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C – theHasselbladLegend
Posted on 2009年09月21日 by apolanthar哈苏SWC全传
上世纪60年代,是人类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狂热年代,当时有两样东西凭借完美的机械性能,随人类征服了最极端的环境,一是1960年挂在“翠斯提”号潜艇外舷,潜入10910米深的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劳力士表,二是1962年随“水星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六周,并在旅程中拍摄出令人赞叹的优质照片的哈苏相机。
现在你知道这幅著名的照片为什么是方形的了吧,它是美国宇航员使用哈苏相机拍摄的,未经裁剪的6×6画幅(拍摄球体似乎是方画幅的强项),很多教科书及百科全书都使用这张照片来讲解地球不是正圆形。
著名的照片还有这一张,人类在月球的第一个脚印。
以及这一张,地球冉冉升起。
经过多次飞行,哈苏已成为NASA标准装备,这是阿波罗13号(出事的那一次)宇航员背负的带方格对焦屏,使用特制蔡司 Biogon5.6/60毫米镜头的哈苏500EL相机。
这是宇航员在进行哈苏相机使用训练的场景(同样是哈苏所拍摄)。
1966年6月,美国宇航员迈克尔·科林斯在双子星10号太空舱外进行拍摄任务时,沮丧地报告:“对不起,我不小心遗失了哈苏相机”,随后瑞典报纸以“哈苏相机,瑞典首颗人造卫星”为题幽默了一把。哈苏相机参加了全部阿波罗探月计划,基于重量限制,只能将胶卷带返地球,迄今为止,共有13台各型哈苏相机留在月球上,月球成为地球以外哈苏占有量最多的星球。
随着阿波罗计划结束,哈苏开始执行航天飞机任务,在每次飞行任务中拍摄平均1500至2000张照片,无论处于太阳直射下的120度高温、暗处零下65度的严寒、失重状态、气压的巨大改变以及各种未知的危险中,哈苏相机都保持了绝对一致的工作状态,经受住了太空拍摄的严峻挑战。
前一段时间,哈苏把人类登月40周年作为其宣传重点,哈苏官网刊登了40年前美国政府寄给维克多·哈苏夫妇的阿波罗11号登月纪念首日封。
同时推出了这个新广告:
我们也注意到,广告推介的哈苏最新款数码相机H3DII的镜头上赫然刻着HASSELBLAD,而不再是传统的CarlZeiss。
众所周知哈苏只是机身生产厂家,从来没有生产过镜头,那么这个哈苏镜头究竟是何方神圣?是否香港石利洛收购哈苏后的产物?
其实刻有HASSELBLAD的哈苏镜头早在1998年就已出现,当时哈苏寻求富士公司代工生产了Xpan135宽幅相机及镜头,刻有HASSELBLAD的镜头即始见于Xpan相机。与大多数怀旧的哈苏迷的想法不一样(他们认为石利洛的收购毁了哈苏),哈苏的股权曾经屡屡易手,与富士合作的趋势也早在石利洛入主哈苏前就已开始。2003年香港石利洛收购了瑞典哈苏90%股权后,延续了这种趋势,陆续停止传统产品的生产,并继续与富士合作研发新一代的6×4.5画幅数码相机及配套镜头。
无疑,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已经不能苛求真正的“血统”,在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妥协,即便是哈苏也不能例外。可以肯定的是,凡是刻有HASSELBLAD的哈苏镜头,均出自日本富士。我们毫不怀疑富士有制造一流镜头的能力,也毫不怀疑日本人的质量控制,但与德国镜头相比,日本镜头的差距还不是一点半点(玩过大画幅的人应该知道)。尽管哈苏一再声称他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极为谨慎,但是众多的样片告诉我们,蔡司就是蔡司,富士就是富士。因此,器材迷在谈到哈苏时,往往指的是配备蔡司镜头的传统胶片哈苏,而把富士产哈苏看作是另外一个品牌,一个香港贴牌的日本相机。
不过,也许我们不用担心这些,因为即使是蔡司镜头自身,也有高下之分。无忌的电分在他的名帖“关于“顶级”摄影器材的配置及评价”中指出:“哈苏在超广角及长焦方面占优势,有3个看家头:38、250SA、350SA,100/3.5也还算较好,其它头距离“好头”还有一段距离”。
