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构思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进步的正确的理想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也是防腐拒变的思想武器。树立的理想越远大、越崇高,它的作用就越深远广泛,产生的力量也就越巨大持久。
把理想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著名的俄国预言作家克雷洛夫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不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任何理想都不能实现。
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品质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水平;表现在生活上,就是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侵蚀。
实现理想要有献身精神。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里,为革命流血牺牲,这是献身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贡献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智,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需要,忘我地学习和工作,也是献身精神;对科学和事业执著地追求,顽强地拼搏,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以至生命,同样是献身精神。如果没有献身精神,不敢承担风险,理想就难以实现。
实现理想要有真才实学。知识不仅能帮助人树立科学的理想,而且能给人实现理想提供智慧的“杠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如果不以雄厚的科学知识作基础,就难以建起高耸入云的理想大厦。
实现理想要有学习前人并超越前人的民族气概。要超越就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中华民族是创新精神的民族。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这就寄希望于青年。鲁迅先生在《三闲集》中说得好:“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高大!”历史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代代超越的过程;前人启迪后人,后人超越前人。年轻的总要代替老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现理想正需要这种民族气概和精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实现崇高理想,每个青年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工作做起,坚持目标和行动、向往和实干、理论和实践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实践焕发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