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轩的表达能力一向不是很好,就在09年的八月份,我指着图片让他说他都摇着头不干。因为轩轩说话本身就比较晚,我也只好作罢。
前段时间,从网上打印一些看图写话的图片,本意是先做好准备,等他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时用,没想到拿回去之后他居然非常开心地一张张的看,并且喜滋滋地一张图片一张图片的说起来,虽然说得非常简单,每张只是一句话,甚至有的还词不达意,但我还是给了他表扬。
看到轩轩对这个很感兴趣,曾经几次主动提出要我把这个大本子拿出来让他看,在制订作息表上,我把每晚半小时的阅读分成了一、三、五阅读;二、四、六看图说话。上周六晚是作息表定好后的第一次看图说话,这一次,轩轩又带给我意外,他一张图片接一张图片地说,虽然还是非常简单,但是可以是一段话了,有时甚至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有的在我的提示下马上可以增加一些新的东西。意外之余,轩轩是说得越来越带劲,以致于我说:“不行了,不行了,轩轩,你不能再说了,你说得太好了,我要放到网上去,你说得太多了,妈妈记不住!”轩轩说:“那你拿本子来记下来。”想想是个好办法,我马上拿起了本子。
第一个版本:小明在写作业,他看到外面在下雨和打雷,还看到外面有人走来走去,有个老爷爷摔倒了,他连忙去扶起来。
这个版本充分地说明轩轩的观察不够仔细,在第三幅和第四幅上的讲述上,我确实不知道他是怎么看的......不过我也没有打击他,肯定了第一、二幅,并告诉他第三、四幅画实际上画的是衣服。下面是改过之后的第二个版本。
第二个版本:小明在写作业,他看到外面在下雨,也在打雷。衣服还晒在外面,他急忙拿起伞收衣服,然后把伞收起来继续写作业。
这个版本我觉得非常好了,符合图片表达的意思,并且最后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把伞收起来继续写作业”。
第一个版本:老奶奶在洗衣服,小宁端着茶杯递给老奶奶。
为什么是老奶奶呢?我想这幅画应该是妈妈,但图片上的头发是白色的呀,所以在这点上我没有纠正他,只是说了句:“那小宁会对老奶奶说什么呢?”
第二个版本:老奶奶在洗衣服,小宁端着茶杯递给老奶奶,说:“老奶奶,你辛苦了,你去旁边坐一会儿吧,我来洗。”
说实话,我没想到他会加这么“复杂”的一句话,我以为顶多是“老奶奶,您喝茶。”更没想到他会加“我来洗”这三个字。
第一个版本:小玲在路上碰到了蜻蜓、碰到了蝴蝶、还碰到了花、绿树、白云。
这个很明显又是没有看清图片了,但又观察得比较仔细,画面上的景物都说出来了,并且又自己加上了想象的蜻蜒和蝴蝶。于是我提示:“那妈妈在干什么呢?”轩轩马上学着妈妈地样子摇手说:“这是不对的。”
第二个版本:小玲在路上碰到了蜻蜓、碰到了蝴蝶、还碰到了花、绿树、白云。小玲在摘花,妈妈说:“这是不对的。”
第三个版本:小玲和妈妈一起摘花,妈妈摘的花有金黄色的、有土黄色的、有橙色的;小玲的地花有土黄色的、土红色的、土橙色的。
轩轩说得比较快,我记地速度跟不上他,又要他重新说,这第三个版本,他就不管摘花对不对了,开始胡言乱语来,但是这段话里他运用了“有......有......有......”,不过也突出他颜色比较缺乏,看来到了春天我要多带他去外面走走,看看大自然里花的颜色其实是五颜六色的。
第一个版本:小宁和小巫(我这样写的,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他起的很多名字我常常不知道怎么用字写出来)一起帮大人运苹果。
我问他:“那大人怎么说?”
第二个版本:小宁和小巫一起帮大人运苹果。大人说:“谢谢你们!”小宁和小巫说:“不用谢!”
第三个版本:小宁和小巫一起帮大人运苹果。大人说:“谢谢你们!”小宁和小巫说:“不用谢!”他们开开心心地回家了,在路上碰到了叔叔,他们告诉叔叔:“我们帮大人运苹果。”叔叔表扬说:“你们太棒了!”奖给他们一个一个粘贴画。
这第三个版本他就放得比较开了。而且这幅画我之前想的是一个小孩子帮大人推运苹果的小车,而轩轩的意思却是两个小孩一起帮大人运苹果,又是另一种思路了,而这种思路也是对的呀,为什么不能允许一个小孩子和一个大孩子一起运苹果呢?
晚饭后,妈妈在洗碗,爸爸在看报纸,小宁在写作业。这个时候有客人来了,爸爸去招待客人看电视。晚上八点了(他注意到墙上画着钟指着八点),奶奶出差还没有回来,小宁很着急,他问爸爸:“爸爸,怎么奶奶还没有回?”爸爸说:“虽然奶奶今天晚上回来,不过回得很晚。”
这个只有一个版本,可能是经过前面几个,他自己开始结合图片充分想象了。这些想象也源自生活中的两点:一是我有时因工作需要会出差;二是他奶奶每周五的晚上要去基督教堂去,有时会回得晚。可见,作文还是源自生活。
不管他是如何“胡言乱语”,基本上我都不去否定他,如实的记录下来,这次相对以前来说是一次大的跨越,至少他已经敢说了,只要敢说我就不怕了,加上我慢慢地引导,呵呵......我的小宝贝,你会越来越棒的!妈妈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