诚如电分所言,配备神话般Biogon 38mmf4.5镜头的哈苏SWC系列相机,才是为哈苏创出名头的,真正能代表哈苏完美的光学和机械性能的哈苏相机。
据说,历来都是哈苏提出镜头需求.蔡司为它设计制造镜头的,但是这一次例外:蔡司的设计师们实践了一个天才性的想法,他们减少了镜头的后截距,因而开发出Biogon结构的镜头,但是它最后的一片镜片与焦平面相距不到20mm,如果使用传统哈苏单反机身,镜头后组会被反光镜打到,因此Biogon38mm需要一个特殊的机身。蔡司把图纸摊到哈苏的创始人维克多·哈苏面前,对他说:我们设计了一只特殊的镜头,我们觉得你应该为它单独生产一台机身。于是,下图中镜身一体,独立取景的哈苏SWA(Supreme Wide Angle) 超广角相机横空出世。
哈苏SWA相机配备的Biogon 38mmf/4.5镜头拥有91°的视场角(大约等于35mm相机所用的21mm镜头),最近对焦距离达0.3米,景深范围在f/22时从0.65米至无限远都是清晰的,其解像力极高,并且在全开光圈与最小光圈之间、镜头中心与边缘之间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几乎没有畸变(对于现在产的广角镜头都是极大的难题),层次丰富,影像质量能与当年4×5座机的广角镜相媲美。1954年SWA在科隆照相器材博览会(photokina)上一时风头无二,维克多·哈苏因此成为众多记者追逐的对象,哈苏自此真正名扬天下。
1956年后,哈苏曾经提高过SWA的快门强度,并在提高快门强度的机身取景器座和HASSELBLAD商标之间使用了SUPERWIDE的铭牌,因此第一代SWA又被细分为SWA(Supreme Wide Angle) 和SW(Supe Wide)两款。
SWA(包括SW在内)于1959年停产,哈苏在SWA的基础上改变了镜头外形,将原有的外置镜间快门改为内藏式,将过片旋钮改成了快速旋转手柄,又把快门按钮改到了相机顶上,推出了定型的产品SWC,这款产品生产超过20年没有改型,直到今天,所有的9系超广角相机都是在SWC的基础上做少数修改而成。
SWC分配备早期不带T*镀膜白色镀铬C系列镜头、1970年代开始生产不带T*镀膜C系列黑色镜头、后期有T*镀膜C系列黑色镜头三款。
配备无T*黑头的哈苏SWC于1966年6月3日开始了它在双子星9号的太空首航。该相机与其他的哈苏相机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其他太空哈苏均进行过重度改装,而SWC太空相机主要采用标配,除了特别设计的取景器和内衬被拆除外,这部相机跟市场上买到的产品没有任何区别,就是下图中这一台几乎未经改装的相机,在1966年进行了4次太空航行。
接下来是有配有T*镀膜镜头的SWC,T*镀膜是蔡司公司1972年9月的西德科隆照相器材博览会(photokina)上首次推出有多层镀膜的T*Distagon、 T*planar、T*sonnar、 T*Tele-Tessar、T*Heliar、T*Sonnar等合计16种镜头,T*镀膜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多层镀膜技术,通常都是6层度膜,必要时也使用8层镀膜,为与以前的镀膜产品区分,“T*镀膜镜头”使用了红色T*标志。
很多人经常问起C系列镜头有无T*镀膜在成像上到底有什么差别。对这个问题比较一致的回答是:在没有眩光并采用合适的遮光罩的拍摄条件下,C系列镜头的成像在反差上只比它的对手C系列T*镜头稍逊一点儿,实际上在某些拍摄场景中这种差别真是难以察觉。但是,当存在眩光光源时,有T*镀膜的C系列镜头成像质量明显要好一些。
带有T*镀膜的Biogon 38mmC镜头(T*C),是哈苏迷最为追捧的SWC镜头,除了上图中的后期版黑头T*SWC,还有一款相机也配备带有T*镀膜的的C镜,即1979年哈苏在停产SWC后开始生产的著名的SWC/M。80年左右,哈苏把重大改进型号在原机型号后加上/M以示区别,M即Modify之意,如500C的改型500C/M,500EL的改型500EL/M。自然,SWC的改型被称之为SWC/M。
