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七日,正是春暖花开时节,携妻儿来到漕溪公园踏春,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家公园。
漕溪公园在漕溪路上,距我常去的宜家不远。公园的南半部原为解放前上海棉布商曹钟煌(启明)的家祠和祖茔所在,取名曹园,又称曹氏祠堂。因在墓旁建园,故又称“墓园”,习称“曹家花园”,始建于民国廿年(1931),民国廿四年(1935)落成。抗战期间该园为日军盘踞,战后重新修葺,曾打算售票开放,未果,一度被国民党军队驻扎。解放后,园内因长期无人管理,日趋荒芜。1958年10月,由上海市园林局重建后对外开放,因漕溪路而定名为漕溪公园,后经扩建形成南北两园。
公园的大门是中式建筑,系原墓园遗留下来的,面朝西,为砖木水泥结构,重檐翘角,绿色琉璃瓦结顶,一看就有些底蕴。园内的许多建筑都是古色古香的,也不知是最初的还是后建的,但这所公园的亮点不是这些,而是到处盛开的牡丹,而对此我在进园前是一无所知的,尽管我是第一次来,却幸运地是赶上了最好的季节。
沪上赏牡丹之佳地旧有法华镇,现有植物园,有中山公园(据说法华镇的牡丹被移植于此),几年前在浦东高行新建一牡丹园,也不知被动迁至何处?这些地方我都去过,惜各自原因都未尽心,故对我来说没有一处能胜过这漕溪公园。
临近谷雨,牡丹正怒放,吸引众多赏花人。我喜爱牡丹亦经多年,少时读唐诗,尤其白居易的“惆怅阶前看牡丹/晚来唯有两支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几乎将赏牡丹的意境推上了极致,可惜一直未去洛阳,也未去菏泽,只在上海看过。
公园内据说有一株百年牡丹,也有百年梧桐,我都未发现,倒是有株百年的紫微,光秃秃的突兀在牡丹丛中,似乎阅尽了这里的姹紫嫣红。
公园里留有一堵砖墙和一洞门,被植被萦绕着。镂一铭牌,上书:“五.二〇运动被捕学生关押地遗址”。
这“五.二〇运动”应是1947年由南京中央大学始发的席卷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以“戡乱”为借口,给以镇压。同年7月制造“同济血案”,致使上海27所学校数百人受伤,数十人失踪。
如果这些被捕学生都被关押在这个“曹家花园”而不是监狱,或许也算是一种“宽容”。
漕溪路大门
五二〇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