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介绍的两台相机都属于中幅胶片机,我的第三台相机是海鸥DF135。
1978年,为了解决单位职工子女的就业困难,我和站长研究;让站上先给我垫付了点儿流动资金,跟县建筑社借了两间临街的房子,改造成门脸房。(那时候都属于公家单位,没有“租”一说,只是“借用”,连房钱都不用出。)利用我宣传股的全套照相、洗印、放大设备,我自己跑到县五金厂,用铁皮刷银粉做了几个照明的大灯罩。用一块旧银幕画了北海公园的窗景等,在县城主街道上开了一家照相馆。对外营业,我当馆长。招了四个内部职工子弟,跟我学习照、冲、洗、放的技术……。我除了负责给他们发工资外,每月还要给站上交一些利润。给管理站减轻了很大压力。那时候还没有“承包”、“个体户”这些名词。其实我当时已经成了全国改革开放前,第一个承包式的“个体户”。这个举动,当年还被县委评为文化系统安置待业青年的优良举措。这台海鸥DF型135,就是开业半个月后,我特意回了一趟北京,在王府井花了180块钱买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几个孩子学照相时,原来使用的120相机最多可以照16张底片。而135相机可以照36张,上胶卷上的好的话,可以照出37甚至38张底片来。……。
中国的照相机业起步较晚.在六十年代初,中国才成了能够生产135胶卷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国家。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开始仿制日本美能达(Minolta)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当时想要模仿的是1962年问世的美能达SR-7型的结构和造型,但SR-7型的自动测光系统的元件当时国内都没有,只能把这部分去掉,因此最后实现的性能大致相当于1958年推出的美能达SR-2。通过了试制定型后的相机被命名为上海DF型,1966年开始批量生产后又改名为海鸥DF型,世人熟知的“海鸥单反”由此诞生。海鸥DF型单反相机成了许多摄影人的启蒙助手。
当时这台在国内最具使用价值的海鸥DF型相机,机身顶盖正上方有海鸥图案标志,右侧刻有汉语拼音打头字母"DF"字样,后来在相继生产的同类产品中,大致没有变动,只是将“DF”拼音改成英文"scagull",前后两种机型被收藏家认为是较有收藏价值的相机。尤其是具有"DF"字样的相机较具收藏价值。该产品一上市便受到摄影爱好者们的垂爱,但由于当时国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使之销量较低。
海鸥DF相机;
画面:35毫米胶卷24×36毫米。
镜头:58毫米,F2,最近调焦距离0.6米,滤镜直径52毫米,罗纹接合式。
取景器:通过镜头反光式,固定的平视五棱镜。
快门:焦点平面式,速度1-1/1000及B门,X和FP闪光同步。
体积:143×92×89毫米。
重量:0.92公斤。
价格:180元人民币(包括附加税和皮套)。
产地:上海。
这是当年海鸥相机厂想要仿制的美能达SR-7;
实际上仿制的性能只相当于美能达SR-2;
试制定型后的海鸥DF;
我的第三台照相机;海鸥DF型135 上海海鸥照相机
更多阅读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陈沛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 陈沛 2009-06-08 16:101433人阅读评论(1)收藏举报《搜商——人类的第三种能力》------------作者介绍------------陈沛,中搜总裁兼CEO。16岁考进浙江大学数学系,一位致力于颠覆互联网,改变互联网搜索规则
我的第三部作品:24英寸面板的全高清DIY投影机
很多DIY投影机爱好者为了实现全高清的分辨率,采用了15.4英寸,分辨率1920*1200的笔记本面板。从网上发表的效果图来看,我总觉得色彩不够饱和,所以一直没有采用。不过近几年高清电视逐渐普及了,我的头两部作品(一台分辨率1024*768,另一台虽然
转载 张学津一生的第三位妻子 张学津第一任妻子
原文地址:张学津一生的第三位妻子作者:剧作新编潘钰_苗苗转发微博◆◆@北京采韵庄服装有限公司我发表了文章|生如夏花——张学津生命最后的真实故事收起|生如夏花——张学津生命最后的真实故事生如夏花——张学津生命最后的真实故事
蒙古的第三次西征与旭烈兀的伊尔汗国的形成 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
蒙古的第三次西征与旭烈兀的伊尔汗国的形成何玉斌1251年,蒙哥继承大蒙古汗权后,将“西征”作为对祖父成吉思汗的纪念,继位后第二年,就命旭烈兀(蒙哥六弟)领兵10万,进行西征,是为蒙古第三次西征。旭烈兀任命怯的不花为先锋先期出发。大军
上帝的第三个苹果-----从AppleI到iPad的神秘进化 方舟生存进化上帝龙
Editor &Text / 陈敏敏【《写字楼》2011年4月号·文图】传说上帝有三个苹果。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人类自此繁衍开来。第二个苹果 ,砸中了牛顿,人类步入工业时代。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于是,人类有了Macintosh、iPod、iPhon