我们可以看到,最显著的改变,是取景器基座被垫高,实际上机身下方的云台座也下移,这样一来SWC/M就可以使用哈苏的宝丽来后背,在没有数码的时代,宝丽来后背可以使摄影师提前预知拍摄结果,在报道摄影中,也可以用来哄被拍摄的对象开心,意义重大。胶片后背也随之更新为没有后窗的自动停片版本,除此之外,SWC/M没有其他改变。它依然沿用库存的T*C镜头(因此,如果你发现SWC系列机身和镜头不在同一年生产的情况,不用担心,这并非“山寨机”,而是新产机身装配库存镜头的结果),这种镜头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光圈和快门是联动的,易于直接使用EV值曝光。哈苏迷推崇/M型号的理由是其做工和用料优于原型号的相机,甚至优于后来的机型,而且/M型距今比原型机生产时间要近,因此性能更为可靠。
据说,T*C 镜头的库存在1982年告罄,因此第一款SWC/M的实际生产时间只有两年,即1980-1982年,根据哈苏的产品编号计算,产量不足两千台,这是为什么哈苏迷最为追捧该型号的真正原因,一是产量稀少弥足珍贵,二是在1982年开始生产的SWC/M上,不再使用T*C 镜,而开始使用重新设计制造的更为现代的T*CF镜头。据传,国外的哈苏烧友和国内的相机修理师傅,甚至包括无忌的电分都一致认为,1980-1982年产的SWC/M型相机所配备的Biogon38mm T*C镜,具有最高的光学素质,是公认成象最佳的一代,用电分的话来说,“如能找到成色好的SWC/M就更好了,玻璃特好”。1980-1982年产SWC/M是SWC系列的顶峰,有很大收藏价值,市场价人民币30000-38000元。
我有幸拥有一台81年产SWC/M,以他为例,讲解一下T*C镜头。
C系列镜头的镜头的调焦环和快门速度环都有圆滑的防滑齿,镜筒上蚀刻有“Synchro-Compur”字样。调焦环位于镜身后部,快门速度环在前面,EV值刻度是红色的。
C系列镜头的快门速度为1秒-1/500秒,有B门。在B门的旁边,有一组以绿色标识的4至125的数字,它不能作为快门速度来选定,其作用是根据不同的EV值为用户提供一个B门曝光的参考时间。正常情况下快门速度和光圈调节是联动的,因此无论调节改变快门速度还是光圈都不会导致曝光EV值的变化。如果想改变曝光EV值,可以解除联动锁再调节光圈或快门速度。
C系列镜头具有可随光圈调节而变化的景深表,有两个红色箭标指示景深范围,红色箭标的位置与光圈调节联动。镜头最高闪光同步速度为1/500秒,在镜身左侧有一个小拨杆,用来选择进行X电子闪光灯或者M闪光泡拍摄。此拨杆还有一个V门,是大约为8秒延时的自拍机,在选定或取消自拍机时,必须按住一个附加的锁定拨杆。必须在镜头上弦后才可以设置自拍机。
有朋友问道,为什么SWC/M配备的T*C镜在光圈全开的时候仍然可以见到光圈叶片?是不是坏了?我特意就此询问过香港斌达相机公司的达叔,他回答说这是正常现象,设计本如此。全开之后虽有遮挡,但刚好是f4.5,如果没有遮挡玻璃全露就超过f4.5了,因该镜头极边缘部分成像会变差,所以无法把光圈设计的更大,光圈叶片的收缩就到此为止,以保证影像质量。见到下图现象的,请勿担心,这是正常的。但似乎从CF镜头开始就没有该现象存在了。
在ebay上,常常会见到一些机身序列号在1980年以前,却标着SWC/M的相机,实际上这些相机原本是SWC。哈苏在1980年推出了SWC改SWC/M的套件,人们可以方便地把SWC改成SWC/M,甚至连铭牌也改掉。因此市场上凡标有1980-1982年以外序列号的SWC/M,都是进行过修改的SWC。上世纪的哈苏产品序列号排布是非常有趣的,以V、H、P、I、C、T、U、R、E、S分别对应1、2、3、4、5、6、7、8、9、0,乍一看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密码,连着看就恍然大悟:VHPICTURES (=维克多哈苏影像),想想这个词组,就能很容易的破译出哈苏生产年代。由此,最正宗T*C镜SWC/M的机身序列号,必以RS、RV、RH开头(即80、81、82),其他都是后来改的,用SWCT*加套件改SWC/M是看不出来二致的。
传说,蔡司生产镜头以光学玻璃的库存为基础,一批光学玻璃存货用完,该型的镜头就无法继续生产了,只能依照新材料的特性更改设计,以维持产品质量的基本一致,因此CF镜头普遍要比T*C系列镜头素质差。官方的说法是,1982年,蔡司公司将C系列镜头重新设计后推出了CF系列镜头。这次重新设计改进了快门,镜头更易于操作,并增加了F档,使该系列镜头可以与采用焦平面快门的哈苏机身匹配使用(不适用于SWC系列)。新镜头采用了Prontor型镜间快门。在C系列镜头上B门旁边那一排绿色完整秒时刻度被取消了。快门环和光圈环改为非联动式,但也可以通过按压一个联动锁将二者联动。该系列镜头取消了可移动式景深指针,改为用蚀刻在镜筒上的景深表来表示景深范围。CF镜头取消了自拍机,抛弃了63螺纹滤镜而采用了这一时代哈苏部分镜头通用的B60卡口(可以和其他镜头共用滤镜了)。于是,SWC/M的外形变得现代起来。
