实足以杀伤一片!当炙手可热的歌手一个个被她收入囊中,我们不得不感动于她的感动!据说小组PK赛时,那姐有更为惊人的表现,比如对着媒体评委大声痛斥,对着被PK下去自己偏爱的歌手失声痛哭。。。失控的表现难免让那姐有失风度与优雅,但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她!
好声音的舞台,因为那英,让我们知道这是个宽容的舞台,导师可以没有负担无须做作地表达自己。好声音的前提是真声音,够真实,无疑是我们看好声音的立足点。
刘欢
大家说刘欢是来开“家长会”的。刘欢的歌曲红极一时的年代是80末90初,正是歌手们父母当时追捧明星的年代。我看刘欢,更像是一位“学院派”。与杨坤、那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理性与镇定。他的评论最像导师,他的每句话四平八稳深思熟虑;他在决定选手命运的时候总会给出充分的理由,也不失平衡。虽然,他也会感动得流泪,听到入神的时候用微小的幅度晃动哲脑袋。。。但一切尽在其掌握。我依然愿意相信,刘欢是真诚的。当徐海星被媒体爆出流连夜店的狂野形象,与其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包装的学生形象大相径庭,被大家质疑而遭恶评,小组PK时媒体评委只投给她20几票而惨淡落败收场时,刘欢以大男人的方式勇敢地站了出来,将海星拉到身边,用坚定的语气肯定她的唱功保护她为她正名。那一刻,我很感动!
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因为刘欢,更加重了“中国”两个字的份量。不仅因为他曾经引领中国早期原创流行乐坛,更因为他有着学者般儒雅的风范,或者说他可以充分注解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流行乐。看到他,始终让我们坚定的认为,这的确是中国好声音的舞台。
哈林
“让我一次爱个够”这是我们大学时代经久不衰的一曲摇滚,来自庾澄庆。这位出身于名门,成长于宝岛的导师,总是让我们刮目相看。中国大陆,宝岛台湾,文化与艺术本是同宗同源,但一条海峡隔断的这么多年,也各开各花、各结各果了。如果不必追溯得太久,我们尚可以看作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那么哈林加入好声音,无疑带来了两种文化的展示与交融。就此而言,编导很聪明,好声音的舞台太需要不同的声音了!特别是来自不同的文化,这一点到最后更是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哈林,酷帅的外形,灵活的思维,犀利而幽默的语言,精湛而到位的点评。。。响当当地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导师!当我听到从王韵依的喉咙里厮出那一句发自肺腑的呼喊:哈林,哈林!我心想:这一嗓子,喊出好多女人心坎里的话吧。当哈林各种丰富鬼马的表情,在吴莫愁夸张演唱的瞬间定格时,我心里又想:完了,这回哈林中枪了!哈林力排众议,凭借自信与功底展开对独特音乐追求的羽翼坚定地执着地,将莫愁保护到最后留到最后,那一刻我想说,他不仅仅是导师,更是一位音乐教父!他用自己的勇敢与独到,坚守了好声音的一块不是第一但是唯一的阵地。
至此,不得不说这一季好声音四位导师的选择与搭配,功底与表现,堪称成功和经典。这一季好声音,他们互动的力量、散发的热量、付出的能量,占比超半!我认为,导师是花,选手是叶,华少是枝蔓,加多宝?就算是土壤里的肥料吧,味臭但有用。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大家说是“神一样的开始神经病一样的结束”,可见观众的胃口越吊越高。其实,仅仅一档节目,再好的声音,也无法诠释中国的音乐,何必期望过高?中国的音乐,传承,还是破坏?民族,还是世界?迎合,还是特立独行?亦或是百花齐放,不设边界,大众小众均娱乐。。。这一系类问题,不得不引发思考。总之,我们音乐的舞台没有造就神一样的“鸟叔”,当然也有人说他是神经病;流行乐坛更加没有超越仅有弹丸之地的香港和台湾,更不用说韩国了。
好声音第一季结束了,赞扬也罢,唾弃也罢,制作方电视台需要的只是眼球和关注,关注就是他们的银子。据说加多宝为二季冠名付了2个亿。说到底,这样程度的“神经病”,是制作方对于商业的贪婪欲望与观众追求真正好声音的心理,产生的极大偏差,如果钞票可以更多点制作方也心甘情愿“神经病”得更严重些吧?娱乐和商业,从来都是孪生姊妹,商业不够的后果是养不起一场有冲击力的娱乐;商业过度的后果是娱乐逐渐失去吸引力,失去与得到之间的平衡聪明者向来有所把握,而这个最终选择权在观众。
想清楚,我们生活在娱乐时代,认真总会失望,所以要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