哈苏迷中有一个传言,即T*C是最好的镜头,随后的越来越差,这也是1982年以后大量生产的采用CF镜头的后期款SWC/M不如1980 –1982年产采用T*C镜头的前期款SWC/M更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事实上,不光是SWC系列,包括对于哈苏500系列也有这样的说法,T*C比CF的光学素质更好。在哈苏用家宋刚明先生的博文“评说哈苏”中,他阐述了自己的观感:“平心而论,CF头比C头无论在操作性,还是光学表现,都有改进。过去的C头,快门是要经常热身的,就是每一、二个月就要拿出来运动一下,不然低速就会失准。CF头则没有这一弊病,而且快门寿命延长了2-3倍。今天高科技控制的镀膜技术,应该比过去的高出一筹”……“C头可以说是不惜功本的倾力之作,处处体现了手工制作的最高境界。线条跌宕起伏,金属味十足。不光是工具也是工艺品。而CF头可以说是毫无美感的“水桶仔”,仅仅只是一件好用的工具而已”……“再则CF头确实在用料和加工上,不如C头。我用几款20年前的C头,至今严丝合缝,操作顺畅。CF头的字是丝印的,白惨惨的,极刺目。C头的字是蚀刻和局印,分银色和红色,既耐用又泾渭分明。C头的景深指示杆,与光圈连动,加工精致,极为直观。这在所有镜头中都是独一无二的。CF头改成丝印,看景深要认真查找,多有不便,只是省了成本。C头全部金属制作,CF头有了不少塑料件,耐用性肯定要打折扣。人们花了极品的价钱,当然希望有极品的制作,所以对CF头瞪眼睛也是可以理解的”。
CF头在(非光学部分)用料方面比C头差,加工也采取了简化措施以降低成本,但光学素质如何实际上更取决于镜头材料,此间并未有官方说法指出CF用材与C镜不同。因此,1980-1982年产SWC/M最具收藏价值的主要原因应当是其不足2000台的产量,而并非镜头素质之间的区别。当然,我听过一段野史,在福伦达被蔡司于1956年收购后,蔡司获得了福伦达最为珍贵的光学玻璃库存,这些玻璃帮助蔡司大幅提高了镜头素质,然而,即便有这一说,这些库存也应该用不到80年代吧,应与T*C停产改换CF无关了。我认为,镜头总是要现代化的,哈苏本身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新型镜头的推出是必然的,不代表旧的更好(CFi除外,之后会讲到)。我个人更喜欢CF镜头,至少买遮光罩时方便一些(不过T*C镜头加遮光罩还真是多余,根本不怕眩光)。
SWC/M于1988年停产,升级为903SWC,去前代相比,CF镜头没有任何变化,最大的改变是取景器变得庞大了,开始有取景框线,并且将原来机身上的水平珠移到了取景器上方。机身侧面打上了903SWC的铭牌,而且把背带扣从卷片器下方移到了上方。从此,SWC被命名为哈苏9系列。
类似于500EL系列,903SWC可以接上专用马达使用,变成自动卷片SWC-E(我怀疑SWC/M也能用,不过我认为意义不大,12张片一瞬间就拍完了,要不停换卷)。
这一个是太空版的903。
这是接上数码后背的数码版903。
2001年8月,903SWC停产,由配备CFi的905SWC取代。此前,哈苏已把大多数CF镜头升级为CFi镜头,当然905SWC也不会例外,为符合欧洲颁布的环保法,CFi镜头没有再使用含有铅、砷、铊等重金属元素的光学玻璃,转而使用“环保玻璃”。这样一来,镜头的光学和镀膜设计都需要重新计算,以接近原CF镜头的光学水准。不过,因为材料的彻底改变,905SWC的镜头素质明显下降了。尽管905SWC在鏡筒內壁使用了新的防反光涂层,可以更好的抑制眩光,提高反差,但其抗眩光能力还不如老款的T*C系列镜头,Biogon最为骄傲的边缘解像力也严重下降。905SWC相比前代也有一些优化,比如快门寿命由903SWC的35000次以上提高到50000次以上,改用了带锁定系统的闪光灯PC接点用以实现非常可靠的闪光触发,随CFi镜头的整体设计改变而改变了调焦环的手感,等等。虽然905SWC仍具有惊人的影像质量和王者之风,但与其前代相比,却是一蟹不如一蟹。
石利洛公司入主哈苏带来的直接改变是哈苏产品价格的大幅提高。905系列首当其冲,产量少,价格高,光靠发烧友追捧在市场上难有作为。
2006年,哈苏905SWC相机全面停产,Biogon 38mm的神话从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